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為何單單放過夏侯惇?

風一樣的小菇涼



關羽在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為何單單放過了夏侯惇?題主說反了吧!不是關羽放過了夏侯惇,而是夏侯惇放過了關羽,更是曹老闆放過了關羽。張遼帶著曹老闆的軍令,好說歹說之後,夏侯惇才答應放關羽離開。

說到底,過五關斬六將這幾宗血案,還是曹老闆自找的。一面又默許放關羽走,一面又不給通關文書。導致五關守將們左右為難,殺關羽吧!又怕丞相怪罪;放關羽吧!還是害怕丞相怪罪。猶豫不決之際,被關羽衝破了五關,斬殺了六將。

若不是曹操一心想要成全關羽,恐怕行不到夏侯惇這裡,關羽就會被抓。但凡把關將領緊閉關門,憑一人之力,不可能拿下關隘。

所以一旦曹操不想放走關羽,關羽是無論如何都走不掉的。即便到了夏侯惇這裡,他仍然難以脫身。


題主的意思大概是,關羽明明有斬殺夏侯惇的能力,反而跟夏侯惇打成了平手,是乎是放了夏侯惇一馬?

實則不然!在那個特定的情況下,關羽壓根就沒有斬殺夏侯惇的能力。而且他不光殺不了夏侯惇,相反,久戰下去,局面肯定會對關羽極度不利。

如果張遼趕來,不是傳達放走關羽的命令,關羽勢必會被抓回許都。

先弄清楚一個問題,關羽對夏侯惇,有沒有起過殺心?

——答案是肯定的。

關羽起過殺心,而且他想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戰鬥。畢竟他現在的主要任務,是保護二位嫂嫂的安全。一旦跟夏侯惇糾纏過久,萬一曹老闆了改變主意,二位嫂嫂必然落入曹軍之手。

所以他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沒有任何顧慮的。過五關斬六將,乾淨利索,毫不留情。

關羽鬥將有沒有起殺心,非常容易判定。因為他的殺招無非兩點:

第一,主動出擊,策馬奔向對手,在奔跑的過程中,藉機拖刀蓄力。及至跟前,奮力砍出幾記致命重錘。一般情況下,兩三刀就可以要了對手的小命。

第二,一旦打鬥過程被對手緩和過來,關羽的優勢就不存在了。那麼?這時候,他就會使用第二個殺招,暗自使用“拖刀計”,利用詐敗的方式跑馬,來與對手拉開距離,藉機拖刀蓄力,然後再爆發自己的第二波小高潮。

一旦關羽起殺心,他就會主動跑馬衝陣,反之他會被動接招。

比如!在樊城之戰的時候,由於徐晃與關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深知關羽的必殺絕招。在對陣的過程中,徐晃先是故意與關羽敘舊,假意套近乎。等到關羽行至跟前,徐晃瞬間變了一副嘴臉。衝過去與關羽單挑,導致關羽沒有跑馬拖刀的機會,險些折于徐晃之手。

反觀夏侯惇這邊,雖然幾番糾纏,但他並沒有真刀真槍的上去攔截關羽。反而是關羽顧慮嫂嫂的安全,不敢跟夏侯惇持續糾纏,主動衝過去殺夏侯惇。

關公大怒曰:“吾懼汝,非大丈夫也!”拍馬輪刀,直取夏侯惇。惇挺槍相迎。兩馬約戰二十合,又一騎飛到。……二將又戰到二十餘合,忽又一騎飛至。——參考,“演義”羅本

夏侯惇才是被迫接招,關羽是主動跑馬過陣,所以肯定是起了殺心的。


之所以沒有斬殺夏侯惇,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斬殺夏侯惇的能力。

在此之前,兩人在下邳的時候,也有過交手。夏侯惇奉命引誘關羽至土山附近,在相交十餘合之後,夏侯惇詐敗而走,期間且戰且走,連續引誘關羽追擊了二十餘里。可見夏侯惇跟關羽交手,確實是遊刃有餘。

關羽想在這幾十合之內斬殺夏侯惇,壓根是不現實的。

而且在這個特定的環境下,夏侯惇手下還有幾百親隨,加之後來的張遼也趕了過來。關羽方除了他自己,還有二位嫂嫂作為累贅。如果張遼此來,不是傳達放關羽的命令,那麼?他還會幹嘛。無非就是奉命捉拿關羽。


