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地名志:阜陽一處千百年來激勵讀書的地方——經鋤樓

地名志:阜陽一處千百年來激勵讀書的地方——經鋤樓

漢代圖畫

地名志:阜陽一處千百年來激勵學子的地方——經鋤樓

阜陽市太和縣倪丘鎮有一處千年文化景觀——經鋤樓,是西漢大學者倪寬的讀書之處。

倪寬,西漢武帝時人,祖籍錢乘,移居細陽(今太和縣)。官至御史大夫。

地名志:阜陽一處千百年來激勵讀書的地方——經鋤樓

漢代馬車

倪寬幼時父親早逝,家境貧寒,靠母親給人做傭工為生。19歲時,逢災荒之年,隨母親逃荒到汝南郡細陽縣境內。因交不起學費,在當時的郡國學校幫工,以求得學習的機會。在下地幹活時,總把《道德經》、《五經》、《孝經》等經書帶著,休息時認真研讀,終成大學者。精通經學和曆法。漢武帝九年,曾奉旨與司馬遷共定《太初曆》。

為紀念倪寬,明嘉靖年間,在太和縣倪寬讀書處建"倪公祠",萬曆年間又建"課最堂"、"經鋤樓",載松柏數頃。清乾隆年間又設"經鋤書院"。現"經鋤樓"三字為清朝著名書法家梁獻所書。

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將"倪公祠","經鋤樓"等古建築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名志:阜陽一處千百年來激勵讀書的地方——經鋤樓

漢代服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