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老師直播遇見的尷尬的事情都有什麼?

80後二貨奶爸


我見過一個老教師,因為不熟悉電腦操作,誤將美顏濾鏡調到了最大,紅光滿面,好不尷尬!

內心中其實深深敬佩這樣的老教師,為了不耽誤學生學習,自己首先去學習、去克服困難。

別看現在開不了學,其實老師們在家下的功夫一點不比在學校少,網絡備課、教研,上直播課,還要線上批改作業,對於熟悉電腦和手機操作的老師還好說,對於那些不熟悉一些軟件操作的老師,無疑需要下更大的功夫,耗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


夢裡種太陽LYS


1.上課上到一半,突然有個人說了一句,這講的都是什麼玩應…………當時直播間就沉默了…

2.八點多老師直播因為聲太大會影響兒子睡覺 被師母強制下線 。。。

3.數學老師上課點名提問,每當同學連上視頻 就開始卡頓,就這樣叫到第10位同學的時候下課了。。

4.數學老師一直在自己講課,完全不知道直播已經卡死,只聽見斷斷續續的聲音,一堆“老師卡了”的評論都沒看見,佈置了課後作業退出了直播,留我們還在直播間。後來重新被叫回來直播,然後現在我們還是不知道作業是什麼

5.上午的直播課老師清奇的直播角度,就這樣看著他的鼻孔聽了一整節課。(這個老師真的很傲嬌很好玩)


日笑一次


要感謝這個時代,雖說受疫情影響,孩子不能到校上課,但藉助強大的互聯網,孩子照樣能在家裡通過網絡聽老師講課,學習知識。第一次給孩子上網絡課,老師已講了好長時間了,我這邊卻一點聲音沒有,把我那個急啊!難道是網絡不好?我又重新檢查了一遍,發現是插頭插錯了,馬上換回插頭,一切正常,這也是因為我有點急太馬虎了造成的。好在從此以後一切正常,再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呼風喚雨YT


說說我在這次直播過程中遇到兩次尷尬的事吧。第一次是在剛直播不久,因為不熟悉操作,結果自己講了十來分鐘!好多學生留言說聽不到我聲音!擺弄半天才發現耳機開關被我不知什麼時候關了!第二次是要在直播平臺上上傳多ppt課件,因為課件張數多,加上有視頻和許多圖片,結果怎麼都傳不上去!直播畫面一直是空白。操作了十幾分鍾,我的汗都急得流下來了!課都耽擱了。後來只有放棄了努力。最後平臺解釋說:文件太大!平臺擁擠!傳輸過程中就會卡住。


千里追尋


1.哥哥看著電腦上的老師主播,發了個彈幕,讓老師跳舞,被老師問是哪個班的。

2.生物課講生理構造,直播間因為涉黃被封了。

3.同學上課打遊戲忘記閉麥,王者榮耀出來個安琪拉的聲音,老師說你是職業法師嗎?

4.老師在上課,師母喊了一句老公,彈幕全都是“哎,娘子,我來了”

5.老師讓班長點名,結果班長沒來。讓學委點一下,結果學委也沒睡醒。

6.老師沒開麥,講了半節課,還不看彈幕,我們集體看了半節課啞劇。


小曾美文


這次疫情,因為一直不能復課,教育部門真的是費盡腦筋。尤其是那些即將畢業的孩子們,為避免他們假期太長,書本的內容生疏,耽誤畢業考試成績,專門開設了網絡課程,而且全部免費。不過老師直播遇見的尷尬事情也有不少:

一,全國老師變成主播,而且還是直播,這本身就是一件招實尷尬的事。網上直播本來是這幾年的時髦行業,大部分是主播們講段子唱歌電商賣貨這些拋頭露面的事情,這回一下子從為人師表的老師淪落為在家開網絡直播,很多老師從心裡上還適應不過來,確實有這麼"一丟丟"尷尬。其實從另一方面考慮就沒什麼了,老師們本著教書育人的原則,透過先進的媒體手段,能把知識及時傳播給在家的學生,甚至傳播給更多人,就是網路運用的最好詮釋。現在很多教育機構就是利用網上平臺,教授很多原先只能從班級裡學習的內容,所以老師們大可不必感到不好意思。

