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巴西媒體:恐懼和無知激發另一種“病毒”——偏見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巴西媒體:恐懼和無知激發另一種“病毒”——偏見

《聖保羅頁報》報道巴西首例確診病例時,使用了中國醫療隊成員和家人告別的配圖,引發讀者批判。《聖保羅頁報》網站截圖

華輿訊 據南美僑報網報道 巴西《聖保羅頁報》3月1日刊發專欄文章《偏見的病毒》。文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恐懼和無知激發了另一種病毒,即偏見。解決這種偏見的方式就是政府和媒體提供更多信息。專欄作者芙拉維亞•利馬(Flavia Lima)系經濟方向記者,現為《聖保羅頁報》觀察員。全文摘編如下:

有讀者在社交網站上批評了《聖保羅頁報》2月25日的一篇報道,當天巴西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患者從意大利回來,但報道的配圖卻是一箇中國醫療隊的成員在出發治療新冠肺炎前與家人告別的場景。根據新聞編輯的原則,圖片不應僅僅被視為道具,而是提供信息。

疫情以來,就有大量相關新聞,讀者、觀眾和網友開始對中國進行“轟炸”。最初,這種攻擊似乎是無可厚非,畢竟疫情從中國開始暴發,但慢慢地,引發了更為嚴重的“火災”:一場偏見的災害,在恐懼和無知的支配下,偏見一直在增加。

在這一熱潮中,種族主義又開始表現出來。不管一個人有沒有去過中國或者其他疫情發生地,都變得不再重要,只要這個人有亞洲面孔,就被當做一種風險。就比如儘管沒有這種意圖,但報道中的配圖是一對中國夫妻,就會讓人們加強這種印象。

將流行病和民族、種族、群體聯繫起來,在歷史上一再發生,比如梅毒被稱為“法國病”“意大利病”,將艾滋病毒和同性戀聯繫起來,這導致的不僅是痛苦和偏見,更是延緩了疾病的澄清和控制。

還有讀者認為,“世界應該要求中國停止食用野生動物和各類昆蟲,以避免流行病”。首先,新冠病毒的來源還沒有完全闡明,此外,對中國飲食的認定也是一種偏見。此前在網上流傳一張圖片,說是中國某個市場販賣某種動物,後來被證實這個市場在印度尼西亞,並且照片是在疫情之前拍攝。

解決偏見蔓延的一個好方法就是提供信息,這一點巴西衛生部和媒體普遍做的很好。流行病激發人類的低級本能,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不是在責怪什麼,只是受害者和大多數人都在渴求瞭解更多信息。2月27日,《聖保羅頁報》又發佈了在西班牙、法國、巴西、意大利等國人們佩戴口罩的圖片,傳遞的消息是除中國外多地也開始有更多新冠肺炎病例,這就是一個良好的信息覆蓋。(原標題:巴西媒體:恐懼和無知激發另一種“病毒”——偏見)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