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魯班獎獲獎工程巡禮!泰州長江公路大橋

由二公局、二航局共同參與實施的泰州長江公路大橋,是江蘇省“五縱九橫五聯”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約62公里,跨江主橋採用2×1080米三塔兩跨懸索橋。項目於2007年12月26誒開工建設,2012年11月25日建成通車,開創了千米級多塔連跨懸索橋先河,國際橋樑協會曾高度評價:“泰州大橋創造了跨越長大距離的工程建設新突破,引領了多塔連續長大懸索橋建設新時代。”

創新設計

實現千米級跨越

魯班獎獲獎工程巡禮!泰州長江公路大橋

根據“W”型河床特點,泰州大橋創造性提出千米級多塔連跨懸索橋設計新理念,創新了由連續主纜、連續主樑+彈性索、人字型鋼中塔等構成的多塔連跨懸索橋新體系,提出了三塔懸索橋中間塔的設計方法、計算參數,提出了“縱向人字型、橫向門式”的中間鋼塔柱結構形式,實現了世界橋樑技術前沿的突破性創新。

科技支撐

為大橋建設保駕護航

魯班獎獲獎工程巡禮!泰州長江公路大橋

依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多塔連跨懸索結構及工程示範”,泰州大橋開展了“多塔連跨懸索橋結構體系與結構性能研究”,確定了關鍵結構技術參數的選取原則,制定了《三塔兩跨懸索橋設計指南》;開展了“深水大型沉井關鍵技術研究”和“多塔懸索橋中間塔製造與安裝關鍵技術研究”,攻克了深水沉井精確定位、平穩著床與擺動控制的世界難題,並首次解決了縱向人型、橫向門型鋼塔安裝難題;開展了“三塔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關鍵技術研究”,成功解決了“四跨連續貓道”設計與分段架設、超長主纜PPWS架設質量控制、S型鋼絲主纜纏繞防護和鋼箱梁不平衡吊裝等諸多難題;開展了“多塔懸索橋鋼橋面鋪裝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提出了滿足變形性能要求的澆注式瀝青混凝土與環氧瀝青混凝土組合鋪裝的結構型式,研發了鋼橋面環氧瀝青混合料雙機連鋪工藝和澆築式瀝青混凝土施工成套工藝,顯著提高了鋼橋面的施工質量與速度。

提前策劃

明確創優工作目標

魯班獎獲獎工程巡禮!泰州長江公路大橋

泰州大橋建設之初即明確了創優目標,積極對照交通部、江蘇省創優工作要求,在發揮既有優勢、查找自身短板的基礎上,制定和落實創優計劃,建立健全新理念下的工程建設管理機制;成立創優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責任,層層落實;建立考核獎懲機制,大橋建設過程中全面執行;明確著力點和突破方向,圍繞工程重難點開展科技攻關和管理創新,力求在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信息化、專業技術等方面實現重點專項突破,提高工程品質。

過程控制

優質高效開展施工

堅持工程質量源頭管理,嚴格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制;強化工程質量檢驗檢測,加強施工質量標準核查,實施隱蔽工程過程全影像管理,強化質量形成全過程閉環可追溯;積極推行首件認可制,通過首件總結形成工藝標準,確保工藝標準化、施工精細化;加強質量風險分析與評估,積極運用“四新”支撐手段,完善質量風險控制措施和運行機制,將質量通病發生可能性降至最低,切實提高工程耐久性。

綠色營建

施工與環境協調發展

項目積極開展綠色營建活動,主橋結構採用兩跨覆蓋通航水域,既滿足通航要求,又保障岸線利用,與雙塔懸索橋相比可減少材料用量、降低廢物排放量;設置橋面徑流系統,防止橋上汙水汙染長江;混凝土拌合站採用綠色環保式方案建站,配置汙水處理系統和拌合站粉罐收塵設備,開闢人工溼地,使工程建設和環境和諧共生。

魯班獎獲獎工程巡禮!泰州長江公路大橋

泰州大橋先後獲的國際橋協傑出結構工程獎、英國卓越結構工程大獎、菲迪克工程項目優秀獎、江蘇省“揚子杯”優質工程獎、江蘇省交通建設優質工程獎等多個獎項,連續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海員建設工會、江蘇省總工會“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多項科技創新成果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專利、工法和地方標準。

來源:安全質量環保(QSHE)監督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