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两个孩子一直自己照顾,面对熊孩子有时老是忍不住发脾气,过后自己却很后悔,怎么办?

夏依一


两个孩子一直自己照顾,面对熊孩子有时老是忍不住发脾气,过后自己却很后悔,怎么办?


宝妈这种情绪,同为母亲的我是很能理解的,不必过分自责。我非常不认同,什么孩子绝对不能打骂的育儿理论。

我反正不相信所有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都能时时刻刻的保持耐心,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育儿理论都是纸上谈兵,孩子是多变化无穷的生物,只有靠自己不断摸索,才能找准方法。


你的发脾气,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很好的一堂情绪课,让他们全面认识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这个很正常,其实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你可以借发脾气,教会孩子什么是愤怒、伤心、高兴、害怕、担心等等,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是会有不同情绪的,这个很正常。


发脾气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个是必须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

在孩子了解完各种情绪后,我们可以告诉他,为什么妈妈会发脾气,发脾气是不好的,妈妈会用什么办法来处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宝宝生气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我们可以把整个发脾气的过程梳理一下,讲给孩子听:

发脾气→自我安抚→平静→解决问题


带两个孩子很不容易,宝妈加油!


感谢大家的阅读,关于今天的话题,您还有什么看法吗?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


麻麻的小生活


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两个孩子都是我在照顾。两个都在上学了。有的时候他们太调皮了之后我也会生气。忍不住发脾气。尤其是写作业的时候。每天放学让他们写作业都要磨破嘴皮子。好不容易坐在那里开始写了,又在那里磨磨蹭蹭。这里摸摸那里看看。没有办法专心的写作业。有时候写的很晚。检查作业的时候,一看一大片都是错误的。哎呀,忍不住啊,就想发脾气了。很简单的题目都能够写错。你说我该怎么办?看到写错的题目瞬间脾气就上来了。发完脾气之后想一想又觉得很后悔。怕孩子厌倦学习。又怕他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


首先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有的时候需要忍住,需要有更多的耐心。作为家长尽量对孩子不要发脾气。因为发脾气对孩子的身心是有影响的。孩子会越来越畏惧你。有什么心思也害怕给你知道。家长吼孩子,孩子的胆量会越来越小。在外面不敢跟别人大胆的交往。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性格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家长要适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少对孩子发脾气。

其次要跟孩子好好沟通。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多引导孩子把事情做好。引导孩子认真学习。给孩子自信心。耐心的辅导孩子的作业。与孩子成为一种朋友关系。你孩子做一个心灵层面的沟通。了解孩子心里所想。与孩子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相处方式。


家长只有耐心的与孩子沟通和引导。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才能与孩子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相处模式。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宁静致远嘉子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发脾气对孩子不好,但是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没法避免。

最近一段时间我也是自己照顾两个孩子,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脾气见长,有的时候真的是忍不住。归咎其原因,大致是两个:一、累;二、烦。

没有照顾过孩子的人,是体会不到个中心酸的。两个孩子如果年龄比较大了,可能还好一些,需要操心的事不太多。但如果孩子年龄不大,相差又小的话,那简直是灾难。因为他们会随时上演相爱相杀的场面。

经常是上一秒看起来还很和睦,下一秒就鸡飞狗跳、家里变战场了。脾气再好的人,也会忍不住火冒三丈。

另外,照顾孩子少不了做饭、哄睡、打扫卫生做家务这些琐事,妈妈们的睡眠往往不足。睡眠不足,会直接导致人的脾气变坏。所以,经常忍不住发脾气,过后又后悔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多。

那么,这种情况可以怎么扭转呢?

首先,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只有照顾好了自己,才能照顾好孩子。

有一句话说:妈妈们熬的不是夜,是自由。许多妈妈都是,陪孩子的时候瞌睡连天,孩子一睡着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瞬间复活,然后熬夜追剧、上网聊天等等。

其实,这样不可取。妈妈的作息时间最好和孩子同步,才能不让自己的精力透支。休息好了,脾气自然也就没那么暴躁了。

其次,如果可能的话,请双方老人帮忙照看孩子

现在有许多保姆虐待孩子的事件,家长可能不放心让保姆照顾孩子。但是老人就不一样了,决定可以放心。

但是这也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老人的育儿观念可能比较老旧,年轻爸妈是否会介意;二、是和老人一起住可能还有在生活方式上有摩擦。自古婆媳关系就比较难相处,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请老人照顾孩子的话,一定要事先权衡好利弊。

