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用尼莫地平片降血压好吗?

往事如云51603414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类(CCB)药物是临床上用于降血压治疗的最常见的一类药物,也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类药物之一。在这类药物中,二氢吡啶类降压药,一般名字都带有“地平”两个字,各种地平类药物中,尼莫地平这个药物与其他的地平类药物不太一样,其临床应用的主要方向,也不是降血压,因此,如果单纯是想要降血压,建议您可以选择其他的地平类药物。

要说尼莫地平这个药物的独特作用,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由脑毛细血管与神经角质细胞形成的一个屏障,它的存在,能够阻碍很多的物质,特别是有害物质不能进入脑部,从而达到了保护脑组织内环境稳定的作用,对于维持神经中枢系统的正常生理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血脑屏障好是好,但涉及到用药方面,有时候如果是脑部出现问题,很多药物因为血脑屏障的阻隔,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补发挥作用,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而亲脂性的小分子药物,往往能够不受血脑屏障的阻隔,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发挥药效,尼莫地平就是这样的一类药物。它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从而发挥其拮抗钙离子通道,抑制脑血管收缩等方面的作用。

相比于其他地平对于心血管的舒张作用,尼莫地平对于脑部血管的作用更加明确,对于脑动脉的独特作用,也使得它的临床应用并不像其他的地平类药物一样,用于高血压和心血管问题的控制和治疗,尼莫地平更多应用是在脑血管相关疾病方面,比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改善血液循环等,除此之外,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突发性耳聋等,尼莫地平也有一定的应用。

尼莫地平到底能不能降血压呢?当然由于其具有抑制动脉血管紧张的作用,对于轻中度的高血压,也是有一定的降压作用的,但我们不推荐用尼莫地平来作为降压药的首选,一是它的作用时间段,每天服用3~4次才能达到控制血压的效果,另一方面,它对脑动脉作用强,对心血管作用弱,降压作用也不如其他的地平类药物或其他降压药物更明确。但如果是高血压伴有脑血管病者,尼莫地平可以作为首选的降压药物服用,其服用剂量一般推荐40mg,一日3次,最大日剂量不超过240mg。

尼莫地平用于脑血管问题,但如果是脑水肿或颅内压升高的情况,则要慎用该药品,同时应该注意该药物的代谢产物有一定的毒性,甚至可能引起肝炎问题,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该药物,在治疗脑血管病时,如果合并有高血压问题的患者,应当注意联合应用的降压药物,避免合用尼莫地平后出现的低血压问题。


李药师谈健康


尼莫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药物如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主要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而尼莫地平不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尼莫地平主要用于老年性脑功能障碍、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的治疗。以下逸仙药师对尼莫地平的作用特点、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作用特点

尼莫地平为钙通道阻滞剂,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有扩张血管作用。尼莫地平有较高的脂溶性而易通过血脑屏障,对脑动脉的作用强,通过扩张脑血管,解除脑血管痉挛,从而改善脑供血,能明显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死亡率。

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压。

2、少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头痛、心动过速、恶性、水肿、便秘、腹泻。

3、罕见的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肠梗阻、一过性肝酶升高。

用药注意事项:

1、禁止与利福平联用,因利福平会显著降低尼莫地平的疗效。

2、口服尼莫地平禁止与抗癫痫药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联用,因这些药品会显著降低尼莫地平的疗效。

3、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4、低血压患者慎用。

5、尼莫地平主要通过P450 3A4系统代谢消除,能抑制P450 3A4活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氟康唑、氟西汀、丙戊酸钠、西柚汁等可使尼莫地平的血药浓度增加,应避免联用。

