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自己写文章,写回答总是感觉空洞无物,逻辑不够清晰,流水账怎么办?

子煜说


这应该是一个写作新手提出来的问题,应该是写作时间还不够长。我以一个写作两年、写悟空问答过百万字的过来人,给你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当然我也是新手,没有啥成绩,只是分享我的一路走来的实战感悟和体验,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1、一定要写自己最熟悉、最擅长、最感兴趣的素材。

不知道你现在找到了自己的写作领域了没有,悟空问答上分门别类有很多种领域,有教育啊文化啊家居啊服饰啊社会生活啊,几十种之多。像我现在这个号,选择的就是文化领域。为什么要选择文化领域呢?因为我总结过自己的过往履历和兴趣爱好,我是爱读书的。谈谈读书心得,讨论一下书里面的那些事儿,聊聊写作个人成长这些东西,我就觉得我还行,这些都是泛文化领域里面的内容啊!

我每天都读书,都干这些事情,自然就可以有素材可写啊!自然就可以做到言之有物啊,有真情实感,有实战经验。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的文章空洞无物的时候,就想想自己到底有什么话想说呢?如果没有,就不要逼自己嘛!换个话题,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去写就可以了,你钻研好久,有实在经验的素材,你自然就可以写得绘声绘色,感人肺腑。

可能刚刚开始,就连自己感兴趣什么,熟悉和擅长什么,也分不清。那也没关系,不用急,就多给自己找机会去尝试。尝试的多了,写得多了,自己的感觉最清楚,自然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就像我前两天,帮一个开通收益了的头条号主写教育类的文章,写了就有钱。比我这个文化领域的号还好,可是我没有孩子,没有这方面的实际经验,写了几篇,就觉得捉襟见肘了,很困难。于是我就知道,我写不了教育类型的文章。

2、逻辑感是练习出来的。

没错,写文章是要注意逻辑思维。没有逻辑感的文章,别人根本不知道你要说什么,前言不搭后语的,自相矛盾,给人的感觉会非常差。一篇文章的框架,通常就是一条逻辑线条撑起来的。如果说语言是一砖一瓦,那么逻辑思维就是撑起这间房屋的大梁。

其实我也是个特别没有逻辑感的人,写文章经常会断片,写到中途,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到结尾了,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没有关系,可以学习嘛!找几本逻辑思维主题的书籍读读。最著名的就是《金字塔原理》,其实书里面说的也特别简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思维方式。不过如果你能真的学会了这一点,不管是你的人际沟通交流,还是写文章,都会有很大好处。

看到一个问题,分三步思考:第一步,是什么。就是这个问题到底是在问什么,本质原理是什么;第二步,为什么。就是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出现呢?第三,是怎样做。就是要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问题再出现?


归纳法、推理法、演绎法,就是几种典型的逻辑思维方式。从字面上的理解,你就可以推导出什么意思。写文章也可以利用上这些逻辑思维方式。

知道这些概念很简单,但是需要大量的练习。练习久了,你的逻辑感就增强了。比如我现在看到你这个话题,首先就会思考自己要说几点,一二三先列出来,这就是练习。

3、现在写流水账也没有关系,只要保持学习,多加练习,一直在进步就可以了。

写作新手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接受不了自己当下的文章写得很烂。一看别人的文章都那么好,自己的文章这么烂,非常受打击,一点写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

写得烂又怎样了,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写文章,一出手就是高手的?有这样的人吗?你看到的那些文章高手、写作达人,哪个不是默默写了多年烂文章,才熬到今天的?如果你现在一出手就是水平极高的文章,对于别人公平吗?

写作没有捷径,就是多写多练,多向高手学习。看看别人是如何兴文布局的,看看别人是如何积累素材的,看看别人都是如花看书写作学习的,多和高手链接,你自然也可以成为高手。



任何事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认清现实,准确定位,找到自己的行动计划,每天日拱一卒,每天进步一点点。写作也是如此,不要一上来见想着写多么好的文章,接受现状,找准自己的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作家杨文华


写作没有逻辑机构,有几种解决办法——

1、尝试投稿,并建立自己的平台。当你的作品必须要适应市场,拿到市场上去卖,去赚钱的时候,你就会慢慢总结写作的方法论。


2、用笔写下这篇文章或者回答的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收尾,所有的商业文案都是有规律可循,也是有套路的。
3、对照写作理论书籍,反复修改,并琢磨里面的方法论。


