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其他品牌的无人机制造商都怎么了?画质就拼不过大疆么?

终南山里不羡仙



无人机厂商都怎么了啊?都忙着去抢占其他市场了呀。


大疆是无人机行业的巨头吗?当然。

如今说起无人机,当然很多人下意识就会想到“大疆创新”,可以说大疆是目前消费级市场中最成熟的,口碑最好的品牌。大疆目前主要的业务,一个是消费级市场,一个是电影市场。

消费级市场就是我们大多数用户消费的产品,比如说大疆从3000元开始的“晓”系列一直到20000元的“悟”系列,都属于消费级产品,无论是个人玩家还是视频工作室,都可以直接购买使用就行了,不需要特殊的定制。

专业级市场,大疆主要面向的就是电影市场了,从“悟”系列,到更加高端的“经纬”系列,在很多电影中都使用了这两款完成的拍摄,比如说CCTV出品的《舌尖上的中国》、《航拍中国》,韩寒的《飞驰人生》《乘风破浪》这些作品都是由大疆旗下的大疆传媒团队负责技术方面支持的。

除了航拍,大疆基于三轴云台也推出了消费级的手持云台产品以及专业级的相机稳定器,最近还推出了一款运动相机“OSMO ACTION”。当然有钱的电影人直接就上斯坦尼康了和小红点了,嗯......

所以大疆之所以成为摄影界的一块新霸主,产品线足够广是主要原因,从几百元的手持云台,到几万元的专业级无人机,再到电影级别的拍摄解决方案,都可以提供服务。


中国难道除了大疆就没有其它公司做无人机了吗?非也。

首先不得不讲的,就是“零度智控”,这家公司虽然也有消费级的产品,但是体验远远没有大疆优秀,从诞生到现在,也就搞了一款叫BOBBY的口袋无人机,销量惨不忍睹。但是零度智控作为一家“有背景”的企业,在专业领域还是拥有自己的一片市场,主要在toB的市场。零度智控的产品在安全巡逻、农业植保、测绘、物流这几块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测绘和安巡方面,它的双翼无人机比大疆的四轴无人机更适合定速巡航。

其次就是“亿航”这家企业了,也算是在无人机行业中崭露头角的企业了,2017年亿航的无人机群就负责了广州“小蛮腰”前的元旦无人机表演,同时控制1000架无人机编队飞行。其实吧,亿航的飞控还是做得不错的。但是如今转型想做载人方面的事情,一直在搞一款叫“EHANG AAV”的自动驾驶飞行器,也算是未来的方向吧,万一我们就买得起飞机了呢(手动狗头)。

所以说并不是拍照不行,而是大家专注的市场不一样。至于其它的小厂商嘛......不要提小米了,小米无人机这种东西,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其他人的生命安全考虑呀!!!


是不是拍照是大疆一骑绝尘的核心呢?是的。

其实吧,大疆的产品真不算是“无人机”,顶多就是个装了摄像头的航模。在专业领域的人眼中,无人机是啥?应该是全球鹰、捕食者、翼龙,这种既可以侦查,又能够反侦查,还可以对目标进行打击摧毁的无人飞行器。包括那些专业玩航模的人,也看不起大疆,总觉得大疆的用户自认为是飞手,拉低了行业的专业性。

如果说我们深入一点剖析大疆的产品形态,我们就不难认识到,大疆之所以能够站稳脚跟,核心就是在传统的相机市场中另外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航拍。大疆的无人机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台会飞行的照相机,可以在尼康、佳能、索尼这些相机拍不到的角度去重新观赏我们的世界。这就是大疆产品本身的立足之本。

大疆的飞控系统,就是为了方便用户拍出更好的航拍作品。自动环绕、热点跟随、定速巡航、螺旋盘升,现在还出现了一键短片这种功能,大疆无所不用其极,就是希望能够利用飞控系统帮助用户。最后才是我们说的拍摄画质,大疆早期的机型,比如精灵3,使用的都是索尼的传感器和镜头,坦率的讲跟手机拍出的效果没有什么区别。直到后来收购了哈苏,引入了哈苏的技术,这次新发布的Mavic 2代在画质上才有全面的提升。毕竟能够买得起2-3万的“悟”系列玩航拍的用户,真的没多少。


如果你想尝试航拍,大疆当然是唯一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