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馮建吳(1910—1989),字太虞,別字遊,齋名蔗境堂、小徘徊樓, 四川仁壽人。中國著名書畫家,擅國畫、書法、篆刻。少年就讀於四川美專,後到上海考入由吳昌碩後人創辦的昌明藝專。在昌明藝專他師秉王一亭、潘天壽、諸樂三等諸家稱為吳門再傳弟子。他與友人在成都創辦成都東方美術專科學校,任國畫系主任、校長等職,曾聘黃賓虹先生入川講學。小他十歲的胞弟長安畫派創始人石魯(馮雅珩)受它影響,就讀該校,走上了學畫之路,在此後長達半個世紀的時光裡,他的命運和畫藝總和石魯緊緊的聯繫在一起,如果沒有馮建吳,石魯不可能成為畫家,而沒有石魯,馮建吳也許將在傳統中終其一生。

馮建吳對山水畫創作力主認真繼承民族傳統,面向社會生活和大自然,積極從藝術的角度反映現實,並在筆墨技法上努力探尋新的手段,以能生動鮮明地表現新的題材和新的意境,給人以新的美感享受。

他的作品,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基本上是純傳統,純吳昌碩的一派作風,此後熔鑄北朝書風和漢碑、漢簡等為一體,創就了雄強、剛健、磅礴、朴茂、遒勁的藝術風格,其畫從書出,亦具有深厚的傳統功力和濃郁的個性色彩。

“文革”結束時,馮建吳年近古稀,他抱病登黃山、九華山,遍遊富春江、新安江等地,全身心投入書畫創作和變革之中。他長期教授山水、詩詞、書法、篆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四川美協理事,成都畫院副院長,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四川省政協常委。主要作品有《奔騰》、《蜀江春曉》等,曾在國內外多次展出。1979年為聯合國中國廳作《峨眉天下秀》巨幅畫,為人民大會堂四川廳所繪《峨嶺朝暉》獲省優秀作品獎。作品《海心亭》、《古銀杏》等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畫覽》、《畫言》、《畫學》、《畫史》作為草竹道人與諸位畫友開設的四個專題,與書畫同仁分享古今名師名畫名典名術,歡迎指點交流。投稿我們:[email protected]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畫覽:承吳昌碩的一派作風,“吳門再傳弟子”馮建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