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皙808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根据其生长的不同环境,我们将白芷分为“杭白芷”“川白芷”等等几个主要类型。白芷花开雪白,我们选择入药的部位为白芷的干燥根,秋末十分,挖取白芷的根茎,淘尽泥沙,切片晒干后就可以入药使用。

白芷味辛,性温,能够入肺、胃、大肠经络,主要的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辛散温通,由于白芷的辛温特性,我们首先要介绍到的就是白芷的辛温散寒,治疗风寒感冒的重要疗效。外感表寒证多能影响肺之呼吸功能,所以风寒感冒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恶寒,头身困重,咳嗽、咳喘,身痛无力等一些风寒感冒可能出现的典型症候。以白芷辛温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出现的鼻塞流涕,头身困重等一些症候。

少阴细辛,阳明白芷。白芷能够入足阳明胃经,辛散温通,长于治疗阳明经两额头痛,眉棱骨疼痛也是白芷的治疗范围,其次,由于足阳明胃经入上齿龈,所以我们常常使用白芷来治疗牙龈肿痛的疾病。《袖珍方》中记载的神仙飞步丹,用白芷搭配草乌、川芎等药物来治疗风热牙痛是一个较好的尝试。

辛温燥湿的白芷又是一位能够用来治疗阳明湿邪下注所导致的带下病的燥湿止带药物,特别是由于脾胃功能较差,寒湿下注,造成白带量多而稀薄的患者,用苦温的白芷与炒白术、山药等温阳散寒,白带症状豁然而解。


本草世界


一,白芷的功能

具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功能。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药理研究证实:有抗炎,解痉镇痛,解热,降血压,抗菌,抗癌,抗辐射,光敏作用等!临床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疮疡肿痛,带下过多等。

二,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6-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三,禁忌

阴虚血热者忌服!

四,可以怎样食用?

1,可以入药用,一次6-10克,水煎服!

2,可以炒菜用

①炒鸡,可以取一至二片,放入锅内一起炒鸡,能增加香味,促进食欲。

②炖鱼,可以取一至二片,放入锅内,与鱼一起炖,可以去腥,增加香味,促进食欲。

③可以做五香面,有白芷,大茴,小茴,砂仁,白蔻,肉桂等,打成粉,炒菜时放入少许,能增加香味,促进食欲。

等等!

以上给大家简要介绍白芷的功用,以及怎样食用,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斧正!感谢大家的关注,了解更多的医学科普知识,或中医养生知识,请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庆好中医】。谢谢!



庆好中医


白芷,别名芳香、苻蓠、泽芬,来源于伞型科植物白芷植物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神农本草经》:“治妇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白芷味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功效,主要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等症。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本品能祛风散寒除湿,尤散阳明经风寒湿邪而止痛,为治阳明头痛,眉棱骨痛,牙痛之要药。

2、用于鼻塞,鼻渊。本品即可消除鼻塞、鼻渊之病因,又可升阳明清气而通鼻窍,止头痛,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疮痈肿毒。本品辛散消结,有消肿排脓止痛之功,为外科常用药。

4、用于寒湿带下。本品辛香入脾,能温升清阳,燥湿止带。

5、本品还有祛风燥湿止痒,祛斑除臭作用,外用可治多种皮肤病。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研末调敷

用药注意:阴虚血热者忌服。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小鼠灌胃白芷或杭白芷煎剂(lg相当生药lg)4g/kg,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的炎症(P<0.01)。

2.解热镇痛作用:用蛋白胨皮下注射于大白兔背部造成的高热动物模型,1g白芷或杭白芷煎剂15g/kg,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3.解痉作用:本品所含的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乙对兔回肠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异欧前胡素还能增加兔子宫的收缩力和蚯蚓肌的紧张性。

4.对心血管的作用:本品所含的异欧前胡素和印度榅桲素对猫有降血压的作用,50mg/kg降低动脉压50%,作用维持时间为1.5小时。

5.抗菌作用:白芷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6.光敏作用:白芷含有光活性物质,当它们进入机体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则可使受照射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发生红肿、色素增加、素皮增厚等。光敏活性物质可用来治疗白癜风。异欧前胡素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成分,临床用红斑量测定证明有效。

7.抗癌作用:异欧前胡素和自当归素具有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异欧前胡素的ED50 100μg/ml。

8.抗辐射作用:白芷甲醇提取物1g/kg于X线照射前5分钟腹腔注射,对小鼠皮肤损害有防护作用。

9.其他作用:小量白芷毒对动物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都有兴奋作用,能使血压上升,脉搏变慢,呼吸加深,并能引起流涎呕吐,大景使用能引起强直性间歇性痉挛,继以全身麻痹。

选方;

1.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验医方》白芷散)

2.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芷(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百一选方》都粱丸)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伦俊杰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


