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翻拍於經典日劇的《安家》講的是一群房產中介在上海的賣房故事,由孫儷扮演的女主房似錦作為總部空降的店長+金牌銷售,其口頭禪是“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如此霸氣而自信的宣言究竟是建立在周到貼心的專業服務之上,還是編劇金手指效應,為人設而強行編故事呢?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安家》開播13天,在微博上共出現66次熱搜,僅以#安家#為例,根據當天劇情的內容,搭配不同的表情包,就是新話題。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打開《安家》相關話題頁面,單個話題閱讀量平均在1億以上。有共鳴認同聲,也有爭議乃至批評聲,對都市劇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開放的公共話語場,觀眾暢所欲言,不同視角不同立場給予創作者及時、真實的反饋。公眾關注的焦點、審美好惡、價值觀念都在一浪高過一浪的討論聲中顯出輪廓,等待被提煉成有跡可循的創作經驗。

儘管自該劇開播以來一直頗受爭議,但作為一部聚焦都市房產,展現房產中介這個職業特色的熱播劇,劇中關於房產中介服務的一些細節設置頗為動人,值得所有的業內同行學習借鑑,尤其是剛剛從事這個行業的朋友,看看劇中的銷售精英和正在成長為銷售精英的夥伴們,都有哪些獨門銷售秘笈?

似錦的小黑傘和噴劑

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房似錦外出帶看時,隨行裝備中總有一把大黑傘,即使是大晴天,這把黑傘也會替客戶遮擋陽光和紫外線。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除此之外,房似錦的隨行包包中還帶有清新口氣的噴劑,面見客戶前噴一噴,這樣在跟客戶近距離介紹時才不會出現口吐異味的尷尬,讓客戶在看房和交流過程中更加愉悅自在。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九八五的高端小零食

九八五在劇中的本名叫做魚化龍,重點本科院校畢業,拒絕回老家找一份更體面的工作,卻選擇在上海的房產中介門店當一名小小的中介,過著飯時不定、晝夜顛倒的生活。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作為一名初入行的房產中介,九八五除了崗前培訓中學到的銷售技巧和服務標準之外,在提高服務水準、籠絡客戶的心等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小心機”:隨身攜帶一些高端小零食,既能向客戶展示自己的周到貼心,也能迅速消除人際距離,拉近與客戶的關係。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王子的宮廷總管式服務

在劇中,房似錦空降之前,王子才是店內公認的“開單王”,而且專門服務高端客戶。所謂“開一單,吃半年”,王子在服務這些高端客戶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宮廷總管式服務真是讓人眼界大開。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在王子服務高端客戶的“葵花寶典”中,一個洋氣的英文愛稱必不可少,還要收集客戶的生活習慣、性格喜好等各類情報,爭做客戶肚裡的“小蛔蟲”。除此之外,服務“客戶姐”時,嘴甜、機靈,必要時還能抄起衣袖清理豪宅,這樣的滿分技能,難怪能把客戶哄得分不清南北,簽下一單又一單。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另一方面,《安家》的熱搜話題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方向:地域、行業、民生。

01

地域特質

《安家》的內容創作一度引發爭議。六六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片方的確購入了《賣房子的女人》的版權,故事採用原版的架構,但內容全部重新進行了本土化的設計。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安家》這部以房產中介視角輻射上海眾生百態、風土人情的都市劇,是海派電視劇在銀屏上的迴歸,該劇從故事到人物,浸透著上海獨有的市民文化和商業化屬性。

熱搜話題中,#深坑國際公寓#、#上海老洋房# 是上海獨一無二的標誌性建築,前者是房似錦為了滿足客戶“地下十七層”的購房需求找到的“奇葩”建築,後者是徐姑姑立足房產中介行業、“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拿手絕活。透過房產中介的視角,里弄之外的現代上海呈現出來。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地域特質和都市劇的融合要做到不可替代,因為觀眾對於不同地域流派的劇集有額外的期許:本地人找鄉音難忘的歸屬感,外地人看新鮮的風土人情。劇中人物臺詞動輒“幫幫忙”“拎不清”,老謝吐槽客戶“鈔票那麼少,要求那麼多”,方言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安家》中的細節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只能發生在上海,換個地方就變了味道。

02

行業屬性

行業劇的意義是展現行業特質,將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矛盾剝離行業,全劇無法成立的行業劇才是合格的。優秀的行業劇應當是包裹在日常生活雞毛蒜皮、情感倫理甚至是層出不窮搞笑娛樂的,是實實在在對行業風貌的立體勾勒,對行業常識、職業倫理春風化雨般的滲透。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通過劇集透視中介行業,泛泛地瞭解買房賣房中的門道,也是觀眾的訴求。《安家》,對現實生活的真實事件加以戲劇化的處理,“每個買房者都是一個故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行看不懂,內行嫌淺薄”的創作窠臼。

