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三個人在一起都不允許。秦朝律法到底有多嚴苛?這樣嚴苛的律法在當時有什麼利弊?

照鑑歷史311


秦法,是特定時期的產物。就好比中國改革開放前,尤其是建國初的情形。那個時期,階級矛盾和國際上的冷戰對抗是時代特色,而國內的政治與法治也相應受影響。

如果秦朝不是過早滅亡,後期的秦法也會相應順著時代發展而改革。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中華文明裡,百家爭鳴的思想中,只有法家對與時俱進有客觀的認知,在商鞅變法時,商鞅就提出:“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對於順應時勢而作變革,是法家之所以在戰國後期勝出其他學說的最明顯優點。

所以,如果秦不驟亡,後世的大秦必將輕徭薄賦。且更注重生產和製造技術的研發。

在秦法裡,對於農業生產中的草灰都是有嚴格的使用規定。

法律非常鉅細,即使百姓偷人些許榆樹葉,都可以以法制裁決。

秦法在大多數人眼中都認為其殘暴無人性,可是,除了秦國,其他六國所用的法律也是大同小異。

那個時代,老百姓尤其是底層,他們能有多高文化水平?他們能有多大的思想覺悟?他們能有多優秀的素質?

如果百姓都是知書達理,秦法也用不著嚴苛。法既制裁人,也教育人。

還有一點很重要,關於秦法嚴苛的問題。商鞅變法是一種為了配合秦國謀求天下霸業的改革,本身就是為秦王服務的,根本就不是和平時期的徹底改革,而是戰時改革。

戰時而嚴,特事特辦。

大秦統一天下後,為了保證社會穩定和壓制反秦勢力,國內的政治環境必然也是緊張的而非寬鬆的,法治不可能立馬就變得對人寬容。從扶蘇的政治觀念上就能看出來,如果扶蘇執政,天下必然煥然一新,秦法也會隨之改革。

然而,秦國在法治探索的道路上,顯然沒有做到充分研究,始皇帝貪慕權力,對於繼承人問題並沒有做到穩妥安排,最終被二世取得了帝位,秦國自此開始走向滅亡,中華文明裡唯一一次本土的法治文明,也走向熄滅。


華夏通考


壓民,欺民,刮民,騙民,愚民,害民,以供一極權之牛逼。

然後呢?天下苦秦久矣,全民必反,擁護大漢,滅掉酷民之秦,秦在位僅十四年,自作孽不可活,亡矣…………!!!


上和光下同塵


你是誰?竟敢拋出這個話題來?不準交頭接耳!不準多人聚集!不準妄議!莫談國是從古到今幾千年了,有什麼奇怪?

三五成群,唱歌跳舞,二人下棋,圍一大群人,飯店聚餐,紅白宴席能不聚眾?公共活動,民間娛樂,婚娶嫁女,出殯亡人哪個又能不聚眾?

秦亡於苛政!然又有多少人記取了教訓?明朝不一樣亡於苛政嗎?知道原因就是了,討論它有什麼用?白費口舌還惹麻煩。散了吧!

2019.12.14.即興作答!


晉A閒雲野鶴


皇帝當上了,不知道他在害怕什麼!


hzx0605


壞事做多了心裡害怕


用戶2711501889670


一個王朝的覆滅是自己造成的。三個人在一起就怕造反說明這樣的王朝自私天下無可及的,也說明了自己的王朝沒自信,國以民為天,國則昌盛。就像放養的羊才肥壯。關閉門的王朝必然倒臺。秦朝五六十年就倒臺了。


進取875


因為秦朝的法律違背了人性,所以沒有自信,違背自然規律,違背天道,怎麼控制都沒用,最終還是會滅亡的。


醒來不是夢625


這種事情在中國也快了……


光有饅頭木有菜


秦政的嚴苛,主要是秦孝公支持下的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最極端的實現高度中央集權式的變法,後世此類變法無出其右者。

泰國為什麼要追求這種毫無人性的普法?

戰國後期,各國的軍備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什麼仁義治國、以法治國都是白給,誰軍事最強,手膀子最粗,誰就將最終得天下。

所以秦孝公挺商鞅變法的目的只有一個:形成一個權利高度集中的好戰國家。在這種背景下,商鞅的上位是歷史使然。


商鞅變法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

1、改革戶籍制度,強制要求成年男子分家,推行小家庭制。

其目的是要製造更多為國家承擔兵役和徭役的壯丁,更方便國家統一管理人口。這種制度我們在不少科幻電影裡看到過,比如《分歧者》。這種制度不僅與儒家提倡大家族禮法的宗法制相違背,而且今天看來是嚴重不符合人性的。(到曹魏的時候,朝廷便廢除了這種“異子之科”,規定如果父親不允許的話,兒子便不能分家單過。)

2、實行連坐和告奸制度。

鄰居、什伍之間的互助友好關係變成了監督、檢舉和揭發,要是以違法、違規事件有所隱瞞,連帶的幾家人都會受到酷刑。這樣鄰里之間的相互信任就被徹底摧毀,百姓只能選擇依靠政府,中央也由此實現高度的統治。

3、通過獎勵軍功鍛造戰無不勝的強悍軍隊。

殺掉敵人可以獲得榮譽和爵位,一切的社會待遇和生活享受,包括佔有土地和房屋大小、衣著等級、役使奴僕的多寡等,都只根據所處爵位來確定。社會上的富商和大地主再怎麼有淺,也不能越過爵位制度享受高等級的待遇。據記載,秦國人上戰場,就像虎狼一般,不僅不怕死,還四處搶人頭,以回去後可論功行賞,這樣的毫無人性的秦國軍隊,就像《魔獸世界》裡的嗜血獸族,讓別國軍隊聞風喪膽。

可以說,商鞅變法在當時是非常成功的,但是由於變法內容太不人道,商鞅也被後世所不恥。後世歷朝變法,都沒有玩得那麼絕的。


商鞅的結局

商鞅的變法事業是成功的,但其個人的結局卻是悲慘的。秦孝公去世後,秦惠文王即位。因為商鞅變法嚴重損害了貴族們的利益,他立刻被人告發“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客舍主人見他未帶憑證不敢留宿,留宿無憑證的客人是要被挖掉鼻子的,便以商鞅自己制定的法律告發到官府。商鞅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而秦國,用這種極端的變法迅速統一六國,又曇花一現快速滅亡,主要還是因為一下子從管理一個小國到管理統一後的中國,法律、政策都無法做出相應的調整帶來的後果。

結論

  1. 秦國的苛政在當時是成功的,也成功的把秦國推向霸主的地位。

  2. 沒有一個制度是可以適應所有時代的,唯有求變才是生存之道。成就了生前事,功過是非就由後人去說吧!

撫琴觀史


所以秦始皇的大秦倒得那麼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