愛尚文史


夏侯惇沒和五關六將一樣被斬有兩個重要原因:

其一:夏侯惇武藝本身就不差。

關羽斬將的招式特點主要是憑藉身高力大配合刀重馬快秒殺對方,一般力量不足氣勢上虛或兵器不結實的武將懟上就是一刀秒殺。而只要前幾刀沒被秒,有點實力的人都能跟關羽堅持二三十回合,畢竟在靈活性方面關羽遠不如趙雲,像紀靈和管亥也是和關羽打了三十回合才敗或被斬。而夏侯惇武力肯定比這二人強而且技能全面,尤其是被射中眼睛後拔矢啖睛還當場反殺曹性足見此人也是十足的狠角色。即便他武藝不如關羽,但關羽要拿下他也得費上一番惡戰,原著中二人交戰沒多久就被叫停,不管關羽有沒有放水,這點時間都不足以打敗夏侯惇。

其二:關羽也會審時度勢

五關六將在曹操心中的份量基本處於不入眼的,被斬掉六個後馬上能從下面提人上來接班。而夏侯惇作為曹操的不僅位高權重而且還和曹操時一家族人,地位無可替代。從夏侯淵被斬後曹操的表現來看就知道夏侯兄弟在曹老闆心中的份量有多重,要是把夏侯惇都殺了,那後果就很嚴重了,這個道理關羽不可能不懂的。





本無心風月


關羽得知大哥劉備的消息後,馬上向曹操請辭,曹操不想關羽離開,就藉故避而不見。


關羽無奈,遂掛印而去。曹操感其忠義,也沒有采取手下蔡陽請命追趕的建議,放任關羽離開。

隨後關羽帶著兩位嫂子,緊趕慢行。因為沒有曹操的通關手諭,所以各個關隘都不敢放行,迫不得已,關羽過五關斬了曹操的六將,一路兼程。



這一日,關羽眾人正向汝南進發,不想曹將夏侯惇領三百餘騎,從後追來,大叫道:“關某休走!”

一個要走,一個要截。兩人大戰起來,期間夏侯惇無視信使傳來的曹操放關羽走的兩個諭令,誓要活捉關羽。

兩人相持不下,隨後張遼飛馬趕到,傳來了曹操的最後一道放關羽走的口諭。夏侯惇這才老大不情願的放關羽一行離去。



那麼,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為何到了夏侯惇這裡卻手下留情了呢?我認為有四個原因。

一、此時基本脫離了曹軍的控制,關羽內心的警惕放鬆了,就是曹操再反悔,他也能帶兩位嫂子安全離去。

不比過五關的時候,時刻擔心曹操反悔攔截追殺他,越快遠離越安全,所以但凡有人攔截,關羽就武力全開迅速解決對手,然後離去。

二、關羽雖是武將,但其情商不低。他素知夏侯惇乃是曹操的親信愛將,自己如果下狠手殺了他,對不起曹操的善待之恩。故沒下殺手。



三、夏侯惇也是曹操手下一員猛將,武藝雖然比不上關羽,但比前面殺的幾個傢伙厲害得多,因此要想斬殺他,一時半會關羽也搞不定,需要費一番功夫。

四、如果夏侯惇死纏亂打堅決不放行,顧慮兩位嫂子的安全,關羽可能也會重創他。

可正當關羽大怒的時候,張遼趕到。張遼本是關羽好友,又屢次幫助關羽,礙於情面,關羽也不會對夏侯惇下殺手,再說此時夏侯惇也罷手了。

綜上所述四個原因就是關羽放過夏侯惇的原因。



(歡迎點擊關注墨魚軒書畫閱讀欣賞更多文史典故)


