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龜齡集有什麼作用?怎麼製作出來的?

黃大錘121


龜齡集是明清兩代的宮廷秘方,距今已有將近500年的歷史。提起龜齡集,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淵源。據史料記載,明嘉靖皇帝自幼體弱多病,到了29歲仍然沒有子嗣,宮裡宮外皇親國戚憂心忡忡。時有兩位皇上身邊的道士,一位叫邵之節,另一位叫陶仲文,頗受皇上恩寵。皇上在服用了邵之節奉上的“老君益壽散”後,皇子迭出,於是龍顏大悅,遂將此丹奉為皇室至寶,御用聖藥,並賜名“龜齡集”,以示採用大自然東西南北中各地的名貴中藥材,廣收天地之靈氣,集天下之大成,服之可獲像龜那樣的高齡。據傳,龜齡集邵之節根據宋朝的道教典籍《雲笈七箋》中老君益壽散為基礎,集納眾多良藥之所長,精心配伍,加減化裁,擬定處方,並採用古代神仙家“爐鼎升煉”的技術,為嘉靖皇帝量身定做製成益壽“仙丹”。到了清朝,龜齡集仍被康熙、雍正等皇帝視為養生必備的良藥,而乾隆皇帝更是把龜齡集視為至寶,不可一日不服。

龜齡集的處方,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觀點,對應三才、五行和二十八星宿。其中三才為天、地、人,對應的藥材為天門冬、熟地黃、人參。用藥廣泛,包括了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其中天上飛的為:大蜻蜓、家雀腦、蠶蛾;地上跑的為:鹿茸、穿山甲;海里遊的為:海馬;土裡長的為:人參、地黃、肉蓯蓉、杜仲、甘草、天門冬、枸杞子、川牛膝、淫羊藿、鎖陽、菟絲子等;億萬年遺存的為:石燕(為古生代腕足類鮡科動物中華弓石燕及弓石燕等多種近緣動物的化石)。

龜齡集具有“補腎壯陽,強身健體”的功效,是我們男科名藥。本藥為溫補腎陽之方,又有大量滋補腎陰之藥,從而陰陽雙補,共奏良效。臨床主要用於男子氣血不足和腎陰陽俱虛之症,如陽痿遺精、腰膝冷痛、氣虛喘嗽、頭暈耳鳴、記憶減退以及少弱精子症所致男性不育症等。對男子一些慢性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全方藥物配伍精確得當,科學合理,適合男子的生理和病理變化,故對於虛損疾病的男子可以常期服用此藥,能起到滋補強身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