11.19 套現離場?“花瓶”胡瑋煒是如何從共享單車的廝殺中突圍的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分析了一個非常成功的創始人IP——馬雲,無論是從產品助推還是形象分割上,都是做的很好的案例。但是創始人IP的打造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千篇一律的人設也不容易讓普羅大眾記住,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一個特立獨行的創始人IP,被媒體評價為不想做big man的文藝女青年胡瑋煒,是如何在一個精英人設輩出的商業社會中脫穎而出的。

套現離場?“花瓶”胡瑋煒是如何從共享單車的廝殺中突圍的

天真的理想主義者

套現離場?“花瓶”胡瑋煒是如何從共享單車的廝殺中突圍的

共享單車來勢洶洶,走的時候也留下了一地雞毛。

在一切塵埃落定,摩拜被美團收購後,胡瑋煒接受了一場來自同行吳曉波的訪談,曾經也是媒體人出生的她,顯得非常的從容淡定,完全沒有剛剛經歷了一場決定命運的投票後的元氣大傷,更多的是一種釋然。當吳曉波聊到創業之後的改變時,舉了雷軍的例子,說:“你看,雷軍他們這些年改變多大。”

胡瑋煒突然歪過腦袋問道:“他變化最大的是什麼,很好奇哦。”

吳曉波想了想:“大概是很多人在創業後,慢慢就不再天真了。”

胡瑋煒問:“這是好的嗎?”

“就是你一個少年不見了嘛。”

“我再過幾年,會不會也這樣啊。”她一邊笑著一邊把身體往後靠了靠,大概是真的抗拒,“太恐怖了。”

胡瑋煒沒有被打磨成一塊圓石頭,依然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依然排斥被這個世界的某些東西所改變。

“我希望我像一個機器貓一樣,當我想要一輛自行車的時候,我就能從口袋裡掏出一輛自行車騎走。因為在大城市裡面,可能我無數次從地鐵站出來,在高峰期的時候根本打不到車。我可能會坐一輛黑摩的,但是非常危險。那個時候我就特別希望有一輛自行車。”胡瑋煒在一個公開的演講中說,機器貓、萬能口袋這樣的詞彙描述讓這個創業故事聽起來充滿了童話的色彩。

很多人說這樣的標籤樹立可能並不利於摩拜單車的發展,畢竟過於理想主義難免聽起來有些不務實。其實不然,有什麼比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更讓人感到振奮的呢,摩拜在宣傳策略上也不遺餘力的強調了這一點,在摩拜成立一週年的發佈會上,主題就被定為“用技術驅動的理想主義“,引起了社會與媒體的廣泛關注,當然也吸引來了更多的投資。

或許有人會問,在競爭如此殘酷的商業社會,真的會有資本願意為理想買單嗎?摩拜在成立之初也遭受到了同樣的質疑,但是摩拜這個項目後面其實一直有個操控者,就是蔚來汽車的董事長李斌。事實上自2014年開始,李斌以易車網為依託,密集地投出了4億美元,投資了32家互聯網汽車服務公司或產品,摩拜單車就是其中之一,初始他對這個項目的興趣並不大,所以才全權交給胡瑋煒來代理,但其實他在該項目中所持的股份比例並不低,可以說僅次於胡瑋煒之後。

所以在摩拜的天使投資用完,項目處於最艱難的時刻,李斌憑藉著自己多年的創業經驗作為背書,替其找來了愉悅資本的創始人劉二海,劉二海其實對胡瑋煒的印象並不算好,也有質疑這麼理想化的項目是否能成功落地,但是出於對十多年事業夥伴的信任,他還是同意投資了數百萬美元。

從這段經歷中我們不難看出,純粹的理想主義絕對不是商業社會的立足之本,它更多的只能是吸引關注的一個噱頭,真正受到投資方青睞的還是項目的硬實力,如果只談理想不切實際,變成了賈躍亭式的ppt融資,雖然能吸引到輿論的關注,但最終會變成爆雷的龐氏騙局。

套現15億離場?

