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乾隆皇帝对中华民族有何贡献?

史海深处


乾隆帝曾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说的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当然现在辩证的来看乾隆在位六十年所作所为,他确有维护统一,编撰典籍,修缮园林等贡献,但综合来看可以用“功过参半”来评价吧(个人看法)。

平定边疆,勘定反叛,维护统一。清朝领土也达到了顶峰,也奠定了近代中国领土的基础。我认为这是他对于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以下是他为维护统一所做的部分事情。


收复新疆

新疆早在汉代就以成为中国领土,后代王朝如唐朝也在西域进行经验,但随着中原王朝衰败,忙于征战中原。西域在中原王朝版图上消失了近千年,即使是元,明也只是对其部分进行过统治。

清初,厄鲁特部蒙古在西域建立准噶尔政权,曾经盛极一时,并长期与清朝对峙。但一直到乾隆年间,乾隆趁准噶尔内乱,对其用兵。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准噶尔部上层贵族发生了争夺汗位的内讧。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乾隆帝发兵五万直捣伊犁,向达瓦齐发起进攻。 开始了准噶尔平定战争。一直到1757年春,清军才取得了平定准噶尔叛乱的战争的胜利。

趁准噶尔叛乱平定,乾隆又在1758年初,调派满汉官兵一万人南下,讨伐在天山南路叛乱的大小和卓。一直到1759年七月,清军攻克喀什噶尔、叶尔羌,大、小和卓木逃至巴达克山部被杀,天山南路的叛乱平定。

在荡平反叛,统一了新疆地区后,面对这一辽阔广大的地区,乾隆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促进了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乾隆还征调军队分驻各地,进行屯田,一边耕作,一边保卫西域。后来,乾隆决定将这里改名,取“故土新归”之意,将西域改称为新疆。

稳定西藏。

早在元代,西藏已归附中原王朝,明代也进行过短暂统治,清初西藏上层也归附清朝,但也经常发生叛乱。

虽已归附,可西藏基本处于自治状态,但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发生的一场地方贵族割据势力的武装叛乱,虽然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但这为乾隆敲响了警钟。西藏个别地方贵族拥有的权势过大,这已威胁到西藏地区的稳定与朝廷对西藏地区长久的统治。

于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平叛斗争胜利后,立即废除了旧有的藏王制度,并成立了由四名噶隆组成的西藏地方政府噶厦。不久,又制定《西藏善后章程》,提高了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的权力。并进一步确立了蒙古汗王制度,郡王制度,噶厦制度,摄政制度,金瓶掣签制度。这些制度举措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藏地统治管辖,促进了西藏的稳定与发展。

平定西南

乾隆时期还平定了西南大小金川之乱,征讨缅甸,安南使其称臣纳贡。并在西南进行比较彻底的改土归流政策,在大小金川地区设厅,归于四川省管辖。在西南险要地区派兵驻扎,西南地区才逐渐归于安宁。也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乾隆时期,他还比较重视古代典籍的整理与编撰(当然这些也无法掩盖其大兴文字狱,焚毁书籍的罪行),其主导编撰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此外还完成了《明史》,《大清一统志》,还命人编成了《续文献通考》,《大清会典》等书籍,为后世保留了大量中国古代各种文献材料。

园林修缮

乾隆在北京及京畿地区还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保护、扩修、兴建的皇家宫殿园林活动,如皇宫的宁寿宫及其花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三园、避暑山庄暨外八庙和木兰围场等,这些皇家园林,无不体现着清代园林文化的辉煌,代表着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些都是我认为的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戡乱边疆,奠定近代中国领土的基础,修纂典籍,修护园林。当然他的罪行,大兴文字狱,制造冤假错案,焚毁图书,六下江南耗费巨大,残酷镇压人民,闭关锁国等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当然我们分开看待,他还是对中华民族贡献巨大的。

历史闲谈,个人拙见,欢迎指点,若有兴趣,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柘4011


不同于前些年对乾隆的一味歌颂,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乾隆是一个毁誉参半的皇帝。拿《四库全书》来看,乾隆借修书之名毁掉不少有价值的书籍,而且还对书中内容大肆修改,不利于后人的研读。在我看来,乾隆的主要贡献在军事方面。

(乾隆帝画像)

第一、统一新疆

满清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因此对边疆的重视程度要超过汉族王朝。在清朝以前,汉族王朝对边疆大都采取和亲等怀柔政策,并不施加强烈的干预。乾隆时期,清朝两次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使土尔扈特部回归,基本解决了北疆遗留下来的问题。

