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今天,我们聊一聊潍坊蔬菜!

今天,我们聊一聊潍坊蔬菜!

今天,我们聊一聊潍坊蔬菜!

发展高品质农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的有力举措。作为高品质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事关千家万户百姓生活。新形势下,如何把优质产品“产出来”,把安全“管出来”,把品牌“树起来”?

身为农业大市、蔬菜生产大市的潍坊,一直在进行着有效探索。通过严守标准化产出、产地环境保护、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三道防线,我市不断铸造“潍坊蔬菜”绿色品牌,保障“菜篮子”安全。2017年3月份,我市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试点单位。

今天,我们聊一聊潍坊蔬菜!
今天,我们聊一聊潍坊蔬菜!

按标种植种出好品质

标准化,是蔬菜品质的可靠保障。

在推进高品质农业的进程中,我市大力开展标准化+行动,让每份“潍坊蔬菜”都能按标生产,保障绿色优质。

今天,我们聊一聊潍坊蔬菜!

作为“潍坊蔬菜”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潍县萝卜已经从外形、口感上形成了稳定的品类。谈及原因,潍坊仲起萝卜合作社负责人孙仲起认为,除了种植技术在不断发展成熟之外,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从种苗采购、水肥一体化到田间管理等各环节的科学标准化生产。孙仲起说:“标准化生产使萝卜不仅大小均匀、皮色发青,更重要的是口感脆口无渣、9到12度的甜度、水份润喉,产量和质量比起普通的来说提高了不少。”

标准化种出了好蔬菜,标准化打出了好品牌。

以高标准塑造高品质,我市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个标准”,参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定了400多项地方性标准规程,收集整理了62个蔬菜禽肉等国内食品标准及24个出口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的标准,编成《潍坊市农业标准规范汇编》,发放到每个涉农镇街,让生产者有标可依、依标生产,以标准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截至目前,我市共批准发布农业标准规范353项。这些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基本涵盖了潍坊市的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为潍坊蔬菜的绿色优质提供了技术保障。

今天,我们聊一聊潍坊蔬菜!

围绕农产品安全标准化,我市积极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标准化示范区,通过示范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提升全市农业标准化水平。目前,安丘市、寿光市成功创建了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市。其中安丘是全国第一个全行政区域覆盖的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今年,我市又迎来了新的契机。3月10日,省政府与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会谈确定,依托寿光市加快建设国家蔬菜技术标准创新基地。4月25日,农业农村部同意与山东省政府在寿光市联合建立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

这为我市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搭建了新的平台。高平台上再起跳,潍坊蔬菜的未来前景无限。

好环境造就高品质

标准化种植为蔬菜品质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优良的产地环境则为高品质蔬菜提供了“沃土”。

在寿光市呙宋台村,王继营家的大棚里头一次种上了五彩椒,技术专家刘天英隔三差五就过去指导。看着长势喜人的彩椒,王继营也喜笑颜开:“原先以为多施肥就能长得多,现在看可不是这样。我现在用有机质和生物菌,虽然费用高,但是土壤不板结了又松又软,产量也跟着提高了一倍,算下来还是有机肥好。”

今天,我们聊一聊潍坊蔬菜!

作为全国蔬菜种植基地,寿光自2011年开始启动了设施蔬菜“沃土工程”,大力推广生物菌肥改良土壤技术,对第一轮28万亩土壤全部进行了改良,实施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蔬菜增产10%以上。紧接着寿光又启动了第二轮“沃土工程”。

寿光“沃土工程”是我市耕地质量提升行动的一个注脚。土壤板结是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原因是有机质不足和过量施肥造成的。近几年,我市实施了增施有机肥生物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及推广轮作换茬等五项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全市耕地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优化产地环境的重要举措。

2012年以来,我市把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列入重点督查内容,综合运用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科学用药技术等绿色措施控制病虫危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全市农药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10%以上;2015年、2016年、2017年委托第三方定量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8.34%、99.61和99.53%。

持续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我市成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试点。

向长效监管要品质

蔬菜品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保障“菜篮子”安全,我市创新了一批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

蔬菜安全,说到底就是农资安全、用药安全。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潍坊市禁用限用剧毒高毒农药条例》,建立了高毒农药政府储备制度、农业投入品经营告知制度和购买农药实名登记制度,从源头上保障蔬菜安全品质。

“来有影,去有踪”,吃着更放心。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我市正在积极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全覆盖。作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县级市,2016年安丘市进行了全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让餐桌上的农产品有“迹”可循、有源可溯。

今天,我们聊一聊潍坊蔬菜!

在安丘市兴安街道四海社区检测中心,检测员王雪峰忙着对农户送来的蔬菜进行检测,农残是否超标,能否安全上市。检测合格的蔬菜都会贴上安丘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而标签的左下角还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就能显示地块的位置、种植户的姓名、种植户的编号以及种植户的身份证号,还有农产品的施肥、灌溉等情况。

像四海社区这样的检测中心,遍布安丘市所有社区,无一遗漏。按照计划,今年安丘市将把所有种植、养殖及初加工的农产品都纳入产地准出管理,实现主导农产品100%全追溯,建成全国首个全行政区域、全品种、全覆盖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县级市。

稳步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全覆盖,潍坊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以及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准入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出台,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也正在开发建设中,预计6月份投入试运行。

覆盖全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为蔬菜品质带上了“紧箍咒”。在市、县、镇、企业四级检测网络编织的安全网之外,我市还对种植面积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较为突出的韭菜、草莓、西瓜、蒜薹等品种,组织开展专项抽检,公开检测信息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标准化产出、产地环境保护、长效监管机制,三道防线为维护我市蔬菜质量安全、打造潍坊蔬菜品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障,让百姓“菜篮子”拎得越来越放心。

潍坊发布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