二,因為大部分老師們之前都沒有接觸過主播領域,所以很多直播時的操作都不熟練。於是鬧出很多笑話來。

有的老師搞了半天都沒把視頻弄出來,學生們按時等著,傻坐了半天啥也看不到;

有的老師不懂得怎麼在網上查看學生的反饋,只能自己從頭到尾一直講,這與面對面教學方式很不同,自己一下子不習慣,思路受影響,講課節奏也亂了;

有的老師直播聲音沒打開,從頭到尾學生們都聽不到聲音,學生留言也看不到,等同於白講,這裡心疼老師一分鐘;

還有的老師聲音放的太小。我外甥每次聽課,都說老師開的聲音小到像蚊子叫,反饋了老師也不知道怎麼改進,他也不能被老師督促,所以總是聽著聽著就能睡著了。這樣的學習效率能有多低, 寫到這裡,我不由自主的擔心起來,或者不久他“吃低保住橋洞”的願望就會實現......(開玩笑,莫當真)

有的老師講完課忘記關直播,學生們看到老師在家裡幹活忙活,跟講課時完全不同的狀態,真的成了直播,大開眼界,呵呵,真是該給老師添個大雞腿;

還有一些老師已經完全進入主播狀態,於是網絡上一些新鮮語錄應運而生:“禮物刷起來!題目做起來!”“同學們,這道題聽懂了,刷一波666!”“絕對會考,背它背它!”

哈哈哈,最後想說,疫情終會過去,逼上梁山的主播們技藝會越來越熟練。希望可以用這個方法,讓不管是大山深處還是城鄉小鎮的孩子們,接受到全國教學質量更高更好的教育。


香蘭雅室


疫情嚴重,學校推遲開學,但是停課不停學,各種教育平臺紛紛出手,讓學生們遠程上課。

騰訊、阿里、抖音、鬥魚等IT公司毫不吝惜的開放自己的直播資源,讓學子們渡過一個充實的假期。

不過在直播中也會遇到很多課程與平臺規則衝突的事情,一個是版權、另一個是擦邊球。

疑似擦邊球就比較尷尬了,前幾天看有網友說婦產科老師講課被QQ直播封禁,猜測是提到了外生殖器解剖,老師也很鬱悶:“估計我所有的專業名詞都涉黃”。

物理老師直播遭遇尷尬:講解“摩擦力”被判違規

沒想到是,高中物理也能遭遇到敏感詞,有老師吐槽,自己在講解“摩擦力”時,就被平臺判定發言可能含有違規內容,發言也僅老師可見。


我的名字字不多


身邊倆小學老師,播了兩天已經崩潰了”、“我爸今天下午懷著激動緊張的心情直播了50分鐘,結束時發現自己並未點‘開始直播’,現在正在氣急敗壞中”“作為家長我陪著也好累”……網絡上,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線上課程感受,是當前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

  受疫情影響,學校延期開學,“停課不停學”讓在線教育迅速走進學校和家庭。多數學校均由任課教師親自通過網絡直播給自己班上的學生授課,這些習慣了站在三尺講臺上的老師,如今必須要面對鏡頭、變身主播。

  的確,“網課”對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破天荒第一次,缺少經驗和規律可循。而這種全新的授課方式,也需要所有參與各方的共同摸索。

  最新數據顯示,全國中小學學生人數接近2億,專職教師人數約1200萬。

  多日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教師、學生、家長深度交流後,發現現階段網課確實存在一些難題,但並非無法攻克,這場戰“疫”過程中的轉型或將為傳統教學提供一種新思路,成為一個新拐點。

  老師:想用突然提問檢查聽課效果,

  卻發現學生“掉線了”

