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分享鋼琴家們通常用的五種記憶法

記憶是一種綜合能力。按照記憶的方式不同,可大體總結為五類:

一、音響的記憶

這是將音響效果作為記憶的主要依據,也是我們最常用的一種記憶方式。用耳朵聽音響,可以把樂曲的織體和它所產生的效果結合起來。心中想著音樂,可以幫助你的手隨之做出正確的演奏動作。不同的和聲、調式、織體所產生聽覺效果,是強化記憶的一個重要途徑。大多數鋼琴家都能夠在不彈琴時從內心聽到自己所演奏的音樂,這也是通過音響來加強記憶的一種方法。你可以用這樣的方法進行練習,從一首短曲開始,分析這首樂曲的織體形式和風格。將樂譜放在你的面前,準確的彈奏幾遍。然後停止彈奏幾小時,並試著在大腦中描繪出樂曲樂思的進程,試圖在內心傾聽這首樂曲。如果你已經能記住其中的一些部分,那麼就應該離開鋼琴,先來反覆回憶那些遺忘的部分,以便再次獲得完整的記憶。然後在幾小時之後再回到鋼琴上背奏這首樂曲。如果某些地方你仍然沒有記住的話,就看著樂譜把這些部分按需要多彈幾次,然後再將樂曲從頭到尾彈奏一次作為檢驗,看看那些模糊不清的地方這次是否彈得好些了。如果還是不行,就應該再離開鋼琴重新默讀樂譜。在這段時間內,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跳過那些沒有把握的樂段,進入樂曲的其他部分。因為如果這樣記憶的話,就會失去樂曲的聽覺邏輯發展,造成記憶的混亂而損害記憶的接受能力。當每一樂句的旋律走向,起伏變化,語調錶情,指法奏法等都經過了反覆仔細的練習過後,已經能信手彈得滿意,樂曲的整個音響效果已經牢牢地印在腦子中時,譜自然就背下來了。


分享鋼琴家們通常用的五種記憶法


二、位置的記憶

這是將手指在鍵盤上的位置作為記憶的主要依據。鋼琴演奏從動作的結果而言,是手在鍵盤上的位置的連續變化。因此,將眼睛對於鍵盤位置的視覺與手對於鍵盤位置的觸覺結合起來,也是鋼琴演奏記憶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舞臺表演時,手的位置記憶經常起著相當重要甚至是主導性的作用。許多演奏者都是通過把樂譜上記載的音樂轉化為演奏動作,再轉化為手與鍵盤的相對位置來記憶的。位置的變化是通過無數次重複練習後形成的習慣動作,這對於演奏的準確性有很大關係。問題是如果萬一在舞臺上出現位置錯誤,演奏者必須有充分的能力和準備在極短的瞬間把手調整到正確位置上來。這就取決於演奏者在日常練習中對細節的位置的記憶和控制的程度。


分享鋼琴家們通常用的五種記憶法


三、動作的記憶

這是將肌體作為記憶的主要依據。演奏動作經過無數次的重複練習,會由生疏變為熟練,也會由有意識變為無意識。這種連續的無意識動作,非常有助於記憶。彈奏鋼琴既要用腦子記譜,同時手和手指的觸覺位置也可以加強記憶力。觸鍵時手的狀態,用力的習慣,樂曲的彈奏動作所形成的整體線路,以及手指的間隔等許多感覺,都會進入背譜的記憶中。這就像一條已經走得很熟的路,用不著刻意想,就知道從哪往哪拐彎兒,就能到達目的地。

但是,動作記憶建立在極端熟練的下意識動作上,不能成為背譜的最重要出發點。因為我們在彈奏一首作品時,都是一遍遍反覆練習,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手指的機械運動。當樂曲練熟後,就可以憑藉手的習慣性動作去演奏。這時肌肉和手指的運動都處於一種慣性狀態,如果整個記憶是建立在這種動作的基礎上,就有很可能因此而產生記憶障礙。萬一在舞臺上動作中斷,就會容易發生由於繼續不下去而使演奏中止的意外。因此,動作記憶雖然幫助背譜的重要方面,但卻不適合作為背譜的主要方法。