墨魚軒書畫


這是一個演義的故事,既然把它作為了歷史領域的問題,那麼豹眼就扯幾句吧。

許多喜歡三國的友友,在讀三國演義的故事時,過於糾結於一些細節。讀書嘛,包括小說,仔細品味是對的,但豹眼認為最好不要跑偏。跑偏了就不好玩了,就沒味道了。

這個問題就有些跑偏,糾結於此,就浪費了羅先生的苦衷。並非羅先生有意要放過夏侯惇,如果不放過他,這事不好辦哦。

第一,夏侯惇在這以後還活著,而且立了許多功勞,最後因病去逝,自然不能讓關羽殺了他。

第二,關羽在這以後也還活著,坐鎮荊州十多年,地球人都清楚,自然不能讓夏侯惇在這裡殺了他。

第三,過五關斬的六將都是虛構的,只有夏侯惇是真實的,彼此不放過不合適。

究竟是誰放過了誰呢?就憑羅先生一句話啦。

如果真的在這裡幹一架,豹眼以為關羽賺不了便宜。

第一,關羽帶著兩位嫂夫人有顧慮,而且一路顛簸,飢腸轆轆,鬥志、氣勢上略遜一籌。

第二,夏侯惇以逸待勞,氣勢正盛,如果單挑不行,可以群毆。夏侯惇的手下也不是吃乾飯的。真正的打仗沒有傻乎乎的就是一對一單挑,三英戰呂布不就是群毆嗎?斬顏良不就是趁人不備嗎?

第三,關羽、夏侯惇都稱得上三國一流戰將,勝負就在一念之間,都沒有絕對實力擺平對手。就像奧運會的賽場上,所有選手可以說都是過五關斬六將殺出來的,都具備很強的實力,誰能勝出,就看臨場發揮。

因此,如果二人真的遇到了一起,可能是夏侯惇放過了關羽一碼。

這就是羅先生關鍵時刻安排張遼出場的原因,否則,這出戏就沒法收場了。

隨後,夏侯惇還真就跟關羽等幹了一架,結果嘛,夏侯惇敗了。

關羽千里走單騎找到劉備以後,跟隨劉備投奔了荊州牧劉表,劉表讓劉備屯駐新野。

建安七年(202年),劉表派劉備向北進攻,到達了葉縣。夏侯惇、于禁、李典受命前去抵抗,雙方於博望坡對峙。這或許是關羽與夏侯惇最有可能近距離接觸的唯一機會。

劉備採用徐庶之計,自燒營寨退卻,夏侯惇不聽李典勸阻,與于禁追擊劉備,被劉備所設關羽、張飛、趙雲等伏兵擊敗,幸得李典來救,劉備才撤退。

這一戰,劉備是被劉表逼迫出戰,也沒真心出力,說劉備故意放夏侯惇一碼也不現實。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道理,他們都懂,也就不會盡全力。否則,夏侯惇恐怕凶多吉少。雖不是單挑,但關、張、趙都在,殺傷力還是不小的。

但也說明了一點,夏侯惇並不懼怕他們。沒有金剛鑽就不敢攬這瓷器活,夏侯惇還是有底氣的。

由此看來,羅先生安排最後一關,讓夏侯惇出面跟關羽交流一下,還是有道理的。畢竟只殺了那些無名之輩,既顯不出關羽的勇猛,也把曹操的防禦力說得太菜,不太合適。

夏侯惇一出場,這段故事就精彩多了。

從演義開篇桃園三結義開始,關羽就是羅先生著力塑造的英雄形象。而真正史料中關羽的高光時刻,就是斬了顏良,其他都是移花接木虛構的。如果千里走單騎不增加點猛料,只殺了六個虛構的人物,這個橋段就不出彩了。

