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杜甫生前名氣不大,生活也非常窘迫,而死後卻成為了詩聖?

用戶19456725050


杜甫相對被同代人忽略,是主流接受的看法或者至少是嘗試解答的謎題。比如五人同登慈恩寺塔,岑參的詩題只提到高適薛據而非“諸公”,這究竟只是岑參個人的勢利,還是反映詩圈的某種品評,就很值得探究。又比如樊晃編選杜詩時,說江左流傳的杜詩都是相對不重要的作品,真正的大雅之音反而湮沒無聞。

不過杜甫生前其實仍然是有知音的,比如說他“曹劉俯仰慚大敵,沈逡巡稱小兒”的任華,以及說他“大雅之作,當今一人而已”併為他編選集的樊晃。當然,也不能落下為晚年杜甫提供物質支持的嚴武。此後,最晚在貞元年間,韓愈就已經為杜詩正名了,距杜甫之死不到三十年。

在杜詩接受史的問題上,我讀過最好的文章是呂正惠的《元和詩人與杜甫—兼論元和詩人與六朝詩的關係》。不過呂文只討論了杜詩在大曆年間何以聲名不顯,並沒有說為何在他生前也相對不見提及。對此我有兩個猜想。

一是直到天寶時,熱衷作詩誇讚當代詩文的現象仍然是特例,後來這種風氣完全是被杜甫這個老好人帶起來的。尤其像李白這種性格,頂天了寫一句“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而已。

二是杜甫為詩為人的氣質與當時詩人圈格格不入。這一點從登慈恩寺塔詩中就能看出。高適想的是“輸效獨無因,斯焉可遊放”,岑參想的是“淨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儲光羲想的是“俯仰宇宙空,庶隨了義歸”,只有“自非曠士懷”的老杜敏銳地預感到“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的劇變。這種懇切與沉痛,在以詩社交的“曠士”那裡自然極不招人待見。

顧隨曾說,古代詩人能夠做到不信神佛而自有擔當的,只有陶杜辛三家。其餘每每不免求仙問道參禪拜佛,方能擺脫得意時的無聊與失意時的消沉。而盛唐時此風正勁,杜甫的邊緣化便順理成章了。而在“文起八代之衰”的關口上重新發現杜甫,卻也正當其宜。


林三土


不請自來哈。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這是杜甫《夢李白》中的詩句。用來形容他自己,可能更為恰當。

杜甫在當時,沒有受到人們的關注,有幾大原因:

0.他出生得有點晚,在他之前,王維、孟浩然和李白等人的詩名太大了,詩壇的聚光燈已經集中在王維和李白等人身上了。701年,王維和李白誕生,11年後,杜甫呱呱墜地。等他小有名氣時,李白和王維已經名滿天下了。兩人又不是太老,與他同時代而稍早,這就註定了杜甫生前要活在李白等人的陰影之中。


杜甫畫乃聞一多所作,此為網友P的李杜圖片

0.相對李白和王維等詩人,杜甫個性有欠鮮明。

杜甫是典型的儒生,為人正直,溫柔敦厚,太“正常”了,個性不夠鮮明,在崇尚個性的盛唐,他自然不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

仍舉李白的例子,杜甫最初關注李白,不是因為詩歌,而是太白狂放的個性,仙人一般風流瀟灑。個人較小,口氣卻極大,一篇《大鵬賦》,征服了半個唐朝。李白兩眼窘境有神,目光如電,與尋常的文士不同,還煉丹服藥。已有仙氣的,還真想做神仙,時人又都信這一套,李白自然容易吸引眼球了。再看杜甫,老實巴交的,年輕時也豪邁過,寫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可是,他的青春豪情很快過去了。

0.杜甫老爹掛的早,很早就成了孤兒,這影響了他的個性。杜甫很早跟著姑媽生活,據說姑媽因為照顧他,自己的兒子都病死了,杜甫抱愧終身。從小失怙,使得他的性格偏於內向,不太容易引人注目。家境又一般,他缺乏與人交遊的物質資本。李白可以幾年內花光十幾萬,而杜甫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多錢。用流行的話說,“貧窮限制了他的想象力”,當然,不是藝術創作的想象力,而是瀟灑狂放、包裝自己,吸引世人眼球的想象力。

