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詩詞大會:一首《臨江仙》,引出才子楊慎一曲《西江月》

之前,因為《中國詩詞大會》考到“滾滾長江東逝水

”,然後就說到了楊慎的《廿一史彈詞》

那首《臨江仙》,是出自這彈詞的第三段《說秦漢》,今天接著分享其它的。就從頭開始吧。

中國詩詞大會:一首《臨江仙》,引出才子楊慎一曲《西江月》

第一段是“總說”。我們且來看它都說了些什麼?

第一段 總說西江月

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沉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

富貴歌樓舞榭,淒涼廢冢荒臺。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因為是總說,所以它是從大處著眼,從宏觀出發。

中國詩詞大會:一首《臨江仙》,引出才子楊慎一曲《西江月》

第一句“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這是說天上白雲蒼狗,世事滄海浮雲,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這一下子就把大家代入到了,我們歷史的滄海橫流裡。

沉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這是說在這滄海橫流裡,扳著指頭數數,也是很有一些英雄豪傑的,他們也當然給我們書寫了一些功過是非,成功失敗的諸多事蹟。

楊慎的整個《廿一史彈詞》,有一點好,就是非常的淺白好懂,沒有引經據典,是用白話文言在寫詞,這一點上值得我們今人借鑑學習。

中國詩詞大會:一首《臨江仙》,引出才子楊慎一曲《西江月》

接著看下闋,“富貴歌樓舞榭,淒涼廢冢荒臺”。上闋是說總領,這一句開始著眼歷史橫流裡的標識和符號。也用了富貴和淒涼的對比,讓人不由得萬種感慨。這一句的表達,跟曹雪芹的“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跟李白的“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表達是一樣的。

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這一句的意思也是很淺顯,說萬事都化成了塵埃,只有“青山依舊在”!

因為這首詞,是用了《西江月》的詞牌,我們這就也大概說一下這個詞牌。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

中國詩詞大會:一首《臨江仙》,引出才子楊慎一曲《西江月》

唐五代詞本為平仄韻異部間協,宋以後詞則上下闋各用兩平韻,末轉仄韻,例須同部。

這以柳永詞《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為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

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_柳永

鳳額繡簾高卷,獸環朱戶頻搖。兩竿紅日上花棚。春睡厭厭難覺。

好夢狂隨飛絮,閒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雲朝。又是韶光過了。

柳永的詞,寫的也直白,通俗易懂,但是劉三變作為宋詞的開拓者,也不隨便。詞的格調雖然不及楊慎的,但是細膩和意境要好很多。

中國詩詞大會:一首《臨江仙》,引出才子楊慎一曲《西江月》

built structure

《西江月》詞牌,另有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兩葉韻,五十一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等變體。

代表作有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_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辛棄疾的這首,我感覺基本上是這個詞牌裡的翹楚之作的,意境極妙,又畫面感極強,裡面還有作者的隨意從容思緒在裡面,無論從哪裡看和讀,都非常讓人享受。

一對比,我們發現楊慎得《西江月》,不算上乘之作。

中國詩詞大會:一首《臨江仙》,引出才子楊慎一曲《西江月》

Scenic View Of Mountains Against Cloudy Sky

我認為不是因為楊慎沒才,因為他考慮這是彈詞,講究音律要更多點,還是說歷史的,又是總說,概括的東西當然要多點。

不過我們讀上楊慎得詞幾遍,發現這詞雖然算不得上上佳作,但是絕對是具有流行潛質。


楊慎寫詞,基本上都是這種類型的,語言很簡單,但是絕對不隨便。也許是有學識有經歷,然後張口就能把生活經驗和人生感悟,融入到自己的詞句裡。

這種寫詞很輕鬆,也是寫詞的正宗。一向討厭寫詞無病呻吟,強去為寫而寫。

中國詩詞大會:一首《臨江仙》,引出才子楊慎一曲《西江月》

cloud - sky in Sesto - Sexten

我們今人寫東西,很有必要從楊慎這裡學點什麼,因為我們的時代不一樣,寫詩作詞,再過渡的引經據典,就不適合的。但我們照樣是可以,從我們的經典文化裡,凝練出來一些意向,然後投射到如今的表達上,今人的詞句得講究今人的語言內容。

還有詞牌,是服務於古代的歌曲演唱的。我們填詞,要是不創新還去過渡的遵循過去的詞牌,感覺也不是發揚我們經典的根本。我們今人填詞,得考慮如今歌曲的演唱方式,感覺可以寫散詞。內容上可以多推敲打磨,更精緻些,但形式上可以更自由點。

中國詩詞大會:一首《臨江仙》,引出才子楊慎一曲《西江月》

大理洱海,水中的長廊、涼亭還有倒影,當你看了圖片之後不知是否會有一種養眼的感覺!

若有一天,我們的唐詩宋詞元曲,被揉碎融合,被今人調製出一種新的文學形式,我感覺我們這個時代,也就真的配得上是個由內到外的大時代了。

所有這些,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節目組是無法呈現的。

但它促進我們思考,促進我們今人瞭解經典,繼承經典,並創新出我們這個時代的經典表達方式,我想也是它舉辦五季的目的。

中國詩詞大會:一首《臨江仙》,引出才子楊慎一曲《西江月》

下篇繼續說楊慎《廿一史彈詞》,歡迎喜歡的朋友們,關注鎖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