最后,请丈夫帮忙分担。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丧偶式育儿”,教育孩子和照顾孩子,完全看不到爸爸的踪影,大多都是妈妈们在劳心劳累。

有的爸爸是因为工作实在太忙了,经常要加班应酬,这也可以理解。但有的爸爸即使有时间,也只是窝在沙发上玩游戏、看电视,把照顾孩子的事情直接甩锅给妈妈,还振振有词地说:“孩子不跟我亲”。

这种爸爸才最可恶。如果你连陪孩子玩个游戏、说句话的时间都不愿给,那孩子凭什么跟你亲?这绝对是最欠揍的不照顾孩子的理由。

所以,妈妈们可以尽量给这些爸爸们“创造”和孩子独处的时间。比如,以各种理由离开,让爸爸来尝一尝独自带孩子的辛苦。

有的时候,妈妈们要的只是丈夫的理解和关心,一句安慰的话,就可以抵过所有的辛苦。所以,爸爸们也要“懂事”点才行。

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爸爸也需要分担!

(欢迎关注:菈妈亲子,一起聊聊育儿那些事)


菈妈亲子


对孩子发脾气,过后再后悔,是很多宝妈的通病。针对这种情况,突然改变是很难做到的,宝妈可以尝试给自己制定一些规则,慢慢改变自己。

01 就事论事

有时候对孩子发脾气,仅仅是因为批评孩子时,越说越多,越说越觉得孩子调皮捣蛋,越说越觉得自己委屈,越说自己越生气,脾气就越大。

尝试着批评孩子时,只是目前的问题;以前的错误,过往不究,想都不要想。

02 不唠叨

和不就事论事一样,唠叨的时候也容易越说越生气。不唠叨,再严重的错误只说一遍。其实说了一遍,孩子就能认识到错误,说得多了,只会增加孩子不安和逆反,效果反而不好。

03 不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

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的宝妈,会发现孩子也会经常发脾气。如果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控制自己,只能是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假如孩子发了脾气,妈妈应该试着不发火、不多说、不争吵,如果忍不了可以及时避开。

04 多和充满正能量的妈妈交往

人是一种很神奇的生物,会传染、会学习。多和温柔、充满正能量的妈妈交往,自己也能学得乐观起来,也会慢慢以宽容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容忍孩子。

05 多学习

人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会越来越狭隘,越来越自怨自艾。多学习,多听从教育专家、育儿专家的意见,学习情绪管理和育儿方法,会慢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会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妈妈也是一个职业,需要不断的适应、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妈妈。


小宁大远养成记


首先要肯定的是,你非常了不起,一个人独自照顾两个娃,我想,你应该全职在家吧。

其次要说的事,你的家庭太失败了,又是丧偶式育儿。

01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每个女人,成为妈妈后,都像成为超人一样,要不,怎么会有《妈妈是超人》的节目呢。尤其是一个妈妈,照顾两个娃。


而随着娃娃的长大,各种调皮任性执拗,都相继出现,有时候让老母亲,真是有口气出来。

而孩子的爸爸,还没有参与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用我师姐的一句话说:“这孩子是给我自己生的。”

所以,杨杨爸在这里,建议题主,做以下几点改变。

一是学习育儿心理知识,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敏感期。知道孩子不听话,甚至是各种反常现象,都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只是你不知道而矣。


二是学会接受现状,梳理个人情绪。你的情绪,直接关系到育儿成果的好坏。当孩子“熊”时,你要先接受这种情况,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继而自己的情绪也就顺当了。

三是让你的丈夫参与到育儿过程中来。丈夫参与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重要性,不用我说,你比我还清楚。再者让丈夫知道,在家全职带孩子,并不轻松。你是女人,应该得到老公的体谅与爱护。


02


学会成为你自己

有了孩子,很多事情身不由已。

时间不由已,吃饭睡觉不由已。我就纳闷了,难道就是缺少孩子的陪伴,还是非要给自己生两个娃,才觉得安心吗?难道你生第一个娃的时候,你就没有认识到,是你一个人带娃吗?

还是你们夫妻贪图爽快,第二个孩子是个意外啊?