0.安史之亂後,世人關注的重點不再是詩歌文藝,而是國家命運,而杜甫的名篇力作,多半誕生在安史之亂後。

這種錯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杜甫生前聲名不彰。

0.杜甫的詩歌,與李白等典型的盛唐詩歌有別,不太符合唐人的口味。

同時代人殷璠和高仲武,曾分別編選了兩部唐詩選——《河嶽英靈集》和《中興間氣集》,但是都沒有收杜甫的詩歌。其中的一大原因,當是杜詩與典型的唐詩不同。杜詩憂患意識強,“一飯而未嘗忘君”,比較關心政治,又偏於內省理性。在想象力、空靈的意境等方面,稍顯不足。

那麼,為何杜甫能夠成為“詩聖”呢?

0.首先是杜詩本身的高度藝術水平。

“你可能欺騙世人一時,可能欺騙有些人一世,但是,絕不可能欺騙永遠騙得了所有人。”反過來,人間的真金美玉,可能會埋沒一時,甚至埋沒一世,但是,很難永遠被埋沒。杜詩,就是難以被永遠埋沒的精金美玉!中唐時韓愈開始把李杜並稱,所謂“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而元稹更是有意貶低李白,推崇杜甫備至,認為杜甫集前代詩人之大成。到了宋代,推崇杜詩的人,就更多更普遍了。特別是江西詩派,把杜甫推崇到幾乎無以復加的高度。

0.杜甫嚴謹的詩歌創作態度,是其被尊為詩聖的一大內因。

他寫完詩後,會反覆誦讀,新詩改罷自長吟,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他不厭其煩地打磨自己的作品,使得他的大部分作品經得起推敲,因而更容易被當作典範學習。

所謂聖人,除了天資卓絕外,人生態度端正積極,能夠潛心修煉,故而成聖。“詩聖”杜甫,亦不例外。

0.其次,杜甫確實是得風氣之先的大詩人,他在幾個方面的嘗試,都為後人所繼承,並得以發揚光大,以致稱為範式。

杜詩有奇崛險怪的一面,韓愈孟郊等人沿此路徑,形成了韓孟詩派。

杜詩繼承樂府詩關注現實的精神,以新題樂府寫時事,白居易和元稹等人則繼而發起了新樂府運動。

杜甫的部分詩歌偏理性,愛議論,被蘇軾、黃庭堅和王安石等大批詩人繼承,併成了宋詩的一大特色。

杜詩描寫日常生活,擴大了詩歌的題材和表現範圍,亦被宋代詩人繼承。

0.杜甫比較幸運,身後沒多久,就被韓愈和元稹等名家大腕發現、表揚,到了宋代,又被廣泛關注,這都很關鍵。如果杜甫被發現的太遲,或者發現人影響力一般,杜甫的名聲就不會傳播那麼廣遠,就不會廣受關注,作品可能隨之散佚。那時,杜甫就很難有機會被稱作詩聖了。

北風颼颼的冬天裡,碼字不易,覺得文章還不錯,記得點贊鼓勵哈!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風雅正


何為“詩聖”?詩壇聖人也。

孔子說“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他認為的聖人是三代以上、周公這樣的人;後來儒家將孔子尊稱為聖人,子夏說“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到了隋唐時期,臣民稱呼皇帝為聖人,不知道是不是出於“行聖人之政,是亦聖人也”的考慮。

如此說來,“聖”簡直是儒家最高的評價標準了,那麼,杜甫為何會被稱為“詩聖”,他所謂的“聖”又是什麼意思呢?

