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西安上班族你吃豬肉沒 春節假期過後供需出現變化後期豬價走向如何?

西安上班族你吃豬肉沒 春節假期過後供需出現變化後期豬價走向如何?

春節假期過後,終端需求持續低迷,多地人員流動量減少,市場交投清淡,生豬、淘汰母豬價格也進入震盪調整期。那麼後期豬價走向如何?能否有利好支撐?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凌雲分析,生豬價格漲後回落。根據圖表可以看出,月內生豬價格先漲後落。截至2月24日,生豬出欄價格漲幅最大區域為東北地區33.81元/公斤,環比月初漲1.16元/公斤;西南地區跌幅最大,較月初下跌2.10元/公斤。月內隨著道路運行逐漸恢復,低價豬源衝擊高價市場走貨,南北價差調整明顯。

上旬由於春節假期延長,北方屠宰企業開工較少,整體開工處於低位,且部分道路運輸受阻,北方主產區豬源及產品難以外調,西南、華南多地養殖端出欄較少,生豬價格雖有上漲,但月初南北地區生豬價差高達9.55元/公斤。下半月豬價漲後回調,隨著農業部調運政策出臺,多地運輸逐漸恢復,低價區豬源不斷流入,衝擊高價區市場走貨。其次,學校延期開學,餐飲及建築業均未開工,屠宰企業雖陸續復工,但需求端難有利好,開工率持續保持低位。供需多重利空,生豬價格回落整理。

淘汰母豬價格拖累下行。2月全國淘汰母豬價格大幅下滑,據卓創數據監測,截至21日,全國淘汰母豬出欄均價19.22元/公斤,較1月份環比下滑3.89元/公斤,跌幅達16.83%。春節假期延長,月初宰殺淘汰母豬企業復工較少,多地道路運輸不暢,養殖端淘汰量不大,但市場走貨有難度,淘汰母豬價格亦弱勢運行。中下旬屠宰企業陸續開工,但生豬價格弱勢運行,淘汰母豬市場亦交投受限,加之局部仍有零星疫情,淘汰母豬價格難有利好支撐。

能繁母豬存欄緩慢回升。據農業部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份國內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1.2%,連續4個月環比增長,較去年9月份累計增長8%。黑、吉、遼、蒙、陝、甘、寧等7個省份能繁母豬存欄恢復甚至超去年同期水平。同樣,根據卓創資訊監測的118家規模樣本企業數據測算,1月份母豬整體存欄環比上漲1.41%,樣本企業生豬存欄變化較小,環比漲幅甚微。受生豬行業高利潤及政策面利好拉動,各地規模養殖企業補欄均較為積極,現企業商轉母操作現象普遍,三元母豬基本留作種豬繁育。但三元母豬轉化為後備母豬,其轉化率低,和正常母豬相比,或一定程度上降低單頭母豬生產斷奶仔豬的數量及生產效率。

政策面推動種源擴繁。政策面來看,為保證後續各地豬肉的供應,從2019年下半年受穩產保供號召,各省市積極出臺各項措施,加強生豬復產力度,加大種豬補貼以及重新明確禁養、限養區範圍。2020年一號文件中特別強調生豬行業的發展意見,自上而下責任細分,從小散戶防疫,用地、信貸政策及疫苗研發,到推進調運新趨勢,優化肉類消費結構等,從整個產業鏈的角度全面給予政策支持。種豬、能繁母豬是商品豬的直接生產源頭,其產能變化情況直接反映未來生豬的變化指標。

後市預測如何?王凌雲分析,近期來看,能繁母豬存欄恢復到實際反應到商品豬出欄需要10個月左右(受孕+商品豬育肥)的時間,短時豬源市場供應仍緊張,現養殖端存欄有限,場家多意向壓欄肥豬。進入3月份隨著各地企業陸續復工,學校開學及工人返城,預計消費端或有利好支撐。建議後期業者密切關注豬肉進口動態及儲備肉的投放等相關行業政策。 華商報記者 黃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