不管什么原因,你现在已经迷失了你自己。

请你对着镜子,问自己,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为什么孩子是你一个人带,丈夫在干嘛?你现在的状态,你的丈夫知道吗,他理解你的现在的辛苦吗?

把这几个基本问题想清楚了,与丈夫沟通一下,说说心理话。

孩子是你的全部,因为他们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

孩子不是你的全部,因为孩子注定长大后,会独自生活,你还有你的生活,你还有家庭,还有父母。


真心希望你能走出现在的困境。


希望你成为一个湿润、健康的好妈妈,好女人。


欢迎[关注]@杨杨爸亲子驿站,我是杨杨爸,探索育儿之道,我一直在行动。欢迎[关注]我,一起学习育儿知识,交流育儿经验,实现轻松育儿,做有心爸妈

杨杨爸亲子驿站



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也会和你有过一样的经历。

一个人照看两个孩子,当孩子闹的时候,有时候自己就会发脾气,甚至吼孩子,但过后自己就很后悔,甚至自责内疚,感觉对不起孩子。

首先,接纳我们自己。

虽然都说为母则刚,为母则强,但是谁规定就是这样呢?我们是父母但我们也是孩子,有情绪发脾气也是很正常的,既然发生了,我们就要学着接纳自己。

我家大宝现在三岁了,但还是没有断奶,会喜欢和二宝抢奶喝,尤其现在她喝奶时间比较长,而且还很频繁,有时候我就会情绪很不好,甚至会给她发脾气。

其实我也是很后悔,每次发完都会很后悔。开始的时候我很内疚自责,感觉自己伤害了孩子,可是我确实感觉不舒服,确实也有情绪,再说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我再内疚再后悔也发生了。还不如想着如何让孩子感觉好一点好。

所以我学会了接纳自己,脾气发完就发了,但我也会让自己跟孩子道歉,解释,让她知道妈妈也会有脾气,也会生气,也有不好的时候。

让她知道无论什么时候,妈妈都是很爱她。

再者,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好好爱自己

有了孩子后,尤其作为二宝妈妈,大宝二宝之间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和谐美好,再加上生活的压力,作为妈妈而言,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有时社会赋予妈妈却崇高的想法,认为妈妈是一个家庭的风水,妈妈要当一个好妈妈,孩子才能好。

可是却忽略了前提,就是妈妈首先得好好爱自己,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当妈妈情绪好了,爱好自己后,再去爱孩子,其实就会很轻松了,即使面对熊孩子,妈妈也知道该如何面对,该如何教育引导孩子。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自己认为孩子是“熊孩子”,并不是孩子熊,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生活中遇到很多问题,有很多情绪挤压着,甚至内心认为这一切的问题以及压力是因为孩子的“熊”,殊不知孩子“熊”与否,在于我们的情绪。

当我们情绪很好的时候,孩子即使“熊”你也很能理智的去处理,甚至认为可爱。但当我们情绪不好的时候,即使孩子乖巧可爱,但只要有点问题就会认为她“熊:,对她的态度更是不好。

我们想想是不是这样?

同样的一件事,当我们心情好与不好的时候,我们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们要想好好的养育孩子,就先学会好好爱自己,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最后,保持持续学习成长的能力

育儿是一场长远的学习,我们不能因为成了父母就停止不学。

毕竟为人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即使有了两个宝宝,也是在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所以学习是一直需要的。

我们可以多看看育儿书,有时候当我们了解到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时,有很多我们本来认为“熊”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孩子老是说“不”,总和你反着来,我们了解到孩子的第一次反叛期,那时他们在追求自己行为上的独立,你就不会认为孩子不听话了。

当你了解到孩子的咒语敏感期,孩子再说脏话,骂你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只是他的一个经历的过程而已,我们做的就是自然引导,没必要上纲上线,甚至上升到人品上,自己也就没必要火冒三丈了。

所以,保持学习的能力,了解更多关于孩子的问题以及好哒育儿知识,当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时,你就会很轻松,也不会随便发脾气了。

当然,我们也需要和外界接触,多去和正能量的妈妈交往,从中学习更多的育儿知识,也能找到与自己有共鸣的妈妈,可以一起面对孩子的问题,一起分享自己育儿路上的困惑,互相支持与鼓励。

大家好,我是【笑乐妈育儿】,一儿一女,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自由撰稿人,一起分享育儿路上的喜怒哀乐,请记得关注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