羅先生這麼安排,很有道理,畢竟夏侯惇被關羽他們戰敗一次,讓他提前出面陪襯一下合情合理。

特別是關鍵時刻,曹操讓張遼送來通關文牒,做一個大大的人情,好在以後的華容道見面,不然就會讓關羽過分尷尬,這故事就不好看啦。


豹眼看歷史


關羽是個義氣深重的人,他聽說了劉備的行蹤之後一刻也不想在曹營逗留,恨不能插上翅膀飛到義兄身邊,在這種情況下,誰攔他他都不會輕饒,夏侯惇自然不例外。

而夏侯惇聽說關羽斬將的事情之後也是十分不服,帶著一支人馬來追趕關羽。

關羽自負武藝了得,夏侯惇卻還敢來捋虎鬚,阻他前去尋兄,關羽自然十分憤怒。

關羽是打算殺死夏侯惇的,但是卻被曹操派來的三個使者打斷了。

夏侯惇剛追上關羽的時候,關羽採取先禮後兵的態度,他勸夏侯惇不要多加阻攔,這樣反而壞了曹操的義氣。

夏侯惇這人是曹營的老資格,饒是這樣,他都沒像關羽一般的被青睞器重過,心裡自然不服。

而關羽過關斬將正給了夏侯惇一個極佳的藉口,他要趁機教訓教訓關羽,出一出心中的惡氣。

關羽急著和劉備相會,哪裡會容得下阻他去路的人,他如果不殺死或者殺退夏侯惇就無法脫身。

氣氛劍拔弩張,短暫的對峙後夏侯惇正要出馬,曹操的使者就到了,他拿著曹操的公文讓夏侯惇放行,夏侯惇反問使者曹操知不知道關羽過關斬將的事情,使者說曹操不知道,夏侯惇就和關羽打了起來。

打了不到十回合又來一個使者,夏侯惇把之前的話重複了一遍,使者還是回答曹操不知道,夏侯惇便欲再戰。

還沒打起來,張遼到了,他告訴夏侯惇曹操已經知曉了一切,但還是願意放關羽離去,夏侯惇不敢不聽曹操的指令,只好罷兵離去。

如果不是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斷兩人爭鬥,說不定夏侯惇已經被殺退了。

關羽不是忘恩負義的人,他目的是脫身,而不是殺人

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和秦琪這些人可謂是自尋死路。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聲名大振,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這些人卻不知天高地厚,偏偏自作聰明來挑戰關羽。

卞喜算聰明的,知道用智謀,可惜被高僧普淨點破了陰謀。

王植也是個有城府的人,可惜部下人敬重關羽,把他計謀洩露了。

王植如果見好就收,不來追趕關羽,關羽才懶得節外生枝去殺他。

可這也怨不得這些守將咄咄相逼,他們職責所在,不能隨便放人過關,何況這人是曹操最器重的武將。

關羽也不想殺這些人,但是這些人不給他機會,他不殺這些人就走不掉,無法和劉備相會。

夏侯惇既然罷手,關羽沒有理由再殺他,而且曹操對關羽是敬愛有加,關羽感激不盡,之前過關戰將關羽心裡已經有些過意不去了,如果再對夏侯惇斬盡殺絕的話,那成什麼人了?

關羽並非故意放過夏侯惇,而是他想殺的時候沒殺死,夏侯惇非等閒之輩,殺他怎麼也得三十回合,兩人交手沒個回合就被人勸住,怎麼殺,後來夏侯惇把手,關羽既然脫了身,自然沒必要再和他計較。


西堤君


關羽得知劉備下落後,掛印封金,辭曹操而去。繼而開始了千里尋兄之路。

由於曹操忘給過關文書,不得已下馬踏五關,刀斬六將,一路殺人而去,恨不得頃刻間便到河北,與玄德相聚。

眼看要到汝南,又遭遇到夏侯惇的攔截。可為何單單夏侯惇沒有成為他的刀下亡魂呢?



夏侯惇自身實力

我們先來看關羽之前所斬五將是誰:

1 東嶺關孔秀

2洛陽城時殺韓福、孟坦。

3汜水關卞喜。

4滎陽王植。

5 黃河渡口秦琪。

一一列將出來,不難發現這六將沒一個是知名的將軍,全是無名小卒。

演義中第二十七回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馬騎赤兔行千里, 刀偃青龍出五關。忠義慨然衝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

關羽的忠義勇猛之名也因此更加深入人心。

他為尋劉備奔波千里不假,足見其忠義無雙。可這所謂的過五關斬六將,只不過是殺了六個武藝低微的小將而已,完全不知一曬。



而夏侯惇則不同,他同樣是當世猛將,武藝高強。關羽縱然超凡絕倫,想殺他也沒那麼容易。

夏侯惇的身份

除了實力之外,夏侯惇還有一樣東西是六將無法比擬的,就是他的身份。

又有沛國譙人夏侯惇,字元讓,乃夏侯嬰之後,自小習槍棒,年十四從師學武;有人辱罵其師,惇殺之,逃於外方;聞知曹操起兵,與其族弟夏侯淵兩個,各引壯士千人來會。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過房與曹家,因此是同族。

