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白宫在燃烧:美军的布莱登斯堡大败

1783年,美国在法国的鼎力相助下击败英国,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产生了一种虚幻的感觉,似乎凭借美国笃信的民兵部队也是可以击败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十八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让美国看到了机会,英国以海军立国,本来陆军的规模就不大,在对抗拿破仑的战争中更加捉襟见肘。

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出动军队进攻英属加拿大。等到这场被称为1812年战争,又称为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的战事开始之后,美国才惊讶地看到,英国沉着地组织了有限的兵力进行了顽强的防御,而且,美国在开战前曾自作多情地认为战端一开,加拿大人必定欢天喜地地迎接他们,实际情况却是,加拿大人踊跃参加英军,一度占英军50%的兵员。战争打了2年之后,美国的民兵战斗力并不强,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

白宫在燃烧:美军的布莱登斯堡大败

1814年4月,拿破仑被反法同盟击败,流放厄尔巴岛,英国火速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北美,那些在拿破仑战争中久经沙场的军队也被调了过来,美军就要厄运当头了。

布防与增兵

由于当时通讯手段非常落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到了7月份才知道拿破仑战败退位的消息,麦迪逊总统一边匆忙召开会议,讨论如果英军增兵,对大西洋沿岸(美国东岸)的防御计划,一面把华盛顿和巴尔的摩周边地区定为美国陆军第十军区,任命威廉·H·温德尔准将为军区司令官,温德尔准将参加了1812年战争早期的战事,1813年被俘,后来通过交换战俘回国,他很快就找到了战争部长阿姆斯特朗,请求立即征召第十军区的民兵防御英军可能的增兵,不过阿姆斯特朗拒绝了,他因为只有在紧要关头征召民兵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另外温德尔也没有得到参谋班子,他随后视察了军区,发现没有修筑任何防御工事,这似乎是个不好的前兆。

8月,英军的大军果然朝着美国东海岸袭来,英国皇家海军中将,北美分舰队总司令亚历山大·科克伦海军调集4艘战列舰,20艘护卫舰和20艘运输船,船上是英军少将罗伯特·罗斯的三个步兵旅,约4000多人。科克伦的副手科尔伯恩海军少将提议迅速突击美国首都华盛顿,但是被否决,原因是罗斯的步兵们坐了三个月的船,远道而来,需要修整,另外他们还要检修火炮,收集运输工具。

白宫在燃烧:美军的布莱登斯堡大败

英军少将罗伯特·罗斯

于是,英军舰队有条不紊地搜索美军舰队,他们兵分为二,扫荡了巴尔的摩、本尼迪克特和诺丁汉。美军的切萨皮克湾分舰队根本不是对手——他们仅有1艘炮艇和一些小船,于是主动炸毁了自己的船只,向华盛顿撤退。

目标美国首都

8月23日晚,英军觉得时机成熟,决定突袭华盛顿。陆军少将罗斯和海军少将科尔伯恩带领4370人,其中一些是海军的炮手,还有海军的水手运输补给,他们有1门6磅炮、2门3磅炮和60门火箭炮(拿破仑时代英国改良的火箭炮,较为原始)。

白宫在燃烧:美军的布莱登斯堡大败

英军的火箭炮,和二战的“喀秋莎”不可同日而语

罗斯少将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向南,到伍德亚德,一个是向东,到布莱登斯堡,如果到伍德亚德,必须经过波托马克河一段没有浅滩的支流,如果美军炸掉桥梁,那么就会贻误战机。罗斯少将飞快地权衡了利弊,命令一支部队向南佯攻,主力前往布莱登斯堡。

美军方面,温德尔少将手头的正规军仅有120名龙骑兵和300名常备军,理论上他可以征召15000个民兵,实际上只搜罗到1500个装备和训练都较差的民兵。8月20日,他命令这支军队向南去防御英军,8月22日,他遇到了英军的佯攻部队,短暂的遭遇战之后,温德尔一方面害怕英军夜袭(他本人就是在夜袭中被俘的),一方面认为美军炮兵的战斗力不足以抗衡英军,主动撤退。

但是不久后,温德尔分析出布莱登斯堡才是防守华盛顿的关键:布莱登斯堡在巴尔的摩和安纳波利斯的必经之路上,也是英国人前往华盛顿的唯一两条路线之一,而且军队可以轻易地从这里的浅滩渡河。于是,他命令部下斯坦斯伯里准将全力防守布莱登斯堡。美军在布莱登斯堡的朗兹高地据险而守,他们挖掘了工事,实际上这个高地的地势很好,可以用火力封锁附近的所有主要道路。

渡河进攻

8月23日凌晨2点30分,斯坦斯伯里收到了温德尔的消息,消息说温德尔正在率军赶来支援他,不过斯坦斯伯里突然做出了吃惊的举动——他认为自己的右翼有被包抄的危险,于是轻率地率军放弃高地,跨过完好的布莱登斯堡桥,去了西岸,就这样,美军莫名其妙地放弃了优势的高地位置。

与此同时,首都华盛顿的各个部门收到了敌袭的消息,匆忙收拾档案文件,朝着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撤退。