乾隆统一新疆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改变了中原王朝自明中期以来对新疆管理松驰的局面。清朝再一次统一新疆,进一步稳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还促进了新疆社会政治的进步。清朝统一新疆后,开始大规模的建设,改变了天山南北的经济布局,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利国利民。

(平定准噶尔得胜图)

第二、稳定西藏

在清朝以前,西藏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经常发生叛乱和分裂。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几代人的努力,在乾隆时期国力达到顶点。乾隆趁机平定西藏各处的叛乱,在西藏设立了“金瓶掣签”制度。

所谓“金瓶掣签”,是指在拉萨大昭寺内供奉一金瓶,“灵童转世”时,由驻藏大臣将数名“灵童”的姓名、生辰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在签上,转入金瓶内,然后诵经七天,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抽签决定一名“灵童”。

“金瓶掣签”制度确保了选举“灵童”的程序公开、公正、透明,也使得中央朝廷可以更好的管理西藏地区。这种制度也一直延续至今。

(金瓶)

总结如下:

乾隆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主要在军事方面,由于满清本就是出身于边疆的少数民族,因此对边疆问题的重视程度远超过汉族王朝。乾隆统一新疆,稳定西藏,这些作为也影响后世,进一步奠定了中华大一统的局面。


风雪赫连城


第一件是编修文化典籍。北京内城南面东为“崇文门”,标榜皇帝“崇文”。明清28位皇帝,真正称得上“崇文”的,只有两位,就是康熙和乾隆。康熙是一位学习型皇帝,雍正是一位改革型皇帝,乾隆则是一位文化型皇帝。乾隆在文治方面做的事情很多,主要有:

(1)主持纂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第一份告成,共收书3461种、79309卷。随后继续进行,到五十二年(1787年)六月,又告成6份,已历时15年。后再查核、校误和补遗,直到五十八年(1793年)才告结束,参与者前后4186人,时间长达20年。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是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其一,保存珍贵遗产。集中全国的力量,对各地图书典籍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地清理,选择重要的刻本、抄本,缮录采入《四库全书》,使大量书籍虽经天灾人祸而被保存下来。其二,方便学人利用。北到关外,南到江浙,禁城之内,皇家御苑,士林学子,阅览抄录,嘉惠读者。其三,有利文化传承。1983年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影印出版,化身千百,流传世界。其四,便于分类检索。“以类求书,因书治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再分44类,又分66目,条理井然,易于查检。但是,乾隆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也删了不少书、改了不少书、禁了不少书、毁了不少书。有人据《办理四库全书档案》、《禁书总目》等资料统计,毁书约3000余种、六七万部。可见,乾隆编纂《四库全书》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总之,要给予客观的、公正的评(5)《御制五体清文鉴》则是多民族文化的一个硕果。

(6)乾隆重视京师文化,体现在:一是编绘《京城全图》;二是于敏中等奉敕撰《日下旧闻考》,共160卷,为北京历史文献集大成之作;三是编修《国朝宫史》,对宫廷的历史、建筑、文化、典制等做了载述。

第二件是维护、兴建皇家园林。乾隆在北京及京畿保护、维修、兴建的皇家宫殿园林,如皇宫的宁寿宫及其花园、天坛。

第三件是贡献诗文才华。乾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擅书画,兼长诗文,是一位非凡的文学家、语言学家、书共1350余篇,还有《清高宗圣训》300卷。乾隆尤喜爱作诗。他的御制诗集,登极前有《乐善堂全集》,禅位后有《御制诗余集》,凡750首。在位期间的《御制诗集》共有5集,434卷,有人统计,其初集4166首,二集8484首,三集11519首,四集9902首,五集7792首,共计41863首。他的诗总计42613首。而《全唐诗》所收有唐一代2200多位诗人的作品,才48000多首。乾隆帝是个业余诗人,以一人之力,其诗作数量竟与留传下来的全唐诗相仿佛,其数量之多,创作之勤,令人敬佩(当然,其中有一些诗为他人代笔)。可以说,乾隆诗作之多,有史以来,首屈一指。他说:“几务之暇,无他可娱,往往作诗。”又说:“每天余时,或作书,或作画,而作诗最为常事,每天必作数首。”