夏侯惇不但是一開始就跟著曹操打拼的元老級大將,更是曹操的同宗兄弟,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關羽離曹操而去,本就有負其恩,更負其情。過五關時,若不是六將強行阻攔,他也不想殺之。

但這六將到底只是個小人物,真殺了也就殺了,夏侯惇則不同。所以關羽出於曹操的情面,也不想殺他。

張遼的調停,曹操的放行

夏侯惇雖有實力,但如果硬拼下去,鬥個一二百合,終也不是關羽對手。

關羽衝著曹操面子,雖不想殺他。但如他一再糾纏不休,說不得也只有殺之而去。

其實這時候兩個人都有難處。如果真鬥上個兩三百合,那時候高下立見。處於劣勢的夏侯惇是該罷手還是繼續拿命上,而處在上風的關羽真要殺了他,從而更加愧對曹操嗎?



就在兩難之際,關鍵人物張遼帶著曹操的指示出場了:

兩個正欲交鋒,陣後一人飛馬而來,大叫:“雲長、元讓,休得爭戰!”眾視之,乃張遼也。二人各勒住馬。張遼近前言曰:“奉丞相鈞旨:因聞知雲長斬關殺將,恐於路有阻,特差我傳諭各處關隘,任便放行。”惇曰:“秦琪是蔡陽之甥,他將秦琪託付我處,今被關某所殺,怎肯幹休?”遼曰:“我見蔡將軍,自有分解。既丞相大度,教放雲長去,公等不可廢丞相之意。”夏侯惇只得將軍馬約退。

如此一來,夏侯惇有了臺階下,而關羽也能順利通行,自然沒必要再鬥下去。

結語



綜上所述,關羽之所以放過夏侯惇,原因有三:

1 夏侯惇的武力可以跟關羽對峙一陣。

2 夏侯惇的身份使關羽顧及,不敢妄殺。

3 糾纏之際,張遼前來報信:曹操對關羽過關斬將之事不予追究,並令放行。使得生死未決之際,二虎便已罷手,大戰結束。

關羽也因此再沒阻攔,成功跟劉備張飛重逢。正是君臣重聚義,龍虎會風雲。

談三國故事,看三國英雄。我是Ad哥哥,期待你的關注。

Ad哥哥


不是關羽放過了夏侯惇,而是夏侯惇放過了關羽,歸要結底還是曹操放過了關羽,否則關羽就算武藝再高強,別說過五關斬六將,只怕曹營大門也不了。

關羽當年投降曹操的時候,曾提出三個條件,只要曹操答應,他就願意投降,這三個條件是:



1、降漢不降曹;

2、厚待劉備的兩位夫人;

3、一旦知道劉備的去向,關羽立即要離去,曹操不得阻攔。



官渡之戰時,曹操手下大將都對顏良措手無策,程昱向曹操建議請關羽出戰,之後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為曹操立下大功,不久劉備得知關羽在曹營,派人送信給關羽,關羽見了劉備的信,便決定回去找劉備,並相約在汝南會面。

關羽封存了曹操賞賜的金銀珠寶,美女等,帶上劉備的兩位夫人,騎著赤兔馬,帶上青龍偃月龍,就出門投劉備去了。



曹操聽說後,先讓張遼通知關羽一聲,自已帶著人想與關羽送行,同時贈送錦袍一件,關羽非常警惕,接收了錦袍,繼續趕路,接下來就是著名的過五關斬六將。

因為關羽走的匆忙,沒有曹操下發的過關文書,因此一路上的曹將都沒有放行,被關羽斬殺了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等人,而正是關羽殺了秦琪,才導致後來的夏侯惇引兵來攔關羽。



因為秦琪是夏侯惇的部將,而夏侯惇這個人在曹營是除曹操之外最有權勢的人,現在關羽殺了夏侯惇的部將,所以夏侯惇不肯善罷干休,帶著300人追上了關羽,一場大戰在即。

兩人正準備交戰之時,曹操派來的使者也到了,使者拿的是曹操送給關羽的過關文書,可是關羽已經殺人過關了,並且還過了五關,斬了六將,已經造成了既成事實,夏侯惇就抓住這一點,不肯放了關羽,即使曹操的使者帶來文書,夏侯惇也不予理睬,仍要動手殺關羽。



