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守軍”只是三條狗,戰果全靠蒙:二戰中三萬五千美軍vs三條狗


二戰有一場被人遺忘的神奇戰役:基斯卡島戰役。

基斯卡島(Kiska Island),位於阿留申群島的西部,屬於美國阿拉斯加州。這個彈丸大的火山島,天寒地凍,風大雨大,一棵像樣的植物都沒有,基本上屬於鳥不拉屎的地方,美國人在戰前只設立了一個簡易的氣象站。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這個島和另一所阿圖島被日本於1942年6月攻佔。說是攻佔,其實就是日軍大批登陸,打死了幾個留守的美國人,,插上了太陽旗。阿圖島和基斯卡島,也成了二戰中唯一被日本佔領的美國國土。

“守軍”只是三條狗,戰果全靠蒙:二戰中三萬五千美軍vs三條狗

  日本人的胃口很大,為了“給美國留下一個永久的傷疤”,在兩個島上部署了大批守備部隊:基斯卡島6000多人,阿圖島2000多人,並在島上修機場。不過,日本沒有美國人那樣的大型施工機械,修機場全靠人力,直到被美國人奪回後,兩個機場都未完工。

  自家國土被佔,美國人當然不服。1943年5月,美軍展開阿圖島戰役,多達守軍五倍的美國第7步兵師一萬多人,在強大艦隊支援下登陸作戰。

  島上的2630個日軍頑固異常,美軍原本計劃三天拿下的戰鬥,卻苦戰了三個星期,付出了巨大代價:549人陣亡,1148人負傷,2000人被嚴寒凍傷入院。日軍方面,指揮官山崎保代大佐在內的2602人全部死於“萬歲衝鋒”,只剩下28名受傷活著的被俘。

“守軍”只是三條狗,戰果全靠蒙:二戰中三萬五千美軍vs三條狗

  美軍指揮官、北太平洋艦隊司令金凱德倒吸一口涼氣:2000多守軍的阿圖島尚且如此,6000多守軍的基斯卡島豈不是更難打?他決定暫緩進攻基斯卡島,等更多援兵抵達,在此之前,先封鎖它。

  阿圖島是日軍二戰史上第一次全員“玉碎”,讓日本國內震驚萬分,加上幾個月前的瓜島戰役,日本陸軍已經付出了數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再也耗不起這種必敗之戰了。

  日本軍方決定:悄悄的撤退。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日軍先是派潛艇開到島邊,偷偷遠送走八百名病號,但不久被美軍發現,三艘潛艇被炸沉,日軍嚇得不敢再用潛艇冒險,決定改用水面艦艇。

“守軍”只是三條狗,戰果全靠蒙:二戰中三萬五千美軍vs三條狗

  一個日本海軍運氣最好的傢伙,被派來指揮這次大撤退。他叫木村昌福,大八字鬍是他最顯眼的標誌。

  木村的艦隊只是由輕型巡洋艦、驅逐艦、潛艇組成,沒有一個航空兵,所以根本不敢貿然進入美軍艦艇的封鎖範圍,他命令艦隊在周邊遊弋,自己拿個魚竿釣魚,他在等大霧。

 7月29日那天,阿留申群島起了大霧,木村開始行動了。乘美軍艦隊返航補給時,木村艦隊一小時不到就撤走了島上全部5200多日軍,為了輕裝逃跑,木村下令全體日軍將武器彈藥扔掉,大批的水雷被布在岸邊。8月1日,木村艦隊安全抵達日本本土,無一人傷亡。

  美軍並不知道日本人在自己眼皮底下全體開溜,接下來的三個星期,轟炸機、艦炮對空無一人的基斯卡島進行了狂轟濫炸,總計有106次航空轟炸和1次艦炮齊射。

“守軍”只是三條狗,戰果全靠蒙:二戰中三萬五千美軍vs三條狗

  終於炸得差不多了,8月15日,在100多艘戰艦的掩護下,35000名美加混編的士兵在基斯卡島登陸。心驚膽戰的盟軍以為會遭遇阿圖島一般的頑抗,個個心提到嗓子眼,稍有動靜就開火。

  登陸第一天,在大霧中美軍和加拿大軍發生誤會,雙方瘋狂互射,24名美軍和4名加拿大士兵被自己人打死,4名美軍被日本人埋的地雷炸死。

  登陸第三天,美軍遭受了最嚴重的損失:驅逐艦阿伯納·裡德號觸到一顆日軍水雷,遭到重創,71人炸死,一百多人受傷。

  直到亂了三天後,美軍才確認島上沒有一個日本兵,只找到了三條被日本人遺棄的雜種狗。一個美國大兵創作了一首《基斯卡島的故事》的歌,裡面寫道:“我們花了整整三天才發現,那裡只有三條狗而已。”

“守軍”只是三條狗,戰果全靠蒙:二戰中三萬五千美軍vs三條狗


  美軍在沒有一個守軍的島嶼,展開了強大的登陸戰,並造成了300人傷亡的慘重損失,這次混亂百出的行動被美軍自嘲為“史上最大的實戰登陸演習。”

  不過,這次戰役的兩個指揮官都升了官:日軍的木村,美軍的金凱德戰後都晉升為中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