  隨著中小學校紛紛開課,網絡上關於#當老師變成主播後#、#網課太欺負人了#的微博話題引發廣泛關注,相關閱讀量分別高達2.7億、4.3億。

  不少轉型主播的老師紛紛向記者直呼“太難了”,在直播過程中,他們不僅要面對鏡頭講課,還要遠程維護“課堂秩序”,因為一不留神,就有學生開小差了。當然,老師們的直播首秀,亦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有人已在不知不覺中成了“網紅”。

  視頻中,這位濟南的數學老師蘇泗水,因為不熟悉操作,將美顏調到了最高,無形中給自己打上了萌萌噠的紅臉蛋,而在直播中還被不清楚原理的家人拍頭打斷,家人以為“直播你得試呀,還能一次完成啊”,尷尬的蘇老師在鏡頭裡滿是無奈,“全班都聽見了”。

  蘇泗水的境遇不是個例,大部分老師均有著些許的不適應。“我直播結束,忘記關了,幾個小時後才發現,這段時間裡做了些什麼肯定被學生默默圍觀了,但沒人告訴我。”烏魯木齊一所學校的政治老師王歡苦笑著告訴記者。

  而青島一所小學的語文老師董沛沛在直播中被玫瑰花刷屏,“我的學生年齡偏小,是3年級的。雖然上課前就強調了,不要刷屏,但還是都在給我刷玫瑰。我已經厲聲呵斥了,估計明天不敢刷了。”

  其實,首次嘗試直播教學,老師們都很重視,“我們學校是在2月17日舉行線上開學典禮和並進行線上課程的。但我們從2月14日開始,就在網上集體備課,市上集備和校內集備相結合,整整學了三天才敢給學生上課。”庫爾勒市一所初中學校的語文老師李芸向記者表示。

  在談及現階段線上教學面臨的難題時,備課時間增長、網絡卡頓、無法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作業批改不方面基本成為了老師們的共識。“不好監督學生是否在認真聽講、聽懂沒、有沒有做筆記,課後作業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李芸直言道,這些都不在老師的掌控範圍裡了,“今天我還看到以前教過的一個學生(現在高中了),發說說‘以前上課是趴著睡,現在終於敢躺著睡了’,所以家長的監督很重要,尤其是對低年級的學生。我真的特別理解家長的辛苦,因為我兒子幼兒園打卡也是要我全程監督,再加上我還要自己上課,真的忙不過來啊。”

  “以往在課堂上,我會根據學生的現場反饋,通過板書的形式,把一些他們不懂的單詞寫上去,但現在,看不到他們的表情,也不清楚哪些是不知道,我就只能在備課時統統都寫上去。”上海一位資深的英語老師戴霞在和記者聊起直播教學後的感想時有些擔憂,她說,“每天長達幾個小時的網上教學,根本不符合孩子的特徵,對孩子和家長來講都是一場巨大的考驗。”

  戴霞以自己的學生向記者舉例道,“10點了還起不床,家長好不容易把孩子從床上拉起來了,但學生聽課也是三心二意。現在不少企業都復工了,一旦沒有了家長的約束,就更無法知曉屏幕對面學生的聽課狀態了。”

  為了儘量知曉屏幕另一邊學生的聽課情況,不少老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會通過突然提問的方式,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但“會有學生在面對提問時,假裝掉線。”戴霞對此很無奈,她告訴記者也不能總是題問,“因為擔心線上互動多了,完不成教學任務。以往在課堂教學,互動都是在教學任務完成的差不多的時候才進行。”

  不過,即便在轉型主播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但所有老師都在思考如何破局。

  以上述視頻中的蘇泗水來講,於1992年畢業的他已有28年的教學經驗,在火爆網絡後蘇泗水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根本沒想到第一次直播就這麼火,還是學生和學生家長告訴他的,“我很驚訝,百感交集,第一感覺壓力很大,我不想當網紅,我只是幹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但蘇泗水的學生卻不這麼想,有位女同學坦言,“非常自豪,因為有一個網紅老師給我們上課。蘇老師上課非常幽默,我們都很喜歡上數學課。”

