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总是见不得别人好的那类人,是不是成长环境自卑造成长大后的心理扭曲?

香草吧噗123


在放学路上,有一个衣服破旧的孩子,与一对接送孩子回家的母子偶遇,远远地就看见那个孩子低着头恶狠狠地盯着有母亲陪伴的孩子,在他们并肩穿过的时候,那个衣服破旧的孩子故意用手以自然走路挥动手臂的状态,打了有母亲陪护接送的孩子。

一样同龄的孩子,一个有母亲陪护,一个没有母亲陪护。一个衣服干净看起来照顾周全,一个衣服破旧看起来没人打理。在他们的内心是否会产生不一样的涟漪?

一定会有。

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有两方面的影响:

1. 先天性行为:比如本能性行为,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

2. 后天学习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等建立起来的行为。

一个孩子假如说出于本性遗传而自然攻击另一个资源丰富的孩子,那不是常理;

更应该为:一个孩子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建立起来嫉妒另一个孩子的行为。

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学习是简单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他曾说过: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任何我想要的人。他通过将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学习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人的遗传,其他的行为都是通过(S-R)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形成的。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既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通过学习消除。

也就是说,总是见不得别人好的那类人,可能是因为成长环境中的因素而导致不良行为和不健康的心理。通过环境中的刺激产生,学习获得。

当个体面临挫折和冲突的紧张环境时,为了摆脱烦恼,而不自觉地产生一套以恢复心理平衡和稳定的适应方式,那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它存在正向意义和负向意义。


“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就是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因自己的能力而不够时,就加以贬低和打击。

比如:自己的体育不够好的人,看见同学的体育好,就会说对方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看见别人成家立业,而自己什么都没有,一旦看到别人有一点不好,就会说:“我早就猜到了,他这种人......”

总是见不得别人好的那类人,可能从内心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会用防御机制去满足自己的心理。他们可能从心里觉得:你看他倒霉了,活该,他终于不如我了。而一旦别人成功,会从心里觉得:他一定是走了歪门邪道,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才有了今天。酸葡萄心理到处显现。

我是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萤火虫老师,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春泥92373


这问题本身提的就有味道,“总见不得别人好的人……”这话里就带有的主观的定义在里面了。我们自己的感觉感受总有自己经验的五味陈杂,当论断他人的时候基本就是一种否定的投射了。

至于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其特点也是人的共性,每个人本能的需求都有期待与被期待,爱与被爱,信任与被信任等等,当他人得到了所期待的而我们没得到,失落之心又存在的可能,当他人被认可了、被信任了,而我们似乎被忽视了,难言的苦衷可以理解。当他人付出了爱,恰恰与被爱合拍,这就是人间一大美事,而我们恰恰情感缺失不得弥补,心中的酸楚不言而喻。为什么他人久旱逢甘雨、金榜题名时。而我们总是他乡无知己,情感失丧至。这样的内在失衡感没有修养是难以承受的。为了平衡自己就会口出风凉话或口出恶言,其根源也不过就是自我保护罢了。有些人的人格缺陷又不自修,难免口无遮拦,这在正常心理健康人的眼里不过一笑莞尔。可是如果我们是一个言行及其在意他人眼光的,这就成了刺骨的寒意,因而感觉到那些见不得别人好的人的一眉一眼、一言一行都是针对我们的,这就给心理不健康埋下了隐患或我们本来心理就亚健康状态。

在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才组成了万紫千红,倘若这个世界都是君子,哪还有什么趣味哪?倘若这个世界都是良人,那地球就是天堂了。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身上,允许他人有他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就是大善了。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也无法改变他人,但我们有办法提升自己。您说哪?月亮尚且有圆有缺,何况人乎?

祝您中秋快乐!






险峰心理生活


要看你的好是用什么方式成就的,像袁隆平,我很少听到他的负面评论,反而那些商业领袖,喷的很多。巧取豪夺,終不是长久之计,人生的有限,时间很少,且行且珍惜。


龙猫155032280


还真遇见过见不得人好的!可能是攀比心太重了吧!你不跟人家比,人家跟你比!所以就会见不得别人好!生怕别人混的比他好!说到底还是攀比心太重了!心态不好!


观沧海191


不要总是去思考别人这些。

多把时间精力放在应该做的事情上。

多做事多思考少评价。

没有谁的想法和思维方式是标准答案,多挣钱总是对的。


积极阳光小啾啾


嫉妒是人的天性,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罢了。当然嫉妒程度的大小也肯定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因为人性当中还有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喜欢攀比,别人比他好了自然会暗淡他的光彩,所以打心眼里就不希望别人比自己好。

就好比我身边甲乙两个哥们,有年春节哥俩一块喝酒,因为甲当时玩两部大货车发财挺牛逼,于是酒后寒碜乙,说人家天生没出息,再干二十年也赶不上他。结果乙自尊受损,当场掀了桌子,哥俩从此两年多没有往来。然后突然一天,甲亲自驾车拉货与人撞车了,且罪责在他,结果一下撞死了两个人不算,他自己的车也撞扁了,还搭上了一条腿。不用多说,这下就基本倾家荡产了。可是也就在甲还躺在医院的时候,乙就幸灾乐祸去了,进病房口头上表示惋惜,临走还打着兄弟情分的口号给留下一千块钱。然后按他酒后吐真言的说法,这钱花的舒心,痛快。

瞧瞧,这就是人性的真实一面。乙有错吗?肯定没有。


写作者火娃


不可一概而论、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比如现实互利网上争强好胜的马云女魔兽天蝎狗🐶🐶,他她们为名利双收,羡慕嫉妒恨,见不得他她们姑奶奶好。无端打压他她们姑奶奶。相反,他她们姑奶奶诚心为他她们做了好事,他她们还要反咬我一口,说什么见不得他她们好等,侮辱我诽谤我的不正当言论。我当然得理|不饶人,揭穿他们的黑恶丑陋嘴脸,让他们臭名远扬,遗臭万年。


吴振革


您好!

总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和成长环境有关,比如父母经常拿优秀的孩子和自己的比较,久而久之就会使这个人产生攀比心理。而总是拿优秀的人和自己比较,来批评自己,这样就会形成嫉妒心理。而您所说的总是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应该就是由于从小的成长环境当中父母总是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较,所导致的一种嫉妒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