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三国机密:曹植能得善终,关键是靠一个女人保命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九年的时候,曹操曾经对曹植说:“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根据曹操的这句话推断,曹植的出生日期应该是汉献帝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曹植的逝世日期,《三国志》记载是“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中国人算岁数,一般都是算虚岁,根据这一条史料来推断,曹植的去世时间应该是公元232年。

三国机密:曹植能得善终,关键是靠一个女人保命

曹操

曹植活了41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肯定不算善终,但是我们不应该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古代的事情。古时候医疗条件极差,一点小毛病就能要人命。比如诸葛亮的长子诸葛伯松、曹操的儿子曹熊和曹冲、周瑜的两个儿子,都是年纪轻轻就病死了。三国时期的人均寿命多少岁,笔者手上实在没有相关资料。倒是有大量的资料记载清末民初之时,中国人人均寿命也才30几岁。比如《中国人口与粮食》一书,就引用美国学者Harry E.Seifert在1933年的统计,得出“民国初年中国人平均寿命只有35岁”的结论。曹植所处的时代,医疗条件肯定不会比民国时期好,人均寿命应该不会比民国时期高。曹植能活41岁,绝对在那个时代平均寿命之上,已经可以算善终了。

三国机密:曹植能得善终,关键是靠一个女人保命

周瑜剧照,感谢原作者

人均寿命的统计,只统计人口的自然死亡,不统计死于非命的人。三国时期,兵连祸结,用《三国志》的话说,就是“户口十存其一”。在那个生灵涂炭的年代,如果把死于刀兵的人也统计进人均寿命,笔者估计那个时代的人均寿命会很低很低。曹植能活41岁,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虽然算不上年老寿高,但也可以说是善终了。曹植没有像大哥曹昂一样死于刀兵,也没有像弟弟曹冲那样十几岁就死于疾病。他能够41岁死于病榻之上,我认为可以算善终。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信不信由你!

三国机密:曹植能得善终,关键是靠一个女人保命

曹植剧照,感谢原作者

曹植能够得以善终,有一个著名的传说“七步成诗”。故事的起因是曹植与曹丕争夺魏王世子之位失败,曹丕登上魏王宝座之后,就想报复曹植。曹丕命令曹植七步成诗,否则就砍曹植脑袋。曹植七步之内,写出来著名的《漉菽》,曹丕只好兑现诺言,放了曹植一条生路。这个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后来经过罗贯中《三国演义》渲染,变得家喻户晓了。《世说新语》是著名的黑曹段子集,罗贯中以黑曹操为己任,所以这个故事在史学界基本上没有人相信,大家都把这个故事当成小说家言看待。

三国机密:曹植能得善终,关键是靠一个女人保命

曹丕剧照,感谢原作者

正史上的曹丕,确实想杀曹植,这件事情发生在曹丕登基称帝之后。曹植和曹丕共同的母亲卞夫人出面力保,曹丕不敢忤逆母亲的意思,曹植才得以死里逃生。此事典出《三国志》语:“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裴松之注三国志》援引《魏书》的记载则认为曹丕根本就不想杀曹植,只是想吓唬一下曹植。根据魏书的记载,曹丕专门就曹植的问题下了诏书曰:"植,朕之同母弟。朕於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骨肉之亲,舍而不诛,其改封植。"

三国机密:曹植能得善终,关键是靠一个女人保命

卞夫人剧照,感谢原作者

曹操在确定曹丕为接班人之后,就开始打击支持曹植的世家大族。曹操杀了支持曹植的弘农杨氏代表人物杨修,还杀了曹植的妻子崔氏和曹植妻族清河崔氏代表人物崔琰。曹丕上台之后,又杀了支持曹植的世家大族丁氏的代表人物丁仪兄弟。在曹操和曹丕的打击之下,支持曹植的势力已经被清除。曹植已经无牙之虎、无爪之鹰。根本就无法对曹丕的皇帝宝座构成威胁。曹丕杀了曹植,除了担上杀害一母同胞弟弟的骂名之外,根本就得不到任何好处。笔者认为,曹丕确实想杀曹植,曹植能得以善终,关键是靠母亲保命

三国机密:曹植能得善终,关键是靠一个女人保命

杨修剧照,感谢原作者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丕去世6年之后,曹植才去世。曹植虽然饱受曹丕和曹叡父子打压,虽然郁郁不得志,但是并没有人谋害他。曹植死于病榻之上,他的人生虽然不完美,但是可以说是自然死亡了。

参考书目:《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三国演义》《世说新语》《中国人口与粮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