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奇怪!广东省百强县数量这么少,什么原因?

财经知识局


广东很多县,很多县级市都撤市划区了,尤其珠三角地区,例如以前番禺市,顺德市,南海市,三水市,高要市,新会市等等,不然广东省百强县市一大堆。现在未划成区在百强县市有博罗(惠州),四会(肇庆),惠东(惠州)等等。

如有错误请指正



噼里啪啦100


不奇怪呀!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全国百强县的确不多,但百强区却是很多的,百强县、百强区两榜加起来广东省的数量是不少的,由以下的图表中大家可以看的到。

为什么呢?这要从改革开放后,广东特殊的经济发展历史、区划调整和经济地理四方面来分析。

-01-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腾飞的早期,广东省对行政区划作了调整。由县升格为地级市,进而设立经济特区;县改市继而升级为地级市。前者有深圳和珠海,后者是东莞和中山。从此,广东省少了4个百强县,多了1个一线城市,和3个二三线城市😂

深圳的前身是惠阳地区下面的宝安县,1979年宝安县域内设立地级深圳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宝安县由深圳市辖管,后来的宝安县又分为三个区(宝安、龙岗、盐田)。珠海情况也类似,珠海县原属佛山地区,1979年由县升为地级市,1988年设经济特区,斗门县归入珠海市,后来斗门县改区。东莞和中山,原分属惠阳和佛山地区,1980年县改市,1988年升级为不带区的地级市。

-02-

经济快速发展和县改市阶段。当时地级市下面的许许多多县,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应因发展需要,纷纷由县改市,如广州市的番禺、增城,佛山市的顺德、南海、三水、江门市下面的新会,肇庆市下面的高要等县改为市,当然这些县还是属县级的,因此在当时都是妥妥的全国百强县,若算上这些全国百强县广东是不少的😄

-03-

到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市改区。随着各大城市的扩容提质需要,由地级市代管的那些县级市不管愿意与否,纷纷被改为区,属于所属城市的一部分。当然,客观上增加了在全国百强区中的广东力量,如顺德区、南海区、番禺区、新会区等👍

-04-

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强省,GDP已是连续三十年排名全国第一,但其实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也是广东经济急待解决的难题。占全省面积近70%的粤东西北地区,GDP却只是全省总量的20%,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线,因此这些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确不怎么样,当然也难以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区)行列😰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广东经济强大是名副其实的,若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两榜综合起来看,广东省的区县数量是多的!当然,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真的急待解决。

🌹请别忘了关注点赞,虎哥在此感谢🙏欢迎评论,期待朋友们的互动🌹


虎哥视窗


广东的百强县这么少,什么原因?

针对这个现实,只能说:一是广东发展落后了,二是广东区域发展格局失衡了,三是广东的发展规划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广东的发展规划出现严重问题了!省里面的规划只会看到寥寥无几的珠三角大城市,顶多只会看到这二十一个地级市。而广大的、广袤的、人口面积最多的县域,能够获得的基础设施投资、交通规划建设、产业转移都非常有限!有些百万人口的大县,不说通高铁,就是连铁路都没有!广东大多数的县域,基本还是农业为主,基本上一家像样的企业和产业都没有!

再加上政策上,广东的县域,基本没有自主权可言,省直管县改革难于登天!哪怕是一百五十万人口的罗定县级市,也可以被市区人口仅仅20万的小地级市云浮管得死死的。这不用想象浙江海南完全的省直管县,哪怕就是比几十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位于县域的江苏,县域的政策扶持和江苏浙江差得远!广东没有一个国家级的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位于县域!

广东的基础设施投资,哪怕在珠三角再三重复建设,也不会战略性地投资到粤东西北地区,带动一下落后地区的建设。君不见,广州到肇庆明明已经有了南广贵广两条高铁直通广州的基础上,非得再花两三百亿建设一条毫无意义的广佛肇城际!广佛江珠城际、广清城际也是如此!而建广佛肇城际的那个时候,广州到湛江、广州到汕头、广州到梅州等省域骨干线路都不存在!广东省的领导只懂得炒地皮!这样厚此薄彼,非珠三角地区能够发展起来实际太困难了!

今天,不说江苏浙江,虽然海南比广东落后得多,但是各位到海南的县域去走走,无论琼海还是万宁文昌陵水澄迈,广东作为发达省县域比海南还落后!真是让人无言以对!

其次,广东的区域发展太失衡了!这和广东省大量的资源政策投资倾斜珠三角密不可分,仅仅两万平方公里的珠三角核心区,GDP占据全省的80%!广大的16万平方公里的非珠三角地区仅仅占有20%的GDP,如果论财力那占比更少!