房似錦一出手就賣掉了十年未售出的“跑道房”,由此引發#奇葩戶型大賞#的話題熱議,評論中儼然“被中介推銷奇葩戶型的房子”大型經驗分享現場。#九八五成功開單#,觀眾除了感嘆中介不易,更驚訝於魚化龍在徐姑姑指點下欲擒故縱不帶合同的心機操作,買房不亞於一次大型頭腦風暴,買家和賣家的心思算盤,《安家》盡數搬上了熒屏。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除此之外,曾經被公眾認為工作輕鬆,打打電話聯繫客戶、陪同客戶四處轉轉看房的房產中介從業者背後的艱辛用輕鬆幽默手法呈現在熒屏上。房似錦一頓早餐能吃掉4個包子兩杯稀飯,跑完馬拉松臉不紅氣不喘,也是被房產中介的職業鍛煉出來的。28樓徒步往返三趟,襯衣背後被汗水浸透;皮鞋跑破卻苦於生活窘迫沒錢置裝,只能自己動手修補破損的鞋子,房似錦是單一個體,背後是千萬房產中介的形象濃縮。她在宮蓓蓓家踩著凳子拍照、記得在入戶前套上鞋套,原本不經意的細節被鏡頭放大,無形之中也是房地產中介從業者專業精神、服務意識的彰顯。

對於《安家》當中呈現的職業倫理,關注度、討論度很高,爭議同時存在。為了幫助九八五開單賣房,徐姑姑、房似錦、謝亭豐等人聯合演了一齣戲,謝亭豐動用私人關係,為客戶孩子爭取私立高中的入學面試資格,只為能夠讓客戶搬家。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作為房產中介是否應當干涉客戶生活,這也是《安家》前序的房產交易事件中一直涉及的內容:房似錦為將跑道房賣給宮蓓蓓夫妻,不但想盡辦法幫忙賣出她家現有老破小,還不遺餘力將跑道房裝修好,闞先生給小三買房,老韓夫妻用半輩子積蓄給兒子買房,猶豫是否加兒媳的名字,靜宜門店的幾位房產中介在經手自己客戶的“房事”時,無形之中已經卷入他們的“家事”。同時,到底是否應該保持與客戶之間的分寸感、與他們個人家庭生活保持距離,也是房似錦和徐姑姑始終面臨的職業倫理交鋒。

房子裡面住著的是家庭,買房子關係著一個家庭的未來,公與私之間的並非能用清晰的界限劃定。《安家》在職場倫理上的爭議,也恰巧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公眾的關注點,而這個關注點,也並不只有唯一的正確答案。

03

民生話題

“有了房子才有家”的觀念長久地植根於中國人的心中,買房幾乎是每個人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安家》以房子為圓心,輻射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民生類話題幾乎佔據《安家》熱搜的半數以上,由此證明,都市劇要有話題性,必定要從現實生活出發。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安家》中不乏私人領域的議題,涉及婚姻、家庭、兩性之間的探討。但《安家》的高級之處,或者說仍舊能夠以私人議題贏得公眾共鳴的關鍵是,在話題的選擇方面找到了共通點,形成廣泛的話題,供公眾敞開探討。

#心疼房似錦# #安家 原生家庭# #房似錦 房四井#等與原生家庭相關的話題出現時,不論是從劇情彈幕還是話題相關評論當中,能夠看出觀眾對於女性美強慘、吸血鬼原生家庭等極致化處理的疲勞。相比於將更多精力放在渲染問題家庭、悽苦身世上,觀眾更希望看到的是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女性如何走出桎梏、經營自己未來的生活。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即便作天作地的張乘乘令觀眾頭大,但由她引起的 #假離婚後愛人出軌能原諒嗎#話題確實值得深思,甚至能夠由此推及社會中不同視角下對男性女性行為的看法。《安家》在所有民生話題的設定上均保持貼近生活的原則。觀眾共鳴之外,能夠以不同的視角進行自我觀照和反思,是作為都市話題劇能夠產生的最佳影響力。

#房產證該不該加兒媳婦的名字# #安家 蝸居#等由房子延伸,展現當下社會生活中年輕人掏空6個口袋買房、婚前財產分配、漂族的居住現狀從私人領域延伸至公共議題的討論也一直延續。

作為海派劇、行業劇,或者話題劇的《安家》,充分體現地域特色、深耕細作行業題材、擁抱現實生活,並進行有效的藝術轉化與提煉,為今後進一步提升創作質量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經驗與啟示。

都市劇《安家》圍觀熱點,順便GET精英技能


劇情還在發展,與房子相關的故事還在不斷上演,作為這些故事的見證者和親歷者,房產中介從業者們從自己職業的視角,一點點詮釋著買房置業、安家幸福的意義和真諦。房子,它不僅僅是一個房子,更是承載了一個家庭幾代人的幸福安穩,房產中介們也不應該僅僅是賣房子,他們賣的,還有幸福和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