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对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父母应该怎样做?

李冰杰2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尊重需求是仅次于自我实现需求的高级需求。所以即使是孩子在幼儿阶段,我们家长都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当我们的家长懂得尊重孩子的时候,事实上,亲子间的矛盾就可以降到最低。

中国的家长可能习惯性的使用命令和要求的方式,来主导孩子的成长,这种方式是极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抵触的。



正确的家庭教育路径,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孩子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希望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那你完全可以平时多积极的引导孩子,比如说建议孩子我们出去打一下羽毛球。打羽毛球的过程中,可以积极的夸赞孩子,你打球技术越来越好了,你刚才打球的姿势很帅等等,这样孩子就会不由自主的慢慢的喜欢上体育运动。如果你是生硬的命令孩子,你看你都不锻炼,长得越来越胖了等等,其实孩子内心都明白,但是他的内心对这种沟通方式他是抵触的。这个时候你要求她出去打羽毛球,孩子内心是不情不愿的。不断重复,只会使得孩子越来越抵触打羽毛球。所以很多的时候,孩子抵触打羽毛球,抵触学习,并不是抵触打羽毛球和学习本身,而是更多的是抵触家长的这种错误的沟通方式,连带着打羽毛球、学习都反感了。

所以在孩子的任何阶段,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都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在青春叛逆期会表现的更明显。


学习力教育视点观察


亲爱的儿子

今天是你中考的日子,期望三年后的你还能步入高考的大门,因为有一场青春叫高考,都说无高考不青春。

从小到大对你我一直都是放养的方式,作为你的妈妈,也许我做的不是很好,不能成为你心中天使般的母亲,但我不希望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我只是一个普通平凡没有文化的母亲,但我知道文化和知识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很宝贵的财富。

不奢求你能为我撑门面,既然给你带来这个美好的世界,有幸能与你母子一场同行在美丽的世间。只盼你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生活得心灵深处倍感快乐富足,就算面对不幸、挫折、磨难,也能勇敢坚强面对无所畏惧。

我想无论穷养还是富养,其内涵都在于教育,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家长培养孩子自信,自立,智慧的过程。今生是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我也需要学习成长,所以亲爱的儿子,请你原谅我,没能给你最好的爱,在接下来的日子,我都会陪在你身边,就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长大吧。



素雅芬芳V


作为一个家长和孩子的老师,我想简单的谈谈我自己的意见。青春期的孩子刚刚刚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但还不是特别的成熟,而且对于有些事情也稍许有自己的疑惑,如果这个时候的家长能起到一种领路人呀,知性者的角度去跟孩子相处,还是会非常愿意和家长相处。而且这个时候不要的轻易去否定孩子的一些想法,尽管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我们大人看起来比较的幼稚。家长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想想自己处在孩子这么大年龄的时候,会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想法?陪着孩子去慢慢的成长,我觉得孩子会非常非常的喜欢你。

如果真的遇到孩子的叛逆了,家长也不必操之过急。恰当的时候跟孩子说对不起,说说心里话,嗯,拉近和孩子的距离,这样孩子就会愿意和家长交流自己心里的想法。同时我觉得家长不管自己的学历呀,还有工作呀,处在一种多高的水平,都应该去读一读教育学心理学的书,充实自己,还应该关注一些国家的大事啊,关注一些高科技呀,可以跟孩子有更多的语言交流。在一些事情了,嗯,看法呀,意见呀,特别是对新事物的看法呀,你跟孩子的语言更多了呀,还是自然也愿意和你亲近。


淼语聊珠


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到孩子的情绪总是反复无常,恰巧孩子到了青春期,于是这种反复无常的情绪被父母定义为青春期叛逆的表现。

没错,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的确波动比较大,可是,我们只关注到孩子的情绪波动,是否关注过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与渴望,是否想过要去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我们只看到了孩子的行为表现,却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的细节,为何孩子会变成我们不能理解的模样?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时,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回想一下,处于这个年龄段的我们,觉得我们的想法或者是感受不被爸爸妈妈理解,或者是被爸爸妈妈忽略或者误解的时候,感觉自己完全被忽略,像空气一样不存在,那么我们还会向爸爸妈妈敞开心扉吗?当然不会,我们只会关上心门,任由自己的坏情绪无休止的蔓延蔓延……因为没有人能够帮我们打开心门。

此时,设身处地的你,如果有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认识到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能够暂时抛开谁对谁错,用心的、专注的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存在感,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注度,只有这种被尊重和被接纳的感觉,才会让孩子打开心门让我们走入ta的内心。此时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你能行!无论怎样爸爸妈妈都会支持你!

这种无形的力量一定会成为孩子成功的动力和支撑。并且逐渐远离叛逆的青春期这个称号。


fefe喆妈


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分享给大家。

很多父母都发现,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越来越不听话了,也越来越难管了。有些孩子甚至专门和父母对着干,只要看到爸爸妈妈生气,他们就觉得高兴。对于孩子来说,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也常常做出一些“不听话”的行为。父母应该理解和宽容他们,并且对他们进行引导,这样才能让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生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将达到个体的成熟。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是密切相连的,大部分时间星,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但是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后,生理发展十分迅速,远远把心理发展抛到了后面,从而引起身心发展上的矛盾.所以,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多变,脾气暴躁都是正常的,父母应该对他们多加引导,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般来说,孩子在青春期不听话的行为表现包括:顶嘴、耍脾气,反驳有理、不

断要新东西,霸道,不肯回家,交一些坏朋友、沾染一些坏习惯等.那么面对青春期孩子的这些坏习惯和不听话行为,父母应该怎样在不伤害孩子的情形下帮助他们呢?