  由此可見,學校老師們剛剛開始的直播教學確實存在部分問題,但並非無法解決。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大多數老師正在改變以往的教學手段,他們認為對付古靈精怪的學生,吸引他們“不掉線”,一定要學會隔空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我希望我上課效果能像李佳琦賣口紅一樣。”戴霞向記者笑言道。

  學生:注意力難集中,

  有種所有老師只給我一個人講課的感覺

  直播講課,對老師來講是一次調整;於學生而言,也有著初期的不太適應。

  “各位鄰居,明天上午娃兒有節體育課,如有吵到你,還請理解下。”2月16日,週日晚上,成都的周唯提前在小區業主群裡給樓上樓下的鄰居打了預防針。連續幾天,都有業主向物業抱怨,樓上叮叮噹噹動靜太大。事後發現,都是因為有孩子在家上體育課。

  體育課怎麼在家裡上?其實不難,體育老師在鏡頭前做出動作,分散在各自家裡的小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做。儘管體育老師在家裡獨自對著鏡頭搖擺頗具喜感,但孩子們做起動作來卻也一板一眼。

  山東青島一位小學體育老師在上課前,先把注意事項發到了班級群裡。面對3年級的小學生,必須要叮囑仔細:“在課前10分鐘不可以喝水哦,上課期間也不可以喝水。運動過後不要大量飲水,分三次慢慢喝,喝溫白開。”

  但網課不只限於體育課,從2月17日開始,在上海一所知名中學上高一的呂同學,開始在家中上網課,每天8節。學校用的軟件是企業微信,老師也通過直播授課。

  “50多歲的數學老師不懂怎麼操作,講題沒有切換‘白板’,他在那邊講了半天,我們都不知道他洗的是啥。”呂同學說,於是同學們趕緊給老師發信息提示他,但數學老師太專注於講課了,根本沒注意到。“直到快下課才反應過來,趕緊打開‘白板’重新演算一遍。”

  “我不喜歡這種上課方式,因為沒法跟老師和同學互動。”呂同學說,上課時只能聽講,不能提問,這種方式讓她覺得無趣,“有時候一邊聽課,一邊做手工”。

  山東濰坊的王同學,在一所重點中學上高一。由於是在重點班,王同學從2月10日就開始上網課,每天8節課,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六點。“學校給我們排了課程表,按照課程表上,老師直播上課。”

  王同學覺得,“上網課有種所有老師只給我一個人講課的感覺”,但因為是在家裡上課,沒有教室和課堂的氛圍,“聽課也不容易專注”。

  不過,學校用的直播軟件有互動功能的,學生可以點擊舉手按鈕,“老師就會打開舉手那個同學的麥,讓他提問”。不僅如此,有些老師還可以講講課視頻錄製下來,讓學生觀看回放。

  家長:“神獸”上網課,喜憂參半

  疫情爆發後,原本在假期裡可以瘋玩的小學生們,卻只能被關在家裡。這些父母眼中的神獸,終於在最近幾日陸續開學了,然而上課的地方不在學校教室,而是在家裡。

  “平時就喜歡玩手機,現在用手機上課,更要全程看著他。”山東一位家長向記者抱怨,自從3年級的兒子開始上網課,她不僅每天按時把手機遞到兒子手裡,還得全程陪同,否則10歲的小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

  類似的抱怨,引起不少家長的共鳴。平日裡,只需要晚上陪孩子做家庭作業,就能把家長氣得血壓升高,現在可好,變成了“白+黑”、“996”。

  在網絡上,已有陪同上網課的家長,到了崩潰邊緣。有一位家長,為了監督孩子上網課,定了十幾個鬧鐘,從叫娃起床,到每節課打卡,再到完成課後作業,從早到晚都被鬧鐘支配。

  不過,也有的家長在開網課後,感到些許欣慰。假期裡,每次讓孩子坐到桌前學習,都要喊破喉嚨,而自從開了網課,這位家長驚喜地發現,孩子居然可以安靜地坐45分鐘。“給老師們點贊,是你們拯救了快要崩潰的家長。”這位家長忍不住感慨。

