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沁河下游河头村的水磨业与李氏家族


我国利用水力作动力的历史,约有一千九百多年。《后汉书》卷三十一《杜诗传》:"……(建武)七年(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1]到魏晋南北朝时,利用水排动力的水碓磨已经十分普遍。《魏书》记载崔亮"读《杜预传》,见为八磨,嘉其有济时用,遂教民为碾。及为仆射,奏于张方桥东堰谷水造水碾磨数十区,其利十倍,国用便之"。[2]其后关于水磨的文献记载很多。五代时期的界画《闸口盘车图》中所绘水磨装置构造是今天所能见到最早的关于水磨的图像。[3]

沁河下游河头村的水磨业与李氏家族

王祯《农书》中画的水磨

沁河下游河头村的水磨业与李氏家族

《闸口盘车图》中所绘水磨

沁河下游地区水力加工业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晋时期,至宋元时期已经比较发达,水磨业与农业灌溉时常产生矛盾,官方为了确保灌溉而限制水磨业的发展,清代属于水磨经济的高峰时期,直至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随着粮食的机械化加工而彻底衰落。

明清时期沁河下游地区水磨经济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就在沁河出太行山口处的五龙口牛王滩及河头村一带,牛王滩为沁河出太行山口冲积形成的一片滩涂,至今尚有水磨遗存,河头村因地处沁河出山口不远的河湾之处,村东、北临沁河主河道,河水落差较大,且村北有大利河和小利河,适合修建水磨。

沁河下游河头村的水磨业与李氏家族

明末清初五龙分水示意图

在沁河下游济源市五龙口镇河头村发现的与水磨相关的契约文书涉及到水磨的合伙建造、买卖、租赁、典当、价款支付等情形,反映了清中期沁河下游河头村水磨交易的活跃情况。

河头村是济源市五龙口镇沁河南岸的村庄之一,北依孔山,距离五龙口水利工程渠首下方不远。据传,明初移民大迁移时,山西泽州府李彦忠兄弟二人迁此定居后,给村庄起名玉川村,意为玉龙出山面对平川。后因村坐落在沁河出山口之处,犹如房屋上的椽头梁枋,故易名为"枋"。而后不久,又改名河头。

《河头李氏族谱》中记载,"稽考祖氏,乃唐帝之裔也,避伪梁之篡,世居河东,自忠祖以前概无复见,止从忠祖为始。兄弟凡三,忠祖首出而居伯兄之长,彦和仲而彦实季也。传闻忠祖之高曾,久厌晋土瘠跷,金人南牧将见物之聚者散、合者离,势必不能世守井臼,而似石不可转也,不知几经迁移,忠祖方止于济源之河头,和祖寓于阳武之甲滩,实祖处于温县之张乡。"另据济源河头李蹊在《本源论》:"粤以李姓之族肇始陇西,散处异域,撮其与生至亲者有五大族:首曰塸头,乃吾祖之诞降处也;次曰大箕,乃吾祖之流寓处也;三曰河头,乃吾祖之栖止处也;四曰阳武县甲滩,祖彦和;五曰温县张乡,祖彦实;乃吾祖之同胞兄弟也。昔因地狭人广,各择乐土而适。分之虽有五族之各殊,合之则皆一祖之孕育也"

河头李氏家族为李唐后裔,唐末为避朱温之乱,从河东迁至晋地,后裔辗转从泽州迁至济源、阳武、温县等地,迁至济源的具体时间不详,大约在洪武初年,在此繁衍生息已有600多年,并成为河头村的主要家族。建造水磨必须要具备拥有濒临河道或河渠的田地这一基本条件,由于河头村的田地主要属于李氏家族所有。从水磨契约文书可见,清代河头村水磨资产最初几乎都属于李氏家族所有,其后才逐渐通过租赁、买卖、典当等形式改由外姓或商号取得经营。

契约文书中关于李氏家族成员经营水磨的情况如下:

沁河下游河头村的水磨业与李氏家族

历史上河头村的水磨主要分布在沁河、大利河、小利河沿岸。明万历年间开凿的小利河主要用于推动水磨,是河头村水磨经济发达的重要因素。

大利河即大利渠,又名兴利小河(渠),为引沁灌渠,位于五龙口沁河南岸广利渠首下游100 米,明万历四十七年( 1619 年),由济源知县涂应选与县民李三统创开,属敞开式取水渠首。大利河引水口将沁水分入渠道,灌济源县河头、和庄、王寨等村田地160顷又80 亩。[4]

小利河即小利渠,又名磨河,紧临大利渠下游,与大利渠同时开创,结构式样同一。将沁水引到河头村带动水磨后,余水泄入沁河。因此该河仅作推动石磨之用。现已废弃不用。大、小利河工程规模小,结构简单,为仿秦枋口堰的渠首式样,石门处仅设明闸。[5]

村民在河岸修建水磨坊,依托河水的自然落差,通过在河道打堰截留,提升河水进入动力渠,依靠水力冲转水室内的轮盘,带动硕大的下磨盘转动,加工粮食。

沁河下游河头村的水磨业与李氏家族

近代河头水磨分布图

据河头村李耕田介绍,历史上河头村的水磨最多有36盘之多,这些水磨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或八盘一组或五盘一组,因此有上八盘、下八盘、上五盘、下五盘等不同的名称。数百年间,河头水磨曾三次被洪水冲毁,河头村李氏家族先后四次重建水磨。

河头村坐拥沁河水利之便,且有地处沟通晋豫的商贸路线沿线的地理优势,清代河头村的水磨业比较发达,与水磨经营相关的买卖、租赁等交易比较频繁。

河头水磨不仅仅有本村村民经营,而且有平遥晋商远道而来经营,看中的人就是水磨高效的粮食加工带来的丰厚利润。河头村北部太行山愁沟之中嘉庆二年的《愁沟修路碑记》中有河头水磨捐资修路的记载,其中"德顺号施钱一千五百、三盛号施钱一千五百、万兴号施钱一千五百、合盛号施钱一千、兴盛号施钱一千、同顺号施钱一千、通兴号施钱一千、泽盛号施钱一千、永合号施钱五百、永义号施钱五百、西瑞盛号施钱三百"。可见在嘉庆年间,河头村经营水磨的商号有十一家之多。河头水磨业比较普遍的采用成立商号经营,有利于扩大在地区粮食加工贸易中影响力,是清代怀商粮食加工贸易的缩影。

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现在河头水磨的实物已经荡然无存,但以河头李氏家族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建造经营的水磨的历史无法磨灭。或许正是有了水磨经济的支撑,李氏家族自明初至今才能绵延数百年,家族鼎盛,人丁兴旺。


[1] 《后汉书》卷三十一《杜诗传》

[2] 魏书[ M] .北京:中华书局, 1974.P1481

[3]郑为. 闸口盘车图卷. 文物[J].1966年02期

[4][5]陈良军,李保红.济源市五龙口水利设施的调查与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10月,第28卷第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