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卫兴华:三改一加强——医治“国企病”的良方


卫兴华:三改一加强——医治“国企病”的良方

来自:前线客户端

针对国有企业的现状,经济学界有人形象地提出,存在着一种“国企病”,是一种集体制、技术、管理、 历史包袱于一体的综合症,而且近于不治。我们认为,“国企病”并非不治之症,只要辩证施治,对症下 药,是完全可以医治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的改 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这一方针对于进一 步理清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克服改革过程中的认识偏差,整体推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它是一副医治“国企病”的良方。

“三改一加强”是一个既有不同侧重和区别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的转换。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涉及国民经济深层次 的问题和矛盾。由此决定了国有企业改革所牵涉到的内容和方面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 革的经验教训表明,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必须将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 否则,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企业的各种弊病很难消除。

对于“三改一加强”不能片面理解,需要强调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它们有各自的内涵和不同的侧重面,“改革”侧重的是企业体 制的改制,即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体制结构的转换;“改组”侧重的是企业资产 存量的调整,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和配置;“改造”注重的是企业生产要素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生产 要素的效能;“管理”的加强是企业有序、有效运行的必要手段和保证。因而,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 不能将它们混淆或相互替代。

二是从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这个目标来看,它们之间又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从生产力发展的角 度看,它们形成的经济合力,会促进国有企业和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从改革的角度看,它们共同构 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这是因为:第一,企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国有企业彻底 实现经营机制转换的制度保证。没有一种“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或 体制),企业的经营机制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企业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第二,资产的改 组和重组,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企业管理的强化和管理的科学化是支撑企业新体制有效运行的基 础性内容。没有这些基础性的内容,再先进的企业制度,也是一个空壳。

从十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来看,强调将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具有极强 的现实针对性。在前期的改革实践中,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产权关系调整,重新塑建企业制度的同时,对 原有的资产进行重组,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强化内部管理等,有效地实现了经营机制的转换,实现了扭亏 为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相反,有些企业的改革,忽视内部挖潜和技术改造,放松甚至放弃原有的基础 管理,致使企业原有的弊端不仅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反而滋生出一些人为的新矛盾和混乱。成功和失败 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将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是彻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正确途径。

对国有资产实施战略性改组,盘活存量,优化结构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对国有资产实施战略性改组,将改组提升到战略性的高度来认识,其主要原因 是几十年来国有资产低效益甚至无效益配置状态急需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原有的国有资产存量的配置方式 和分布格局,造成了资金、资源短缺与产品过剩、资源闲置的矛盾状态。长期以来国有资产的低效率配置主要体现在:

第一,国有企业的产业布局不是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原则进行的,而是严重受制于各个行业部门和各级地方 政府的利益和偏好。因而,扭曲的产业结构由于存在部门和地方的利益刚性制约长期得不到改善,国有企 业布局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空间地域的分布不合理一直得不到根本性的扭转,基础产业的薄弱状态便长 期构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瓶颈。

第二,部门间、部门与地方间以及地方与地方间权力的分割及其利益的闭锁,一方面导致了各级政府部门 争投资、争项目的搏奕局面,另一方面是导致盲目和重复建设的主要根源。例如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小烟 厂,不同规模的纺织厂,前几年各地突击上马的上百条彩电、冰箱生产线等等,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所 形成的过度竞争,一方面形成诸如棉麻烟草大战类型的原材料抢夺大战,另一方面导致了产品的过剩,造 成资金和其他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

第三,无组织无计划的盲目投资,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我国独立核算的各种小型国有工业企 业有6.6万户,占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82.6%。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小型工业企业所占比重 有多么大,而在于过于分散的小企业形成不了规模效益,资金和产业连带关系弱,技术设备落后以及管理 差,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相当多的中小型企业,效率效益低,甚至长期亏损,主要原因不在于 所有制问题或者企业体制问题,而在于所处的行业结构或产业结构不合理和技术设备落后,产品无市场 等。在原有的基础上单纯从企业本身的狭隘角度入手即便是理顺了产权关系,或进行了改制,也无发展前途。

这样一些问题仅仅通过改制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必须将改制与资产改组联系起来进行才可能奏效。在改 革实践中,相当多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扭亏为盈。例如,四川德阳市通过 推进国有企业的联合、兼并,使整个市属国有企业7年无亏损。武汉市在1994年初,对负债额高达 8.89亿元的38家自改无望的特困企业实行破产,使低效和闲置的资产进行重组,起到了明显的扭亏增盈绩效。

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改组或重组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将市场导向和产业政策导向原则放在首位。通过改组,真正把原有的企业资产转移到具有长远的市 场潜在需求,适合产业结构需要,具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上来。根本扭转原有的不合理的产业布局。

第二,强化资本、资产、产品相关性原则。企业间的资产改组和重组,尽量利用原有的设备和资源,对于 那些具有相关性、互补性的企业实行兼并、联合和重组,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重置或企业现有资源存量的废弃和浪费。

第三,根据以上原则,打破行业、部门、各级政府的界限,尽量做到国有资产存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整 和改组。目前在改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例如,改组中行政色彩和形式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表现在转换政府职能、精简机构过程中,行政性“翻牌公司”和“地域性翻牌公司”不断滋生,一窝 风上马企业集团的风气较为严重。原有行政机构摘牌,挂上企业集团的招牌,将原来所辖的企业大杂烩式 地拼凑在一起,其实只换了牌子,机制和内容未变。

第四,严格进行清产核资,避免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人为的流失。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塑建质量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

