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娃的“無理要求”層出不窮,簡單拒絕又哭又鬧?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旦為人父母, 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說過最多的話,往往不是正面的關心和主動表達的愛意,而是

每時每刻都要強調的規矩,換句話說就是“拒絕”。

對於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寶寶來說,周圍的一切事物都顯得那麼不尋常,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想要嘗試各種各樣的事情,可家長們知道,有些事最好不要做, 有些事一定不能做。於是,在最平常不過的日子裡,爸爸媽媽近乎每天都要和寶寶說“不”。

可問題在於,什麼樣的情況下必須要拒絕孩子;想要說“不”,運用什麼樣的態度和語氣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已經跟孩子講明,可卻得不到孩子的回應又該怎麼辦。種種難題不可小視,畢竟,拒絕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在孩子面前更是如此。

娃的“無理要求”層出不窮,簡單拒絕又哭又鬧?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不”字很難說出口,面對孩子卻不然?要注意,孩子也別輕易拒絕

同事小鄭是一個五歲孩子的媽媽,平日裡照顧女兒非常細心,生怕一個不小心讓孩子受到什麼傷害。可即便是再小心的媽媽,也不可能全天看護寶寶,偶爾的疏忽在所難免。

幾周前的一天,小鄭休息在家,一邊收拾家一邊照顧寶寶。本想剪塊抹布擦擦傢俱,聽到水開的聲音便趕去關火,回來卻發現女兒正拿著剪刀,學著媽媽的樣子在一大塊抹布上比劃。

看到這一幕,寶媽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下意識衝到孩子面前,一把搶過剪刀,不知怎麼,責備的話緊接著脫口而出。

隨後,還是聽到女兒哇哇的哭聲,才讓媽媽恢復理智,顯然,孩子也被剛剛發生的一切嚇到了

。此時的寶媽突感後悔,雖然當時非常擔心,生怕再多一秒孩子就傷到自己,可當時的反應也的確有些過激。

娃的“無理要求”層出不窮,簡單拒絕又哭又鬧?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分析:“嚴酷”的拒絕,負面影響可不小,家長最好另闢蹊徑

在很多家長看來,想要和孩子說“不”,“嚴酷”的拒絕往往是最簡單的選擇,瞪瞪眼睛,發發脾氣,聽話些的寶寶多半就會乖乖聽話,但以這樣的方式拒絕孩子,負面影響著實不小。

曾有研究表明,很多小時候經常受到“嚴酷”拒絕的孩子,長大後都會形成內在匱乏型人格,因為在潛移默化中,孩子開始對拒絕產生敏感,進而對自我產生懷疑,甚至傾向於自卑和膽怯。久而久之,當他再遇到喜歡的東西,第一個念頭不是如何才能得到,而是默認自己不配擁有。

這個時候家長們可能會心存疑惑,如果真的遇到孩子接近危險物品,身處危險環境,寶爸寶媽難道要視而不見嗎?當然不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爸爸媽媽的擔心實屬正常,也是相當有必要的,但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冷靜處理。

娃的“無理要求”層出不窮,簡單拒絕又哭又鬧?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家長可以另闢蹊徑,利用孩子對這些“危險物品”的好奇,教會其更多的東西。比如,當孩子拿著剪刀擺弄時,爸爸媽媽就可以藉此機會,向寶寶介紹這種物件,讓其重新認識它的存在。事後也可以買來兒童專用剪刀,引導孩子正確使用,剪紙、做手工都可以,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面對孩子雖不輕易拒絕,但必要時刻堅決說“不”

1)破壞規則時要說“不”

不管是家裡還是社會,生活中處處充滿規則,打破規則就要擔負責任。

很多時候,對於年紀尚小的寶寶來說,他們是容易犯錯的群體,同樣也是對規則不熟悉的群體,如果孩子真的做出不合規矩的事,爸爸媽媽要第一時間予以制止,然後耐心講解,比如,在公共場合,家長就要告知孩子保持安靜、與人為善。

娃的“無理要求”層出不窮,簡單拒絕又哭又鬧?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2)波及他人時要說“不”

小孩子生氣、發脾氣,很多時候都會採用動手的方式,那是因為對於他來說,腦海中並沒有採用其他方式的概念,如果真的影響到別人,甚至傷害到他人,爸爸媽媽就要及時說“不”。

在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後,緊接著,家長可以向孩子展現自己的同理心,對他說“我知道你很生氣”、“我理解你的想法”等等,利用這樣的話語先讓寶寶冷靜下來,然後再和他討論對錯是非,告訴他這樣做已經影響到了其他人,受到傷害的人也會感到疼痛、感到委屈。

最後,爸爸媽媽還要儘可能引導孩子,學會更多表達自己情緒的方法,比如遇事說出來。

3)慾望氾濫時要說“不”

看到什麼要什麼是很多孩子共有的情況,如果不在一開始加以制止,等到一切變成習慣,想改也只有後悔的份。

在拒絕孩子的慾望時,爸爸媽媽可以採用“延遲滿足”的方法策略,比如告訴孩子買可以,但要等到下個月,因為這個月已經買過玩具了,或者也可以跟孩子說,他每個月都可以得到一定的零花錢,買什麼、何時買,都可以自己做主,可固定多少就是多少,絕不可以超出固定的花銷。

選擇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抑制孩子對物品的慾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一箭雙鵰,親可有效。

娃的“無理要求”層出不窮,簡單拒絕又哭又鬧?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娃的“無理要求”層出不窮,簡單拒絕又哭又鬧?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1)事前預防

  • 三歲左右就該立規矩了

不想要寶寶動不動就提“無理要求”,提前預防還是比較關鍵的。對於三歲左右的孩子,其實已經到了該立規矩的年紀,爸爸媽媽可以從多方面入手,給寶寶制定一些簡單且可行的規矩。

  • 日常灌輸作用不小

家裡的規矩可以反覆練習,反覆記憶,可出了家門,身處公共場所,孩子的規則意識可能就沒那麼強了。爸爸媽媽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反覆為其灌輸多方面的要求,時間長了,寶寶自然會留有印象,畢竟

教育正是體現在潛移默化之間

娃的“無理要求”層出不窮,簡單拒絕又哭又鬧?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2)事後解決

  • 用建議代替拒絕

雖然很多事情不拒絕是不行的,可沒有哪個人希望得到別人的否定,孩子也不例外,所以,當需要拒絕孩子時,家長可以

利用“建議”替代“拒絕”,起碼在言語上不要過多以否定詞和孩子交流。

比如,當孩子想要吃巧克力時,媽媽可以說:“中午睡醒覺再吃巧克力,如果現在想吃點東西,可以吃些水果。”

娃的“無理要求”層出不窮,簡單拒絕又哭又鬧?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 提供選項,將選擇權交於孩子

如果直接拒絕效果不好,那麼提供選項,將選擇權交於孩子,一定是個不錯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挑食不願意吃蔬菜時,聰明的媽媽就會反問孩子:“胡蘿蔔和西藍花你要吃哪一個?”

換做大人可能真的哪個都不選,但對於年紀尚小的寶寶來說,在接到發問後,坐擁選擇權的他們往往會順勢做出選擇。

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多寶育兒口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