下面分享我的一段故事和经历。


让记得开始真正领悟和学习是在做文案策划的时候——2018年,我接了一个香水文案的订单,那个时候老板跟我讲,他说文案有文案的逻辑和套路,脑子里要理清思路,千万不能乱,于是我就按照他的方法把每一篇文案都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拆解。


新媒体写作也是一样,首先就是要学会拆解一个领域的文章,比如说你可以专门花个时间拆解十点多读书、有书上面的文章。


根据你自己所要想写的文章类型,择优筛选范文,然后一一研究。


你要写职场类的文章,你就去拆解10篇职场类型的文章;
你要写情感类型的,就尝试拆解10篇情感类型的文章;
写热点类型的,就每天注意搜集热点信息,然后迅速出稿。


记得葛红兵《成为作家》的课程里面讲到写小说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模仿。


从词语到词语,从句式到句式的模仿,再到段落与段落。后来我发现这个方法几乎可以应用到所有的写作领域。


不管是文学写作、还是软文,新媒体写作,还是文案策划,都是可以运用这个套路的。

写文章,写回答总是感觉空洞无物,逻辑不够清晰,流水账,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困难,但是当你慢慢琢磨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其实是并没有那么难。


素衣姑娘


对于写作而言,其实很多人都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内容空洞、逻辑不够清晰、流水账”等等,这些现象都很正常,这只是写作刚开始必须经历的现象。

我们在平常训练过程中有几种写作训练的方法,在这里程老师给大家分享下:

一、常见的写作步骤

1、确定好主题,文章框架、补充素材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我们在确定好主题后,先列出文章的大体框架,然后再根据自己平时准备的素材情况进行填充。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中心主题比较明确,而且素材相对完善的情况。

在确立好中心主题后,在构建框架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现有的素材和准备搜集的素材难度和丰裕度,避免因为论据没有充足的素材支撑导致半途而废。


2、根据素材,确立主题、框架

这种写作步骤一般适用于材料类的文章,比如我们最近经常看到有些人不顾疫情期间的相关管理措施,强行冲卡或者与社区的防疫人员产生冲突的事情。

我们首先要对素材表达的内容进行分解,从而找出我们需要切入的点,比如:

  • 疫情期间,我们不仅要保护自己安全,更要杜绝不安全因素;

  • 权力并非你肆意妄为的倚仗;

当我们确立好写作主旨之后,就需要根据确立好我们的写作框架,并且需要寻找同类型的素材将我们所要表达的主旨提供有效支持,让整篇文章显得更加丰满。

二、日常训练

我们日常接触的写作大多是以上两种方式,命题式的文章和材料文章基本上各自参半,对于孩子在考试中的作文题目,也大多属于这两种。所以,在写作思路和训练方法上存在很多共同之处。

这两种写作步骤或者说命题方式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素材,这也是大部分人在写作过程中头痛不已的问题。在日常训练中如何做好素材搜集和写作训练呢?

1、素材收集

以全脑开发程老师日常的写作训练为例:

我在日常写作的时候,主要有四个方向:亲子教育、学习方法、写作训练及全脑训练。这四个方向各自的素材收集方式和渠道都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集并分类存放。

比如亲子教育方面,我们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搜集:

  • 明星养育孩子的相关案例(正面或者反面均可)?

  • 名人名言之类的素材,或者是一些正面或者反面的案例,将这些案例搜集的时候顺便再写上一些自我的心得体会,小的练笔有助于整理好自己的思路


2、对好文进行拆分

阅读好的文章也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途径。在日常阅读过程中,我们对一些比较好的文章进行结构分析,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和写作训练方式。

除了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之外,我们也可以将文章中比较好的字句或者名人名言进行收集。

3、多多阅读

多阅读一些和自己写作方向关联度比较大的书籍,提升自己的认知层级,丰富专业知识。

比如全脑开发程老师经常会写一些大脑开发或者大脑养育的文章,那么就要多多阅读和这些内容相关的书籍。比如《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尺度》、《认知天性》以及一些涉及认知神经科学、大脑的运作原理、思维处理这一类的书籍就是我必须要读的。甚至包括一些关于记忆、认知、情绪的产生及控制方面的书籍也是阅读的一部分。

通过这类书籍的阅读学习,对大脑的运作机理及其他方面进行充分了解,充实自己的写作资料库,让自己在写作或者讲课过程中的案例更加翔实、权威是非常有帮助,而且还可以让自己的思维逻辑更加严密、科学、有效,从而增加说服力。