一、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

李白的詩歌在當時就得到世人的普遍推崇,可是杜甫的詩壇地位認同要曲折得多,他甚至在《南征》中感慨“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

杜甫生於712年,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年號先天元年,次年改年號為開元。杜甫成長於盛唐時代,卻成熟於盛唐的轉折期。他遇到了安史之亂,見證了盛唐的衰落,因此他的詩歌與氣勢豪邁的盛唐之音又有不同,多了些沉鬱頓挫。

他,來的有些遲了。

天寶三載(744年),再次科考落地的杜甫遇到了賜金放還的李白,他們一同遊歷,同行的還有高適。這就好像一個小粉絲遇到偶像一樣,杜甫從此對李白時時牽念,寫下了《夢李白二首》等令人斷腸的詩篇,對李白的才華崇拜之情溢於言表。可是李白雖然也有寫給杜甫的詩,卻從沒對杜甫的詩歌水平表示讚賞,只是曾經調侃一句“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同樣的,杜甫先後與高適、王維等人都有酬唱之作,但大家好像都很吝嗇對杜甫詩歌的讚美。其實也不難理解,前面說過,杜甫詩歌的確與盛唐氣象不同。這大概也是《河嶽英靈集》《中興間氣集》《國秀集》等這些當時編選盛唐詩歌的詩集都沒有杜甫身影的原因吧。

二、筆追清風,心奪造化

目前我們所知,在杜甫生前最推崇杜詩的人是任華,他所作《寄杜拾遺》對杜甫才華極盡誇讚之能事,不知有幾分粉絲為愛豆刷榜的水分。

大曆五年(770年),杜甫去世了。樊晃整理的《杜工部小集》序中說“君有大雅之作,當今一人而已”,對杜甫的詩作評價已經相當高了。可惜,“江左詞人所傳誦者,皆君之戲題劇論耳”,大多數人對杜甫的“大雅之作”瞭解並不多,也就不能給予杜甫詩壇地位以更公正的評價。

杜甫詩歌真正被推崇,大概到了中唐時期。

是金子總會發光,經過時間的沉澱,歷史的洗滌,杜甫的詩歌越來越多地得到認可和推崇,漸漸與李白齊名了。到了貞元十年(794年),元稹詩中有“李杜詩篇敵,蘇張筆力均”之語。說明李杜齊名,在當時文壇已經是公共認知了。

盛唐氣象不再,經歷了離亂的唐人們對杜甫沉鬱頓挫的詩風的推崇漸漸超過了對李白飄逸豪邁的愛好,於是有了“李杜優劣論”和“揚杜抑李”說。韓愈稱杜甫詩文“全美”,認為當時的詩人沒有可與杜甫相比擬的了,稱讚他“筆追清風洗俗耳,心奪造化回陽春”;元稹則直接放言聲稱李白樂府詩與杜甫比肩,但律詩遠不如杜甫,發起了“李杜優劣論”的肇端;到了晚唐顧陶編選《唐詩類選》,在序言中則之間言“杜李”,從此尊杜為第一,李為第二。

三、發於情,止於忠孝,聖於詩

到了宋代,杜甫的詩壇地位再創新高。南宋張戒在《歲寒堂詩話》中評價杜詩“微而婉,正而有禮”,“乃聖賢法言,非特詩人而已”;南宋楊萬里在《江西宗派詩序》中稱杜甫“聖於詩”。

明代,詩壇領袖陳獻章一句“子美詩之聖,堯夫更別傳”,正式將杜甫推上“詩聖”神壇。

何為“聖”?

首先,聖者,聖賢也。在儒家的道德標準中不僅要“賢”,還要“仁”。

杜甫忠孝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後世文人。蘇軾認為杜甫雖然流落飢寒,但“一飯未嘗忘君”。更何況,儒家講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可杜甫始終懷抱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堅定志向,即使自己的茅屋已經風雨飄搖,仍然希望能夠“大辟天下寒士”,這是怎樣堅貞忠義的人格!難怪蘇軾認為他“發於情而止於忠孝”,古今詩人以“杜子美為首”。

其次,聖者,非凡也。俗話說“文人相輕”,如果沒有足夠的藝術成就,杜甫如何能征服古今文人?

