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大姜催芽中长白毛是怎么了?

大儿子宫


长白毛就是有一小部分变质了也不能再继续使用。

大姜催芽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其产量、品质的高低,那么,如何做好大姜催芽呢?

一、催芽前的准备 主要是做好一掰二浸三晒的工作。

1.掰姜种:按照1斤姜种分5~6小块的原则进行均匀掰姜种,但注意每一小块上至少要保留1个完整的休眠芽,以备催芽之需。

2.浸姜种:把已掰好姜种放在筐内,分批分次进行浸种,可杀死姜种所携带的病原菌、根蛆及线虫,保证芽齐芽壮。

配制浸种液:在缸内用多宁800倍+海绿素600倍+禾丰钼600倍+阿维菌素800倍配制浸种液。其中,多宁为硫酸铜钙盐,对预防大姜根茎腐烂病(俗称烂脖子)、姜瘟病等根部病害效果突出。阿维菌素可杀灭姜种表面的根结线虫,即姜种上产生的“黑头”。海绿素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再配合禾丰钼,可促进芽齐芽壮、减少姜块膨大期裂口。

3.晒姜种:把其摊晾在日光下进行晒种。晒种后,挑选无病、肥大、色好、芽壮的姜种进行催芽。

二、催芽 重点做好催芽床的保温工作。以家中火炕(长3米、宽2米)作为催芽床,床底铺设麦秸作隔热层(厚8~10厘米),注意靠近炉火口处,温度易偏高,应加厚麦秸层(厚20厘米左右)。而三面墙壁,可用纸箱板或泡沫板进行隔热。然后,把姜种堆放在催芽床上,最外侧最好用泡沫板隔离,注意堆放不宜过高,以80~100厘米为宜。为达到姜种出芽的温度要求(25℃左右),除炉火加温外,可外加“一草一膜一被”的保温措施,即首先用干燥的麦秸覆盖在姜堆上,厚度约10厘米,接着再覆盖一层薄膜,最后覆盖一层棉被,便可进行催芽。但要注意,每隔10天左右,需把已被浸湿的麦秸(大姜催芽中会散发湿气,被麦秸所吸收)取出晾晒后再回填或更换新的麦秸。姜种经催芽30天左右后,待大部分姜种已露出花生仁大小的顶芽时,便可结束,最后,按姜芽大小分批播种。

三、注意事项:无论采用哪些方法催芽,关键要控制好催芽温度据试验,种姜在16度以上即可开始发芽,在20度以下发芽缓慢;如高于28度,虽然发芽较快,但姜芽往往徒长、瘦弱;在发芽过程中以保持22-25度较为适宜。因此,催芽期间,应按种姜发芽要求的适宜温产出管理。否则,如温度过低,出芽太慢,影响适时播种,但温度亦不可过高,尤其是阳畦催芽,晴天中午要特别注意温度变化,若温度太高,要适当通风降温。 





农民可乐乐


【庆双与三农同行】大姜催芽中长白毛是怎么了?──是被腐烂性的真菌侵害了,白毛是此病菌的菌丝体。

生姜品种较多,适应性强,产量高,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是大众化的调味品,尤其是正处在生长中的嫩姜更受人们的喜爱。笔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种植生姜,有多年栽培生姜的经历,现对题主的问题作以回答。

题主问大姜催芽时长白毛是怎么了,其实是催芽的大姜早在催芽之前就已经被病菌侵害了,只不过以前大姜在贮存时温度没有催芽时的温度高,病菌还在大姜体内繁殖生长,还没有长出大姜体外,而被人误认为大姜还是好姜的缘故。

●病原菌:从大姜体内长出的白毛是一种腐烂型的真菌,病菌种类不详。

●病菌侵染途径:此菌存在于土壤和贮存窖内,大姜在土地中生长到中后期,此菌就开始侵染姜体。到种姜收获后进入贮存窖内,此菌继续在姜体内生长繁殖。随着病菌的不断生长,受害严重的种姜在贮存窖内病菌就会从姜体内长出白白的菌丝,长达5一8厘米。

