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图说清史:嘉庆朝黑龙江将军观明节俭爱民调任时官民为其建生祠


在观明担任黑龙江将军的任期内,黑龙江地区的天灾人祸不断。自嘉庆七年(1802年)始,连年遭受水灾。

图说清史:嘉庆朝黑龙江将军观明节俭爱民调任时官民为其建生祠

▲嘉庆皇帝朝服画像。

在观明将军来黑龙江任职时的前一年,黑龙江将军辖地就已经遭灾了,百姓因灾而困苦。

图说清史:嘉庆朝黑龙江将军观明节俭爱民调任时官民为其建生祠

▲清代疆域地图。

嘉庆十一年(1806),齐齐哈尔城内突发大火,副都统住宅及附近店肆均被焚烧,木城东南面也被烧成灰烬。

图说清史:嘉庆朝黑龙江将军观明节俭爱民调任时官民为其建生祠

▲黑龙江将军辖地地图。

嘉庆十二年(1807年),齐齐哈尔又逢大旱,久久不雨,百姓“掘食草根,或以盐米一撮煮野菜为美食”。

图说清史:嘉庆朝黑龙江将军观明节俭爱民调任时官民为其建生祠

▲齐齐哈尔八旗驻防城示意图。

嘉庆十四年(1809年),城西北遇冰雹轰击,“小如胡桃、大如茄,田苗尽死”……。

在众多灾难面前,观明并不像当时很多地方的朝廷封疆大吏们一样讳于向朝廷报告,而是曾多次及时如实向清廷奏报灾情。因而,清廷于嘉庆八年(1803年)、十年(1805年)两次下令减免歉收官庄应交的额粮,并贷给黑龙江、墨尔根、齐齐哈尔、布特哈百姓口粮,缓解了灾情,稳定了边疆局势。

图说清史:嘉庆朝黑龙江将军观明节俭爱民调任时官民为其建生祠

▲清代齐齐哈尔位置地图。

观明注重节俭,不喜奢华,爱护八旗子弟和当地居民是出了名的。他对普通人仁义,但对高级官员的奢靡之风,却管理很严。

曾经有一名八旗佐领乘坐着价值100两白银的豪华“太平车”行走于市,恰被观明撞见,观明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怒斥佐领所为。这名佐领只好谢罪,并将车藏起来不敢再用,才算了事。

在观明到任黑龙江将军之前,黑龙江曾设有名为“官网”的打鱼制度,差役由驻防八旗官员负责,司网者往往中饱私囊,受累的其实是渔民。观明任职黑龙江将军期间,未曾起用过一次渔网,久而成习,这项差役便实际上被废止了。

图说清史:嘉庆朝黑龙江将军观明节俭爱民调任时官民为其建生祠

▲黑龙江将军府照片,拍摄于20世纪初。

嘉庆十一年(1806年),清廷颁布了《免死改遣罪犯分别减释条例》。《条例》中规定:除重案犯外,其余流人,不论给披甲人为奴,还是充当苦差者,只要在戍所安分守法10年,或者在戍所未满15年,但已70岁的,也准予释归。这一《条例》的发布,其实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有将军观明的疏奏之功。由此可见观明虽为满族高级将领,但却有一颗仁爱之心。待《条例》甫一颁布,观明便命属下迅速将黑龙江流人情况整理上报,因此使得有近400多名流人得以尽快解除流放,回归故土,落叶归根。

对朝廷认定的犯人流放边疆,对流人进行管理是古代罪犯管理的一种方式。

清代的流人管理制度和实施,经过顺治到乾隆的百年实践,逐步形成了严密的制度和律法,成为古代流人管理的最为森严时期。因齐齐哈尔是清代继沈阳、宁古塔之后极为重要的流人发遣目的地,清代中后期的许多流人政策,都是根据齐齐哈尔的案例制定的。因此,观明的疏奏也解放了一大批其他地方的流人。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些观明将军都做的很好。观明造福百姓的事例还有很多,均记载于西清撰写的《黑龙江外记》一书之中。

图说清史:嘉庆朝黑龙江将军观明节俭爱民调任时官民为其建生祠

▲影印出版的西清著《黑龙江外记》封面书影。

嘉庆十四年(1809年),观明调任乌里雅苏台将军。临行之日,齐齐哈尔的“商贩、流戍哭送南门外,强留其靴及佩囊、射韘(音射,班指)为建生祠,而庋藏遗物于祠中。”


图说清史:嘉庆朝黑龙江将军观明节俭爱民调任时官民为其建生祠

▲齐齐哈尔南门迎恩门照片,拍摄于20世纪初年。

就此社会反响而论,西清认为,观明做到了“清节不朽”,与另外两位黑龙江将军绰勒多、傅玉可称“并堪千古”。

在76任黑龙江将军中,除观明外,还流传着另外几任黑龙江将军的事迹,如绰勒多爱民如子、傅玉禁赌、永琨办学、果多欢还账、德英催饷、恭镗开矿、恩泽剿匪、达桂创设银行等故事。

图说清史:嘉庆朝黑龙江将军观明节俭爱民调任时官民为其建生祠

▲复建的黑龙江将军府大门。

书写到这里,笔者十分佩服西清,若不是他有心,这些清代八旗武将的为官美德,恐怕大多会被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不为后人所知,而他能够有心记录下来,则可为后人崇善之榜样。

图说清史:嘉庆朝黑龙江将军观明节俭爱民调任时官民为其建生祠

▲齐齐哈尔城城门照片,拍摄于20世纪初年。

西清之举,同样为一种善,且善莫大焉!

图说清史:嘉庆朝黑龙江将军观明节俭爱民调任时官民为其建生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