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魏蜀吳三國能壓制周邊少數民族,三家歸晉之後,晉朝反倒被其騷擾

小編認為,晉朝之所以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羸弱不堪,主要有兩個原因:

分封諸侯王

曹魏政權由於孤立不封,從而在司馬懿奪權的過程中沒有人能夠出來抗衡。鑑於此,晉朝大肆分封諸侯王,這些諸侯王都是有實權的,可以在自己的國家養軍隊、鑄錢、自由任用官吏,簡直就是一個獨立的王國。這就使得晉朝的中央朝廷事實上只是一些國家的“盟主”,晉朝與其他諸侯王是平級關係,而非上下關係。不僅如此,晉朝的開國君主司馬炎還給予這些諸侯王朝廷的實際官職來確保他們的權力。

魏蜀吳三國能壓制周邊少數民族,三家歸晉之後,晉朝反倒被其騷擾

世家大族把控朝堂

但若是僅僅只是諸侯王把控朝堂,能有賢臣良將輔佐晉朝中央朝廷,收拾這些諸侯王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情。前期有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期有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都是有賢臣良將輔佐的緣故。但對晉朝而言,晉朝的朝政大卻權完完全全就是被一些貴族把持著。

魏蜀吳三國能壓制周邊少數民族,三家歸晉之後,晉朝反倒被其騷擾


察舉制的形成

關於這些貴族的形成,可能要從漢朝開始說起。

中國的人才選拔制度開始並不那麼完善,在三皇五帝乃至後來的夏商周時期,中國的人才選拔制度完完全全就是看父親是官,然後兒子是官,孫子是官,此後官位一直下傳,底層人才無法上位統治階級;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生存,必須變法圖強,為此招賢。

秦國商鞅變法,專門設置軍功爵,立天下為二十四等爵位,每立一些軍功可晉級一等,平民最高可上升至第八等,於是乎底層人才漸漸有了上升渠道。

魏蜀吳三國能壓制周邊少數民族,三家歸晉之後,晉朝反倒被其騷擾

可是秦統一天下之後,天下無戰事,軍功爵不能施行,劉邦取得秦朝天下之後,承接了秦朝大多數制度,但將秦朝的軍功爵制度改為察舉制。

“察”和“舉”是兩個獨立的詞語,所謂“察”就是中央派人去地方考察,發現地方底層老百姓人才;所謂“舉”就是地方向中央推薦人才。

魏蜀吳三國能壓制周邊少數民族,三家歸晉之後,晉朝反倒被其騷擾

察舉制的弊端

這樣的制度當然比秦朝的軍功爵制度更加先進,但是卻為後期權貴家族的形成埋下了禍根。

當國家出現賢明君主的時候,察舉制能較好的運行,可是當國家出現昏君的時候,卻給了地方官員大員極大的自我發揮的空間。西漢開始幾人皇帝:劉邦、劉盈(呂后)、劉恆、劉啟、劉徹、劉弗陵(霍光)、劉詢,這些都是好皇帝,但從此之後連著出了幾代昏君,致使察舉制不能正常施行。

魏蜀吳三國能壓制周邊少數民族,三家歸晉之後,晉朝反倒被其騷擾


權力私相授受

漢代規定,本地人不能再本地做官。比如,東海郡人不可以在沙東做官,必須在別的地方做官,如交趾郡,那麼他想朝廷舉薦的人才也是交趾郡人氏。看似毫無破綻,其實漏洞百出。比如,東海郡人在交趾郡做官的時候可以舉薦一個在東海郡做官的交趾郡人氏的親族;而對應的,交趾郡人氏在東海郡在舉薦一個我的親族。正如東漢末年世人曾言:舉孝廉,父別居;舉秀才,不識書。如此這般,形成了權力的私相授受,漸漸的就形成了一個個貴族,通常稱之為世家大族。

魏蜀吳三國能壓制周邊少數民族,三家歸晉之後,晉朝反倒被其騷擾

曹操的唯才是舉

到三國時期,曹操開創曹魏政權,卻是寒族出身,所為“寒族”也是地主階級,但是“寒族”近一兩代人興起,而真正所謂的“世家大族”是已經興起了數百年了。因此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權貴對曹魏政權懷揣著一種紅蔑視的態度,鑑於此,三國時期的曹操推行“唯才是舉”,來與世家大族進行對抗。

魏蜀吳三國能壓制周邊少數民族,三家歸晉之後,晉朝反倒被其騷擾

九品官人法

魏文帝曹丕即位之後,頒佈九品官人法,就是以法律的形式承認這些世家大族的地位。

世家大族最終形成

這些世家大族盤踞中央王朝近千年之久,筆者之前些了一個關於世家大族的微頭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相關鏈接我也已經附在文末。

這些世家大族始終盤踞在中原王朝的權力中心,使得底層人才沒有上升渠道,天下大亂自是必然。底層人才在中原地區沒有晉升空間,於是紛紛投向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來對抗中原,這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前秦丞相王猛。

魏蜀吳三國能壓制周邊少數民族,三家歸晉之後,晉朝反倒被其騷擾


晉朝最終成為色厲內荏的大一統王朝

這是由於這些世家大族始終佔據了統治階級上層地位,底層人才大量離去,使得晉朝這個中原王朝失去了對周邊少數民族的威懾,慢慢變得色厲內荏。要知道,漢王朝對周邊少數民族一直是持高壓態勢的。就是漢王朝分裂為魏、蜀、吳三個國家,對周邊少數民族依舊是成高壓態勢的!但是在晉朝,胡人大肆南侵,有了五胡亂華的人間慘劇。

喜歡的話就關注我吧,我會陸續講述這一時期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