  實際上,為了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網課模式,不少學校老師都煞費苦心。“班主任老師要詢問家長,對於我們的網絡教學,包括內容形式或老師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的,班主任負責收集整理。”青島一所學校向全體班主任提出了要求。

  不僅如此,還給全體任課老師提出了要求:一律不允許給家長佈置作業,也不允許家長帶批作業。

  行業:不掙錢是核心,

  上市公司也賠本賺吆喝

  和前述老師、同學們一起被推動前進的,還有為數不少的在線教育公司。

  許多行業因疫情蒙受損失,在線教育反而迎來了機遇。頭部在線教育機構集體推出免費課程,一些互聯網平臺宣佈開放合作,助力各學校、各機構空中課堂的搭建,這些舉動迅速將相關企業推向流量高峰。

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相關企業推出的服務

  據學而思、猿輔導等平臺公佈的數據顯示,其單日同時在線流量超500萬人。釘釘方面也表示,目前已有1200萬學生、2萬多所學校加入了“在家上課計劃”。

  中國平安旗下麥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正大告訴記者,春節期間,旗下青少兒在線教育品牌vipJr使用量同比增加了215%,成人在線英語教育品牌TutorABC的使用量同比增長了85%。為此,公司甚至開始線上招聘。

  那麼,目前國內的在線教育企業是否做好了站上風口的準備?情況似乎並不那麼樂觀。

  近年來,雖然在線教育蓬勃發展,來自不同背景的創業者不斷湧入在線教育行業,資本市場也持續給予支持,用戶接受度連年攀升,但在線教育企業的日子卻並不好過——在2019年的生存大考面前,多數企業尚不及格,商業可持續性頻受質疑,這一點從上市公司的財報就可見一斑。

  記者注意到,目前共有超10家在線教育公司成功IPO,多集中於美股市場,從已公佈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流利說、51Talk、尚德機構、新東方在線等知名公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上市三年有餘的51Talk至今深陷虧損的泥潭。據其去年12月發佈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淨虧損530萬,2019年前三季度虧損已經超過1億元。

  “流利說”2019年第三季度調整後淨虧損為人民幣2.097億元;被譽為“學歷教育第一股”的尚德機構2019年Q3的淨虧損為1.298億元,而近五年來,尚德機構已經虧損超過26億元。

  今年1月,新東方在線也公佈了截至2019年11月30日的中期業績報告,經調整淨虧損5625萬元,這也是新東方在線連續第二個季度虧損。

  而對於未上市的“獨角獸”而言,光環也正在褪去。2019年,部分在線教育頭部企業被曝出大規模裁員收縮、估值驟降、融資造假的醜聞。究其原因,高昂的獲客成本、高企的運營成本,成為制約在線教育企業跨越生存困境的關鍵因素。


期貨行情


看網友爆料才知道,有一位生物老師在直播間給學生授課時,想把教材上的圖片在屏幕上給學生們展示和講解一下,結果直播突然終止,讓該老師一臉懵逼不知所措,經學生提醒後才知道因為內容“涉黃”被封號了。

還有一初中老師把自己直播的號碼給發錯了一個數字,導致她的一位學生在直播間學了一上午的高二化學課程,並認真做了筆記,就是一句也沒聽懂。

老師畢竟不是專業主播,並不瞭解和熟悉直播規則及諸多細節,趕著鴨子上架的做法往往會鬧出很多笑話,但在這非常時期還是應該多多理解和支持。


工仔1546


誰能想到,網課的開啟,先崩潰的,是一群被迫“營業”的新主播……

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1月27日,教育部宣佈春季學期延期開學,並於2月4日提出減負建議,為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多地暫停線下培訓活動,開始利用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適量、寓教於樂的學習支持。

