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为什么古代帝王自称“孤”、“寡”?《道德经》中5个字说出答案

司马迁在《老子列传》写了“三个老子”:一个是老聃,即东周王朝图书馆长的老子;二是楚国大隐士老莱之,活了一百多岁,还是个大孝子,被列入二十四孝之一;三是战国的周太史儋。司马迁对第一个老子重点写,后面两个则一笔带过,这说明司马迁认为老聃是正宗的老子。


为什么古代帝王自称“孤”、“寡”?《道德经》中5个字说出答案


《道德经》即《老子》一书,我们研究了几千年,据资料显示,世界不少国家都有老子学会,仅日本就有百余家老子学会。

我们今天看到的五千言《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成熟、文笔老道、言约义丰的哲学著作,内容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蕴含深奥哲理。

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以前觉得是在吹牛,后来读了几章之后明白所言非虚。下面拿出两个自己有所获的句子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古代帝王自称“孤”、“寡”?《道德经》中5个字说出答案


一、何为大丈夫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知道天的规律。向外追逐得愈远,所知道的道理就愈少。

毫无根据的胡乱猜测,从道的角度来看是虚伪的,是愚蠢的开始。

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不立身浅薄;立身笃实,不立身虚伪。所以,抛弃浅薄和虚伪,立身敦厚和笃实。


为什么古代帝王自称“孤”、“寡”?《道德经》中5个字说出答案


二、君王为何自称“寡”、“孤”、“不谷”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侯王以自称。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是为天下王。”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为什么古代帝王自称“孤”、“寡”?《道德经》中5个字说出答案


人们最讨厌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像宝玉一样,而宁愿像石块一样坚实。

事物,有的主动,有的被动;有的缓,有的急;有的优越,有的低劣;有的安稳,有的危险。所以,事物有的减损它反而得到增加,有的增加它反而得到减损。


为什么古代帝王自称“孤”、“寡”?《道德经》中5个字说出答案


所以,圣人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

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

贵以贱为本,短短五个字,决定了古代帝王的自称。

此外,老子《道德经》的利害之处,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领导力,任何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人都应该读一读道德经,“一以贯之”。


为什么古代帝王自称“孤”、“寡”?《道德经》中5个字说出答案


读《道德经》还能让你更好掌控,在对的时机做对的事,别逆天,顺应自然,你的人生不会差!

为什么古代帝王自称“孤”、“寡”?《道德经》中5个字说出答案


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字,但是字字深奥,需要你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思考。

所以给大家推荐的,是白话文版本的《道德经》

为什么古代帝王自称“孤”、“寡”?《道德经》中5个字说出答案


马云有一次看《道德经》时突然很兴奋地说:“哎呀!这哪是我在读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读我,而且他读到了我内心的最深处。


为什么古代帝王自称“孤”、“寡”?《道德经》中5个字说出答案

这套《道德经》,有原文,有注释,有赏析,闲时静下心来,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沉淀自己的心灵,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您想购买这套注释版道德经,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