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长期宅家,你和家人出现了哪些不太好的状况?你们是怎么应对的?

水阁英音



长江边上的一棵草


这段话,打开了我心中的感想。

这次疫情把我家分成了两部分,我和90岁老父亲,孩子和爰人在另一套房子。爱人是医护人员,疫情期间在一线,24小时在医院工作。

我们近二个月没见面了,为了打赢疫情阻击战,夜日继日工作,失小家,保大家。

我们家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孩子见不到我们,每天的吃,喝,拉,都是他自己解决。老父亲岁数大了,病多基本是靠药维持。疫情把人宅在家里,很多药吃完了,有的药必须在外地购买,可快递停了,增加了很多困难,父亲向个小孩不理解现在的情况,对我意见不少,小区禁止进入。实在没办法,只能通过社区想各种渠道高价拿药啊?

我呢,壮态还不错,看看各种书,和各个方面的朋友打打电话,了解各种情况。再个写写今日头条,悟空出的题目,很充实,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晚上和爱人打电话,说说当日事情,相互安慰,努力加油,一切都会过去。

长期跑外的,突然宅在家中,总有说不出的感觉,有时会出现心慌,胸闷,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现三顿饭变二顿了。

风雨过后,就是彩虹。坚持坚持再坚持,战胜瘟疫,我们就是胜利者。

以上是我的初浅认识,谢谢批评指正。




狂风鸿雁寻找前世之旅


宅在家里这么多天,我的状态还是不错的,老公已经急疯了。

老公白天睡觉💤,晚上熬夜!日夜颠倒,满屋子乱转无所事事,你说能不难受😣吗?看着他一副生无可恋的脸,[捂脸]

我的状态和他截然相反,我从年29放假到现在,一直待在家里,可是我按时起床,一日三餐按时吃饭,每天在家里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摆弄我的花花草草,听听音乐,还会抽出一到二小时转转呼啦圈,锻炼身体!宅在家里这么久,依然悠然自得。

疫情期间,大家继续宅哦!不要出去哦!加油💪,一定会战胜困难!


nw来生不相见


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在家待了一个超长的假期。本来年前准备了很多很多的年货。因为疫情所有的亲戚朋友也都没有过来,我们也没有出去。结果就是我们准备的所有年货都被我们自己消化掉了。每天都是吃吃喝喝打打牌,我老公第一个上火了,嗓子喉咙肿痛。疫情期间,幸好及时发现,及时找出来家里的备用药。 然后就是多喝水。在家待了几天后。大家对打牌的兴趣也不高了,待在家里实在难受,我们就开始做各种简单的运动了,练练瑜伽,跟着抖音,快手等视频开始做其他运动,尽量增加运动量,还做了各种没做过的美食。






小屁孩的老公


又烦又急,宅出了病。

去年买的新房,房贷一个月四、五千,手上又没银元了,日子咋过。

工作也担心,其他省份都开了,客户会流失。

今年的日子肯定难过,不知要熬到哪一天。

只希望疫情快快结束,我要工作,努力地工作。




沉默是铂金



津武冯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长时间的宅家,大家平常都工作,都忙着也感觉没有什么事。但是现在在家闲着,还不能出门,时间长了就会看到对方越来越多的缺点,就会爱发脾气,每天就是除了吃喝,做家务。真的就是开始骂老公,骂孩子。就觉得特别烦,孩子在家里打闹。怕影响楼下邻居,老公没有办法复工,那么在家就吃了睡,睡了吃。看电视,看手机。没有别的去处,又不敢蹦跳,怕扰民。在家不敢出门,就是给社会做贡献。

我每次跟我孩子爸爸吵闹,他都不吭声,光笑,然后出去买菜做饭,吵我们家孩子,孩子不吭声,躲屋里不出来,等我消气就跑出来问我,妈妈为什么那么暴躁,就像大耳朵图图的妈妈。不过人家图图的妈妈,一生气头发会着火,你不会。我无奈的笑笑。


佑佑2878


还好,和退休老伴拌嘴三十多年了,她是凡事不如意就要说几句,你要辩几句,好家伙,你就别想消停!好在不理他,急眼了骂两句!一句话,干自己的事,不要闲来找事!

早上起来打扫卫生一个小时(因为养了一只边牧,掉毛的季节),八点左右跑步机跑步40分钟左右,九点多开始看书、看NBA、看股市,下午股市收盘后玩玩手机,看新闻、桥牌打个几十副、再下两盘围棋!时间过得飞快,我儿子说我已经进入退休状态!


随园老翁


长期宅家,都宅出了病。我和老伴每天早上都要游泳1500米,已经形成了习惯。自从宅家老伴腰出了毛病,我也胖了,出现了便秘,还得吃药。每天走路一万米,很累,也达不到游泳的运动量。盼望疫情快点过去,人们都能过上正常的生活。[祈祷][祈祷][耶][耶][666][666]


zhh6229


长期宅在家里刚开始有些不适应,家人和孩子也开始有些焦躁不安的形态。于是,我就静下心来怎样解决问题。我通过细心琢磨,觉得要从老婆孩子的喜好入手。老婆喜欢唱歌儿子喜欢美食。于是我就在每天上午,做儿子爱吃的肉丸子和水煮黄瓜,做老婆爱吃的手擀面和鱼香肉丝等等。下午把音响效果调好,与家人唱几首。天天都基本上是这样过的,很舒服。有时,他们看电视剧或打游戏,我就到书房练练字,或看看我喜欢的中医书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