第四件是蠲免天下钱粮。御史赫泰曾上疏:“国家经费,有备无患,今当无事之时,不应蠲免一年钱粮。”乾隆认为:百姓富足,君孰与不足?朝廷恩泽,不施及于百姓,那将施于何处!所以,乾隆断然下令蠲免全国钱粮。据统计,乾隆十年、三十五年、四十三年、五十五年和嘉庆元年,先后五次普免全国一年的钱粮,三次免除江南漕粮(其中一次为400万石米),累计蠲免赋银2万万两,约相当于5年全国财赋的总收入。蠲免全国钱粮,收到社会效益:“诏下之日,万方忭舞。”这话虽有夸饰,但说明此举确实受到欢迎。乾隆蠲免全国钱粮,其次数之多,地域之广,数量之大,效果之好,在封建王朝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五件是统一整个新疆。北京内城南面西为“宣武门”,标榜皇帝“宣武”。明清28位皇帝,真正称得上“宣武”的,明朝有洪武、永乐,清朝则有太祖、太宗、康熙、乾隆。乾隆不仅“崇文”,而且“宣武”。他的武功之一是用兵西陲,巩固新疆。在北疆,两次平准噶尔,使土尔扈特部回归,基本上解决了北疆的问题。

第六件是完善治理西藏,使西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七件是修砌浙江海塘。浙江原有的柴塘、土塘,经不住海潮的冲击。乾隆命拨银两将柴塘改为石塘。共修建石砌海塘4000余丈,加强了这一地区抗御海潮侵袭的能力。

第八件是中华各族一统。清朝已经历“三祖三宗”——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圣祖康熙和太宗皇太极、世宗雍正、高宗乾隆六代,乾隆则是集大成者。乾隆在其祖宗既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并开拓了中国的疆域版图,维护并加强了中华的多民族统一。乾隆时的中国疆域,东起大海,西达葱岭,南极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清乾隆时的人口达3亿。清朝“三祖三宗”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维护了中国的边疆版图,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浅谈百事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咱们虽然调侃乾隆皇帝,说他是盖章狂魔甚至是自恋狂等等,但是他对中国的贡献还是有的,这点咱们是不能否认的。虽然很多人都认为,清朝的衰弱点就是由于乾隆的吃喝玩乐,这只是一个其中的一点,并不能把这个责任全部归咎于这个盖章狂魔一个人,感觉显得比较是有点牵强了。言归正传,乾隆皇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还是很大的,小编就简单的先给大家列举一下。


( 影视剧中 乾隆皇帝)

统一整个新疆和稳定新疆、整合多民族

小编认为乾隆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巩固和收复新疆,平定准格尔内乱,新疆西域问题连他父亲和他爷爷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被乾隆皇帝给彻底解决了,这点还是值得鼓励的和提倡。将新疆彻底从帕米尔高原成为中华民族永久不可分割的领土。乾隆皇帝还把西藏的归属指挥权收为中央,西藏被中央直接管理,避免了西藏独立、自立为王的危险,继续推行满汉一家的民族政策,将中国进一步整合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据说乾隆皇帝还是一个汉服控,你们懂的~


(乾隆皇帝)

这个新疆问题和西藏问题被乾隆解决了这个贡献是真的很了不起,如果没有乾隆的话,如今的中国可就没有这么大了,如果再想占领根本就不可能,失去了机会,所以这点还是要为乾隆皇帝点赞。国家内政来说,他也一直遵从自己父亲和爷爷的理念,爱戴百姓的那一套并没有什么新鲜感,乾隆在位期间,鼓励农耕生产、手工业推向了世界高峰。那会儿能让一个普通老百姓能吃饱饭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还有一些问题小编认为这不是贡献,比如修《四库全书》这个一直我没搞懂,乾隆老铁是修书呢还是毁书呢?他还有什么贡献快在评论区告诉我吧~


(乾隆皇帝)


鹏正


1

乾隆三十六年,大、小金川土司索诺木朋楚克、僧格桑分别攻掠附近土司,乾隆帝决定再度出兵。清军取各个击破之策,先尽全力攻打小金川。 乾隆三十八年春,清军转向进攻大金川。

其后,指挥作战的温福腐朽无能,清军遭到严重失败。乾隆帝又任命阿桂为定西将军,调集军队,重新组织进攻。 经过两年的战斗,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底,始将大金川最后平定。

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执政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据统计乾隆时期蠲免了正额赋银两亿两,加上历年“灾蠲”等的一亿多两,共计三亿两以上。文化方面

