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修行!

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修行!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01

孩子最需要的是爱与尊重

兰兰姐最近为孩子的事犯难了,原因是孩子最近不听话,在学校老调皮捣蛋,不仅这样,还和同学打架。

“还有呢?”我问。

“还在门上贴上什么‘闲人勿进’的标签。你说我是闲人吗?我是他妈,进自己儿子房间还不行了?!”兰兰姐皱了皱眉,抚了抚满是皱纹的额头。

兰兰姐家的孩子小柯15岁了,出自单亲家庭,自小娇惯惯了,如今住在寄宿学校里。兰兰姐本以为自己能省点心了,可谁知这孩子三天两头的给自己惹麻烦,头都大了。

“你说我容易吗?”说着兰兰姐哭了起来,也不顾周围人异样的目光。

我建议她郑重和孩子谈谈心,在学校里是不是有人欺负他了,对于母亲是不是有什么意见。

兰兰姐摇摇头:“孩子能有什么主见啊,在家里都是我说一他不敢说二的。”

我觉察到有些不对劲,于是问了些相关细节。

她告诉我,小柯在家里什么家务都不做,就只管学习。而且她和小柯睡一间卧室里,不同床。每次小柯犯了错误,她都非打即骂,久了孩子也就产生逆反心理,不理不睬。

我惊讶:“你这样做就不觉得有些不方便吗?”

“有什么不方便的,我们家小,再说了,他小时候我们不常睡一起的吗?”

我说:“毕竟是男孩子,而且他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他最需要的不是你时刻帮着他,而是爱与尊重。”

“我不怎么尊重他了?怎么不爱他了?他爸走得早,我能放手吗?”

我无语。

我突然替小柯的未来担心了下,可想而知,在兰兰姐的高压管控下,

小柯长大后会变成一个没有主见,不懂爱与尊重别人的人,因为这些,他的母亲就没有给过他。

我叹口气,结束了谈话。

父母爱孩子是无私的,对独生子女来说更是如此。但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却是需要思考的。尊重孩子权利,才是最高尚的爱,最理性的爱,才是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

尊重孩子权利,要正确对待有缺点或犯错误的孩子。孩子犯错误是很难免的。但只有作为父母的,先尊重他们的权利,才有利于帮助教育他们走上正路,决不能用孩子的错误敲打他、嘲讽他,做出一些有损于人格尊严的事。

02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表姐家有个女儿芳芳,7岁了。自从嫁给一个富商后,表姐就安心的做起了家庭主妇。

有一回小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地来我家拜年,我妈高兴极了,塞了个大红包。

问芳芳最爱爸爸还是妈妈?

她回答:“爸爸。”

“为什么?”

“因为妈妈总抱怨爸爸没时间陪她。”

话音刚落,表姐就在我家抱怨起了自己丈夫,喝口水后,又数落起自己婆婆。刚歇会,我妈刚想说句话,她又说起自己的妈不帮自己带孩子。

后来大家实在受不了才下了逐客令。

第二次芳芳来我家时,我正在看爸爸养的那条金鱼。芳芳看到,高兴坏了。不停地用脚踢桶。

我连忙阻止她,问她想干什么?

她回答说:“死了就好了,可以吃了。”

我感觉脊背一凉,这孩子有点残忍啊。

我说:“这鱼是用来观赏的,有毒,不能吃的。”

听到这,她才走开了。

晚上,我和表姐谈起这事,她毫不在意:“哎,我还以为你要说啥呢,小孩子喜欢玩不是很正常吗?”

我点点头,心想也许是我多心了吧。

可表姐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我感觉有些心惊了:“这孩子就喜欢看我杀鱼杀鸡呢,有时候还要自己动手杀,可开心了。”

“那你怎么不管管?”

“有啥可管的,这可比买个玩具省钱多了。”

我没告诉她,那天我问送给芳芳的小鸡仔去哪了,她说全杀了。

我有些担忧这样残暴的孩子以后会长成什么样,而最可怕之处在于,大人们却不以为意。

到第三次时来我家时,芳芳哭着闹着要糖果,因为这事,和一个孩子扭打了起来。

把那个孩子脸抓出几道血痕,孩子家长要医药费,表姐理直气壮地不给,俩人就此吵了起来。

最后还是表姐夫给了钱,他们才罢休。

他们走后,我妈说:“有什么样的妈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你看把我家给弄乱的。

我点了点头。

孩子犹如一张“白纸”,父母若不注意培养自身的言行,很容易把不良习气传给孩子,在“白纸”上留下污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人父母要谨言慎行,当好自己孩子的老师。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的现在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现在就要树立强烈的“老师意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做孩子最好的老师,必定会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03

最好的爱是对孩子放手

小玉的父母从小就对她实行“散养”政策,也因此这孩子比较随性,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长大,生性积极阳光。

她做事有条不紊,学习成绩优异,为人低调,人缘极好,运动全能。小玉还爱好写作,业余时间让我教她写文章。

我发现她领悟能力极强,小玉还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时间表,每天六点起床,写作两个小时再去上学。这样既不耽误学习也能每天进步。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再次见到小玉时,她已在校报上发表众多文章,还拿了市作文比赛的一等奖。

再见面时,她告诉我,她去了武汉北京旅游,在没有任何人陪同的情况下。

“那你父母担心吗?”

“没事,我把路线规划和计划图给他们看了,也与他们谈过,都支持我。而且我会每天早晚打电话报告所在地址与宾馆电话。”

这不禁我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独立了啊。

一如龙应台《目送》所说:“所谓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就是一场注定的别离。

而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放手。

大胆放手,孩子才懂得为自己负责,早早去规划和准备自己的人生。

不肯放手只会加重孩子的依赖,不如“散养”的孩子更早独立。如果“精养”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成长,倒不如散养,让孩子早些摆脱依赖,形成独立人格。

当然,散养不是彻底不管,而是让孩子保留底线地自由发挥。

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下一代,给予孩子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他们或许会给你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