杜甫曾在《進三大禮賦表》中對自己的詩文風格自述說“臣之述作……沉鬱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沉鬱頓挫”正是杜甫詩的風格,經歷了盛唐轉衰,記錄了國難家難,感傷生民流離,那些痛苦隨筆端濃墨凝固在紙上,化不開的是詩人的心緒。他的詩又被成為“詩史”。

杜甫在律詩藝術上的成就也極為高超。盛唐的律詩形式雖已經基本定型,但在實際創作中,詩人們仍然在不斷探索。杜甫在創作律詩時精密嚴格的規範推動了律詩的成熟。他自稱“晚節漸於詩律細”,像“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這樣刻意顛倒詞序的創作又帶給律詩不一樣的趣味。

四、結語

千年來,“詩聖”杜甫影響了無數人。

文天祥說“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為代言之”,所以在獄中,他作了200首《集杜詩》,以此為精神寄託;葉嘉瑩先生也說“書生報國因合計,難忘詩騷李杜魂”。

時代造就了杜甫,時代成就了杜甫。

我們而今再看杜甫,在詩歌之外,看到的還有“詩聖”的精神。


小滿國學


人在當世出名與否,除了自身具備過人的才華,特殊貢獻,社會影響力,還與他交往的圈子有關。

杜甫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到洛陽應試不第,後北遊齊魯。在第二年即寫下《望嶽》一詩。這首詩是杜甫現存詩作中最早的一首。題詠泰山的詩作不少,但歷代大家皆推崇杜甫這首詩為歌詠泰山的巔峰之作。此詩顯示了杜甫年青時即具備的驚人的創作才能,更充分表達了他異於凡人的理想抱負。

杜甫一生追求的雖說是“忠君”思想和“仁孝”儒學,但命運這玩意兒卻偏偏沒能謄顧他。杜甫為了求得權貴賞識,為了謀到一官半職(對他其實就是為了養家餬口),曾困守長安十年之久,歷經多少苦難折磨。據說有一段時間,杜甫還靠採草藥擺地攤度日。幾經折騰,後來雖也謀得過一官半職,但品次極低,加上戰亂頻繁,真的沒有過幾天舒心安穩的日子。

杜甫一生都在與命運抗爭。正是他久經磨難,才深知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社會動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杜甫社會經歷豐富,社會認知深刻,寫作技巧高明,於是寫出了《兵車行》、《三吏》和《三別》等表現了當時深刻社會現實的千古佳作。

杜甫社會地位不高,故結交的人相對來說對他的社會影響幫助不大。古時的傳媒不象現代社會這麼發達,那時詩人的作品多侷限於王公貴族、士大夫、社會官員和文人雅士之間交流傳閱,好的作品自然優先入選官方記述中。當然那些所謂的好作品除了為當朝歌功頌德,就是文人詩友間的唱酬之作或吟風弄月之類。對於杜甫多以描述批判社會現實的東西,實在不合上風口味,自然就算有識貨的權貴或普通官員也不敢去加以賞識。這些極不利於他在當時詩名的傳揚。

在同行來看,李白比杜甫大十一歲,算是前輩。李白的詩漂逸瀟灑,在當時文人看來很有獨特個性,很讓他們欣賞。大詩人加大官僚賀知章就用“謫仙人”來稱呼李白。李白與杜甫有過三次交往,李白不會不知杜甫寫詩的本事和抱負,但二人風格不同、個性迥異。再說李白心想自己已名揚天下了,老杜寫詩如此了得,還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霸氣,他又如此靠攏親近我,不會有別的企圖吧?李白似乎覺得老杜有“蹭名”的嫌疑,於是故意保持著距離。不難理解,李白寫的有關杜甫的詩僅三首有可靠依據,分別是《沙丘城下寄杜甫》、《魯郡東石門送杜甫》和《戲贈杜甫》。而杜甫寫給李白的有十四首之多,如《夢李白二首》、《昔遊》、《遣懷》等。在李白的眼裡,杜甫是後輩,其才華確實很高,但你太寒酸,於我何益?不象孟浩然、汪倫之流,小孟雖然有詩名,但不至威脅到我的首尊地位,而且小孟比你條件好,至少我可以在他那裡蹭些酒喝呀。這也許就是彼時文壇的難啟之言吧。

當然,杜甫有許多佳作都是在“安史之亂”後大量創作的。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大家都疲於奔命,誰還有閒情逸致來品讀詩壇大腕的佳作呢?叛亂平定後,杜甫於五十歲時到成都定居,生活雖然不富裕,但安定自在。這期間的詩歌風格也變得悠閒恬淡。最後用“天地一沙鷗”為自己的一生作總結。