还有,广东的发展已经落后了!1992年的时候广东省的人均Gdp几乎是全国水平的两三倍,而今天仅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左右!就比如江门市,曾经贵为广东第二经济大市,人均GDP曾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多,属下五邑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而今天,江门市人均Gdp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一个县能够进入全国百强县!就是离广州深圳香港珠海仅仅一百公里、全部县市都是沿江沿海的江门都是如此,广东其它的地级市更可见一斑!今天,广东21个地级市,仅仅7个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低于全国平均,甚至最低的汕尾云浮梅州湛江等地,有的城市人均GDP仅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多!

所以今天的广东,城市化、工业化、产业水平、人口素质都大大落后于发达地区,谈何出什么百强县?


武大东湖


广东是全国经济总量最高的省份,GDP已经连续二三十年排名全国第一,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0%。在人民日报发布的2018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中,广东省竟然只有一个四会市入围。GDP排在广东之后的江苏省,全国百强县数量达到23个。连GDP只有广东1/4的江西省,也有3个全国百强县。(广东四会市在2018年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89位)

确实很多人会对这一现状感到疑惑。说来广东县和县级市的数量不在少数,县级市20个、县34个、自治县3个,合计达到了57个,怎么会只有四会市一个全国百强县呢?

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广东经济分布极度不均衡,且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地级市,很多都是无县市。广东近10万亿的GDP中,2/3分布在深圳、广州、佛山、东莞4个市。这4个字无一例外都没有县或者县级市。广州市11个区,深圳市9个区,佛山市5个区,东莞市没有区县,直管乡镇。

而那些有县和县级市的地市,经济却不发达,经济总量也不高。举一个例子,惠州市是广东省经济规模排名第五的地级市,它下辖有三个县——博罗县、龙门县、惠东县。经济规模最大的是博罗县,2018年约为650亿元。但是和广东深圳佛山的区比起来,这个规模可太小了。

在广东省57个县和县级市中还没有哪个GDP突破1000亿元,但是在江苏、山东和浙江,已经有不少市县经济规模超过了1000亿。

总结下来来说,就是经济发达的市没有县,而有县的市经济却不发达。正是这个原因造成广东全国百强县的数量,仅有孤零零的一个。


财经知识局


确实,根据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等机构评选发布的2018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显示,广东只有1个百强县,就是排名第89的四会市,这与广东经济大省的地位不匹配。相比之下,经济大省江苏有23个,山东有15个,浙江有14个,就算是中西部一些省份也都有2~3个。

我们都知道,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强省,数据显示,2010年广东GDP高达97277.77亿元,已经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什么经济实力如此强悍的广东,只有区区1个百强县?其实这份榜单如何评选以及它的权威性如何小编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在广东的县及县级市当中,四会并不突出,其2018年的GDP只有397.05亿元,比它GDP高的县市有的是,比如比如博罗、惠东、普宁、高州、廉江、化州、信宜等等。当然了,既然是综合实力百强县,也不是唯GDP论英雄。

个人认为,广东百强县之所以那么少,主要是因为广东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珠三角是广东乃至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它的经济产出占了广东的80%左右,但珠三角很多地区都撤县设区了,比如广东GDP最高的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它们GDP占了全省的2/3左右,但这4个城市无一例外都没有县或者县级市。而粤东西北地区呢,GDP占全省的比重不到20%,没有一个城市的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各县市经济欠发达,因此没有上榜百强县。



如果在百强区方面,情况就不一样了。根据权威机构工信部研究院赛迪顾问发布的《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显示,广东上榜22个,位居全国第一;而江苏有20个,山东12个,浙江则为10个。虽然看起来广东的数量优势并不算大,但质量绝对是杠杠的。在这份榜单中,前十的区广东就占了8个,其中前六的区都来自广东。从GDP来看,这8个区的GDP都超过3000亿元,其中南山区的GDP超过5000亿,天河、福田、龙岗三个区的GDP超过4000亿,即使把它们再拆分2~3个区,都可能会进入百强区榜单。因此,在百强区方面,广东的实力是非常强悍的。


锦绣中源


广东百强县少不奇怪、广东省的西北部县市依然很贫穷、广东只有广州、深圳、惠州、佛山比较富裕


金鹏看华夏


因为广东发展的欧非差异,发达富裕地区珠三角的县都建了地级市或者设区;而县、县市都在贫困落后的粤东西北地区,贫困地区县如何强?百强县自然不多了。


云开山夫


因为广东本来就很穷,自古就是南蛮之地,地域山路崎岖,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广东年年被人拿来比,年年还有很多贫困村未脱贫,越比越穷。


槐花巷72号


因为广东的强县变区了,认清现实吧,你比广东的珠三角落后到还没变区的转变


domi148193675


因为强县都被撤销了,设市辖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