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與其擔心寶寶的寶寶是不是寶寶的,不如學學「親子鑑定」怎麼做

就算天塌下來我們也不講八卦(你繼續裝……),只講科學。相信大家一定見過這張圖片:

與其擔心寶寶的寶寶是不是寶寶的,不如學學「親子鑑定」怎麼做

啊不對,照片拿錯了,說好了不提八卦的……是這張:

與其擔心寶寶的寶寶是不是寶寶的,不如學學「親子鑑定」怎麼做

在大家都替寶寶擔心寶寶的寶寶是不是寶寶的時候,作為一個專業醫學平臺,丁香園(微信號:dingxiangwang)和旗下的母嬰科普平臺丁香媽媽(微信號:DingXiangMami)主要想跟大家從醫學角度,談談「親子鑑定」。

什麼是親子鑑定、親子鑑定怎麼做、鑑定結果準不準呢?

不僅用來發現「隔壁老王」

儘管,很多鑑定理由都跟電視劇劇情似的,比如發現養了 n 年的小孩長得越來越像隔壁老王或老宋;突然有人上門認祖歸宗……

但其實,親子鑑定的用途遠遠大於大家認為的那樣。

比如,現在越來越多地區需要親子鑑定報告給孩子上戶口,攜帶親屬出國需要證明親子關係,大小災害事故遇難者身份確認也需要這一招。

親子鑑定的方法

親子鑑定的基本原理是遺傳規律和統計學原理。這兩個解釋起來可以寫本書,我只能偷懶省略簡單說一說~ o(╯□╰)o

親子鑑定是通過對人類遺傳標記的檢測,根據遺傳規律分析,對有爭議的父母與子女血緣關係的鑑定。血型、酶型可以作為遺傳標記,但只有 DNA 鑑定才是從根本上通過遺傳學理論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相結合來論證,是最準確、最科學的鑑定方法。

STR 是 DNA 鏈上的短串聯重複序列,由於其具有長度多態性被作為鑑定用遺傳標記(涉及 STR 的生物學特性,檢材提取、擴增、顯帶和型別判定等生物學技術問題,以及統計學計算)。STR 分型具有高靈敏度、高鑑別能力、標準化分型的優勢,現有技術能夠實現自動檢測,因此普遍應用 STR 做親子鑑定。

根據遺傳規律,成對染色體上的 DNA 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一般在檢測過程中,每個樣品檢測多個基因位點(試劑盒不同,檢測的基因位點數不同,有 16 個、20 個等,其中一個為性別位點)。

相同位點,每個樣品都會有兩個等位基因的數值(STR 片段長度)。具有生物學親子關係的兩個被檢人之間,每一個常染色體 STR 位點的數據都要求至少有一個數值是相同的(除突變外)。而不具有親子關係的被檢人之間,至少有三個位點數值不匹配。 通過計算累計父權指數(combined paternity index,CPI),來判定是否具有親子關係。

可以通過什麼來鑑定

1. 血液:採集血液作為樣本的前提是,沒有做過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手術以及近兩年內沒有輸過血。

2. 帶毛囊的毛髮:用手抓住距離毛髮根部 4 釐米左右的地方,用力拔下 5~10 根頭髮(毛髮末端可以看到清晰的毛囊,即毛髮根部白色物質),自然晾乾,室溫保存。

3. 口腔拭子:漱口後, 用棉籤反覆擦拭口腔黏膜 30 次以上,乾淨處陰乾,室溫保存,每人至少三根棉籤。

4. 指甲:剪下指甲遊離緣(平時剪指甲的位置),用乾淨紙分開包好即可。

鑑定結果怎麼看?

剛才提到,鑑定中有一個累計父權指數(CPI),來判定是否具有親子關係。

鑑定結果中的 CPI 分為三種情況:

  • CPI<0.0001,不支持被檢成人是孩子的生物學父母;

  • CPI>10000,支持被檢成人是孩子生物學父母;

  • 0.0001<CPI<10000,需要通過增加檢測的遺傳標記,直到達到上述兩個結論。

與其擔心寶寶的寶寶是不是寶寶的,不如學學「親子鑑定」怎麼做

親子鑑定在哪做?

不少人覺得親子鑑定是公安部門的事情。事實上除了刑偵需要,公安部門是不做親子鑑定的。

一般的親子鑑定都由第三方機構,即司法鑑定機構完成;

也可以通過當地司法局官方網站,查詢具有鑑定資質的機構,價格從幾百到幾千不等,具體可諮詢鑑定機構。

只要是正規註冊機構,其出具的鑑定報告的法律效力是一樣的。

該怎麼申請?

司法鑑定機構接受親子鑑定分兩類。

1. 公檢法委託:比如各種刑事民事案件中所需要的鑑定。這類鑑定都有明確的法律流程,照著走就好。當然,最好不要遇到這樣的情況。

2. 個人委託:除開第一類案件,其他各種理由想做親子鑑定的,直接向鑑定機構諮詢委託即可。

如果有做親子鑑定的需要,可以前往當地相關的鑑定機構詢問具體情況。

鑑定結果準不準?

這項鑑定準確程度極高,如果出現分歧問題,只可能是因為樣本並非出自被鑑定的兩人。

親子鑑定都是儀器自動測序,結果不存在出錯的問題。根據孟德爾遺傳定律,只要樣本來源可靠,鑑定結果就是可靠的。

鑑定結果如果是認定親子關係,則認定;如果結果是排除親子關係的,鑑定機構一般會對樣本二次檢測,以確保結果的準確性。

說了這麼多,是為了讓大家簡單瞭解親子鑑定,祝福大家,希望大家都永遠不用做這樣的鑑定最好。

關心完了別人家的寶寶,我們還是關心自己寶寶吧,如果你家也有寶寶,來和丁香媽媽一起科學育兒、少走彎路。

本文作者徐春燕,上海潤家司法鑑定所法醫臨床及物證鑑定助理

排版設計:劉冬宸

圖片來源網絡;圖片加工:Anseen、劉冬宸

丁香園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