終其一生,杜甫有深沉的愛國情懷,也有博大的憂國憂民情懷。他為追求溫飽,不得不四處巔沛流離;他一生所遇到的苦難,不得不用手中的筆飽含濃情去記錄;他生逢的時代多劫難,他不得不用自己卑微瘦弱的身體去面對;他生活的艱辛和生活的圈子限制了他的詩名在當世的傳揚。雖然韓、柳為杜甫的詩名提升有後伯樂之功,但詩人的作品本身必須要有過硬的質量水平才行。在杜甫同時代就聲名遠播的許多詩人,在杜甫被“發掘”後,他們的名氣都已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後。有句話說得好,“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不錯,杜甫因其詩歌藝術的卓越成就和社會思想的深刻影響將會隨歷史的不斷前進而更加熠熠生輝!


長路漫漫6364936899


不是杜甫一死,馬上就名聲大噪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解誤猜

說白了,那都是想當然耳!杜甫死於大曆五年即公元775年,這時候,杜甫他們一家比杜甫活著的時候更加困難,地位更加籍籍無名。


杜甫的兩個兒子都沒有什麼功名。大約過了四十餘年之後,元和十三年(公元813)著名詩人元稹應杜甫的孫子杜嗣業的要求,寫了一篇《墓誌銘》,從此,杜甫開始在元白這個詩人的圈子裡有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杜甫也不僅僅是有元白這些著名詩人的宣傳,就立即名聲大噪起來的。


就在元白之前,有位叫樊晃的潤州刺史就曾經出版過杜甫的詩選,這個詩選大約有二百餘首詩,這個杜甫的詩選,可能是杜甫詩歌史上最早的單行本的《杜甫詩選》。這個詩選會不會有什麼社會影響?應該說,也不可能產生什麼影響。但是樊晃的一篇序言流傳下來了。可貴的是樊晃在這個序言裡,對杜甫詩歌的評價非常不同凡響,他說,他也聽說過杜甫的一些詩,但是不知道杜甫居然有“大雅之作,當今一人而已”。據我們推測,樊晃的小序大約寫於唐德宗時期,那麼,他說杜甫“當今一人”,也是合理的,畢竟他應該與杜甫稱得上同時代人。而“當今一人而已”就是當代第一的意思,這麼說樊晃對杜甫的評價是非常之高的。在杜甫並不是“名人”的情況下,可以稱之為巨眼了。不過,樊晃不是文化名人,所以,他的評價,也不會引起當時的重視。


唐憲宗時代的韓愈也是極力推重杜甫詩歌的著名詩人,加上稍後有元稹白居易等人對杜甫的推崇,按我們今天人的想象,好像杜甫毫無疑問應該非常出名了吧?中國著名學者《杜甫傳》的作者馮至先生是怎麼評價的呢?他說,好像沒有那樣有影響,頂多就是韓愈,元稹,白居易他們周圍的朋友對杜甫有一些瞭解罷了。馮至先生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而是,對杜甫在社會上產生影響的原因之分析是有一定錯誤的。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是不是因為名人的推薦就會成功?我們的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因為,像韓愈,元稹,白居易他們推薦的詩人,不只是杜甫一人,為什麼杜甫的名氣越來越大,而其他人絕大部分默默無聞了?

這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因素,也是令許多學者所探討和研究的,具有一定普遍意義的問題。因此,我們就以杜甫為例來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一個人出名絕對不是一個偶然性,但絕對是一個必然性。杜甫的出名就屬於後者。這就是說,什麼是出名的必然性?

就詩人來說,你的詩歌作品一定要成為傑出作品,這就是必然性。我在《杜甫的馬詩與唐代畫馬》一書就談到這一點。我說“杜甫不是現實的著名詩人,但他是事實上的著名詩人”。


這就是說,你的傑出詩篇,由於種種原因不顯名於當代沒有關係,但是你的詩篇必須經得起歷史的檢驗,這很重要。杜甫的詩,恰恰就是能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偉大詩篇。前面我們舉例樊晃對杜甫的評價,就是證明之一。

