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現在的京東和阿里巴巴模式你更看好哪個?

奇林才子


阿里巴巴擅長戰略,比如當年推出的餘額寶把強悍的銀行嚇尿了,支付寶用戶暴漲,國內很多平臺開始爭相模仿,但阿里很多用戶體驗做得不對夠好。比如京東在3C售後服務做得相當到位,給人基本無後顧之憂,在物流方面京東有趕超順豐的趨勢。

本人曾經在京東買一臺站立式風扇,第二年夏天拿出來用發現底座有點裂開,趕緊打開京東後臺發現保修期只剩餘10多天,提交售後要求換底座沒多久有人上門取件,最後竟然給我換一臺新風扇,客服MM反饋說是質量問題。後來回想整個過程,如果是在淘寶買我怎麼證明質量問題。

回到正題,個人感覺阿里整個生態比較完善,細節也在不斷完善。京東的看家本領會繼續發揮優勢。

作為買家,緊急需要直接上京東,非緊急價格差不多上京東,非緊急價格差很多上天貓旗艦店。

個人感受不對請指正。


自娛自樂空間


我相信90%的人看好阿里巴巴,但是這個對比是有問題的,應該說是京東和淘寶天貓,誰的模式更好。因為阿里巴巴還包含了太多非電商產品和業務。

那麼淘寶天貓和京東,我還是更看好京東。淘寶之所以現在做的比京東大,是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實際上京東的模式更可行,亞馬遜的成功就從側面印證了。

一、起步時間

淘寶當年對標的公司實際上是易趣,易趣在美國也一直做的不怎麼樣,除了自己運營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模式的問題。

淘寶起步的很早,在用戶使用習慣,知名度和產品豐富度上,都比京東要好。京東起步是在有淘寶,還有一堆電商平臺的競爭下,一步一步做起來的。用劉強東的話說,十幾年前,京東在國內前20名都排不上,前早十年前十都進不了,但是現在是第二名了,而且跟淘寶天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二、模式問題

我們重新梳理一下淘寶和京東的模式,淘寶作為一個電商平臺,實際上最早是C2C,後來是B2C,這個B絕大多數是小B,也就是某個實體店鋪的,某個批發商的,廠家直銷的佔了很小一部分。

但是京東這個B2C中的B是自己,其他的B都是品牌方或者直接廠家,但是核心還是自營產品。這樣會有什麼優勢呢?

從買家的角度講,京東是真正的把中間環節全部砍掉了,但是淘寶天貓並不是真正砍掉了中間商,很多商品也是經過了幾道環節,沒有真正的提高效率。

從商家的角度來講,淘寶天貓可能一個品牌會有n個代理在上面開店競爭,大家都要經過競價系統來競爭排名。但是京東不存在這個問題,京東從廠家拿貨、銷售、提傭。這個過程不會形成惡性競爭,廠家的週轉率實際上會通過京東提高很多。未來,京東可能做成C2F的模式,也就是有了訂單再生產,這樣會進一步提高廠家週轉,但是淘寶天貓做不到。

三、經濟環境

淘寶實際上是在國內環境比較混亂的時候崛起的,山寨產品、低劣產品通過淘寶銷售出去了,而且還不用繳稅。隨著現在越來越正規,京東的優勢反而體現出來了,產品質量,合理繳稅。

加上國內消費還停留在較低的層面,但是隨著經濟增長,這個趨勢肯定會向著中高級的正牌消費發展。中產會越來越多,對於更加放心的京東,依賴度也會越來越高。

其實不要看劉強東說話沒有馬雲那麼溜,但是你會發現劉強東實際上跟聰明,也非常務實,不會說話並不代表能力沒有馬雲強。

最後,我用一句雞湯結束:莫欺少年窮。誰也不知道明天的京東有多大的爆發力。


小漁的創業信條


購物層面個人更喜歡京東。但既然是討論兩家公司,就不能單純從某個業務層面去對比。現在兩家公司都是很大型的集團公司,都有很多業務,但毫無疑問的是,在大多數層面,京東都是跟隨者。購物層面京東對標天貓是差距最小的業務,京東金融對標支付寶的差距則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京東白條了,更別說阿里影業,盒馬,等等。當然,也有例外,京東物流現在做的更好,這也是京東多年來的戰略,現在很成功。但,差距就是差距,阿里形成的壁壘在國內已經形成,我更看好未來阿里的發展,當然也有另一方面原因,阿里工資和年終獎普遍更高,哈哈哈