体现在:一是编绘《京城全图》;二是于敏中等奉敕撰《日下旧闻考》,共160卷,为北京历史文献集大成之作;三是编修《国朝宫史》,对宫廷的历史、建筑、文化、典制等做了载述。

乾隆帝关心水利建设。下令完成的水利工程,较大的有:河南至商丘黄河河堤新筑170余里,清口及江南运河疏浚,江南淮阳运河挑浚,清河千里堤岸培筑。

此外,在他关心下,修了江苏宝山至金山242里长的块石篓塘和浙江金山至杭县500里海塘。这些水利工程起了防洪、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当然,他还六下江南,大兴土木,自封十全老人,总之,不能以偏盖全,要客观评价



乾隆号称十全老人,今天我们来细数数乾隆对中华民族做了那些贡献?


第一件收复新疆,平定准噶尔,平定大小金川叛乱。


第二件编纂《四库全书》,这个《四库全书》是集全国之力对各地书籍进行的大汇总编纂,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是对中国文化书籍一种保护。

但是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也烧了、禁了、毁了近六七万部书籍,所以《四库全书》有正面影响同时也有负面影响,需要客观的评价。


第三件修建皇家园林,当然了除了后来圆明园被烧毁以外,其余的都已经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第四件乾隆曾五次免除赋税,三次免除江南漕粮,纵观历史上免除钱粮次数之多,影响之广备受好评的皇帝恐怕只有乾隆了。


第五件乾隆酷爱诗文,凭借一己之力就写了四万二千多首诗,平均每天都要写好几首,全唐诗也不过四万八千多首,乾隆的确厉害,当然了先不说水平如何就这份勤劳也值得夸奖。


第六件修建浙江海塘,原来的土塘、柴塘经受不住海潮,后来就直接修建成了石塘有效的抵制住了海潮,并且直修了四千多丈,的确是一大功绩啊。

第七件乾隆维护统一了各民族是个了不起的皇帝,有生之年还做了禅位的决策更是英明之举,乾隆的功劳是有的,至于缺点啥的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婉兮历史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且知名度最高的、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少吃点的他聪颖过人,能文能武,即位后充分利用“军机处”的功能,独断专行使得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于其父雍正、祖父康熙共同开创“康乾盛世”平定大小和卓、灭准葛尔汉国、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整饬吏治、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和发展汉字,始置伊犁将军完善治理新疆等。

晚年也有不利因素,闭关锁国、文字狱更严酷,逝于1979 ,终年八十九岁,葬于裕陵。


大自然Q


1、修《四库全书》为弘扬中国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2、维护兴建了诸多皇家园林。

3、贡献了诗词才华,一生写诗四万多首,堪比整部唐诗。

4、统一了整个新疆。将西域之名改为新疆,意为新的疆土。

5、普免天下钱粮。乾隆皇帝先后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次免去江南漕粮,共计二万万两纹银,相当于当时五年的财政收入,这在封建社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6、修砌浙江海塘13公里,有效抵御了海浪侵袭,保护了浙江渔民。

7、有效治理西藏。西藏虽然臣服于大清,但是作为藩属国臣服的,其领土并不属于大清,乾隆皇帝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将西藏正式纳入大清版图。

8、完成中华民族大一统,使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电视剧里的《东归英雄传》就是其中之一。


看着自己燃烧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

乾隆在位时期缔造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盛世之一。

乾隆在位六十年对中华民族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乾隆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一、疆域方面

乾隆在平定边疆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位期间首先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并且把新疆纳入中国的版图。

清朝的版图在这个时期达到了最大,中国近代的版图基础也在这个时候奠定。

二、文化方面

乾隆时期民间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据说京剧就是形成于这个时期。

然后因为乾隆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开博学鸿词科,修了《四库全书》。并且还修了许多重要的典籍。

三、建筑艺术方面

乾隆时期修了许多的皇家园林,如皇宫的宁寿宫及其花园、天坛祈年殿、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三园、静宜园、静明园、避暑山庄暨外八庙和木兰围场等。

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辉煌,为现代研究古代园林提供了大量素材。


瑜公子说历史


在清史专家眼里,乾隆无疑是一位圣明君主,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巩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地位。在他们眼里,乾隆皇帝对中华有八大贡献。

第一个,《四库全书》

第二个,维护兴建皇家园林

第三个,贡献诗文才华

第四个,蠲(juān)免天下钱粮

第五个,统一整个新疆

第六个,完善治理西藏

第七个,修砌浙江海塘

第八个,中华各族一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