我們現在大家都知道,杜甫詩歌的藝術性是很高的,他是唐代詩歌律詩藝術的代表人物,僅此就已經不得了。


其次是杜甫作品中有大量寫實的現實主義內容的作品。古代的閱讀選擇據我個人的看法,與今天沒有什麼區別,。那就是偉大嚴肅的作品,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擁有廣泛讀者群體的,大部分或者絕大部分讀者,他們喜歡的是“吟風弄月”一類的作品。如果按照這個閱讀基本選擇,那麼杜甫在韓愈元稹和白居易的推動下,杜甫的命運不會好到什麼程度的。

但是,杜甫忠於現實,這個時候,現實也需要忠於杜甫了。因為,唐代社會從貞觀之治到開元天寶盛世之後,一直處於走下坡路的狀態,全社會陷入了非常失落的懷舊心理的一種思潮之中。從普通老百姓到高級知識分子,無不對貞觀開元時代充滿嚮往和回憶。晚唐時代的大量筆記文學,例如《明皇雜錄》,《酉陽雜談》等著作都是這種思潮的產物。因此,杜甫的詩歌已經開始悄悄在社會上流傳。例如,官方一點信息都沒有的杜甫這個名字,卻在《唐朝名畫錄》,《明皇雜錄》,《云溪友議》,《歷代名畫記》等私人著作之中頻繁出現。我們據此推測,杜甫的詩歌已經受到上層知識分子的關注了,因為,這些著作的作者,都是進士出身的學者。晚唐後期的一些著名詩人,例如劉禹錫,杜牧也對杜甫評價很高,這就為五代,宋代詩人高度評價杜甫,奠定了良好的歷史文化基礎。杜甫被明代學者王嗣世稱為“詩聖”至今沒有改變,說明杜甫是實實在在經得歷史檢驗的偉大詩人,是歷史選擇了杜甫成為“詩聖”,也是杜甫具有詩聖的品質,這是名副其實的榮譽,也是名副其實的偉大創造。


千千千里馬


當時的杜甫就相當於現在的憤青。憂國憂民!安史之亂前仕途不順。李林甫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

杜甫的仕途和李林甫有沒有關係不知道,反正李林甫不喜歡杜甫這樣的憤青是肯定的。

後來唐朝陷入了安史之亂,杜甫也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戰爭時期誰還顧的上欣賞文采,逃命才是真的,那時候杜甫不出名跟當時的環境有關。


一號風手


不是杜甫生不逢時,只能說杜甫不具備成為一名優秀政治家的潛質,卻懷有大政治家憂國憂民的情懷。再加上杜甫親身經歷了安史之亂,親眼目睹了低層人民在動亂中的種種苦難和不幸,自身抱負的不得志,再融入現實生活的窘迫與困苦,鑄就了杜甫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杜甫之所以身後名顯,是因為他描寫的唐朝安史之亂的詩歌真實再現了當時人民生活的苦難,表達了他憂國傷時,哀民哀己的情懷。後人從他的詩中,不僅看到杜甫自身的偉大抱負和人生種種不幸,也看到人民在國家時的苦難和不幸,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極易引發讀者的共鳴,因此深得後世尊敬,詩名曰顯,被尊稱為詩聖。


幽松客


古今中外死後成名的大人物不可勝數,身前留詩,死後成名不也是一種功德圓滿嗎?一個人的名與不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給後世留下什麼,你的東西是否能成為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的經典,這才是最重要的。這一點顯然杜甫做到了,所以他的詩被後世譽為詩史,它本人被譽為詩聖是名至實歸的,是不容絲毫爭議和辯駁的。自古文人多磨難。磨難在一般人眼裡是一種不幸或是一種災難,但在有些人眼裡恰恰是一種財富,沒有對底層窮困潦倒生活的體驗和經歷就寫不出那麼多憂國憂民感憤世俗的優美詩篇,就更不會流傳千古,這從某種意義上講難道不是一種財富嗎?縱觀古今中外文學史,那些流芳千古稱霸世界的文學大家或童年或青壯年時期他們都或多或少遭遇過不幸和挫折,不是食不果腹就是頻換工種,基本處於貧寒交加的溫飽線上,正因為這樣才會醞釀出震驚世界的文學精品,才會成為一代無可替代個無可超越的文學巨匠。杜甫是、蘇東坡是、王安石是……高爾基是、托爾斯泰是……與杜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白,一生放浪形骸,雲遊天下,與酒為伴,斗酒留詩,就其留世之詩的總體厚度和內涵與杜甫相比是有差距的,史學研究的價值不是很高,在這一點上是不及杜甫的。



冀之筆


對杜甫的評價,為何杜甫死後的評價比他活著的時候高?