有的演奏者從不依靠理性的分析背譜,而僅僅在不斷重複的練習過程中,依靠這種無意識的動作來背譜,這是很危險的。實際上任何錯誤都是大腦沒有正確指揮的結果。這不僅是無效的記憶,而且由於記憶總是把練習過程中所有動作、音響信息都存入大腦,這就給記憶提供了錯誤的信息。因此,練琴時集中精力的重要性就需要我們的高度注意,如果大部分練習時間只不過是在盲目地重複彈奏動作,就很容易導致錯誤——糾正——再錯誤——再糾正的惡性循環。我們要通過積極的練習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不能僅僅依靠手指的慣性來彈奏,而是要通過大腦內部集中精力的重複練習來完成每一個細節。這樣就能直接讓大腦練習正確指揮,讓彈奏的無意識控制成為有意識的控制。雖然動作的無意識是練習的最終目標,但同樣需要經常有意識的練習來保證無意識控制的準確與穩固。


分享鋼琴家們通常用的五種記憶法


四、譜型的記憶

這是將樂譜作為記憶的主要依據。“偉大的作曲家舒曼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必須練習要看到紙上的樂譜,才懂得音樂的進行,以及每個音符在鍵盤上的位置。’” 每首樂曲都有它譜面的“形狀”。(編者按:這段翻譯有些拗口,大家靈活理解一下吧)許多鋼琴家都能把樂譜上所記載的一切都記在腦中,能在演奏時“看到”樂譜,甚至會看到譜子是如何一頁一頁翻過去的。譜形記憶是背譜的基礎之一。極少數鋼琴家能夠做到只讀譜子一遍不練就能將樂譜背出。當然,這是一種特殊的才能,但只要你經常加強讀譜練習,任何演奏者都能擁有這種背譜的能力。在背譜時要先看著樂譜非常仔細地緩慢地練習,到你能彈奏得比較準確之後,再重複那些你覺得複雜的地方,直到記住作品的整個結構為止。這時你可以把樂譜放到一邊,回憶這首作品的樂思,當接不下去的時候,你的腦子應下意識的思索,努力找到斷掉的樂思,如果什麼都記不起來,就要在樂譜查看這個連接的地方,繼續看譜練習,直到大的輪廓上和小的細節上都看清楚記住了再背譜彈奏。練習時將你眼睛看到的樂譜都儲存在大腦中,在反覆回憶樂譜的同時,音符、節奏和各種記號都變成音樂,一同記憶在大腦中。

需要注意的是,背奏時要一樂句一樂句地背,不要一小節一小節地背。樂句是音樂的基本單位,而不是小節(除非樂句的長度恰好和小節一樣)。背奏是背音樂的思想,不是背樂譜上的符號。許多人浪費很多時間去單個背記那些黑色的音符,這是荒唐而無意義的。要背記音樂的思想,背記作曲家的構想,這才是需要抓住的東西。


分享鋼琴家們通常用的五種記憶法


五、分析的記憶

這是將對於作品的理性分析作為記憶的主要依據。對於能迅速背奏的人,不用在這方面花費太多的精力。有的人似乎天生一幅敏捷的頭腦,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在頭腦裡留下印象。可是有時這種印象來得快,消失得也快。對於背奏能力差的人也不必煩惱,只要能堅持練習分析記憶,也會有很大的提高。你越是多分析,譜子就越牢固的留在腦中。對於一首作品,分析得越細緻、越深刻、越透徹,這種記憶也就越牢靠,能深深刻入腦海,甚至很久都不會忘。分析包括曲式結構、調性佈局、和聲進行、對位復調、織體變化等等。如果演奏者能對音樂的每一個細節都瞭如指掌,做過清晰地分析,那麼,這類對音樂作品分析的記憶,尤其是對曲式大結構框架的記憶,與前幾種方式相比有更深刻的理性特徵,因此更加牢固。即使多年沒有演奏過的樂曲,我們仍然能夠通過對骨架結構的掌握和對曲式結構的分析記憶,將整個樂曲背奏下來。例如,我們要對和聲的要素加以分析好好牢記,和絃是音樂的文字,和絃的連接雖不像句子中文字的連接那樣簡單,但是和聲中和絃的模進,對背奏卻大有幫助。因此,理性的分析記憶是整個記憶過程中的骨架。只有在音樂的動機、樂句、樂段、曲式、結構、和聲、織體、調式調性等內容記憶準確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完美的背譜演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