這一舉措,也讓不少教師開啟了主播生涯。然而,一切沒他們想的那麼簡單。

開授網課前,先得對學生進行一波設備調查:

上海市徐彙區一中學發給家長的設備調查問卷(受訪者供圖)

體現一下網課活動的“自願”性:

然後,開始學習使用網絡教育平臺,脫下溫暖家居服,接受自己的新職業:

經過一番心理建設,老師們打開電腦進入直播間,卻發現:

遇到不回答的學生還得判斷到底網斷沒斷:

找不到手機時,也會變成尷尬現場:

更迷惑的是,直播間暗搓搓地開始了一場刷贊大賽,把主播們打了個措手不及。

老師們開始擔憂:這麼多贊,到底聽課了沒?於是,帶頭刷讚的家長立馬趕來“自首”:

點贊數較少的老師們也放下了懸著的心,原來不是自己人氣不高,是學生們認真聽課了。

還有機智主播見招拆招:誰送花誰答題,贊不完不準下課。

老師們:上課好難。

網友們:好羨慕!請問現在蹭課還來得及嗎?

2月11日,繼“網課太欺負人了”之後,“上網課的尷尬”又登上了熱搜。

家長們響應號召,寓教於樂,在家也不能忘了孩子的全面發展。

不過,儘管吐槽“網課欺負人”,新主播們還是任勞任怨。

為了滿足教學需求,他們努力學習如何使用網絡教育平臺。儘管臺下沒有“觀眾”,也想盡方法重現課堂氛圍。

2月3日,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一高級中學教師王凱在錄製“空中課堂”。

2月6日,江西新餘市蓓蕾幼兒園老師在錄音棚錄製“雲”課堂中的幼兒繪本讀物。

一遍又一遍地檢查自己的網速和設備,生怕耽誤了學生的時間。

2月8日,上海新東方國外考試部的英語老師李京晶告訴觀察者網,雖然網課減少了互動感,會因為網速不穩和雜音的影響造成師生交流成本變高,但網課也減少了學生的往返時間,讓孩子可以很快進入學習狀態。

同時,學生在家上課,經常能看到家長就站在學生身後,無形中提高了孩子的聽課效率。網課平臺的互動效果,也提升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截止到2月9日,目前,我國約有2.7億在校學生。當上億的學生湧到在線教育,不管是教育部門、培訓機構,還是老師、家長、學生們,都迎來了一場大挑戰。

對此,教育部擬於多數地區原計劃正常開學的2月17日開通國家網絡雲課堂,以獲得“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項目部級獎的課程資源為基礎,供各地學校組織學生開展網上學習。

為豐富網上優質學習資源,教育部協調北京、上海等地教育部門和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等中小學,將本地本校網絡學習資源在延期開學期間免費向社會開放;同時,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將“人教點讀”數字教學資源庫免費向社會開放。

對大學生,截至2月2日,教育部已組織22個在線課程平臺,免費開放在線課程2.4萬餘門,覆蓋了本科12個學科門類、專科高職18個專業大類,供高校選擇使用,其中不少課程都可以累計學分。這些資源,在開學後預計可以滿足教學需求。

其實,互聯網時代,信息共享已經成為趨勢,《經濟日報》分析稱,此次大規模直播授課如果能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優勢,以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與學改革創新,也許將是推進學習方式變革、提高教學效率的有益嘗試。

不過,對學習負擔的調節也很重要。教育部提醒,在防控疫情嚴峻形勢下,學校和家長都應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珍惜寶貴假期,不過度施加壓力,科學、適度安排孩子學習、生活和鍛鍊。同時,希望行業組織要加強引導,帶領各培訓機構落實部署,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故事閱讀配有動畫,比枯燥的識字紙牌更有吸引力,並且不用擔心孩子會誤吞卡牌造成危險。聽音選字,發音清晰標準,我家孩子一直在學,不會像之前其他應用一樣因後續收費導致學習中斷,讓孩子系統的學習我覺的是很重要的。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