具有自动的、自觉的技术改造能力和技术创新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国有企业特别 是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含量低一直是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突出因素。据有关测算,我国在1953—197 8年间,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2.7%,而要素投入的贡献率高达97.3%,其中又有8 0%来自资金投入增长。改革以来情况有所改观,但仍未得到根本的转变。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很低。目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的高达 80%以上。而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近30%。 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来说,由于企业的设备老化严重,特别在一些老工业基地和一些中小老企业表现得相当 突出。从成本耗费来看,目前我国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只有4.9%,能源利用率只有30%,能 源、原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的70%以上。这与企业的技术水平低下直接相关。这一方面说明国有企业技 改所面临的任务重,另一方面也说明技改效益的潜力很大。据有关测算,从1984—1994年10年 间,我国技改投资每投入1元,产出2元,创利税0.4—0.6元,比新建项目高一倍,而建设周期比 新建项目短一半。同样的增产规模,技改投资仅为基建投资的40%。

然而,多年来各级政府以及企业却热衷于新建投资和铺新摊子。据有关部门统计,1988年全国用于技 术改造的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5.5%,1990年为28.4%,1992年为27.7%,19 94年为25%。技改投资逐年下降。轻技改重新建项目的主要原因,一是体制因素,包括经济体制特别 是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地方政府乃至企业领导阶层之所以热衷于新建项目,其根本原因在于政绩的评价 标准严重偏离效益原则,以新摊子的大小和企业规模的大小作为政绩的评价标准以及由企业规模决定企业 领导层行政级别的机制,势必诱导决策者偏好于新建项目的投资和铺新摊子。第二方面的原因是长期偏重 于以产值指标衡量企业经营状况,致使企业对技术改造缺乏热情和动力,特别是为完成产值计划指标,拼 设备、拼消耗的现象非常普遍。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是部分人对企业改革的片面性认识,以为搞活企业 就是企业体制改制,似乎企业体制得到了创新,其他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而在改革实践中,部分企 业忽视甚至放弃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要扭转这种局面,建立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机制,必须采取得力的措施:

第一,通过政企分开的改革,打破企业的行政级别体制,通过系列效益衡量指标和技术含量指标等考核企 业级别,从而在制度上根除铺新摊子的内在驱动机制,促使企业内部改造挖潜。

第二,加强财税、利率等宏观调节杠杆对企业技改投资的调节作用。对于企业工艺设备更新、提高技术装 备水平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项目投资,在资金上给予政策倾斜和优惠,确保企业特别是老工业基地、老企业 技改的资金投入。

第三,在企业内部建立“研制、开发、改造、生产”一条龙的“产研”结合体制,建立健全企业技术进步 体系,增强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使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成果转化等工作中逐步形成 技术创新机制。

第四,制定并实施系列配套的政策法规,规范企业生产技术,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推行标准检 测、标准计量、标准化技术等级等,制定能耗标准、水耗标准等指标,强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扭转效益和质量滑坡的局面

近年来,在改革实践中忽视、放松甚至放弃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相当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在部分人的主观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或对改革的片面认识,现实中存在着一种将改革与管理对立起来的倾向,认为强调管理,就可能取代或贻误改革。针对这种情况,中央一再提出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指出管理与改革具 有辩证统一关系,加强管理是企业改革的题中之义。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所导致的,改革过程中放松、忽视甚至放弃管理而带来的混乱局面已经相当突出。首先 表现在质量管理放松方面。产品质量下降已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居民日常生活用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 一种公害。据报道,我国机械产品质量连续三年滑坡,企业管理薄弱是主要病根。近三年国家抽查机械产 品合格率有较大幅度下降。1991年全国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全行业合格率平均达到8 8.2%,其中骨干企业达到92.2%。但1992年抽查合格率急剧降为59.7%,1993年为 65.5%,1994年为62.7%。据有关统计,全国每年因生产不合格产品形成的经济损失约达3 800亿元。其次是财务和财产管理混乱,不仅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广大职工的积 极性。此外,成本效益管理,劳动人事及劳动纪律管理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放松。据国家计委技术经济研究 所1993年对北京、上海等8省市2586家企业亏损原因的调查,形成企业亏损的因素,宏观管理因 素占9.2%,政策性因素占9%,而企业经营管理因素占到81%以上。有些原来搞得较好的企业,近 年来由于放松管理或因管理混乱而将整个企业拖垮。高效益需要朝朝夕夕地加强管理,而一时放松管理却 可能葬送整个企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凡是效益高、搞得好的国有企业,都与挖潜力、练内功、提高经 营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这样的事例很多,有些企业通过强化管理而实现了扭亏为盈。例如郑州啤酒厂是 1000多人的国有企业,由于管理不善,“跑、冒、滴、漏”的状况严重,连工资都发不出来。199 4年底,更换了领导班子,着手扭转管理混乱的局面,靠加强管理找出路,抓经济责任制、抓产品质量, 很快出现转机,只用了四个月便实现税利220万元。辽宁省朝阳市国有企业四年前亏损额大,但199 4年实现利润4亿多元,其诀窍“主要是加强管理”。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不能偏废。需要指出的是,在加强和完善企业管理中, 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第一把手的素质具有关键性作用。要选好企业领导,要培养企业家队伍。同时要依靠 工人阶级,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要改变企业管理体 制,打破端“铁饭碗”吃“大锅饭”的旧体制。要建立起适应市场变化和需要的新体制。

中央提出的“三改一加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是对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符合我国 企业的实际,因而得到了广大国有企业的积极响应。只要按照这个思路来推进改革,相信困扰多年的“国 企病”,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原文刊于《前线》1996年第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