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认为大年三十应不应该放鞭炮?

蜘蛛爱剪辑


虽然笔者个人不太喜欢鞭炮,当然也包括烟花,实在太吵了。

但是,从民俗与当前环保目的,以及防火等方面的需求对比来看,没必要一刀切的取消,保留民俗本质上是件好事儿。


首先说说鞭炮的来源

大家都知道,放鞭炮是一种民俗,所谓的民俗是与人类过往生产、生活无法剥离的,故此,人类也会不断的延续民族,已达成某种符号性的意义。

那么放鞭炮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最早进行放鞭炮的文献成书于南朝,名为《荆楚岁时记》,作者为宗懔,也就是至今1500年前。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鸡鸣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

说的是年初一那天,早上鸡叫就要起床,然后放鞭炮,烧干草,用以去干“山臊恶鬼”。这个词很有意思,这里说的可能是两种动物,或是两类动物,亦可能说的是一种名为“山臊”的动物。

这种怪物在《神异经》中有所记载,长的吧……大概是人脸猴身,一只脚,还会说人话。总之大家自己想象吧。

另外也有人说,所谓的“山臊”,应该是山魈……长下图那样。

山魈是真实存在的,有人认为山魈就是“山臊”的原型。

这里可能有人好奇,不是聊鞭炮吗?为什么研究起猴子来了?

因为这里有个重要的信息,就是我们民间传说中,将“除夕”这个词的概念,定位在一种叫做“夕”的怪兽。

但是,笔者并没有在古代,甚至是近代文献中,找到关于“夕”的描述。

由此,上头对于“山臊”的解释,其实也是为了映照这个“夕”,也就是说,我们在1500年前,已经开始了以鞭炮来驱赶“山臊”,或是称“夕兽”、“年兽”等等此类怪物的一个活动。

当然,怪物是否存在,咱们目前无据可靠,至于为什么“山臊”这个怪物一定要除夕夜,或者是初一早上来,咱也弄不明白。总之,这就是这个民俗传说的起源。

至于有人说,我国放鞭炮已经放了五千年了,这个说法真的是……我国文献记载,火药始建于秦代,那请问春秋时期那啥放鞭炮?既然有能带响东西,为啥一点记载没有?为啥没有用在军事上?

严格来说,烟花爆竹就是始建于南北朝,因为文献有所记载。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鞭炮存在的意义

且不论“山臊”这种怪兽是否存在,那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一点,鞭炮一开始使用,就是为了趋吉避凶。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带有宗教性质祭祀活动。

那么,我们甚至可先将“山臊”、“夕”、“年”这些怪物,定格在一个符号上,即为“凶”。人民在文化祈祷活动中,希望能够以鞭炮的形式,来破除霉运,这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所以,过年放鞭炮这件事,流传至今,很多人也养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那就是“需要通过放鞭炮来祝福自己”。

也就是说,这是满足精神需求的一个过程。可千万不要随便就说是迷信,不是说一个人放了鞭炮之后不是说什么活儿都不干了,该努力的也不努力了,只是一个对自己的祝愿罢了。

当然,如今一些放鞭炮的风气也不好,没必要比着花钱,这种行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至少从功能上来说,放再多也未必有什么用。而且,也会失去放鞭炮的乐趣。

不过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考虑下鞭炮与防火和环保的冲突

环保问题已经是我们当前构建文明社会的重大阻碍,环保问题不解决,民生水平就无法提升,人类的文明建设就会停滞不前。

而不可否认,鞭炮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环保,尤其是硫化物,往小了说,会影响大气,往大了说,会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肺部。

另外就是防火问题,鞭炮的声光原理,说白了就是爆炸,而爆炸产生的高温,就有可能引燃一些东西。这也是每年过年时候火警出勤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空气污染方面,说到底也就是几天,过了年就很少放了,人类体内的代谢能力,足以逐步消除这种伤害。

当然,在当前雾霾环境下,鞭炮产生的影响就不得而知了。毕竟,雾霾对人体伤害最大的也是硫化物。

对此,笔者的建议是,是否能够以其他方式,替代鞭炮的声光效应,既有光,又有声音,但是却没有火,亦不会出现排放问题。

当然,如果在当前材料科学没办法达到的情况下,笔者还是坚持认为,鞭炮带来的积极意义要高于消极意义。

还是那句话,虽然个人比较讨厌鞭炮,但是,鞭炮对于更多人的内心来说,还是又很强精神作用的。与此同时,鞭炮什么也是创收的。

我们必须要清楚明白,这个世界上带来污染的产品不只是一种,而鞭炮的生产意味着税收,人们对鞭炮的使用,仅从经济角度来说,笔者不敢说利大于弊,但至少是有利的。

而且,从鞭炮的售价和制作成本来看,这其中的利润空间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所以,处理鞭炮的态度,不仅是要思考民俗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更不能忽视鞭炮、烟花等,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笔者认为,没必要禁止过年放鞭炮这件事的原因。