有些种姜在入贮存窖以前虽然是好的,但在贮存的过程中,分布在贮存窖内的病菌也会侵染健康的种姜。

●病菌侵染的适宜条件:在大姜贮存的过程中发现,此菌喜欢在较干燥的环境中生长,在贮存窖内越干燥发病越严重。在贮存窖内,湿度过低种姜失水也多,姜体表面灰白,更有利于病菌侵染。切开长白毛的姜体,肉眼可以看到断面的颜色水浸状,不鲜艳;用鼻子闻,则可以明显的闻到一股水霉臭的怪味。

而贮存窖内湿度在55%─65%时,种姜表面较湿润,也不失水,颜色鲜艳,不利于此菌的侵染,贮存的种姜完好,很少有被侵染的种姜。

●大姜在催芽时长白毛:在用已经被此病菌侵染的种姜进行催芽,由于催芽的环境温度高,而湿度偏低,有利于姜体内的病菌迅速生长繁殖,从而很快从姜体内长出白毛,则此病菌的菌丝体。

●大姜长白毛的解决办法

○在大姜进入贮存窖内之前,要对种姜严格挑选,尽量不把带病的大姜作种入窖贮存,从源头上减少病姜的几率。

○在大姜入窖贮存之前,将贮存窖清理干净,用10%的石灰清液对窖内全部泼洒,既可增加窖内的湿度,又可创造碱性的环境,不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由于窖内湿度达标,大姜姜体不失水分,不利于病菌的侵染,而且颜色也鲜艳。

○在大姜催芽时,掰开种姜,如果掰姜的声音清脆,而且断面颜色鲜艳无异样,则基本可以断定是好姜,没有被病菌侵染;如果在掰姜时的声音沙哑,而且断面颜色也不符合此品种的形态,用鼻子闻有淡淡的水臭味,则表明种姜已被病菌侵染,不能再做种栽培,要坚决剔除不用。

○在大姜栽种时,可用杀菌剂代森锰锌加福美双混合稀释后,将种姜放进药液中浸泡半个小时,对病菌的防治也有明显的效果。


庆双


表面起白毛是坏了,不可以吃了。看生姜是不是坏了,可以刮去皮看看,肉黄而鲜就没有坏,软了,起白毛了最好不要用了。 生姜在腐烂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其中有一种 有毒 物质——黄樟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它可使肝细胞变性,即使摄人量不多,也足以使肝细胞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害。因此,腐烂生姜应该丢弃,不得食用。 另外,为了使鲜姜不易腐烂或干缩,可在旧脸盆或花盆里放半湿不干的沙子,然后把鲜姜埋在沙子里面,并经常向沙子上洒点水。洒水不可过勤,也不可过少。

晒姜、困姜过程中和催芽前应选取姜块肥大、色泽鲜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姜块,然后进行催芽,又叫“熏姜”。种姜在16℃以上便可发芽,但发芽速度极慢,发芽期很长,经处理60天,幼芽才长到1厘米左右;16~20℃,发芽速度仍较缓慢;22~25℃,发芽速度较适宜,幼芽亦较肥壮,一般经25天左右,幼芽便可长达1.5~1.8厘米,粗1~1.4厘米,符合播种要求。22~25℃为生姜幼芽生长的适宜温度,而在高温条件下,发芽速度很快,但幼芽不健壮。

如在29~30℃条件下,仅经10天左右,芽长便达到1.5~2厘米,发芽虽快,但幼芽瘦弱。从以上生姜种姜对温度的要求来看,要搞好生姜生产,必须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催好芽。催芽可促使种姜幼芽快速萌发,使种植后出苗快而整齐。我国南方温暖地区,种姜出窖后,多已现芽,可不经催芽即可播种。而多数地区春季仍低温多雨,因而应该进行催芽。生姜催芽方法有:

(1)室内催芽池催芽法:在室内用砖砌一长方形催芽池,高80厘米,长、宽依姜种多少而定。先在池底及四周铺一层10厘米厚的事先晒过的麦穰,再铺上3~4层草纸,选晴暖天气在最后次晒姜后,趁姜体温度高,将种姜层层平放于池内。堆放厚度不超过50~60厘米,10小时姜种散热后盖池,盖池时先在上部盖10厘米厚干草,再盖棉被或棉毯保温。

