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服從組織 衝鋒在前 黨員就是"戰疫特種兵"

服從組織 衝鋒在前 黨員就是

服從組織 衝鋒在前 黨員就是

服從組織 衝鋒在前 黨員就是

服從組織 衝鋒在前 黨員就是

為高效精準快速完成疑似病例的監測、篩查、處置等工作,青島西海岸新區疾控中心成立40餘人的黨員先鋒突擊隊,在這場"戰疫"阻擊戰中爭當"特種兵",細分採樣、流調、排查、消毒等四個應急小分隊,不同"兵種"獨立作戰,工作配合協同高效,堅持崗位、通宵奮戰成為常態,充分展現出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身涉險區,當好不畏艱難的"檢測兵"

採樣、送檢,是排除疑似病例的重要環節,也是距離病毒最近的時刻。"採樣的過程需要和被採樣人面對面近距離接觸,每一次張嘴動作,都有可能給工作人員帶來傳染危險,而且這個過程容易引起被採樣人的不適,有時咳嗽產生的飛沫直接濺到工作人員的護目鏡或者身體上。即使這樣,作為黨員決不能後退一步。"採樣工作者孫黎黎堅毅地說。

完成採樣後,區疾控中心實驗室需提取核酸後進行核酸檢測。"檢測人員需在密閉的負壓PCR實驗室中進行病毒核酸的提取,穿上隔離衣、防護服、戴上N95口罩、護目鏡,再套上鞋套和兩層醫用手套,每次檢測,工作人員都需在實驗室內工作6—7個小時。"應急檢驗組負責人蔣興海介紹。

細緻入微,當好與病毒賽跑的"流調兵"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發燒症狀?是否去過武漢?回來後都去過哪些地方?乘坐了何種交通工具?"流調人員需要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詳實細緻的流行病學調查,通過掌握被調查對象近期的所有行動軌跡,最大限度摸清其密切接觸人員,切斷傳染源頭。

在流調過程中,以共產黨員為"前鋒"的新區疾控人與病毒賽跑,及時做好每一項流調工作,保障群眾安全。"流調兵"的調查工作是細緻繁瑣的,對於每一例確診病例、疑似患者,都要進行細緻入微的調查,從被調查者的敘述中提取有效信息,還要儘快完成初次報告,每天跟進調查,定時定點發送至相關單位和部門,確保第一時間掌握疫情防控情況,第一時間公佈疫情。"每一個確診病例,要調查的人員可能多達幾百個,我們必須細緻入微、爭分奪秒,儘早構建關口防線。"應急處置組負責人孟兆海說。

火眼金睛,當好衝鋒一線的"排查兵"

"患者乘坐的公交車視頻已調取成功,但車內人員具體信息尚不明確。""馬上聯繫人員管控組,將視頻截圖發過去,對車內人員進行信息核實。"流調報告完成後,密接管理組便開始接手下一步的工作——確定密接人群、對隔離人員進行每日情況彙總、與相關部門聯防聯控信息共享,下達解除隔離通知書……

密接工作的難點在於如何對接觸情況不明確的人群進行密接確認。"因為需要做大量的聯絡工作,密接組人員經常工作到凌晨,尤其是疫情期間,居民出行都佩戴著口罩,更給人員的核查確認增加了難度。"工作人員介紹。

阻斷傳播,當好應急消殺的"消毒兵"

疫情防控期間,消殺工作關係到疫情的蔓延控制。區疾控中心應急消殺組每天加班加點,對流調現場、採樣送樣環節使用的非一次性用品、劃定的疫點和集中隔離點進行嚴格消殺。

為推進復工復產工作有序推進,應急消殺組還對企業、商場、學校等人員密集區域進行預防性消毒指導。"碰上工作量最大的時候,消殺組工作人員輪番上陣,揹著50斤重的消殺裝備,一干便是3小時,沉重的消殺設備在他們的肩膀上勒出了紅血印,全身密閉的隔離服把他們的衣服打溼了無數遍。"孟兆海說。

除了上述"兵種",還有負責信息暢通的"信息兵"、負責教育引導的"宣傳兵"和負責物資保障的"後勤兵",他們承擔不同職責,在這場戰"疫"中齊心協力、不畏艱難、協同奮戰,為新區人民築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疫城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