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票友”闹新春 这是专属于戏迷们的草根村晚

提示信息

【编者按】爆竹声声辞旧岁,又是一年春来到。不觉间,2020年的新春佳节已经到来。年味是什么?

过大年,穿新衣,拿红包;回到家吃上一口老妈包的饺子;一家人一起磕着瓜子,看着春晚,有说有笑……

关于年味,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解读,不变的是那份亲情与关爱,期盼与团圆。只是今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春节里,因为疫情,许多群众性喜庆活动都已取消,公众场馆已关闭,也许大家会觉得少了一份过年的热闹。

为此,浙报集团绍兴分社联合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浙江新闻客户端绍兴频道联合推出春节特别策划——网上品年味。

一样的年味,不一样的呈现!我们专门提前采写录制了一系列年味视频,希望能为守在家里的大家增添一些过年的烟火味!

票友”闹新春 这是专属于戏迷们的草根村晚

1月15日,嵊州马塘村,天空飘着冷雨,室外温度接近零下。可当古戏台的锣鼓响起那一霎,宁静的村庄瞬间变得热闹非凡。台上,越韵飞扬,台下,人头攒动,喝彩声几乎就要盖过了锣鼓声。

这是马塘村每年过年前的保留节目——“越剧村晚”。对于这里的村民们来说,这场仪式感十足的晚会,就像年夜饭一样必不可少。

台上演员们的唱腔、表情和身段丝毫不马虎,不亚于专业的剧团演出。但他们可不是专业演员,而是马塘村土生土长的一群戏曲爱好者。“虽然只是咱们自己村里的表演,但是必须要演好,毕竟在越剧之乡,大家都是懂行的。”村民马师傅笑着说。

越剧村晚能红红火火上演,与村里的深厚的戏曲底蕴是密不可分的。在这里,几乎所有男女老少都会哼唱几句。

马塘村是越剧前身“落地唱书”的发源地,在早期越剧史上,马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金其炳开创田头歌唱的“四工合调”,到沿门卖唱的著名艺人金芝堂,再到女子越剧创始人金荣水等一大批草木才子,走南闯北,终使小歌班登上了大雅之堂,为越剧诞生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票友”闹新春 这是专属于戏迷们的草根村晚

据不完全统计,马塘村历史上有150多人从事越剧演唱活动,曾经办过七次科班,有过五副民间剧团,至今仍有20多人以民间演出为职业生涯,在宁波、台州、绍兴一带农村常年演出服务百姓。

戏中演绎的是各样故事,戏迷们听得却是不同感受。演出结束后,刚刚才走下戏台的村民金阳初意犹未尽,他没急着离开,又走到化妆间,找到其他戏友一起聊聊。

“那时我才七八岁,偶然在村里听到了越剧版的《祥林嫂》,就被深深地迷住了,怎么会有这么好听的唱腔?”金阳初边说边用手比划,“我记得小的时候,有戏班到学校里招收学生,我就踮起脚,趴在窗口伸长了脖子往里看,可惜父母不支持啊,当年是真想学。” 金阳初说,在那个年代,因为生活条件有限,连听戏都是一种奢望,“以前只有村里的大喇叭才会偶尔放几回越剧,哪像现在这样,想唱就能约人随时唱,想听也能随时听。”

这一入迷,就着迷了四十多年。今年56岁的金阳初,每个星期一三五会准时出现在村里的戏迷角与大家一起唱唱戏,这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为了这个爱好,去年他还专门拜国家一级演员、尹派第六代传人王一敏为师。“越剧的唱腔表达出来的都是我们嵊州人地地道道的情感呀!我一天唱三十次都不会厌的,可以这么说,越剧是流淌在我血液里的。”

票友”闹新春 这是专属于戏迷们的草根村晚

在当晚的“村晚”上,金阳初带着自己的全家人,上台为大家献上一曲,生活的美好,全部写在了他的脸上,这一家人也把自己的幸福,通过越剧来传递。

如今,马塘人在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中,以规划为引领,谋划新作为,打造新面貌。环境变美了,古戏台也变好了,一桩桩民生工程,让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票友”闹新春 这是专属于戏迷们的草根村晚

2019年,越剧先辈金其炳、金芝堂、金荣水铜像落成仪式在嵊州市甘霖镇马塘村举行。

而在某种程度上,当地保护、传承、振兴越剧,也促成了当地乡村的旅游业发展。为满足村民需求,马塘村又建造了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礼堂,先后承办了甘霖镇首届越剧折子戏大赛、全国越剧名票范派专场擂台赛、嵊州市“金榜题名时 文化礼堂行”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及“世贸杯”全国第二届越迷节活动,并吸引各地戏迷陆续到马塘举办越剧演唱活动,进一步打响了越剧发源地的文化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