兩人還大戰了十個回合左右,不分勝負。關羽的武力遠勝夏侯惇,在官渡之戰時,整個曹營將領都不敢迎戰顏良,當然包括夏侯惇,在強敵顏良面前,夏侯惇是膽怯得不得了,到了關羽這裡來,仗著人多勢眾,就想欺負關羽。

關羽在這之前已經殺了顏良、文丑,論起顏良、文丑任何一個人對夏侯惇的話,夏侯惇都是手下敗將,更別說關羽了,夏侯惇也只敢在窩裡橫了,幸好這個時候,張遼趕到了,轉達了曹操的口信,說是讓關羽離開,夏侯惇不把使者放在眼中,但不敢不把張遼放在眼中,要知道張遼的武力也超過夏侯惇。



這個時候夏侯惇沒話說了,只能放過了關羽,而關羽這次離開,本來就欠了曹操人情,也不敢把事情做絕,夏侯惇既然都放棄了,關羽也不再說什麼,就離開了,關羽之所以能離開,是因為曹操的寬宏大量。

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忠心義膽,同時也明白,強扭的瓜不甜,關羽非常不願意留下來,強留也沒有意義,曹操做到仁至義盡,想方設法讓關羽欠自已一個人情,而就是這個人情,讓曹操在赤壁之戰後的華容道撿回一條命。



幾年以後,曹操在赤壁大敗,奪路而逃,在經過華容道時,正是關羽帶人把守,而關羽為了還當初過五關斬六將所欠的人情,放走了曹操,一報還一報,不得不說曹操的眼光非常長遠。

至於夏侯惇,關羽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絕,雖然關羽完全有能力殺了夏侯惇,但夏侯惇這個人是曹操最器重的人,關羽殺了夏侯惇,可能會引起更大的仇恨,可能真的就走不了了。



關羽那個時候,只想著快點離開,不想太計較,所以沒有殺夏侯惇,否則夏侯惇就是有十個腦袋,也被關羽的青龍偃月刀給砍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都別搶,我來答。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以後,原本以為終於可以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偏偏在這個時候又追來一個夏侯惇,按照事態發展,關羽原本是要斬七將了,為何卻獨獨放過了夏侯惇呢?

  • 關羽無心殺人

在殺掉最後一將秦琪以後,關羽十分痛心的說“吾非欲沿途殺人,奈事不得已也。曹公知之,必以我為負恩之人矣”,簡單來說斬殺曹操的手下是出於無奈的舉動,關羽也不願意殺掉他們。但是長久待在曹操境內,必然會惹出是非。

而且關羽急著去和劉備匯合,偏偏這些人又跳出來阻攔,再加上擔心兩位夫人的安危。迫不得己之下關羽只好拿刀開路,夏侯惇追來時,關羽對此十分不滿的說“汝來趕我,有失丞相大度”,關羽並非不知道夏侯惇的身份,那是曹操的後勤部長,一起打江山的元老級人物。

所以關羽試圖用曹操的名頭讓夏侯惇撤退,但是夏侯惇認死理,雖然曹操確實放你離開了,但是沒讓你殺我的手下,而且曹操並不知道你殺了人,所以不能放你離開。總之有種“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感覺。

無奈之下兩人只好交手,夏侯惇在《三國演義》中並不是一個戰力很厲害的人物,但他居然還和關羽交手有十個回合左右。要知道前面六位大將基本上都是被關羽一刀就解決了,所以這裡嚴重懷疑關羽有所放水。

後面我們也看到,兩名使者接連來下達曹操命令,讓放走關羽,但夏侯惇就是抓著關羽殺人曹操不知道這點不放,顯得莫名可愛,簡直是個鐵憨憨。所以這個時候關羽生氣了,你夏侯惇這不是胡攪蠻纏嘛?所以準備再次迎戰動真格。

  • 張遼的面子

有理由相信,關羽如果動真格起殺心了,要結果了夏侯惇也並非難事,只不過是事件問題。但就在這個時候,恰好張遼趕到,大家都知道張遼和關羽的私人關係還不錯,在白門樓上關羽還下跪為張遼求情,不過至於兩人究竟是怎麼好上的,至今也是一個歷史謎團。

