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保险经纪人总是推给我一些很便宜的寿险,真的越便宜越合算吗?

少侠一号


1,你知道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保险公司产品特点吗?您知道寿险产品是有别于普通商品的特殊商品吗?所以一般商品的“便宜没好货”的价值观并不适用于寿险产品。

2,您知道西方保险列强处于现在中国这一经济阶段的保险历史吗?

3,你自己会在12分钟里就划分出某一个公司现在处于神马发展阶段吗?

4,您是否有能力从百家保险公司中挑出适合你自己的产品吗?

5,你知道为什马不同发展阶段的保险公司产品定价不同吗?

6,您知道保险法保障的是所以保险消费者利益而不是某一家公司的消费者利益吗?

7,你是否经历过中国保险业23年的发展历程?

8,您有多少年的保险理赔经验?

9,你亲身感受了多少年专属保险代理人的工作?

10,您是否知道保险经纪人制必然取代传统的只能销售单一一家保险公司产品的专属保险代理制?

11,你知道专属代理人与经纪人谁可以给你“货比三家”吗?

12,高大上的保险理念必须要落地于保险产品,而不是老王卖瓜,唯我独尊。消费者之所以购买保险,是因为“人性中趋利避害”的特性。7000可以搞定的保额,干嘛非要花12000,又不是工款报销,只买贵的,不买√的?


中国保险壹老兵


保险当然不是越便宜越好,便宜自然有便宜的道理,便宜不代表性价比。

为什么经纪人总推便宜的保险

保险产品渠道所限。

现在国内经纪人队伍还不够强大,一线保险公司主要还是依赖于自己的保险代理人团队。所以像是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人寿等等,寿险渠道的产品基本都没有交给经纪公司。

主要依靠保险经纪公司销售的保险公司主要都是一些二三四线的保险公司。自己没有强大的销售团队,所以销售渠道只能依靠经纪公司。

这些保险公司的产品肯定会比一线保险公司的更便宜,否则谁还会买他们的产品呢?

很多经纪人都说,保险公司没有大小之分,都一样。这是个伪命题,大家摸着良心问自己一句,如果价格都一样,你会选一个一线的大品牌,还是选一些听都没听过的品牌呢?

当自己的优势就是价格的时候,保险经纪人当然会主推“价格导向”。

保险越便宜越好吗

很多二三线的保险公司的产品确实很不错,不仅便宜,而且性价比极高,单论这点就可以秒杀一众一线保险公司的产品。

但是不可否认,这些保险公司的服务网点非常少。虽然现在很多业务都可以在网上办理,但是如果本地没有分支机构,你仍然将会面临不少的问题。

比如理赔。如果理赔流程正常,当地没网点那么你需要寄送理赔资料;有网点,服务人员多的一线保险公司可以安排人上门服务,更简单快捷。更重要的是,当理赔出现纠纷的时候,如果没有网点,每次都是只能电话或者邮件交流发送资料,你觉得这效率会怎样。

比如保全、资金服务、退保等。如果当地有网点,你可以找业务员,业务员离职了也可以自己去网点办。但是如果当地没网点,简单的业务还好办,复杂点的,业务员如果又离职了,你就会知道有多闹心了。

所以,选择性价比势必需要牺牲掉一些便利性。单纯推保险的低价产品,我认为是很不专业的,更何况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最便宜的保险。


老萌有个存钱罐


真的越便宜越合算吗?其实要区分客户群体和他们的经济预算,所以就需要我能跟做需求分析了。

举个例子吧,有次我带客户去香港买保险,推荐的是保额50万、每年保费18000的重疾险,完成投保后陪她逛商场,她居然毫不犹豫刷卡买了一个差不多9万块钱的爱马仕包包,你没有听错,是9万块钱。这个奢侈消费品的价格远高于她今天买的保险费!对于这样的客户,你觉得给他推荐便宜的合适吗?其实客户在有能力消费的基础上,真的不会去纠结这个产品比另外一个产品便宜几百块,就选择更便宜的。有钱人买保险就像买奢侈品一样,体验一种跟一般是不一样的优越感,贵没有错,不贵才有错。

