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重磅!3月4日起,江苏全省上线全新健康码“苏康码”

,填写完之后有望实现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这意味着长三角在全国率先实现健康码全覆盖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你们的“苏大强”又来了!登记“苏康码”,长三角城市即可通用!附具体操作


江苏全新上线的“苏康码”和之前各地城市的健康码一样,根据每人的上报自身情况,动态生成红、黄、绿三色码。


不同的是,“苏康码”可以实现“一次申报、全省通用、动态管理、跨域互认”!未来有望实现一码全国通用


下载“江苏政府服务APP”,具体填写流程如下:


1、实名制注册个人用户,注册完成之后,点击“登录”。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2、登录之后,点击首页第一个图标“苏康码”。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3、苏康码里面会有一系列需要

填写回答的问题,小伙伴要如实填写,然后点击“激活领码”。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4、完成后,会自动生成一个健康码,如果是绿色的话就可以正常通行。


5、里面还有每日2次健康申报,每日0-12点、12-24点两次,小伙伴们可以按时登录填写。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另外,小伙伴们还可以在

支付宝首页搜索“苏康码”,进入“苏康码”服务。未经过江苏政务服务网实名认证的用户,点击后会跳转到实名认证流程进行认证,认证后继续申报获取“苏康码”。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目前,上海率先宣布,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健康码效力与上海“随申码”等同。


在2月27日召开的长三角三省一市视频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


按照“有码认码、无码认单”的原则,为三省一市乃至更多省市务工人员返岗、企业复工复产、群众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虽然现在江苏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健康码,但是“苏康码”的上线,会让一切变得简单许多。


尤其对于是需要外出工作的小伙伴来说,省去不少麻烦,非常方便。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今天,健康江苏也下发了关于使用“苏康码”的解读:


什么人需要申请“苏康码”?


所有入苏返苏人员在苏工作、学习、生活、旅游或临时停留的人员需申请并使用“苏康码”。


入苏返苏人员在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轮船码头出口处和交通卡口使用“苏康码”进行健康状况申报;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医疗机构、学校)、社区(村)、公共交通、宾馆饭店、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使用“苏康码”展示健康状况;个人通过出示“苏康码”,实现互相检查。


如果已经申报江苏省内设区市的健康码,还需要申报“苏康码”吗?


对于部分设区市已经申报过当地健康码的居民,可延用当地健康码,在本市辖区范围使用


各地新申报人员,应当使用“苏康码”,“苏康码”在全省范围内有效。后续逐步推进“苏康码”在长三角地区互认共享。


一家人一起出行,要申请几个“苏康码”?


一人一码,出行更便捷。


在江苏省内流动的人员是否需要申请“苏康码”?


为方便快捷通行,有需要的人员应主动申报


进入江苏之后,“苏康码”发挥什么作用?


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医疗机构、学校)、社区(村)、公共交通、宾馆饭店、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使用“苏康码”展示健康状况;个人通过出示“苏康码”,实现互相检查


已申请的“苏康码”颜色是否固定不变?


“苏康码”会根据每日健康申报信息及后台大数据分析动态调整。遇有查验时,民众应实时打开“苏康码”并主动出示。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汽车站加大恢复班次!扬泰机场国内27个航点全部恢复!扬州加快复工脚步!


今天起,扬州汽车站在之前恢复部分客运班次的基础上,再次增加、加密发车线路,西部客运枢纽恢复至响水客运班车,汽车东站恢复至东台客运班线


此外,至高邮、沭阳、兴化和盐城班次将进行加密和调整,具体如下: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另外自3月1日起,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正在执行的国内航点分别是:北京首都、北京大兴、丹东、丽江、北海、石家庄、哈尔滨、大连、长春、乌鲁木齐、厦门、贵阳、昆明、福州、兰州、南宁、揭阳、银川、深圳、广州、成都、重庆、西安、天津、海口、沈阳、珠海,执行航点共计27个,国内地区航班运力已恢复。


2020年冬航季最新航班计划表如下: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牛!硬核“苏康码”上线,长三角三省一市通用


部分信息来源自健康江苏、扬州发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