套現離場?“花瓶”胡瑋煒是如何從共享單車的廝殺中突圍的

在2018年4月摩拜被美團收購之際,網絡上突然出現了一篇10萬+閱讀量的刷屏文章《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韓寒發微博長文表示很反感這樣的標題,說其不光是在販賣焦慮,更是在製造恐慌。

根據媒體資料報道,合併事宜在經過投票後,最終確定美團以35%美團股權、65%的現金收購摩拜單車,這37億美元的總價中,有27億美元為摩拜的實際作價(12億美元現金及15億美元股權),另外10億美元用於償還摩拜的債務。

作為摩拜的創始人,此時胡瑋煒手中的股權在經歷了多輪融資後還剩下9%左右,如果簡單的按照9%*27億美元來計算的話,的確有2.43億美元的入賬摺合人民幣15億元左右。

但是所有命運的饋贈都是在暗中標好了價碼的,殘酷的資本社會更是如此,幾乎所有的風險投資在入場之前都會要求擁有優先清算權,馬老師的《控制權的爭奪與安排》一書中,明確指出,優先清算權是指PE(投資人)在目標企業清算或發生視同清算的情形或結束業務時,具有的優先於其他普通股股東獲得分配的權利。

也就是說後入場的投資人,有權利要求在公司發生結算或併購事件時,優先拿回其投資本金+利息,這相當於是一個兜底條款。

摩拜在被美團收購之前經歷了12輪融資,只有在前12輪投資人都拿完投資本金及利息之後,剩下的錢才會拿出來由全體股東按照持股比例來分。

要知道媒體曝出來摩拜在最後一輪的估值高達34.5億美元,而美團收購時的實際作價才27億美元,這筆錢夠不夠後入場的投資人拿回本息都存在疑問,更不要說桌面上還剩下錢可以分給創始人團隊了。

所以胡瑋煒最後可能只套現了一小部分錢,甚至根本沒有拿到收益也是有可能的。

這時候也許大家並不羨慕這個曾經站在共享經濟頂端的創業者了,但是作為胡瑋煒個人而言,至少她時體面離場了。而同期創業的競爭對手——ofo的創始人戴威,就沒有這麼好運了。由於他堅持不肯與摩拜合併,也不願意被滴滴收購,導致資金鍊斷裂,無法退還用戶押金、支付供應商的欠款,被供應商起訴至法庭,他本人被法院作出了“限制消費令”,乘坐交通工具時,不得選擇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不能在星級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等場合消費;不能買房買車旅遊等。

或許正如胡瑋煒在吳曉波的採訪中說的那樣,“資本和摩拜都是相互依存的,我們肯定是被資本助推了,但沒有我們這樣的產品和團隊,其實它也沒有辦法助推。我自己的觀點是,沒有一家真正成功的企業最後的成功的原因,完完全全只是因為資本。所以,資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後,其實你都得還回去。”

在信息化的社會中,關注就是力量,流量就是價值。這也導致了一些創始人在打造IP的時候,只注意到瞭如何獲取更多的關注,但沒有考慮到口號究竟能不能實現的問題。一旦項目成為了風口,狂熱的資本就是一擁而上,可能衝昏了創始人的頭腦。但是要記住,所有的資本都是明碼標價的,在進行IP傳播的時候可以談理論,談情懷。但是在實際運營中還是要腳踏實地,IP只是一種手段,並不能取代產品成為公司的立足之本。


《摩拜創始人胡瑋煒:一種少見的“成功者”》GQ實驗室

https://www.huxiu.com/article/191835

《摩拜胡瑋煒到底套現多少錢》.一點資訊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IlVeSy1?s=yunos&from=groupmessage

《套現15億謠言的的背後:胡瑋煒的焦慮你不懂》緩緩說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IlVeSy1?s=yunos&from=groupmessage

《胡瑋煒:資本是助推你的,但最後你都的還回去》吳曉波頻道

https://tech.sina.com.cn/i/2018-04-04/doc-ifyteqtq3618674.shtml

《摩拜漲價求生,ofo深陷押金困局,再談戴威的理想悲劇主義》和訊名家

https://news.hexun.com/2019-08-12/198174833.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