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把大佬发家秘史拍成电影会不会受欢迎?

浩然之士


应该会比较难吧,个人传拍电影想有好票房是肯定不行的,第一,受众群体必定是对个人喜欢的,然后又要在这些群体当中愿意去看个人发家史的,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所以为票房去拍肯定是不行,如果只是为了留下个人情感和纪念录像,人生经历,那是可以的


曲中忆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成功者,他们也曾平凡,懦弱以及茫然,但他们坚持了自己梦想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后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读书时,他的成绩从没进过前三名。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后他只上了杭州师院,还是个专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他数学考了1分,第二年19分。

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钱没挣到多少,倒是闯出了一点名气。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后来他成为中国乃至是世界无人不知的阿里巴巴的创始人。

刘东强拿自己前三年赚的24万元,再加上向亲戚借了十几万,把之前盈利的饭店盘了下来,可是不到一年时间,饭店就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为此他还欠了20多万元。为此,刘强东仍没有创业的信念和激情,住了5年地下室,住了5年办公司,而且头发也早早的白掉。

后来,因为刘强东坚持和创业的激情,他直接从宿迁的一个农村孩子,到现在超过百亿身家的顶级大佬,其背后所付出的不仅仅是智慧,更多的应该是坚持和毅力。





吊儿郎当也是种态度46


海尔不是已经拍过了吗?而且记得我初中,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免费去看。

我以前不懂,感觉是免费电影,还美滋滋滴!!

它也洗脑成功了。品牌影响力那是从娃娃就开始抓起。都2020了,我现在脑海里都默默认为海尔冰箱质量杠杠的,他的领导层他的艰辛创业发家史,是走出国门的值得自豪的。

可见,这类电影大佬要是为了自己长久品牌影响力拍一个,确实可行。不过估计得免费让大多数人看,这样才能起到宣传效果。😅😅


白焰说娱乐


把大佬的发家成功史拍成电影会不会火首先取决于导演的拍摄水平和演员的演技,其次还和所拍摄的大佬的故事的精彩程度有关。关于这一类型的电影中外都有拍过,比如中国前几年由陈可辛导演拍摄的《中国合伙人》。

《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在当年非常火爆,甚至掀起了一股怀旧风潮。到后来赵薇拍摄的《致青春》也是趁着这股怀旧风大打怀旧牌。

看过这部电影的都知道它讲述的是成冬青和大学同学王阳以及孟晓骏一起合伙创办英语培训结构“新梦想”的故事。故事主角成冬青由一个乡下来的草根逆袭成为上市公司的大佬,这绝对是个励志的故事。草根逆袭过程中的努力和心酸以及无奈和误解等等精彩纷呈,加上动人的情感故事还有兄弟三人创业过程中的相互支持和分崩离析,故事高潮不断矛盾冲突绝对精彩绝伦。更重要的是大导演陈可辛高超的指导水平,运用了大量的怀旧歌曲,使人能快速进入那个时代。偶像小生黄晓明的演技在这部电影得到很好呈现,加上邓超和佟大为精彩的演出。使得这部电影大获成功。

其实,这部电影的故事原型是我国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成立前后的故事。电影中草根成冬青就是新东方的大佬俞敏洪,而王阳和孟晓骏则是俞敏洪的合伙人王强和徐小平。

众所周知后来王强和徐小平纷纷离开新东方,当初的合伙人以解散而终。这和电影的结尾是一致的。尽管后来俞敏洪表示这部电影和自己的新东方没有关系,但是该剧的剧本正是徐小平交给陈可辛导演的,可见这里面确实带有新东方的影子以及合伙人之一的徐小平的个人情怀。

再有国外根据大佬故事拍摄的电影有《乔布斯传》和《社交网络》。《乔布斯传》是根据苹果公司前大佬已经去世的乔布斯的生前经历拍摄的,而《社交网络》则是根据美国的社交网络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故事拍摄的,两位大佬的故事十分励志和精彩,电影也堪称精彩。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另外对于当下,最值得拍成电影的大佬当数马云了。马云爸爸半辈子创业可谓是跌宕起伏,关键是创业阶段还保留了大量的真人视频,让人看了心生赞叹。另外他也是一位金句能手,各种金句段子张口就来,拍成电影的话光是台词就很有意思。





然后可以


靠谱的回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39b388152b184676897654f4e50dcdfe\

锋叔说书


不会,多多少少都有投机取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