逸仙药师


白芷是一味在我国应用历史很长的中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里就有对白芷的记载了。可以说,白芷在我国起码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



传统中医理论

白芷有很浓的香气,中医认为白芷性质温和,气味芳香,味道辛而微苦。能够起到散去体内的风邪、除去体内湿毒的作用,还能通鼻窍、止疼痛,消除体内的水肿和脓毒。



一般常常在感冒鼻塞、头疼、眉骨疼痛、牙痛等症状时应用白芷来治疗疾病。

除了治病,白芷还是一种常用的辛香料,做菜的调料里就可能应用到白芷,我国古代的饰品、香囊里也会加入白芷,提升香味。



白芷具有滋润颜面,祛斑增白的效果,因此古代女孩子经常用的美白护肤的面脂里,也会有白芷的身影出现。最著名的就属民间传说慈禧也爱用的玉容散,里面的主要材料就有白芷。

现代药理研究

1.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芷的提取物对小鼠的皮下注射蛋白胨造成的发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些剂量甚至比阿司匹林的效果还要好,说明白芷对机体发热有治疗效果。

白芷还能缓解醋酸注射对小鼠造成的疼痛,但对夹尾和热致痛无效果。

白芷的水煎液给小鼠灌胃,还能治疗二甲苯造成的小鼠耳部炎症。

2.对皮肤的作用

实验表明,白芷中所含的白芷酊外用,可以降低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度。白芷中所含的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等物质,能在黑光照射下与细胞DNA结合,抑制细胞的DNA复制,这一句发现可以应用到银屑病这一皮肤顽疾上去。



3.抗病原微生物

白芷对大肠杆菌、多种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抑制他们分裂增殖。

4.对心血管的影响

白芷水溶性成分能够止血,白芷的水溶性成分还可以收缩血管,白芷的酸溶性成分能夸张血管。

白芷的其他作用还包括白芷能解除子宫、小肠的痉挛,白芷还能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对于白芷这味中药,还有很多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让我们期待现代医学给予中医药的一次重生吧!


小二健康说


如上图,白芷是“七子白”美白淡斑配方中的一白,它是伞 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四川、河南、河北等地,一般于夏 、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切厚片而得。

白芷性温味辛,归胃、大肠、肺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可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等。此外白芷还有止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皮肤风湿瘙痒。

白芷主要含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别欧前胡素、别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水合氧化前胡素等香豆素类成分以及正十二醇、正十四醇、萜品-4-醇、甲基-环癸烷、乙酸正十二醇含等挥发油等。另外还含有胡萝卜苷、生物碱、谷甾醇以及钙、铜、铁、锌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研究发现白芷具有广泛地药理活性:

一、镇痛抗炎作用

主要是挥发油的活性,其镇痛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中枢脑干黑皮素(POMC)mR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量以及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量,进而激活内源性镇痛机制而产生镇痛作用;抗炎作用是通过其主要成分中呋喃香豆素实现的,呋喃香豆素能通过抑制环氧合酶-2(COX-2)来调节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二、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白芷具有抗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伤寒杆

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人型结核杆菌、真菌以及支原体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祛斑美白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白芷气味芳香,燥可胜湿,温燥汉寒湿,可化湿醒浊、辟秽解毒,具有润泽颜面,祛斑增白之功效,可用于肌肤美白。

除了上述作用外,白芷还具有扩张血管、抗肿瘤、兴奋中枢神经、解痉等作用,临床常用于风寒、各类头痛以及鼻炎、肠胃炎、月经不调以及妇科炎症等疾病。


药事健康


白芷也叫芳香,香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和抗白芷的干燥根。白芷多年生草本高一到两米根圆锥形,茎粗壮中空。生长在山地林缘,产于河南长葛,禹县到白芷叫禹白纸。


在夏天和秋天的时候去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辛,温,归肺,大肠,肺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鼻塞流涕,疮疡肿痛。

本品含挥发油,并含欧前胡素,白当归素等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还有白芷毒素,花椒毒素。
小量白芷毒素有兴奋中框神经,升高血压作用。大量的白纸毒素能引起强直性痉挛,然后全身麻痹,白只能对抗蛇毒所致的中框神经系统仰制。白芷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有一定的仰制作用,有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作用。也可用于治疗白癜风及银屑病。水侵剂奥杜古小芽孢菌等致病真菌有一定的仰制作用。


健康绿道


【白芷】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味辛,性温,归胃、肺经。

【功效】祛风止痛,解表散寒,消肿排脓,燥湿止带。可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等,同时也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组织中色素的过度堆积,加快新陈代谢,从而实现美容的效果。