像關羽到了曹操這裡後,張遼也對關羽多有照顧,可以說對於關羽這種朋友不多的人來說,張遼是難得讓關羽看得上的一個人。而關羽的性格大家都知道,很少有人能入他的法眼,正因為張遼及時趕到,夏侯惇這位“後勤部長”才沒有被關羽一刀結果。

這個時候的張遼終於帶來了一封密詔:

張遼近前言曰:“奉丞相鈞旨:因聞知雲長斬關殺將,恐於路有阻,特差我傳諭各處關隘,任便放行。”

雖然曹操已經放話了,但是夏侯惇還是有話說,原來被關羽殺掉的秦琪是蔡陽的外甥,而蔡陽把秦琪託付給夏侯惇照顧,沒想到卻被關羽殺掉了。這自然讓夏侯惇覺得臉上無光,看來這才是這位“後勤部長”的真正目的。

總之在張遼的調解下,鐵憨憨夏侯惇只能賣張遼一個面子,而關羽自然樂見這樣的結果,也不願再和夏侯惇糾纏。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夏侯惇才沒有被關羽所殺,要是張遼晚來片刻,恐怕夏侯惇就被關羽給咔擦了。

畢竟實力就擺在那裡,以夏侯惇的實力至多是個準二流武將吧,當然這是就《三國演義》而言,真實歷史中的夏侯惇還是不錯的。但是在關羽這種超一流的武將面前,夏侯惇的武力值顯然不夠看,這也是他為什麼被戲稱為“後勤部長”的原因。

後來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也算是抵消了過五關斬六將時欠下的人情。


圍爐談史


誰放過誰?你確認你不是在開玩笑?關羽巴不得馬上跑?那是夏侯惇準備群毆關羽好不好?

三國演義原文是這麼說的:

關公依言,不投河北去,徑取汝南來,正行之間,背後塵埃起處,一彪人馬趕來,當先夏侯惇大叫:“關某休走!”

這明顯是夏侯惇找茬,收拾關羽的氣勢!



夏侯惇找的第一個殺關羽的藉口是:丞相無明文傳報,汝於路殺人,又斬吾部將,無禮太甚,我特來擒你,獻於丞相發落!

話說完就準備開打,夏侯惇的目的就是弄死關羽!

這個時候曹操發的第一個傳令官到了!小說就是這樣的扣人心絃,關鍵時刻總是如此刺激!“總是有那麼一個橋段叫:刀下留人!”,羅貫中老先生也是學的純熟!傳令官報告夏侯惇曹操讓關羽走!

夏侯惇這個時候是鐵了心要殺關羽,找的第二個理由是:關某於路殺把關將士,丞相知否?

找到不違抗軍令的理由之後,立即就和關羽開戰了!

關羽一看搞不成事,必須開打了,就順帶來了一句:“吾豈懼汝耶!”



兩個人就打起來了,打了三十多回合,沒有勝負,這個時候張遼來了,把曹操的中心思想傳達給兩位,夏侯惇才沒有了殺關羽的藉口,關羽才有了脫身的機會!

以上是三國演義的橋段!三國志平話的橋段又是怎樣的呢?

先知關公欲往袁紹處尋覓皇叔;內有心腹人,都是曹公耳目。相府不開三四日。曹相共眾官商議,有智囊先生張遼曰:“先使軍兵於霸陵橋兩勢埋伏。如關公至,丞相執盞與關公送路;關公但下馬,用九牛許褚將關公執之。如不下馬,丞相贈十樣錦袍;關公必下馬謝袍,九牛許褚可以執之。”曹操深喜。先於霸陵橋埋伏軍兵。曹操、許褚、張遼都至霸陵橋上等候。

是不是很驚奇,根本就沒有這一段哈哈,關羽從曹營走的時候,確實是掛印封金,但是卻沒有過五關斬六將之說,也沒有夏侯惇攔著不讓走這趟子事!

問題來了?為什麼羅貫中老先生要設計這樣一個橋段呢?為何讓關羽過去呢?想表達啥呢?

一是成就故事的完備性,追求細節的完美!過五關斬六將本來就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是如何讓一個故事完滿呢?關羽一路上斬殺的都是小嘍囉,沒有魏國的大將存在,這是不是魏國的城防就是一盤散沙啊?會讓後世人,覺得關羽就是一個能殺小人物的高手,為了解除後世人的疑惑,就設計在城防上必須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武將坐鎮,這個人就是三國裡出現比較少的夏侯惇了!夏侯惇的出現,既顯示了魏國的防衛能力是有張有弛的,同時也是邊關大將都是能戰的!不得不說羅貫中老先生的深思縝密之處,可見一般!