保持池温20~25℃,经20~30天,幼芽0.5~1.5厘米时,即可播种也可将种姜装于席篓、竹筐等容器内,四周及底部垫塑料薄膜和3~5层草纸,将晒好的姜种放于其中,排好之后,将口封严,然后在室内生火,保持20~25℃的温度。经25天左右,幼芽可长至0.5~1.5厘米。

(2)室外催芽法: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建一催芽池,催芽池有地上式、半地下式2种。地上式是在地面以上垒一个四周墙高80厘米的池子;半地下式是在地面下挖25~30厘米,地上垒50~55厘米高的墙,其余同地上式,长、宽依种姜多少而定。放姜种前,将干净无霉烂的麦穰暴晒1天,铺于池底10~15厘米厚(若姜块干燥,可在麦穰上洒适量温水调湿),然后将姜种层层放好,随放姜随在四周塞上5~10厘米厚的麦穰。姜种放好以后,再在上面盖5~10厘米厚的麦穰,顶部用麦穰泥封住。

也可不垒池子,将姜种堆放于背风向阳处,四周盖千草,再用干草泥封住。为了便于调节温度,可在建催芽池前,先建一火炕,火炕上部再建催芽池,催芽池四角均有烟囱与火炕的烧火灶相通,以利调节温度。该催芽方法,堆放姜种厚度一般不应超过60厘米,否则往往因透气不良致使上、下层温差大,使姜芽萌发不均,甚至在湿度大时还会引起烂种。为了增加催芽池内部的透气性,可根据姜种多少及池的大小,在池内姜堆上部留一个直径15~20厘米的通气孔,孔中竖插几把高粱或玉米等作物秸秆,使其伸出顶部。经20~25天即可使芽长到1厘米左右。

(3)席篓、竹筐催芽法:在席篓、竹筐等容器内四周及底部垫3~5层草纸,将晒好的姜种平放其中,排好后将口封严,然后在厨房里用木棍搭成架子,架高2.2~2.5米,把篓、筐放置其上,利用每天生火烧饭时产生的热气提高温度进行催芽。此法在山东省常用。

(4)深洞催芽法:可选地势高、土层深厚的山边挖洞贮姜,种姜贮藏期间即可发芽。用竹篓装好姜放入洞内,密封涧口,4月下旬开洞取姜,此法在湖南省山区常用。

(5)大棚或温室催芽法:在竹筐或纸箱底部垫一层5~10厘米厚的麦秆或草纸,将晒好的姜放入,厚度30~35厘米,上部盖一层麦秆或草苦,将竹筐或纸箱放入大棚或温室内即可,控制棚室温度20~25℃。此法可缩短催芽时间3~5天。

(6)阳畦及温室催芽法:在避风向阳处建深60厘米、宽150厘米的阳畦,底部及四周铺10厘米厚干草,将晒好的种姜放入厚30~35厘米为宜,姜块上盖15厘米厚干草,最后盖草苫,有条件的还可在阳畦内铺地热线加温,保持畦温20~25℃。阳畦催芽法姜种摆放薄,内部通气好,温度也较易控制,因而催芽时间可缩短3~5天。

在有温室的地方,可利用温室进行催芽,即先在竹筐或纸箱内铺垫一层厚5~10厘米的干草,将晒好的姜种盛放其中,顶上再盖一层干草,将竹筐或纸箱放入温室中,可在筐顶再盖草苫保温,并保持黑暗状态。不论釆用哪种催芽方法,在催芽过程中,除控制好催芽温度20~25℃,不可过低或过高外,在保证透气的条件下,尽量增加覆盖物厚度,减少水分蒸发,注意保湿。同时,催芽也应适度,幼芽适度标准为芽长0.5~1.0厘米。











农村巧姐


大姜催芽中长白毛?

首先要注意姜在催芽之前的选种、温度等一系列做法是否正确。

1、姜种的催芽前处理:

选择持续晴好天气晾晒,晾晒的目的不仅是利用阳光杀菌,最主要的是利用阳光温度激活姜块的生物酶,使姜块从储存空间的休眠状态进入萌芽状态,晾晒时气温要在16℃以上。

2、姜种晾晒程度:通过晾晒姜种提高姜块体温,增强了姜块植物酶的活性,促进内部养分流动,从而加快出芽速度,晾晒减少了姜块表皮水分和姜块表层自由水含量,防止了催芽过程中的霉烂现象,必须注意的是,姜种不可晾晒过度!以姜块表皮发白为宜!