油圖波直譯君


京東和阿里巴巴都是非常優秀的企業,已經成了我們生活方式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如果要選擇的話,我更看好京東。

首先,兩者都是平臺,但物流方面,京東,通過這麼多年不斷地砸錢覆蓋,已經在很多城市建立自己的中轉倉,通過智能運營,讓大多數城市能夠當日或次日收到京東產品。阿里巴巴通過驛站也想彎道超車,但兩者優劣還是很明顯的。

第二,京東3C起家,作為平臺,它有耐以起家的自營產品,服務和售後,京東自營,成了京東的一種品牌符號。

第三,疫情讓大家知道,未來社會,網格化,社區化,實體化,品質化,品牌化,都將給平臺類帶來改變,雖然現在京東還比阿里巴巴市值差的太多。但是拼多多已經用淘寶起家的低價逆襲。而京東在其領域的正品保證是需要時間和品牌去建立的。

第四,各平臺的抽成和廣告費用太高,未來,各大商家作為渠道,比的是下沉和分佈的通道。

第五,個人習慣和使用喜好上,京東模式是我非常認可的。

總之,都是很牛很強大的企業,各有受眾群,各有喜好,標準不一,都離不開!




旅渝鄂人


更看好阿里巴巴。

不僅是現在看好他,而是從他們二者被拿來比拼的時候就更看好他。

為什麼?

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為阿里巴巴佔領了一個更好的賽道。中國電商產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阿里巴巴帶起來的,甚至是他創造出來的。所以阿里巴巴不僅僅是具有先發優勢,更是具有主賽道優勢。

什麼是主賽道?

C2C就是主賽道。

我們知道阿里的淘寶採用的是c2c的模式。京東採用的是B2c的模式。為什麼京東沒有同阿里一樣用c2c呢?因為阿里把這個賽道已經佔領好了,所以京東很難在該領域繼續競爭,c2c模式最好的一點在於,參與者眾多,可以佔領市場上面大部分的份額。同時對於平臺方,也就是阿里而言,其要付出的成本非常少,這是一個輕資產模式,阿里可以用一毛錢撬動1萬塊錢的市場。

而b2c模式也是一個重資產模式,作為京東這樣的平臺方,他們需要購買大量的貨品,甚至要自己設置倉儲物流等各個環節來保障其運營。從優勢上來看,該模式成本更高,運維更難。

這就是為什麼阿里巴巴的市值遠遠高於京東的原因。同樣一塊錢的成本,阿里巴巴可能能撬動10萬塊錢的市場,但京東可能只能撬動1萬塊錢的市場,甚至1000塊錢的市場,所以在市值上面大家可以明顯看到他們的差距。

所謂先發優勢實際上是模式優勢,一旦佔領了優勢賽道,就像跑道中的內圈一樣,這種領先會持續發生。



商業與江湖


京東和阿里目前作為國內互聯網的頂尖級公司,在購物方面都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現在,我們先分析下阿里和京東目前的主要業務:


阿里巴巴成立於1999年,目前的業務板塊有:電子商務服務、螞蟻金融服務、菜鳥物流服務、大數據雲計算服務、廣告服務、跨境貿易服務等電子商務互聯網服務。


阿里巴巴已經形成了一個通過自有電商平臺沉積,擁有UC、高德地圖、企業微博等端口導流,圍繞電商核心業務及支撐電商體系的金融業務,建立配套的本地生活服務、健康醫療等,囊括遊戲、視頻、音樂等泛娛樂業務和智能終端業務的完整商業生態圈。這一商業生態圈的核心是數據及流量共享,基礎是營銷服務及雲服務,有效數據的整合抓手是支付寶。


京東最初是以3C數碼家電起家,逐步覆蓋全品類,現在是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京東模式目前和天貓類似,均有自營和第三方。但是京東有自營物流,所以在配送上比天貓有優勢。


目前,京東是全球唯一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達達)六大物流網絡的企業,憑藉這六張大網在全球範圍內的覆蓋以及大數據、雲計算、智能設備的引入應用,京東物流將打造一個從產品銷量分析預測,到入庫出庫、再到運輸配送各個環節無所不包,綜合效率最優、算法最科學的智慧供應鏈服務系統。

