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慈安太后:咸丰最宠爱的解语花,晚清真正的掌舵人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已经江河日下的大清帝国送走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慈安钮祜禄氏。

慈安的骤然离世让当时文武百官都难以接受,根据《清稗类钞》的记载,时任军机大 臣的左宗棠闻讯顿足大喊道:“昨早对时,上边(指慈安)清朗周密,何尝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慈安的猝然离世也对当时本就错综复杂的大清局势,更添几分诡谲。

失去了压制的慈禧开始独掌大清,失去了同盟的恭亲王奕訢渐渐淡出权利中心,而那之后不久,几乎断送国运的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了,大清的丧钟也随之敲响。

时过境迁,当我们再回忆起那个黑暗动荡的清朝末年,我们会想起慈禧的骄奢淫逸,会想起北洋舰队的一败涂地,会想起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但对于慈安的印象似乎少之又少。

可如果你耐心地拨开历史的沉沉雾霭,你会发现这位秀毓名门的贵女并非影视作品中展现得那么窝囊,

她在世时平衡各方,压制慈禧,诛杀奸佞,共促中兴。作为大清有史以来晋升速度最快的皇后,慈安太后的人生远比我们想象中要精彩得多,她是咸丰帝生前最宠爱的解语花,更是晚清真正的掌舵人。

慈安太后:咸丰最宠爱的解语花,晚清真正的掌舵人


慈安太后:咸丰最宠爱的解语花,晚清真正的掌舵人

“咨尔福晋乌拉那拉氏,祥忠华胄,秀毓名门,温惠秉心,柔嘉表度,六行悉备,久昭淑德,于宫中四教弘宣,允合母仪于天下,曾奉皇太后慈命,以册宝册,立尔为皇后,钦哉。”这是之前热播的宫斗剧《甄嬛传》中,乌拉那拉·宜修的立后诏书,剧中人物故事或许是假的,但滚滚历史长河中,不少皇后都担得起这样的盛誉,而钮钴禄·慈安更是当之无愧。

出生于柳州官宦世家的慈安虽然没有太过耀眼的出身,但作为满族八大姓的后人,慈安从小接受的就是如何辅佐君王的帝后之道。而从咸丰2年(1852年)二月慈安选秀入宫,到六月册封为皇后,她那显然违背组织的晋升速度也足可以看出咸丰对她的用情之深。

和后来因生出儿子才册封贵妃的慈禧相比,慈安的“无子封后”也狠狠打了后世多少编剧的耳光。当时的慈禧,虽面貌极佳,体态优美,凭借自己的美貌和腹中龙种一路晋升,但也仅限于懿贵妃,咸丰对她的爱,是可替代的,婀娜多姿的妃嫔可同她一起争宠,对咸丰而言,慈安是他每日必备的白米饭,而慈禧只不过是用餐时爽口的开胃小菜而已。

没有显赫出身却赢得君王一世宠爱,慈安是聪明的,也是有能力的,她的独一无二,是咸丰的解语花,更是可以同他一起治理天下,守卫国家。

慈安太后:咸丰最宠爱的解语花,晚清真正的掌舵人


慈安太后:咸丰最宠爱的解语花,晚清真正的掌舵人

慈安一直是咸丰心尖尖上的人, 1861年的大清已经陷入了风雨飘摇的颓势,经历火烧圆明园后的咸丰病情急转直下,为了保住慈安这位无子皇后的地位,咸丰在临死前给慈安留了杀手锏。

载淳继承皇位改元同治,御前大臣载垣、端华等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25岁的慈安为母后皇太后,持“御赏”印,帝国一应要务若没有慈安点头,便一切都是空谈。

这既是咸丰为慈安保平安准备的杀手锏,也是咸丰对慈禧这个野心家设下的枷锁,主少国疑,牝鸡司晨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正值盛年的慈禧一旦操控儿子同治,便等于达到了事实称帝的目的。和慈安的温顺恭谨不一样的是,对权力有着强烈渴望的慈禧从来就不打算受人牵制,而咸丰死后留下的顾命八大臣就成了慈禧的眼中钉。

在“皇帝年幼,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提议被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驳回后,感受到权力危机的慈禧联合同样被排斥在权利中心之外的恭亲王奕䜣发动了“辛酉政变”,这是一场很成功的反击,顾命八大臣或死或贬,慈禧也由此扫清了权力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慈安太后:咸丰最宠爱的解语花,晚清真正的掌舵人

提起辛酉政变,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这是一场由慈禧和恭亲王奕忻组织的成功政变”,而贵为大清最正统的皇太后,慈安在这场政变中似乎只是个打酱油的。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从1861年11月2日慈禧持圣旨解除肃顺等人职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场政变已经得到了慈安的默许。

