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廣西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創建系列報道】河池市宜州區:深化提升村民自治內涵 分類推進鄉村治理建設

河池市宜州區,現轄9鎮7鄉210個村(社區),總人口68萬人,有2100多年曆史,文化源遠流長,民族特點鮮明,彩調劇曾入中南海懷仁堂演出,得到毛主席讚揚。“劉三姐歌謠”名列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老百姓用宜州特有的山歌和彩調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歌唱幸福美好和諧新生活。宜州還享有“五鄉三地一城”盛譽,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蠶桑之鄉;是中國第一個村民委員會誕生地、中國優質繭絲生產基地、浙江大學“求是”精神誕生地;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18年榮獲全區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廣西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創建系列報道】河池市宜州區:深化提升村民自治內涵 分類推進鄉村治理建設

座落於宜州市區的中國村民自治展示中心

一、宜州區爭創全國試點的基礎優勢

宜州是中國村民自治發源地。宜州合寨村通過選舉成立的村民委員會是我國的第一個村民委員會,其創舉列為改革開放40年的40個“第一”。四十年來,宜州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穿於村民自治建設始終,不斷深化提升村民自治內涵。為適應鄉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宜州首創黨群理事會,這被中央黨校黨建專家稱為基層黨建“金點子”、精準扶貧“紐釦子”。近年來,宜州積極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社會治理新路子,借鑑“楓橋經驗”,不斷深化“中國第一個村民委員會”村民自治內涵,進一步繼承和發揚“合寨精神”,初步建立自治、法治、德治有機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在鄉村治理實踐中,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有國家級文明村鎮2個、自治區級文明村鎮17個。全區連續多年沒有發生較大規模以上群體性事件,社會治安秩序持續好轉,群眾安全感穩步提升;治安和刑事案件持續下降,在廣西全民禁毒社會效果評估調查結果中,宜州綜合得分排河池第1名。

【廣西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創建系列報道】河池市宜州區:深化提升村民自治內涵 分類推進鄉村治理建設

吳邦國題字“中國第一個村民委員會”---宜州區合寨村村委辦公樓

二、宜州區開展全國試點創建的工作構想

(一)總體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七個宜州”建設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強黨對基層社會治理的集中統一領導,樹立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的理念,堅持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堅持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促進基層和諧穩定、推動鄉村振興作為根本目的,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揚正氣,建立健全黨建引領、村(居)委負責、部門聯動、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科技支撐的“三治融合”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廣西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創建系列報道】河池市宜州區:深化提升村民自治內涵 分類推進鄉村治理建設

投票選舉產生中國第一個村民委員會的地方---香樟之約

(二)工作構想。一是建立健全“三治融合”組織體系、保障機制、縱向智慧調度體系和多方主體參與的橫向服務體系;二是按照自治深化提升、法治精細推進、德治春風化雨的思路,分類統籌推進“三治融合”體系建設;三是建立“三治融合”村(社區)示範指標評價體系、鄉鎮和區直單位履職評價體系。四是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深入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嚴肅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五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抓創新、創品牌、拓市場,大力提升傳統產業。通過開展“三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促進基層黨組織更好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推動基層政權更加穩固,村(居)民自治深化提升,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基層治理步入法治軌道,傳統文化傳承發揚,鄉村治理水平顯著提高。到2021年,“三治融合”示範村(社區)達到50%以上。

供稿:河池市宜州區農業農村局

整理: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