4、组队训练、及有意识的思维训练

人都有一定的惰性,当惰性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抵抗能力是比较弱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进行有意识的思维训练,尤其是需要组队进行训练。我们可以三五个人一组,人数不必太多,但是参与的人之间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尤其是要爱好思考或者写作之类。

去年我们曾经组织过这样一个活动——一分钟快速思维训练。

每天用一分钟的时间,将你看书的心得、日常经历事情的感想用一分钟的语音快速说出来,并且中间不允许有磕绊现象,而且语义表达要相对比较完整。如果没有达标,要给大家发红包。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运转速度必须要快,嘴巴的速度也必须快,同时时间控制能力也要足够的好。我们在快要到时间的时候如果你还没有说完或者你的意思还没有表达万丈,你就需要快速结束你的话题而不显得突兀,如果你快要表达完整的时候,时间还早,你就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语速,在整个过程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通过这个训练,每个人的快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有充分的提升。尤其是对于经常讲课或者经常进行快速讲话的人意义非常大,我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快速训练,达到我们嘴巴和大脑的同步运转。

三、端正心态、勤奋训练

写作历来都不轻松,尤其是要写出好的文章,有时候可能要改好几遍才可以成文,甚至有时需要全盘推倒重新来过。

海明威曾经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

初稿写得差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便是像海明威这样的大作家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端正心态,不要怕改,要知道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我们大可不必要求自己写到3000字或者多少字以上,而应该着重于文章框架的构建和针对某一单项(人物描写、状物描写)进行充分的练笔。


四、结束语

荀子在《劝学》一文中有云: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有的成绩都来自一步步稳扎稳打的训练,正如所有的鸿篇巨著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一样。

只要有拥有良好的心态,笔耕不辍的精神还有正确的训练方法,写作水平提升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全脑开发程老师:教育培训行业的一名老兵,主做全脑开发师资培训,零秒思维写作师资培训和家庭教育指导,期待与更多的朋友一同交流。

全脑开发程老师


文章大体分为两类:论文,纪叙文。

论说文:这次疫情中大家说"社会主义好″。这就是它的中心论点,到底好不好就得事实来证明,这铁证如山的事实,就是论据。论据说服力强,论点就突出了。接着推理必须严紧有绪,最好的论据(事实)是群众的语言。

纪叙文还是请另一位网友来解答吧。欠妥处请指正。


坡泊215


关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想说以下两点:

第一,你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无论我们干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过程,“欲速则不达”。

写作也是如此。

假如你是一名写作新手,在我看来,刚开始你不要盲目去追求文章的质量,应该多写多练笔。

只要肯动笔,行动起来,即使现在写得空洞无物,逻辑不清,流水账也没关系,因为这是每一个写作者必经的一个阶段。

第二,要让“输入――思考――输出”形成一个闭环。

首先,“输入”是前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假如没有第一步大量的“输入”,后面写文章就无从谈起了。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积累,多阅读,让自己头脑中的“料”多起来。

其次是思考。

思考在写作中是很关键的,因为我们要把头脑中存储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对各种知识不断选择和甄别,从而挑选出对自己有用的。

最后是输出。“输出倒逼输入”,输出是一个反馈的环节。我们必须多写文章,多练自己的文笔和逻辑思维结构,才会使我们所掌握的知识真正落到实处,妙笔生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写文章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同时,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我相信,只要努力,只要坚持,你必将踏上一条属于自己的写作成功之旅!


兰蝶青竹


你说这个问题太大,简单的说,首先你要确定中心想(也叫立意),即你要说什么?要围绕要说什组织素材、论据、数据,依据、逻辑论点等等……这跟自己的知识量、阅历、观点、语音组织有很大关系!总之写文章是对自己综合知识量的体检和考验,如果自己学历、阅历、思考、观察,思维方式、思维模式、逻辑推理还够的话,写文章确实不容易!建议你多看多想多写多练一定会写出好文章的!僅供参考!




坡边草


选择中心??在外布几个点?串联进出对话?如疯痴小蜜蜂。[笑哭][笑哭][笑哭][祈祷][祈祷][祈祷]


无所谓76803


哪没法,那是由于你是用的意识在写,写作重在写感,感觉很重要,意识会压抑感觉的产生没啥办法,网络写手几百万九成都和你一样,


xynamjg


用心感悟!把灵魂融入实物中,把自己的感想写进去,就不显得那么呆板了


人生521521


不必勉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