同時京東背靠騰訊這座大山,流量上也有優勢,尤其是社交電商的興起。


二者現狀的優劣勢比較:


1、阿里


阿里的平臺十分巨大,這是目前京東無法比擬的,阿里旗下有的電商:淘寶、天貓、1688國內站、alibaba.com國際站、Aliexpress 全球速賣通、聚划算、阿里媽媽;阿里雲計算、菜鳥物流、螞蟻金服 (估值4100億元人民幣,旗下支付寶、餘額寶、網商銀行等大量金融產品)。


從2014年至今,阿里累計735億元投資入股線下商超零售企業,包括:高鑫零售(歐尚、大潤發的東家)、蘇寧、銀泰、三江購物、盒馬鮮生 、聯華超市等等,阿里儼然成了中國最大的線下零售商。


阿里的電商GMV總量超過30000億,平臺收入今年將近2100億元(主要是廣告和交易佣金抽成),利潤不小於800億元。京東營業額為3375億元,利潤60億元,比阿里少了不少。阿里目前總市值4533億美金,京東總市值611億美金,不在一個級別。


阿里的投資圖譜廣泛,涉及各行各業,幾乎生活相關的行業都投了個遍,建立了自己的生態圈。


阿里雲計算不容小覷,這些年收益猛漲,已經超過60億營收,在中國雲計算裡邊排第一,在國際上也能進前三。


劣勢:阿里有個致命的問題是太多的假貨和水貨充斥在淘寶和天貓,淪為廉潔商品的代名詞。這種情況如果在美國被罰款都會罰死,肯定是做不起來的。


阿里缺少自己的物流體系,整合的是其他物流公司。這個在配送速度和效率一定程度的落後於京東。


阿里系缺少天然流量,現在淘寶和天貓紅利消失殆盡,流量越來越貴,平臺的商家存量博弈,後續堪憂。


2、京東


京東以自營為主,物流和配送是它勝過阿里的地方;京東貨品的品質比淘寶要好得多;京東金融這兩年發展得不錯,目前估值500億---600億元之間。


京東是典型的:電商+金融+物流的發展模式。背靠騰訊這棵大樹,騰訊是京東的大股東之一,微信給了京東巨大的流量入口。


劣勢:業務形式單一,也缺乏天然的流量;跨界整合能力比不過阿里。


未來這兩家,你更看好誰?從上面內容看,京東目前確實拿不出勝過阿里的強有說服力的數據,但是未來的事情很難說。但是不管是阿里還是京東,都是中國人自己的企業,他們代表著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形象,我們希望他們能夠越來越大,造福大家!作為消費者,我們一切靜觀其變。

電商品鑑


毫無疑問,還問題問的是電商,而不是問整個公司的戰略性發展。如果單從電商來看,本人更看好阿里巴巴,因為阿里重在“賦能”,京東重在“自營”。賦能更能帶動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發展,自營主要是自己更賺錢。



K貓2號


當然是阿里的模式,科技在於創新,阿里巴巴比起京東來說,科技創新的能力上,京東完全無法比!京東只能對淘寶天貓形成衝擊。在支付,雲計算,跨境,完全不是對手!





快麥


單就模式來說,沒有好壞之分。就目前的阿里和京東來看,阿里肯定要比京東有優勢。原因:一是阿里整個運營是為淘寶輸送流量的,自己形成一個環形的閉路生態系統。自己發放貨幣,相當於信用卡來刺激提前消費,平臺要做的就兩塊。一是軟件的流暢合理,二是流量的導入。屬於輕資產運營。二是你仔細看阿里好像一個國家。平臺位置(淘寶,天貓)就像城市和農村的劃分。具體到商家就像街道上的門臉。(位置曝光)主要取決於商家的投入,類似於位置拍賣。經營的成敗是平臺內部競爭。也是你產品的競爭。虧賺平臺都要收益。簡單的說像房東。

反觀京東,嚴格意義上他還是傳統的商業模式。倒賣。只不過利用網絡來傳播。屬於重資產。電商初期過去,這類平臺不易複製。對比拼多多來說有的也是淘寶的路線。


河北行業先鋒


定位不同

阿里巴巴現在定位是服務中小企業平臺,做數據化(核心優勢)

京東定位現在定位是服務品牌意識強的企業,質量高,快遞服務好,信任口碑好(核心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