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俗话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但这就是现实

有一次在家里时,听到妈妈和外婆在聊天,听到她们说了一句话: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意思就是说在你人生的前三十年中,那时候你的父亲还年轻气壮,别人对你的态度怎么样,就是取决你的的父亲有多大的本事,如果你的父亲有很大的能力,身为某个大官,或者是是一个什么样的大老板,有钱有势,那么别人就会像尊敬你的父亲一样尊敬你;在你父亲的后三十年中,别人对你的父亲态度如何,就是取决于你有多大的本事了,如果你有能力有本事,出于对你的尊重,大家对你的父亲也会很尊敬,但是相反的,如果你是一个整日只知道游手好闲,不做正事的话,别人不但会看不起你,会连你的父亲也不会尊重。可能大家和我都会觉得很现实,但是生活就是这样的不是吗?

俗话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但这就是现实

妈妈和外婆的所说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妈妈说她早上去买菜时遇到一个熟人,是一个六十多岁的男性,他以前一名干部,在那个时代,他这个职务不是特别高,但是也算是十分受人尊敬的,而且他的为人很好,总是会尽力帮民众解决问题,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他作为一个干部的义务。那个时候地方上的人对他们一家人都很尊重,是不时的还会为她们家里面送一些自家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显得很美好,可是没有一个故事会是完美的。这个老人有一个儿子,他的这个儿子很不听话,不但没有像父亲一样为人民做贡献,反而很不听话,读书的时候并不会好好学习,自身行为不检点,时常游手好闲,二三十岁的人了却一点作为都没有。可是父亲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退休,不能再为人们做些什么事儿了,所以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人们对待他们一家人的真实态度不像以前那样真实了,老人年轻的时候为他们做了很多事情,所以在表面上大家对他都还是很尊重,但是却对常常把他的儿子说的一文不值,有的人说得很直白,会说:他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会教育出这样的儿子呢?大家想一下这样的话传到老人的耳中,老人心里该有多难受呀。可是就恰恰差验证了"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这"这句话。

俗话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但这就是现实

妈妈和婆婆说到这里很是感触,确实的,毕竟我们都不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会和世界上的很多事物有生来就有的连带关系,更是验证了我们不是为自己而活这句话。无论你现在是处于儿子的前三十这个阶段,还是处于父亲的后三十年这个阶段,你都没有不努力的借口。童年的时候,我们曾经抱着为祖国奉献一生的伟大抱负,甚至有着为世界和平牺牲的雄心壮志,可是我们好像未曾想过要为父亲的幸福而奋斗的简单理想,作为一个孩子,父亲不会奢求我们为他做多少,可是我们好好反思一下作为孩子,我们为自己的父亲做过多少?所以我们要不断努力,不能堕落,要为渐渐老去的父亲争个光,让他们的后半生能因为我们而光彩夺目。

俗话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但这就是现实

作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心中满满的都是自己要不断奋斗,为自己的孩子尽量蹲地囤积一些财富,但是,作为父亲,也要想清楚,自己为孩子打造的物质财富只是短暂的,你应该给他的更多的应该是精神世界上的这笔无价的财富,让你的孩子能够在以后的日子中学会努力,学会创造,这才是会他一生受用的东西,一个懂得积极向上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只有在思想上给他足够的食粮,才不会出现文章开始时那位干部那样不好的结局。

俗话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但这就是现实

作为一个人,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千万要懂得努力积极,这样你的人生才不会显得萧条可悲,要让自己的家庭以自己为傲,而不能让好好的家庭为自己蒙了羞。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