3、在大姜困姜过程中,温度也就10度左右,但是就有小部分姜长白毛,而且是在掰过的姜的断面处。

4、还有就是在大姜刚刚开始催芽过程中的前3天里,长白毛想象特别严重,有70%的姜在断面和顶头都长白毛,白毛似棉絮状

5、生姜催芽要选择在生姜播种前20-30天为宜,根据播种量,(山东地区一般每亩有效播种量450kg左右,)选择一个合适相对封闭空间,空间内尽量不能有光线进入,催芽空间要提前2-3天加温除潮,然后用塑料篓或者其他容器盛放,放置离地面50CM处,进行加温催芽。

6、第一天至第十天催芽空间温度以28-32℃为宜,夜间以20-22℃为宜,第10-20天,白天温度以22-28℃为宜,夜间以20-23℃为宜,第20-30天白天温度以18-22℃为宜,夜间尽量始终保持20℃。经过精心催芽,待大部分姜种露出花生仁大小顶芽,催芽即可结束。

7、特别注意:空间催芽空间内氧气充足利于生姜开始发芽及生长,保证姜芽健壮。

8、根据你的具体环境问题,可以看看温度及氧气。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瓜农老刘


提到大姜很多人肯定是熟悉的,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生姜,现在生姜的品种还比较多,那种老一点的生姜可以当作配菜来吃,平时我们吃的很多菜里面都需要用到生姜的,因为生姜是可以用来帮助去腥的。另外像嫩的小生姜可以腌制起来,这样就能够当作小菜来吃了,早上喝粥的时候吃也不错,不仅是口感好同时也是有营养的,生姜还可以帮助驱寒气。

大姜的种植是通过播种的方式来完成的,但是催芽可是很关键的,必须要经过催芽才可以保证大姜的正常生长。但是很多的新手并不懂催芽的方法,其实大姜的催芽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第一种就是阳畦催芽法,要先挖一个阳畦,尺寸可是要把握好的,最好是宽度在15米,深度是在0.6米,底部还需要铺上一层干的稻草,这些都准备好了之后再将大姜的种子放进去,大概堆高成30厘米的厚度就可以了。然后再用地膜给盖好,在晚上冷的时候再铺上一层稻草,这样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成功的催芽了。

第二种方法就是蒸笼堆砌法,这个是需要准备火炕的,很多农村地区都是有这样的火炕,要将大姜种子都堆积在火炕上面,堆积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

第三种方法就是温室催芽的方法,这个方法使用的是最多的,同时也是成功率最高的。要先在温室里面准备一个干的稻草,然后将生姜放在温室的稻草上面,温室的里面的温度也是一定要控制好的,温度最好是控制到20到23度左右,大概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催芽成功了。

其实在催芽之前还需要先选种,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种子才可以,大姜的种植时间一般是在三月份,要是选择了合适的种子,这个时候种植是最关键的。姜块要选择肥大的,然后表皮看起来也是有光泽的,质地一定要坚硬不能是软化的,最关键的是没有虫害的生姜才可以。然后就是晒种,但是要先将生姜给掰开,掰开了之后才可以晒种,这样可以晒死上面的细菌,同时还可以有利于生姜的出芽。在晒生姜的时候最好是摊开的薄一点,这样在晒种的时候可以更加容易翻动,晒种的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催芽的环节了,至于催芽的方法上面已经提到了,不管怎么说做这些准备都是为了帮助催芽成功。

个人认为大姜的种植还是挺难的,但是催芽的这个环节肯定是不能忽视的,要是忽视了这个环节会直接影响到出芽率的,结果大姜的产量也是会直接受到影响,所以说大姜的种植需要足够的经验和知识。可以在种植之前先去学习,尤其是一些大的种植户,采取的是大棚的种植,因此一定需要专业的种植经验才可以,只有做足了准备才可以帮助种植成功。






周游世界的鱼


水份大,温度适中


远程控制 环境控制系统 粥料器


温度没有控制好,捂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