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最後一道防線!門衛進化簡史:從雅辛到諾伊爾

最後一道防線!門衛進化簡史:從雅辛到諾伊爾

在很多人眼裡,諾伊爾是這個年代最好的門將之一。拜仁門神早已榮譽等身,在不遠的將來,還有更多的獎項等待著被記錄在他的功績簿上。

和世界上的眾多門神相比,諾伊爾擁有自己的優勢。相較德赫亞而言,他的長處在於力量;相較布馮而言,他的優勢在於年輕;相較庫爾圖瓦、切赫與洛裡等一眾好手來說,他的活動範圍則更大。

無數次送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撲救,無數次以領袖姿態率領著防線穩固前行,再加上時不時救出關鍵性的點球——諾伊爾是當之無愧的門將標杆。無論我們支持哪一方球隊,能夠在現場見證他的表演就是一種榮幸。

諾伊爾最惹人矚目的特性並不在門線上。儘管他出色的門線技術已經足夠為他博得喝彩,但人們熱議的焦點往往是他的“門衛”身份。

最後一道防線!門衛進化簡史:從雅辛到諾伊爾

這位時年31歲(本文創作於2017年)的門將常常喜歡離開門線,用最有效的方式幫助自己的隊友們。諾伊爾擁有極強的後場出球能力,他能夠策動一次又一次重要的反擊。

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什麼造就了“門衛”這個角色?誰又是“門衛”的祖師爺?為什麼在歷經多年蟄伏之後,這個角色在現代足球中又重出江湖了呢?

“門衛”這個角色要求門將能夠掌控後衛線身後的一切空間。它要求門將要與防線隊友保持更緊密的距離,並在得球后能夠迅速高效地策動反擊。

換句話說,“門衛”與場上的其餘十名隊員所承擔的責任無異,他同樣需要具備精湛的腳法。最好的士兵,當戰鬥的號角吹響時就義無反顧地無畏衝鋒的勇士;而最好的球員,就是在開場哨聲響起後,努力保持90分鐘高水準狀態的將士。

一位理想的門將需要具備的素質有很多:他必須技術過硬,他必須對自己有充分的認知,最重要的是,當需要他拯救球隊於水火之中時,他能夠高昂頭顱,挑起重擔。

最後一道防線!門衛進化簡史:從雅辛到諾伊爾

俄羅斯門神雅辛是活躍在國際賽場上的首批“門衛”代表。他以離開禁區、在進攻端馳援隊友的能力而著稱,這能使他的球隊有效地組織起水銀瀉地般的進攻。

儘管在雅辛那個年代,“門衛”這個角色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很快人們就意識到了這種踢法的重要性。

最後一道防線!門衛進化簡史:從雅辛到諾伊爾

久拉-格羅西斯是另一位傳奇“門衛”。他是匈牙利黃金一代的重要成員,儘管1米72的身高在門將位置上有些“袖珍”,但他的敏捷性與出球能力在當時的門將界可謂無人能出其右。

在上世紀50年代,匈牙利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勁旅。他們崇尚進攻,甚至要求防線隊員都儘可能地壓上,以提供持續不斷的火力。匈牙利人的比賽計劃無不以在進攻端摧毀對手為目的,而格羅西斯就是這艘戰艦的掌舵人。

多年以來,“門衛”這個角色歷經浮沉,其踢法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完善。尤其在上世紀90年代回傳球規則修改之後,現代足球對於門將腳法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1992年之前,門將可以在禁區內用手接隊友的回傳球)傳奇克魯伊夫酷愛讓其麾下的門將扮演這一角色,而這種理念也紮根在了整個拉瑪西亞青訓營,並在當下為他的弟子瓜迪奧拉所發揚光大。

師徒倆都希望門將能夠從後場發動進攻,並在皮球回傳到自己腳下後能迅速找到出球路線。前巴薩門神巴爾德斯堪稱典範,而如今鎮守諾坎普球場的特爾施特根也能擔當起此重任。

許多南美門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門衛”這個位置。卡里佐、奇拉維特以及伊基塔用他們的瘋狂告訴世人,原來門將也能這麼踢。

最後一道防線!門衛進化簡史:從雅辛到諾伊爾

通常,隨著足球流行文化的改變與球隊管理風格的發展,一種戰術打法往往不會延續太長時間,然而“門衛”這個角色卻始終屹立在足球界中。

當然,“門衛”並不總能帶來勝利的喜悅——布拉沃最近的表現可謂在曼城球迷的心頭插上了一把尖刀(本文創作於2017年),可這種踢法已然成為了大勢所趨。

如果在門將的整體素質無法支撐起“門衛”踢法的情況下強行採用這一策略,那麼球隊無疑是在自己的後場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但對於像諾伊爾這樣的頂級門將而言,這種踢球方式無疑使他們如虎添翼。

“門衛”之路註定充滿鮮花與荊棘,一旦你走上這段征途,那就應當摒棄一切的自我懷疑。門線上的生活固然精彩紛呈,但門線之外的不可預知或將帶來一場令人更為憧憬的饕餮盛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