当然对于寿险公司和寿险产品,很多经纪人都会提到,保险法规定不允许寿险公司破产啦;只要经过银保监正式批准成立的公司都是靠谱公司啦;保险理赔和公司大小规模知名度无关啦;我们买的寿险主要看条款,同样保障情况下肯定越便宜越好啦等等。对比来对比去,结果客户就是说给老娘调最贵的,就是这么任性!

总的来说,保险需要在个人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去做合理的配置,有的人追求性价比,有的人追求保障责任,有的是追求品牌力,有的人追求赔付保额,也有的人因为被动的人情关系。

所以,分享下,你当初买的第一份保险,是因为什么触动呢?欢迎在留言分享下!


香港保险Caray


就我个人有限的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经验来分析,推荐性价比高的产品(尤其是保费支出低的寿险产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以经纪公司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保险公司普遍为成立时间较短和保费规模不大。他们为了铺开销售渠道、提高品牌认知度,往往会制定一些性价比高的特色产品,以便与传统大保险公司的产品拉开差距。

二、保险经纪人往往注重保险产品的实质,即保险合同的条款。这是基于国内保险法律和法规对投保人利益的保护机制,并没有因为保险公司的大小而有所区别。所以保险经纪人会倾向于选择有利于投保人利益的产品,而协助投保人控制保费支出就是其中的关键要点。

至于寿险保费越便宜是否就越划算?我认为也应该分成两个方面来看。

一、在同等保险责任的情况下,保险提供的杠杆越大,当然是越划算。因为我花一元可以获得一百元的保障,与一元只能获得十元的保障相比,谁的作用大一目了然。而且寿险责任是以生命为标的,这是1和0的博弈,要么死亡赔钱,要么平安花钱。正常人追求的结果必然是平安花钱,因此,为对冲死亡带来的财务风险,少花钱是最优选择。

二、是否覆盖风险高发期,是评判真伪性价比的关键。首先保险公司不会根据国家统计的居民死亡率来精算寿险保费,其中必然是死亡率高的年龄段收取较高风险保费;其次保险公司喜欢高收入群体投高保额,限制低收入人群投保保额。所以保费便宜的产品其保障周期是否依旧覆盖了该地区人群死亡率较高的年龄阶段。例如中国某些地区人均寿命达80岁,但只推荐保障期限到70岁的定期寿险责任,则虽然便宜,但效果打了折扣。又或者一个30岁的年轻人因为购房背负30年期300多万的负债,他对此很是担忧。那么推荐保障30年或至70周岁,就比保终身300万的产品要性价比高。

综上所述,不同的保险销售人员其行为背后的逻辑是基于其所依靠的利益不同所决定。而对投保人,却只有一个标准,即是否能对冲我所担忧事项带来的财务损失风险(如死亡会带来债务风险,疾病会带来收入损失和财富减值风险,意外伤残会带来生活品质和工作收入下降的风险)。


一起学家庭财富管理


保险科普知识,社保干货文章就看大白读保!



首先要说的是寿险本身就不贵啊,为什么呢?

1、保障责任简单(只管身故和全残)

2、出险相较重疾险、医疗险来说,概率较低(相对而言)

3、各大保险公司都在不断开发新品,价格现在被压的低


那很多人都知道,寿险保死不保生,死了才赔钱,还有必要买吗?


寿险死了才赔钱,我们还要买吗?

