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呐喊》:历经百年的经典人物形象,你不幸被中奖了吗?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动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呐喊》:历经百年的经典人物形象,你不幸被中奖了吗?

这是鲁迅先生作呐喊的初衷,《呐喊》是先生最早的白话体小说,写于1918年至1922年间。

先生当时是最早觉醒的知识分子,之所以弃医从文就是意识到精神的愚昧比肉体的病痛更可怕,当时的时代需要有人来唤醒和拯救中国人的灵魂。于是他便拿起战斗的武器——笔杆子,来唤醒国民。

《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就是《呐喊》里比较经典的篇章。虽然时间过去了百年,但在今天鲁迅先生刻画的这些人物形象依然出神入化,栩栩如生。

一·“狂人”: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呐喊》:历经百年的经典人物形象,你不幸被中奖了吗?

《狂人日记》里,鲁迅先生以一个迫害狂的病人为主角,细致入微的描写了他的心理活动。

赵家的狗,赵贵翁,大哥,他们的特有的眼光,他们的话中有话,都让一个觉醒了的“狂人”更清明。

狂人非真狂,他是别人眼中的“狂人”而已,他是那个困在铁屋子里快要窒息死的少数几个清醒的人,再不挣扎和反抗,就要被闷死。虽然冲出铁屋子似乎很艰难,但不试一试,你怎么知道没希望呢?

鲁迅刻画人物一向喜欢用心理描写,而《狂人日记》是心理描写的经典之作。

让我们来用心理描写去刻画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也许很难处理好。没有成熟的功力是写不好心理活动的。

在封建社会人吃人的大背景下,狂人不想被吃,得出救救孩子的结论。在当时,这种觉悟已经很了不起了,鲁迅先生是在用这篇小说来想改变人们的思想觉悟。

他在抨击旧社会,在唤醒沉睡的人们,在引导人们不要在没有空气没有窗户的铁屋子里睡死过去,要做最后的一搏,也许能冲破牢笼呢?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最早的一部白话体小说,它开创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先河。

二·什么才是解救愚昧民众的大《药》

鲁迅先生终其一生的使命是拿起笔,站在思想前沿,以期改变国人的麻木、冷漠,引导人们奋起抗争,和封建制度斗争到底。

《呐喊》:历经百年的经典人物形象,你不幸被中奖了吗?

如果说《狂人日记》故事情节有些单一,那么《药》这篇小说,故事就曲折吸引人些。它立意更新奇,表现更多面,文笔更犀利,气势更勇猛。

狂人虽然觉醒了,但只停留在意识的危害,紧迫感阶段,《药》里,小说已经进步到,面对怎么办的问题。

愚昧无知的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竟然用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引,用人血馒头来治病。

愚昧无知,迷信可恨,麻木不仁,他让人可怜又让人痛恨,他是受害者,也是害人者。

革命者在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被拯救的民众却在吃蘸着他们鲜血的人血馒头,可悲吗?

在两个母亲给儿子上坟的场景里,鲁迅先生用了革命者夏瑜的坟头上一圈红白的花,预示一线希望。革命者的鲜血不会白洒,终有一天人们会明白他的付出。

夏瑜被自己本家夏三爷报官而入狱,被枪毙了,鲜血还被拿来做药引,这个悲剧多么讽刺。这让人们深思:如果没有民众的觉悟和支持,革命者的生命只会白白送死。二者联合起来,才能夺得革命胜利。

鲁迅先生的笔触一向以讽刺批评为主,以一个正直,刚正不阿的文人气势在斗争,在思想上感染人,在行动上引导人,在表现形式上大胆犀利,杀气腾腾。

当时没有哪一位文人比鲁迅更直言更勇猛,所以鲁迅先生一生虽然没有拿过枪,开过一枪一弹,但他一生拿着笔永远没有停止过战斗。他是一个战士!

他是文人,但也不止于文人,他是战斗在思想第一线的猛士。

这就是文章的力量,思想的伟大。在当时人吃人的社会,在当时封建新旧文化交锋的时代,鲁迅先生的文笔具有深远的伟大意义,他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成为一个时代前进的灯塔。

三·阿Q精神的现实意义

《呐喊》:历经百年的经典人物形象,你不幸被中奖了吗?

《阿Q正传》里阿Q这个形象表现得最淋漓尽致,这个形象不仅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拿到今天也是有实际意义。

他从人性出发,一层层剥开一个人的灵魂,展示给世人看。既然是人性就具有广谱性,即便到今天,生活里也有阿Q的影子。

  • 生活里遇到办不到的事,达不到的目标,我们是不是就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 我们是不是都比较高傲,觉得自己见识多,了不起?抬高自己,打压别人有没有?
  • 我们是不是很喜欢八卦,笑话笑话他人,贬低贬低对手,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或者听到比自己强的人遭殃了,是不是感觉很爽?
  • 我们是不是总是不服输不服气,任何人都看不到眼里?蔑视一切,目空一切。
  • 我们是不是总会恃强凌弱,趋炎附势,见风使舵?