二是故事背後的故事,更精彩,市場決定收入!關羽的名聲是在後世人的嘴中不斷得到昇華的,但是具體的事例卻不夠充分,為了擴展更多的故事,同時圈來更多的粉絲,也是羅貫中老先生寫書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尤其是羅貫中喜歡說書先生,為了配合他們的要求,一段一段講,每次都有一個惹人心動的懸念!夏侯惇和關羽是一個級別的英雄,會在老百姓腦海裡產生一個影響,關羽會不會被打死?這個疑問會折磨很多人,說書人的生意才回好啊!羅貫中的書才會好賣啊!

綜上所述,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留給我們後世人眼中的關羽卻是栩栩如生的,讓他有了英雄氣!有血有肉,羅貫中的英雄氣也表現得淋淋盡致!

以上是小人物的餓觀點,大家覺得呢?歡迎評論!


小人物F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後大戰夏侯惇,並不是想放夏侯惇一條生路,而是他根本斬不了夏侯惇。在央視版《三國演義》中確實添加了一段戲,關羽在和夏侯惇大戰時有一句臺詞:“如此,關羽便不再顧及殺了丞相的愛將有個不妥了。”從這句臺詞來看,關羽是表明了自己有能力斬殺夏侯惇,只不過礙於曹操的面子,手下留情了。那麼關羽真的有這個實力嗎?





原文記載

關羽的這句臺詞在原著中並未出現,當時只是說二人交戰十餘合,結果不知:

原文:關公怒曰,吾豈懼汝耶!拍馬持刀,直取夏侯惇。惇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不十合。忽又一騎飛至,大叫“二將軍少歇!”……

從這一段記載來看,夏侯惇和關羽二人交戰十餘合,剛剛熱身,就被來使打斷。結合當時的其他敘述和客觀環境而言,兩人並未分出勝負,因為在其後兩人還想交手,不過被張遼制止。




夏侯惇實力

我們再來看夏侯惇的一些亮眼戰績,夏侯惇曾經跟呂布單挑過兩次:第一次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曹軍身陷埋伏,呂布策馬挑戰,夏侯惇挺槍縱馬,上前跟呂布單挑,先是數合不分勝敗,其後呂布大軍掩殺,曹軍大敗,夏侯惇也敵不住呂布隨軍敗退;第二次是在濮陽城外,曹操兵敗,呂布追殺,夏侯惇引軍救援,兩軍大戰一個下午,直到黃昏時分才各自退卻。這一段並未有二人單挑的紀錄,不過按照《三國演義》中的規律,兩軍相迎,大多都是將對將,兵對兵,所以二人應該有交手,而且最終誰都沒有敗,各自和平撤軍。從夏侯惇跟呂布的兩次交手來看,夏侯惇絕對不是平庸之輩,剛烈脾性加上高強武藝,至少可以排在三國一流名將第一梯隊。



二人交手戰績

此外,夏侯惇同關羽也是有過兩次交手,一次便是過五關斬六將時的短暫交手。另一次則是在下邳之戰,關羽曾跟夏侯惇大戰數十回合,當時夏侯惇有誘敵因素,從從容容跟關羽交手,且戰且退,最終將其誘入包圍圈。二人兩次交手,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惡戰,從戰績來看,夏侯惇絕對是有著跟關羽惡戰的實力,只不過向來沒有機會罷了。

關羽夏侯惇二人第二次相爭時,實力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損失,夏侯惇獨眼,關羽箭傷初愈,這些因素也都要考慮。結合原著而言,關羽固然武力超群,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神威蓋世,其武力值高於夏侯惇是有可能的,但要說關羽能斬夏侯惇於馬下,我覺得並不現實,二人實力差距微乎其微,在面對面交鋒的情況下很難真正有人被斬於馬下,除非像關羽斬顏良,趙雲刺高覽這樣的突襲情況下才有可能。所以二人大戰時關羽未能擊敗夏侯惇,不是他手下留情,而是實力不允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