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需要为自己的家庭、家人考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保障,这样的群体特别需要:

1)家庭顶梁柱,家庭收入主要来源;

2)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收入暂时有限,资金主要用于发展事业;

3)单亲家庭且子女未成年者,一旦遭遇意外,子女缺乏基本生活保障;

4)债台高筑者,债偿能力人遭遇意外,则债务负担恶化的人群;


保险经纪人总是推给一些很便宜的寿险,你不放心可以自己比较一下啊


怎么挑寿险呢?教你几个办法:

  • 性价比:花同样的钱,要买到更高的保额;
  • 健康告知&职业要求:决定了「什么人能买」,对健康程度的要求越宽松越好,对职业要求越少越好。
  • 免责条款:决定了「什么不赔」,比如战争身故一般不赔,酒驾或无证驾驶身故有些不赔;
  • 保障年龄:定寿至少保到60岁,一线城市或者担心日后延迟退休可以考虑保到65岁或70岁。


寿险到底可以多便宜?

目前定寿的「地板价」是国富定海柱。


  • 最便宜:定海柱1号

  • 大麦正青春:吃土青年首选

  • 大麦甜蜜家:适合夫妻

  • 健康告知最宽松:瑞泰瑞和(升级版)

  • 对高血压友好:祯爱优选2019


以上可以参考。

如果上面的回答还没解决你的疑问,欢迎留言给我!

更多保险上的问题关注我!


大白读保


便宜能解决你的问题不是挺好的吗?难道非的给你推荐贵的产品你就安心了?而且保险也不是越便宜越好,在一个范围内就好,如果太便宜了肯定就会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存在。

现在的保险经纪人相对比较薄弱,没有太强的市场影响力,所以第一梯队的公司很少和保险经纪人合作,所以一些贵的产品保险经纪人也拿不到。

保险经纪人的法律定为决定了,为客户推荐的产品在责任不缺失的情况下尽量推荐保费低的产品,毕竟保险经纪人代表的是客户利益。

费率市场化以后,保险产品的费率差距确实越来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费率市场化是从2013年开始的,当时想着应该是第一梯队的保险公司会利率费率市场化,迅速的占领市场,让中小型保险公司的生存空间更加狭窄,后来发现,第一梯队的公司根本没有在费率上动心思,反而是中小型公司的产品价格优势越来越明显。

就拿重疾险来举例子,预定利率从2.5--3.5之间,可以任意选择。看似两个预定利率之间的差距只有1%,实际上体现在保险费率里面的时候,同样的保额,费率差距能够达到15-40%之间,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我们购买一件衣服都需要货比三家,为什么购买保险的时候不去比较一下呢?

如果你愿意查询,可以上网搜索“偿二代”,就知道为什么那些所谓的大公司的产品为什么那么贵了,还有一个关键词交“利差损”,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保险经纪人更加贴近市场,更能代表客户的利益。

从保险法的角度来剖析,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机构。

所以保险经纪人更能够代表客户的利益,为客户的利益负责。

现在的一些保险经纪公司已经规定,作为保险经纪人必须要和客户签订《服务委托协议书》,明确保险经纪人应该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和所担负的责任。

保险经纪人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完全是代表客户的利益,所以在选择保险产品的时候一定是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推荐给客户,这个也是正常的,就像是打官司,你找的律师如果代表的不是你的利益而是法院的利益,你觉得你请律师的意义何在?

保险产品也不是越便宜越好,需要看保险责任。

现在自媒体上很多人销售保险的时候都是打着便宜的旗号,其实还是有问题的。

有很多人说不超过2000元为孩子配置全保险,这个本身就是一个BUG,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全保险,其次你觉得一年这个保费就像搞一个全套餐,有可能吗?存在销售误导。

保险产品越便宜,保险责任越简单,保险期限越短。

所以购买保险的时候也不能全看着价格,最主要的是看性价比。

如果同样的保险责任,我必然选择价格更优惠的。

如果同样的价格,我必然选择保障更全面的。

如果同样的保险期间,我选择保额更高的。


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太多了,如果你准备选择通过保险规划自己的未来,请在选择的时候慎重,最好是找个专业的人帮你做了分析之后再做决定。