此时,温德尔手中的部队是1,000名正规军,将近7000名从哥伦比亚特区,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征召的民兵。从当代的资料推断,美国守军是大约7,170人,其中6,370人在布莱登斯堡。美军全部在布莱登斯堡的西岸布防,部署是:

斯坦斯伯里带领马里兰民兵的三个团(第1、2、5团)、3个来复枪连(装备当时精度较高的线膛枪),2个巴尔的摩炮兵连(6门6磅炮),

瓦尔特·史密斯准将指挥哥伦比亚特区民兵旅

在斯坦斯伯里后方。

另有切萨皮克湾分舰队炸掉船只的海军,他们拖来了华盛顿海军船坞2门18磅大炮和3门12磅大炮。

8月24日中午左右,罗斯的军队到达布莱登斯堡,与这些部队会合。

此时,英军也开始进攻了,威廉·桑顿上校的第85轻步兵团和另外三个营首先进攻,他们的第一次进攻被美军打退,不过,英军先锋部队在后续部队的火力掩护下,成功地渡河,然后排成松散队形继续进攻,他们注意到了美军的炮兵才是关键,凭借精确的步枪射击击溃了掩护炮兵的来复枪连,美军的6磅炮只有实心弹,对松散队形的英军无济于事,还被打坏一门炮,只好撤退。

白宫在燃烧:美军的布莱登斯堡大败

布莱登斯堡大战示意图

与此同时,英国的第1/44团从东面的进攻也得手了,当他们准备包围美国左翼时,温德尔及时率军反击,美军一度取得了优势,他们在三个方向上依托掩护向英军射击,眼看挡住了英军的攻击,不过当英军的火箭炮开火之时,这些经验不足的美国民兵惊慌失措地逃跑了,事后发现,斯坦斯伯里的民兵部队还有大部分骑兵就此溃退,逃离了战场。

相比之下,哥伦比亚特区民兵旅就顽强得多,他们在炮兵的掩护下,打退了英军的三次冲锋,甚至将英国海军少将科尔伯恩打成重伤。不过由于马里兰民兵的溃退,他们的左翼敞开,英军抓住机会,以在东面获胜的英军第1/44团为前锋,立即在这个方向上发起猛攻,很快,这些美军也顶不住了,开始撤退。

起初,哥伦比亚特区民兵旅秩序良好,不过平民马车夫们驾驶着装有炮弹和补给的马车撤退时引起了混乱,很快撤退化为了总溃退,只有美军的炮兵战斗到了英军冲进炮兵阵地的最后一刻。

一片混乱之中,美国战争部长阿姆斯特朗站出来想挽救危局,他给美军各部队下令,命令他们依托华盛顿坚固的联邦机构建筑打巷战,不过根本没有士兵听他的,布莱登斯堡之战的美军大部分是民兵,他们一哄而散,各自回家去照顾自己家人的安全。

据英国方面记载,英军这一战的伤亡有多个版本,最高的版本仅为:64人阵亡,185人负伤,还缴获美军两面团旗。

布莱登斯堡之战被称为美军历史上最屈辱的一战,这一战之后,首都华盛顿门户洞开。

火烧白宫

8月24日当天,美国总统麦迪逊等美国联邦官吏逃离华盛顿,英军大摇大摆地进入华盛顿,城里一个美军也没有,英军在出征前就得到加拿大总督乔治·普雷沃之建议——焚烧美国的公共建筑来报复美军对加拿大的进犯。英军为了这个目的,专门指定了军中的皇家工兵来实施此事。

英军首先前往美国国会大厦,他们立即放火焚烧了这座富有美学与象征价值的宏伟建筑,大火焚毁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3000多册藏书。点燃了国会大厦之后,英军沿宾夕法尼亚大道直奔白宫,据白宫没有走掉的门卫和园丁回忆,“当英军抵达之后,抢来白宫里的酒和食物,大快朵颐。”酒足饭饱之后,英军运来足以燃烧一天的燃料,然后堆在白宫里防火焚烧,据后来返回华盛顿的美国人的评估,白宫被烧得只剩外墙。

白宫在燃烧:美军的布莱登斯堡大败

除了国会大厦和白宫之外,英军还烧掉了军械库、华盛顿船坞、财政部、战争办公室(相当于国防部)、波托马克河大桥和2艘军舰。总价值大约是三十六万五千英镑(当时的币值)。

纵火后不到一天,飓风光临华盛顿,引起了雷暴大雨,巨大的风势居然能把英军的火炮吹上天空。

英军为了避免损失,主动撤退,军中有一种说法是“天谴美国首都”,原因是飓风摧毁了一些英军没能烧毁的建筑,还有根本没打算破坏的民居。

美国方面的说法则是:“风暴拯救华盛顿”,声称上天降下飓风赶走了英军。

当然北美缺乏南北走向的山脉,飓风很容易影响大片地区,如此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就是现代的美国也束手无策。

1812年的战争就此告一段落,后来美国花了不小的代价才将英军从国土上赶走,后来签订的合约里,双方国境线维持原状,这同样是一次“被遗忘的战争”。

阅读更多深度军事文章,请关注“近卫步兵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