6、与其他降压药联用可增强降压效果。

7、尼莫地平的半衰期短,只有1.1-1.7小时,其代谢产物无治疗作用,因此,尼莫地平片每天需服药三次,服药与进食无关。


逸仙药师


尼莫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地平类)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有效的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抑制平滑肌收缩,达到解除血管痉挛的目的,与其他地平类降压药相比,尼莫地平有良好的脂溶性,易透过血脑屏障,可选择性的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并显著减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脑损伤。此外,尼莫地平还可与中枢神经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保护神经元功能,改善脑供血,增加脑的缺血耐受力,同时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促进智力恢复的作用。尼莫地平可轻度扩张外周血管,有一定的降压作用,降压同时不降低脑血流量,增加剂量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供氧,具有明确的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治疗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定向力和注意力障碍等,脑动脉硬化、脑梗死等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脑梗死后的智力减退等。

在所有地平类降压药中,尼莫地平很特别,其脂溶性最强,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对脑动脉的扩张作用要比外周动脉强很多,所以小剂量(30mg,1片)服用尼莫地平只能扩张脑血管,而对外周血管扩张作用很弱,也很难产生降压作用,增加剂量(60mg,2片)才对外周血管产生轻度的扩张作用,从而降低血压,与其他地平类降压药相比,尼莫地平降压疗效弱而且不明确。此外,尼莫地平的半衰期是地平类降压药中最短的,只有1.1-1.7个小时,因此其作用持续时间短,对血压的控制时间短,每天需要给药4次,才能有效控制全天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口服尼莫地平有首过效应(指口服药物后,药物尚未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在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最终使进入血液循环的药量减少,疗效下降),绝对生物利用度仅有5%-15%,降压疗效很难得到保证。尼莫地平起效迅速,用药后1-1.5小时便可达到最大降压疗效,其药物血浆浓度波动大,降压速度快,血压波动大,很容易诱发心血管事件。

尼莫地平用药后可快速扩张血管,并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心动过速、头痛、面部潮红、眩晕、恶心、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还可因扩张前毛细血管,导致下肢水肿,因抑制肠壁细胞分泌黏液,导致便秘。在临床上有一些地平类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这些药物半衰期长,降压速度平缓,血压波动小,可实现24小时平稳降压,一天服用一次,患者依从性高,并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优秀降压药的代表。

总之,尼莫地平是临床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其降压作用弱,疗效不确切,作用时间短,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口服给药吸收少,血压波动大,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还容易引起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不推荐用于降压治疗。

参考文献:

尼莫地平片说明书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2014版)


南开孙药师


中国自古就有“久病成医”的一种说法。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自然也少不了很多“久病成医”的专家了。对于降压药物也找到了一些区分的办法,他们知道“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等等这些药物的简单分类和用法。有很多患者认为,我一直在吃氨氯地平或者硝苯地平的这一类药物,血压也都控制不错,是不是可以换一种同类的药物呢,比如说,尼莫地平。我相信这种自己随便换药,以及随便增减药物剂量的患者不在少数。

尼莫地平、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都属于二氢吡啶类的钙离子拮抗剂,但他们的作用部位还是有区别的。普通的钙离子拮抗剂主要是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下降,达到降压效果。而尼莫地平亲脂性很强,很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因此,对于脑内的血管的选择性更强。临床上主要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选择性的扩张发生痉挛的脑血管。

因此在临床上,一般不用尼莫地平来降血压,由于尼莫地平能明显地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死亡率,主要是通过它来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

所以,药师建议,在血压控制平稳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选择更换降压药的品种;如果血压控制不好,也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己随意更换药物或增减药物剂量。


药事健康


尼莫地平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临床上主要适用于脑血管功能不足造成的高血压等血管疾病。因为尼莫地平的脂溶性比较高,容易快速的穿过血脑屏障,对脑血管扩张强于外周血管的扩张,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与脑卒中,也可用于偏头痛的预防与治疗,用于各种原因使脑供血不足所致的一系列症状。相比于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尼莫地平更适合用于治疗脑血管损伤疾病,一般较少用于高血压。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脚踝水肿,与剂量呈相关性。

一般片剂一天三次,一次30m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