慈安给这场政变贡献的是那枚象征权力的“御赏”印章,而也正是这个印章,让“辛酉政变”师出有名。

“东宫(慈安)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慈禧)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这段记载在《清宫遗稿》的话,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完全与影视作品形象不一样的慈安,慈禧终究是小家子气了,而慈安才是那个执掌天下的一国之母。而从“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的朝野传闻也可以看出,慈安的理政之才远高于慈禧,只不过天性使然,不愿张扬罢了。

也正是慈安的高瞻远瞩,她拿到了最高政权,才得以同奕訢,曾国藩,张之洞等人一起落实“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试图再挣扎挽救一下江河日下的大清帝国。

慈安太后:咸丰最宠爱的解语花,晚清真正的掌舵人


慈安太后:咸丰最宠爱的解语花,晚清真正的掌舵人

有鉴于前朝阉宦弄权,导致天下大乱的案例比比皆是,满清入关以来,皇家对于太监的管理异常严苛:太监不得出都门,否则杀无赦。

然而如此严苛的政策下,也总有作奸犯科者,作为慈禧的心腹,安德海显然是个逾越在规则之外的意外。虽然达不到前朝刘瑾、魏忠贤等人作乱境界,但巧取豪夺,贪污受贿,安德海一个也没落下。满朝文武虽然对安德海恨之入骨,但碍于慈禧的庇护,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安德海很嚣张,因为他傍上了帝国最有权势的女人,但安德海忘了一件事,还有个人能让他主子慈禧也噤若寒蝉。同治八年(1869)八月,安德海求得慈禧的许可出宫去江南置办龙衣,一贯肆无忌惮的他出宫之后更是变本加厉,一路招摇过市。可经过山东时,向来反感阉党的山东巡抚丁宝桢以祖宗国法为由,直接将安德海拿获并上报朝廷,这一次一直隐于幕后的慈安出手了,一道“立命诛之”的懿旨就断送了安德海所有的念想。而这一次,向来偏袒的慈禧却罕见沉默了。

肃清朝野,以儆效尤。大清末年,面对列强侵扰内忧外患,慈安太后凭借自己杀伐决断出色的政治才能,使得清王朝曾拥有短暂的繁荣时代。

慈安太后:咸丰最宠爱的解语花,晚清真正的掌舵人

一只南美洲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都可以在两周后给北美洲带来一场龙卷风,1881年4月8日,作为晚清掌舵者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毙身亡,她的骤然离世扰乱了当时的政治时局,更是煽动了慈禧的野心。

恭亲王奕訢常被后人认为他是晚清帝国最有能力的统治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慈安这个伯乐,他这个千里马才得以尽情释放自己的政治才能。

奕訢在慈安的支持下,从最初的“辛酉政变”夺回皇权,再到后来开展实施洋务运动,他们一起开创了“同治中兴”时代,他们相互支持,彼此成就。

反观慈禧,虽醉心于独揽大权,却毫无政治才能,目光短浅的她只顾个人享乐,不管国家安危。慈安暴毙身亡之后,慈禧最终掌握了实权,野心勃勃的她不断地养亲信,除异党,恭亲王奕訢更是被她视为头号眼中钉。

此后几年慈禧不断削弱奕訢的实权,更是在1884年,借由“中法战争”的不利局势发动了“甲申易枢”,将恭亲王奕訢等人全部罢免,至此,奕訢被彻底排除在皇权之外。

主少国疑,老妪不知治国策,有能力者反被罢黜,制度的腐朽已经烂到了骨子里,泱泱大国终于走向了毁灭。

如果说晚清中后期,慈禧的专政对外软弱无能导致了大清王朝屡战屡败,一步步走向灭亡,那么慈安则一直在尽力挽救大清的衰败,她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试图来挽救濒危的清政府,可她英年早逝,只学习了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完成制度的变革,这也导致了洋务运动最终的失败,同治中兴时代画上了句号,清王朝覆灭。

慈安太后:咸丰最宠爱的解语花,晚清真正的掌舵人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回首慈安太后一生,自幼便习得帝后之道,入宫之后步步为营,他日母仪天下,为挽救大清江山鞠躬尽瘁,她这一生,远比影视剧里更要精彩绝伦,可叹英年早逝。

后人常幻想:倘若她多活几年,大清的命运会不会有所不同?然而彼时已深入骨髓的封建制度,终有一日会崩塌,或早或晚罢了。

环肥燕瘦的帝王后宫,唯有慈安太后,才是咸丰皇帝最宠爱的那朵解语花,更是晚清史上的掌舵人。

慈安太后:咸丰最宠爱的解语花,晚清真正的掌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