一、父母们首先要颠覆“听话就是好孩子”这一个传统的观念,敢于接受青春期孩子的逆反状态,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主见。

二、父母要先去理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心情和想法,进而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三、父母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即使要批评,也要采用正确的批评方法,不能“上手就打,张口就骂”

总之,青春期的孩子“不听话”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他们,减少批评和指责。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替你读书郎


前两天和团队里一个学员聊起她的青春期,那个如今20岁的姑娘说:“我高中的时候多不知道天高地厚啊,什么事都不愿意我爸妈插话,老认为他们就是因为我没小时候那么优秀,给他们丢人了。给我什么建议我都觉得烦,现在大点了,才发现那些事儿真的就跟他们说的一模一样。觉得挺对不起他们的······”

其实大部分孩子叛逆期过了都会有这种想法,所以各位家长面对孩子的青春期叛逆,不能操之过急矫枉过正,这是每个孩子必经的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正确的态度和方法,陪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叛逆期。

选择正确的态度

放平心态

我见过的很多所谓的“问题学生”、“差生”的家长,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非常焦躁,严重时甚至喜怒无常,觉得孩子一旦叛逆,做出违背父母的决定,就是开始变坏。还是那句话,叛逆期是每个孩子必经的阶段,所以最正确的心态,就是放松下来,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没有问题万事大吉。



宏观控制

青春期的孩子难免“初生牛犊不怕虎”过了头,更是缺少必要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所以做事情会不考虑后果。这种时期,家长们最好也最有效的选择就是“宏观控制即可”,完全不用为了琐事与孩子争吵不休,只要整体的方向正确,就无伤大雅。

掌握有效的方法

及时沟通

很多家长不与孩子沟通就直接替孩子做出决定,觉得孩子不懂事,做不了主,导致最后孩子破罐子破摔。其实孩子对于任何一件与自己相关的事都有自己的想法,沟通的作用就是孩子和父母相互告知对方自己的考虑,重要的是真正明白孩子想法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父母那样考虑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心平气和商量之后的决定,对于双方都是最好的结果。


学会尊重

要说哪个孩子与父母之间不存在代沟,那是无稽之谈。其实这一点不仅父母要明白,孩子也应该要明白。两代人的审美观、看待问题的方式、遵循的原则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虽然不能理解,但要保持尊重,这也是两代人能平等交流的前提。

京东搜索《聚英国》,2018年度最具批判性的心理学专著。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少儿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理奶爸


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作为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这条最重要,不能自己堵塞和孩子的沟通渠道。现在家长的通病就是时时刻刻想教育孩子,孩子刚和你说了一件事,或者一句话,你马上就开始教育了,你怎么能这样做啊?你怎么能这样说啊?他还没有和你说什么,你一句话堵死了,他啥也不想和你说了。


2.学会倾听,首先你在没有把沟通渠道堵死的前提下,你要做一个淡定地倾听者,你要引导他,让他把自己的想法和你说,你要做到无论他说出多么让你震惊的话,你都要保持淡定,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你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你怎么能对症下药?

3.真的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一个朋友,用平等的态度和他说话,而不是动不动就摆出家长的威严,把你的道理讲给他听。


叛逆的孩子的家长都有个通病,爱唠叨,爱训人,听不进孩子的话,动不动就要动武,效果就是孩子越来越叛逆。


北京月嫂燕子姐


我们分析一下孩子判逆的原因,其实从我们自身经历就可以找到原因。

孩子判逆,无非就是要自我独立,在家庭中拿到话语权,在家庭和社会中确立自己的地位,能发出自己的心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个好事情,家长顺势引导就行,千万别再用以前孩子小时候的观念来教育他,给他一定空间和家庭权力。更不要试图压制他的空间,否则会有麻烦。

家长要像和成年人谈话一样,来和孩子交流。尽量让他发表意见或看法。好的支持,错误的观念引导。甚至可以让他受一些挫折。


心灯与人


有人说,青春期就是转折期,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中考、高考这些决定人生方向的转折路口,也正在融入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越来越多的家庭问题与多变的社会人际关系,青春期孩子承受的压力也在逐渐变大。而正是在青春期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父母们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期待也越来越溢于言表,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出类拔萃,因此有些父母千方百计、煞费苦心地为孩子创造条件。他们不问孩子的兴趣,而是一味地以自己认定的模式去塑造孩子,强迫孩子不许失败,只许成功,带给孩子很大的成长压力。然而,这些父母并未意识到过高的期望不仅会给孩子平添极大的痛苦,同时也会给他们自己带来了没必要的烦恼。


182133踏雪寻梅


只说方法,不说原因了。

一句话:少唠叨,说一句就挡一句话的用。

不说大道理,不重复,不表白自已的不易。少说为佳。

说就说关键,说重点,就事论事,不提过去,不提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有话想对你说,你就耐心听,不说对错,让他自已定,然后再谈自已的看法。孩子不说,不追问,不打扰。

该提醒提醒,该沉默就沉默。

一切以孩子为主,自已为辅,发现孩子不对,适当说一句,并告诉他:自已所做的任何事,自已承担后果。

和孩子交谈,用平等的身份来交流,不要自以为是。换位思考,自已年轻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表现。

总之,让孩子自已成熟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