杜甫是唐朝的大詩人,所寫之詩銜接了盛唐至中唐的過度時期,從他個人經歷乃至國家大義無一不體現出杜甫對人生抱負的變化和一顆忠君憂國的執念。杜甫所寫之詩包含著生動的形象和熱切的情懷,更有擔憂的愁緒,展現了這個過渡時期的重大的變化。

  杜甫因此被稱為是詩聖,和李白合稱為李杜,而他所寫之詩更是給後人還有留下深遠的影響,因此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對戰亂中的百姓尤其同情,一直對黑暗腐朽的政治風氣給予批判,他甚至願意為了改變這個現象而犧牲自己,故其詩一直貫通憂國憂民的主線,可見其偉大之處。

  杜甫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很是熱愛,他前期所作之詩皆是他偉大的抱負和對大好河山的描繪,他十分嫉惡如仇,熱愛人民,所以他詩歌的穿鑿有著豐富的社會內容和鮮明的時代特色。

  唐代著名詩人對杜甫的評價是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雖然杜甫在他生前並未受到很大的重視,其詩也未得到很好的推廣,但是他卻在後世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在詩壇上有一定的地位,也因此影響了後世詩人的創作風格。

  魯迅對杜甫的評價是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裡似的。、杜甫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可見杜甫所影響的程度之深,在我國曆史上村存留的影響之大。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中創作詩歌作品達三千多首,至今流傳作品有一千四百多首,其作品風格獨特,且注重吸收各家之長,堅持獨特的批判精神,致使其作品深受後人的追捧,其思想也影響著後代眾人。

  杜甫因此被尊稱為一代詩宗,其雅號為詩聖,可見他在詩壇上的地位之高,所有的成就之深。杜甫創作詩歌的時候十分注重將所見所聞和社會現實兩者相結合,這樣不僅反映社會現狀還可以以此寄託他的情感,批判不公的社會諷刺統治者的腐朽之舉。

  杜甫所寫之詩很大程度上不只是在客觀的敘述事件,而是在用詩去寫歷史,他的詩體大部分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歷史事件,真實的將歷史重現在讀者的眼前,也將那個時代受到戰亂和腐敗統治毒害的現狀披露,具有很強的政治性。

  杜甫能有詩聖這一雅號,不止因為其涉獵題材之寬,還在於他能夠很好的將律詩運用的如此自如,將這樣的詩體運用於無形,甚是有才能。杜甫甚能駕馭各種形式的詩歌,他能將社會萬象及人民的生活描繪的十分生動,他的詩歌中所隱含的不僅是批判和同情,也有很多他被壓抑的情懷和抑鬱的情感,但這依舊不影響他憂國憂民的愛國之心。


斌格謙


“聖”有兩個主要涵義:一是精通一事,對某門學問、技藝有特高成就的人;二是指儒家所稱道德智能極高超的人。

從這兩點來看杜甫都達到了這一境界:杜甫詩風穩重樸素,深刻的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風貌,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具有思想性極高,一是對人民的深刻同情;二是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三是對各種禍國殃民的罪行懷有強烈的憎恨;四是對生活和大自然飽涵著熱愛。一個詩人的思想內涵要同時包括這四個方面很少。他的詩歌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一是善於對現實生活做典型的藝術概括;二是人物語言的個性化;三是善於捕捉能夠顯示事物本質和人物精神狀態的細節;四是詩歌深沉跌宕,語氣音節抑揚頓挫。一個詩人要掌握如此的藝術技巧非得經過千錘百煉。

同時,杜甫一生清貧,不向權貴低頭,一心關注民間疾苦,符合儒家的精神追求,因此歷代統治者和文人騷客都尊敬他、宣揚他,因此杜甫被大家稱為“詩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