【使用剂量】3-10g。

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关于白芷的药膳。

喜欢吃鱼朋友,在受到冷风袭扰,造成头疼发作的时候,可以做一道,川芎白芷炖鱼头。

【川芎白芷炖鱼头】

配料:鲢鱼头1个,川芎9g,白芷10g,生姜3片,葱,胡椒。盐适量。将药材放入纱布袋,用小火和鱼头一起炖煮,即可。

【桃花白芷酒】

现在刚过清明节,桃花现在正值茂盛季节。可配制一瓶,白芷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是消除脸部色素不错的选择。


配料:鲜桃花250g,白芷30g,白酒1000ml。

在清明节先后的时候,桃花初开,采摘这些花蕾或者花朵,择拣干净(不可以水洗),和白芷一起密封到酒中,密封三十天后就可以了。

早晚各饮用15ml,同时取少量的酒到在手心上,双手互擦,发热之后,按揉脸部。一半30-60天后,脸部的黑斑就可以消失,脸色也变得红润有光泽。

感谢观看,王老师健康讲堂,与你细说更多不一样的健康知识。

王老师健康讲堂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芷是辛温的一味中药,入胃,大肠,肺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临床可以用来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过敏性鼻炎,寒湿带下,疮痈肿痛等疾病。



说了那么文绉绉的,相信大家关心的是,平时生活怎么用?来了,好好往下看。

1,白芷还有祛风燥湿止痒,祛斑除臭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皮肤病。

制成美白面膜粉,参照美白古方,加上丹参30g 炒桃仁30g 红花30g 白及30g 僵蚕30g 茯苓30g 生白术30g 白芍30g 白蔹30g 藁本30g 上方打细粉,蜂蜜或者白醋调敷,适用于黄褐斑,面部暗黄无光泽等。



2,白芷+蛇床子+花椒+土木香各30克,煮水外洗,可以治疗由于湿热下注所致的阴痒,带下病,症状包括:外阴红肿,瘙痒,带下量多,色黄,外阴炎症,外阴溃疡,阴道炎等妇科和皮肤科疾病,疗效甚佳。

3,白芷+辛夷+苍耳子各10克,煮水内服,用治急性鼻炎,效果也很好。



对于祛斑,美白等还有很多方法和配方,有需要的可以关注我之后,私信我,我们一起交流学习进步。


远志


我在我的头条号上发了关于白芷作为香料在卤菜中的作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1275672938405810228, "vid": "v02004f00000bbum3ndd2r6fb5g198c0\

免费学卤菜


1.祛风解表:本品香气浓裂,味辛力厚,芳香上达,解表散邪,能祛风邪、散寒气、通肌肤、透毛窍、通鼻窍,为解表开腠,通脉行窍之良药。用于:①伤风:感冒风寒而致头身疼痛、鼻塞清涕者,用此祛风散寒,与生姜、淡豆豉合用。②鼻渊:风寒犯肺上攻鼻窍而致鼻塞清涕,不闻香臭者,用此散风寒,通鼻窍。可配石膏、黄芩、蒲公英以增疗效。2.散寒止痛:本品辛香走窜,入气分、走血分、能祛风寒,行气血以止痛。用于:①头疼、眩晕:风邪上攻而致偏正头痛、头目昏重者,用此祛风定眩止痛。②牙疼:风寒上攻而致牙龈肿痛,用此散寒止痛,可外用,亦可内服。③风热客于阳明而致眉棱骨痛者,用此散风止痛。④痹症:风寒湿邪侵袭肌肉筋骨,而致疼痛重者、顽麻不仁者,用此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常与羌活、桂枝、川芎、灵仙伍用,获效卓著。3.除湿解毒:本品上行头目、下抵胃肠、旁达肢体、能祛风毒、散郁火、破宿血、化败脓。用于:①眼疾:风热湿邪上攻而致目赤肿痛、胬肉攀睛、翳膜遮睛等目病,用此疏风清热、除湿散结。②疮疡:火毒壅遏营卫、发为痈肿疔毒者,无论初起、成脓、已溃均可用此伍用。③泻痢:脾湿不运或湿热侵袭大肠,导致泄泻痢疾者,用之燥湿止泻,与黄柏、奏皮同用,如《温病条辨》茵陈白芷汤。④带下:湿毒下注而致带下如败脓,用此燥湿排脓止带。⑤虫蛇伤:毒蛇、蜈蚣咬伤,用此解毒止痛。总之,白芷有解表、止痛、除湿的功效。善于治头面皮肤之风,除脾胃肌肉之湿。常用于伤风、偏正头痛、鼻渊,可用于牙痛、眉棱骨痛、眩晕、眼病、疮疡、疔疮、痹证、泄泻、痢疾、带下等证。【使用注意】1.温病初起,虽有表证,亦当忌。2.有化燥伤阴之弊,阴虚火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者忌用;痈疽已溃,宜渐减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