对,人性使然,人无完人,谁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往往人不愿正视自己的缺点,却总是抓住别人的缺点错误不。自己怎么样都对,别人无论怎样都不对。

——是的。人需要谦虚,放下傲慢,才能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生活里有些人总是喜欢笑话别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容不得别人好,恨不得别人倒霉,落后,栽跟头,他才高兴,心理上才平衡。

下面讲一个我身边的故事。

四·现实里的阿Q版故事

《呐喊》:历经百年的经典人物形象,你不幸被中奖了吗?

1.

那一年,我在装修刚接手的店面,有一个50多岁的男人,跑过来朝店铺里扫了眼,说,你怎么接了这个店?

我很奇怪,说,有什么问题吗?

哎呀!这个店呀!谁接谁赔钱!

我大吃一惊,仔细看着他,他继续说,我在这里拉弦拉了好几年,我不知道情况吗?这里一排店铺没有一家生意好的。

我平生第一次遇见说话这么难听的主,说话这么直接,简直就是乌鸦嘴,我心里想。这不就是一个情商为0的直男吗?

对这样的人,我也不想客气,我说,先生,您的结论是不是太片面了?

此人自负,目中无人,我便不再搭理他。

我是做过市场调查的,而且在附近蹲守了多天,观察这里店铺的经营情况。

前几个月,生意自然不太好,万事开头难,要积累人气才行。

这期间那位“低情商”又来验证他的预言,看!怎么样,我说你挣不了钱吧?你不相信?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关门大吉。

《呐喊》:历经百年的经典人物形象,你不幸被中奖了吗?

2.

我线上线下一起宣传推广,多种经营模式相互引流转化。经过千辛万苦,慢慢的生意好起来。

那个“低情商”很疑惑,不相信这个事实。开始在人前议论我,说我做投机生意。各种中伤,我知道他红眼病犯了,他只能看你赔钱,不能看你挣钱,否则就会打击你。

幸亏我的店铺和附近商家经营项目不同,产品也不同。和我生意有关联的店铺,我注重和他们的关系搭建,没有利益冲突,我们没有互相打压,而是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恶意竞争的商家,相互打压,互撕谩骂,以消灭对方为己任,往往两败俱伤。智者互捧互扬,携手并肩,共同发展强大。

《呐喊》:历经百年的经典人物形象,你不幸被中奖了吗?

3.

其实,那个“低情商”,也是一个文化人,学的园林专业,分配在园林局做过局长,但官运不济,提前退居二线,天天闲着没事,就买了二胡在公园里拉二胡。

他和我说,这公园里拉二胡的人,他学的最迟,拉得却比他们都好。我说,是吗?他说那当然。

评论起谁二胡拉的最好,他谁都看不上,哎呀!他拉的是啥!他呀!还没有入门呢!他,光看他弯着腰驼着背能拉出水平吗?

其实“低情商”到底拉的怎么样呢?一个曲艺团的二胡演奏家评价他:乐感不稳定,跳跃性太强,没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有些轻浮了。音乐如人,是在情理中的事。

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因为他太自诩专业,杜绝和其他人交流,他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提到别人,“低情商”总是给别人下定语,他呀!就是个傻,纯粹一个傻子嘛!在他眼里别人都是愚昧都是傻子疯子,他看不起任何人。他只和比他职位高的人交往,只和所谓成功人士交流。

“这个世界的麻烦就是,傻瓜非常自信,而智者总是充满疑虑”——罗素

《呐喊》:历经百年的经典人物形象,你不幸被中奖了吗?

4.

我生意越来越好,而他永远是一个人在默默拉他的二胡,沉浸在自我满足里。

自以为很了不起,看不起人,趋炎附势,恃强凌弱,又敌视别人进步,看不得别人比他好。他是一个永远也醒悟不了的沉睡者。

人性的缺点暴露无遗,这是一个民族的劣根性。

原本,人类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一路扶持才能走得更远更快,不是吗?

不能不说早在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就洞察了人性,他以鹰的锐利眼光,揭示了人性这些弱点。

他通过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来警示人们,要克服人性的弱点,要敢于剥开灵魂展示真实的自己,要敢于呐喊,唤醒沉睡的民众,让他们站起来打破铁屋子,求得一条生路。

这便是《呐喊》,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朽的巨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