当然,有些城市出于环保考虑,并且这些城市并不缺这点钱,那禁止就禁止了,对此笔者也只能觉得是可惜。


综上,鞭炮的意义还是有的,综合其缺点来说,也不是说鞭炮对于环境等方面伤害特别大,有效改进鞭炮这种形式,以及设置定点燃放,保留过年的韵味,以及加强对鞭炮的管理,确保税收,笔者认为鞭炮有必要保留。

也就是说,无论经济意义,还是民俗文化,鞭炮、烟花等过年的产物,都应当留下来。


小言詹詹


大年三十应该放鞭炮。原因一:过年燃放鞭炮是祖国几千年来传下的年文化,作为龙的子孙,文化传人,祖宗传统文化不能丢。二:鞭炮声声辞旧岁,凯歌阵阵迎新年。这副春联我十几岁起每年春节都会书写,坚持写五十余年。因为传统文化不能丢。三:今年过年禁放烟花,鞭炮,照样出现雾霾,所以不能把污染归罪于传承文化上。


zhangjInsono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勾起的是我对春节命运的担忧。

记得小时候,一到腊月,大家都忙了起来:大人忙着准备嫁娶,小孩忙着看新娘;女的忙着纺织,小孩盼着新衣;大人忙着釀酒,淋醋,磨豆腐,下粉条,轧油准备年货,小孩忙着看舞狮,背阁,玩旱船等祭祀娱乐活动;识字的忙着帮人编门对(即春联)写门对。门对贴出后,大家在欣赏谁家门对编的好,字写的好,一片文化氛围。三十,初一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现在好了,过年都不忙了,农村冷清,城市冷冷清清。只剩看春晚,吃饺子,贴对子和拜年了。

大家觉得自已素质高,不迷信,祭祖先没意义了;拜年磕头改为鞠躬,或道声‘新年好’就行了,殊不知,在农村鞠躬是假意,磕头是真心。两家不管是什么矛盾,只要春节登门磕个头,就表示最大和解诚意,如不接受,就冒天下之大不韪了。现在都有文化了,却极少有人会写对子了。有时到街上一看,多家门前贴出同一幅对儿,真叫人哭笑不得;近年突然又不许放鞭炮了,一下再也听不到春节的声音了。感觉就好象,唱戏不让敲锣打鼓了,迎接外宾,不让放礼炮了,就是办奥运也不让放烟火了!

我担心,那一天会不会说,贴对子会把门弄脏不卫生,不许贴春联了!面包多好,春节为什么非要吃饺子?拜年微信多方便,不许再登门磕头了!

传统里面包函了很多文化,能保留就多保留一点吧!但求有关权力部门手下留情。


九龄22


我觉得应该放,也应该有度,不要放一些巨烈爆炸的雷子炮。过年放鞭炮是老祖宗留传下来的,自然有它的道理。过年放鞭炮可以增加节日喜庆的气氛,还有一种说法可以驱魔辟邪,传说中,年就是一种邪魔,古人们就是用放鞭炮驱逐邪魔,以求国泰民安,四时祥和。放鞭炮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硝氨应该有杀菌作用,全国在统一时间段放鞭炮,相当于全国在统一时间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消毒灭菌,今年春节前后的疫情也许就不会重演。要说污染空气,那是扯蛋,全球那么多汽车尾气,那么多军演,那么多工厂排废气,空气污染,鞭炮不应背黑锅!


禪心山水間


放鞭炮是除旧岁,老祖宗传下来的!有寓意,讨彩头,也代表着喜庆,过年离不开烟花爆竹,没了这些年味也淡了,似乎少了些喜气,一年才一次嘛,平时不放就不放了,老百姓过年不就是图个喜庆,热闹!希望驱霉气,有好运!个人觉得可以去指定地方燃放,安全也重要的!


巴巴吉祥


不让放炮一是对人身自身安全有益,二是对公共环境安全有益,三是对大气污染有益、四是对你自身经济有益等,何乐而不为,这也是那也是老祖宗留下的,吃树皮点煤油还是祖宗留下的……时代在发展了,要推陈出新与时具进,需寻找与人和社会有用的东西,守先思想义识先解放不是……



轻风拂柳11


[泪奔]如果外国圣诞节没了圣诞树和圣诞老人会怎样~



隔壁王新冠


觉得应该放,今年由于疫情和管控,爆竹放的很少,但雾霾依旧。有点常识的都知道爆竹里含有硫磺等,趁过年冬季,天干可以给空中杀菌消毒,减少病菌


秦时明月78511


我认为,大年三十应该放鞭炮,

第一,哄托过年的气份,

第二,鞭炮声可以驱邪赶恶。

第三,预示来年风调雨顺,万民欢喜。民安则国泰。

第四,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有碗饭吃,可以加强管理吗!

第五,各国惯例,鸣炮是最高礼节,数目自定。

第六,天地之间,雷鸣是人类能管的了吗?顺其自然,国泰则民安啊!


门卫老王47


中国的传统春节连孩子都说没有年味儿了,还好我在农村有房目前还可以放鞭炮,这么大的一个节日没有气氛死气沉沉,这是古代至今的传统节日,环境固然重要,我觉得鞭炮没有多大影响,个人意见,不接受反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