老炮说财经


这和一些保险销售人员总是推荐毕竟贵的寿险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其实就牵涉到保险经纪人的性质。目前,我们见到的市场上推销人身保险的绝大多数是保险代理人,他们代销保险公司的产品,按照监管规定,保险代理人只能代销一家人身险公司的产品,因此,他们能选择的产品比较有限,而且往往要屈从于保险公司的产品战略,个人并没有选择权。

而市场上另一部分的保险销售人员则是隶属于第三方的保险经纪公司。按照我国法律,不存在个人性质的保险经纪人,保险经纪人只能以公司名义展业,但是习惯上我们将受聘于保险经纪公司从事保险销售的代理人称呼为经纪人。保险经纪公司可以和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帮助它们销售产品,因而其下属的保险经纪人可以有更多的产品选择空间,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推荐他们认为更合适的产品,相对更客观些。

此外,虽然市场上的人身险公司有70多家,但绝大多数是中小保险公司。因为没有大公司的品牌响亮,也没有大公司那么庞大的代理人渠道,因此中小保险公司尤其是新建的保险公司普遍倾向于与保险经纪公司合作,以更低价的产品策略来吸引客户。因此,保险经纪人推荐的也大多是便宜的寿险。

如果是保障性质的寿险产品,相同保障额度情况下,低费率的寿险明显要划算些,尤其是消费型定期寿险,杠杆率更高。而且保险法也规定,虽然是中小险企,但非经法定情况,不得破产清算,也就是说,遇到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会指定其他保险公司全盘接手该保险公司业务,客户的保单赔付情况不受影响。如此前的安邦保险就是这样处理的。因此,中小保险公司的低费率的寿险是可以买的。

当然,具体是否真的划算,还是要看条款约定,为避免条款“埋坑”,可以货比三家,多对比几家险企的产品,本身保险经纪人就可以同时销售多家公司产品的。


独孤求白先森


首先要说明一下,保险并不是按照价格来论的,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定制最适合的保险组合才是最好的,总给您推荐价格较低的保险可能出于两方面的考虑,1.根据您的家庭情况实际可支配收入偏低 2.保险经纪人的规划。但不管出于哪方面的考虑,从实际出发按照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定制最合适的保险方案是每一个保险从业者的基本职业准则。如果您想了解家庭资产分配的比例,请参考下图



平安金融财富保障


真正评估一个保险产品是否划算,需要考虑保障责任、保额、保费等等各种因素,单纯考虑保费来评估是否合算并不恰当。

为什么经纪人爱推一些价格便宜的保险呢?

这主要是经纪人的职业特点导致的。经济人一般为独立法人,经纪人经常说保险公司使他们的供应商。他们一般通过比较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来展现其推荐的产品是最合算的额,以便能快速成单。

怎样才能选择到最划算的保险产品?

购买保险产品,要综合考虑保费、交频、缴费年限、保障年限、保障责任等多种因素才能选到最划算的。

交同样多的钱,交一样长的时间,保障责任也一样,但是保障年限长的更划算。

交同样多的钱,交一样长的时间,保障同样长的年限,但是多保一种责任,或者重疾多覆盖几种病种更划算。

交同样多的钱,保障同样长的年限,保障责任也一样,但是交费年限短的更划算。

保障同样长的年限,保障责任也一样,交费年限也一样,每期的保费更少的当然划算。

所以单纯看保费高低来评判保险是否划算有失偏颇。

另外,经济公司很多都喜欢考经纪人成单量,所以很多经纪人爱推销保费低的保单,易成单,也易完成业务指标。


喵宁葭郢


不管哪家公司的重疾险都包含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这25种重大疾病占重疾理赔的98%+,其余几十种重疾只占重疾理赔的2%左右。

也就是说,重疾产品其实是个标准件,各家的重疾不管你有多少种疾病种类,最多也就是增加2%的赔付概率。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重疾是个标准件,买谁家的的都能得到98%的重疾理赔概率,那么价格是高的好,还是便宜的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