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考研真的那么不公平吗?是的

说起考研公不公平这件事,想先和大家说些最近的体悟。

最近小编沉迷综艺《极限挑战》,原本一直觉得这样的娱乐节目不适合我这种内敛人士,但是最近的新设定让人思考颇多,网上也热议纷纷:

在节目中有这样一个环节,引起了大家火热的讨论。

这个活动的参与者,是几百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这些高考应届生都站在同一道被划定的起跑线上,在他们的面前是6条距离相等的平行线。

节目中的6位嘉宾依次提出一个问题,问题答案为“是”的参赛者,可以前进一条线;答案是“否”的,原地不动。

嘉宾们提出的问题依次是

父母是否都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

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

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

是否有过一次出国旅行的经历?

父母是否承诺过送你出国留学?

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

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当6个问题全部提完后,根据回答前进一条线或者原地不动。主持人要求站在最前列的孩子回头看看,自己身后还有多少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之间已经有了可以说是遥远的距离。

考研真的那么不公平吗?是的

讲真,这个游戏有点残酷。因为说句不好听的,我们都是普通的大多数,而能站在前列享受良好资源的,无疑是令人羡慕的。

而考研,更是如此残酷。曾经你以为世界是很公平的,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差别。在刚进入大学时,大家似乎对某个专业都是一知半解。但后来你发现,事实并不是如此。

当你还在被专业课中的某个知识点绕的头晕眼花,其他人找到师兄或者家里有前辈已经复习好几轮了。

而对考研来讲,是不是也会有某些同学更加有优势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那么哪一类同学会更有优势呢?

考研真的那么不公平吗?是的

第一类 实习方便时间充裕的同学

家中有人脉的同学,在实习时可以选择自主联系,不用等待学校强制分配。而自主联系的一些行业领域在对待实习生的管理会相对宽松,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请到尽可能多的考研假,最大幅度的避免出现因为实习工作太过繁重而无法腾出充足的时间来准备考研。

那些因实习单位不肯放人而被迫每天上班、干杂活的同学,他们可能十月甚至十一、十二月才能开始好好复习,不少在上考场时已经抱着半放弃的心态,想着明年再来一次,又是一条好汉。

对于这些要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给实习的同学来讲,有时间准备考研就是最大的优势。

当然,全国范围来讲,各地实习管理程度不同,就是有些小伙伴实习管得松,你能拿他们怎么办?

考研真的那么不公平吗?是的

第二类 往届生

对于应届生来说,二战考生也是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

根据我国教育机构统计,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突破200万,2018年考研人数更是多达238万。每年二战考研的人数也呈大幅度增加趋势,2018考研人数中,二战(及以上)考生在总人数中占比45%。

考研真的那么不公平吗?是的

而根据二战考生和应届生的考研成功率来看,两者明显有较大差距,据不完全统计,二战考生成功率高达60%,而应届生却不足35%。偷偷说一句,小编当年考研时,十个背书的研友就有四五个都是二战的同学。

二战的考生,在知识的熟悉度上,比应届考生占着优势。应届生需要花四五天才能背下来的知识点,他们可能半天就可以熟记于心。他们在复习中更清楚哪些是重点,更熟悉考试的流程,知识储备比应届生更加丰富。由于比应届生的复习准备时间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积累也更加的丰富。这一切,又是在考研中获得好成绩的重要助力。

而比起应届生来,在职考研和跨专业的考生似乎更不占优势。早已忘光本科知识的在职考生和专业基础薄弱的跨专业考生,要在满满当当的二战和应届生的竞争中成功上岸,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考研真的那么不公平吗?是的

第三类 本科成绩优秀的同学

虽然考研成绩与本科成绩的好坏并不成正比,但是基础更好的同学在复习过程中的确会更加轻松一些。

当你还在琢磨着微分方程的时候,求典型类型的一阶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平时基础好的同学刷真题已经能到140分了。

当你还在苦苦记单词,大半个下午都耗在英语复习上,可是阅读理解一错就是一篇,英语成绩好的同学每天只拿出一个甚至半个小时来复习英语,阅读却每篇只错一两个。

当你早早就开始看政治网课,花几个小时也还是弄不懂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别,政治基础好或者文科基础好的同学可能到十月才打开政治资料复习,背诵比你还快。

考研真的那么不公平吗?是的

写在后面

请原谅这是一篇可能太过冷酷的文章,但是,现实就是这样。

考研,并不是完全公平的,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在这场千军万马的战役中影响你一年后的结果,甚至一生。

但是,考研又是相对公平的,如果你的成绩够突出,实力够强,你就有突破自己、超越别人的机会。在这场考试中,你可以改变的机会很多,“逆袭”的可能很大。

比如:在之前我们分享的成都学长经历,所报的方向只收一个人,但是他却依靠初试底一复试第一的成绩杀出重围。他既不是报考院校本校学生,在考研期间也没有以上的优势,但最后依然成功了。

以及我们分享的其他的师兄师姐的例子,无疑都是最好的证明。

而且,说真的,那些不公平的例子,也是相对较少数。而我们所能做的最大的努力,就是让分数高一些尽可能再高一些,才能避免所谓的“不公平”。

有人说,人的焦虑往往是因为想太多,做太少。

有时间纠结、焦虑、抱怨,不如行动起来试试看?不然分数太低,都不好意思说别人不公平啊!!

其实说得再多,小编知道都没有用!唯有行动能代表一切,管他什么公平不公平,统统都不怕!!

如果还有疑问,就来评论区说说考研中你担心的不公平吧,小编为你贴心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